美学导论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健美操(二)_超星尔雅_题库公众号
知到智慧树_网课求职omg考试答案_答案章节作业期末答案
工程制图基础第七章答案
中国大学mooc慕课_艺术导论_期末考试答案2021
智慧树 普通话 期末答案
当前位置:
正规买球app首页
»
2021年超星学习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章节答案
» 正文
2457
人参与 2023-01-04 06:34:26
点这评论
第一章 美从何处寻——审美领域
第一章单元测验
1、下面那句诗表达了日常生活的美( )
a、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自然美包括( )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声音美
d、动态美
3、自然美的发现经历了( )
a、致用
b、巫术
c、畅神
d、比德
4、人的美包括( )
a、形体美
b、风姿、风神美
c、人格美
d、日常生活美
5、杜尚的《泉》瓦解了构成视觉艺术的以下最基本假定( )
a、艺术是手工制作的
b、艺术是独特的
c、艺术应该看上去是美观的或美的
d、艺术应该表现某种观点
6、《诗经·硕人》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描绘了人物动态的风姿风神美。
7、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将人格的树立与社会的要求密切结合在一起,核心是“礼”和“仁”。
8、中国古代文人常常用“闲”来表达超功利的审美态度。
9、美学家莱辛认为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的面孔所表现的苦痛并不如人们根据这苦痛的强度所应期待的表情那么激烈是因为“古希腊人看来,表现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
10、德国美学家本雅明认为传统艺术与现代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有着根本的不同。
第一章单元作业
1、从美学的角度谈谈“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内涵。举例说明它的影响。
第二章 无限风光尽被占——艺术与美
第二章 单元测验
1、以下艺术思潮或艺术作品最能与模仿论艺术观相契合的是( )
a、法国作家左拉的“自然主义”小说
b、拜伦、雪莱等的浪漫主义诗歌
c、蒙德里安的抽象主义绘画
d、元代画家倪瓒的山水画
2、以下行为或现象不属于美学意义上的情感的“表现”的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见鲦鱼出游从容
b、陶渊明采菊入诗,爱菊成痴,物我浑然合一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失去亲人而嚎啕大哭,伤心欲绝
3、《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内涵丰富,暗含了中国古人对艺术的一些基本看法,但不包括( )。
a、一般的语言也能表现情感,也是艺术。
b、艺术起源于情感的表现。
c、诗、乐、舞三位一体,都是情感的表现。
d、诗、乐和舞表现情感的强度逐步攀升。
4、奥地利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认为,音乐不表现任何明确的情感,也不表现任何不明确的情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音乐唤起我们的情感,是因为我们将情感“置入”到了音乐中。
b、音乐的美是听者于音乐中所激发起的情感共鸣。
c、音乐可以模拟物理运动的强弱、快慢、上行与下降等。
d、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运动的形式。
5、相对于模仿论、表现论、形式论等传统的艺术观,习俗论在艺术的定义问题上独辟蹊径,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其中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习俗论转变思路,从考察艺术品的内在属性转向考察艺术品的外在关系。
b、习俗论将艺术的本质规定性指向了艺术品所处的外在条件和习俗制度方面。
c、习俗论适应于现当代艺术语境,解决了艺术的本质问题。
d、习俗论避开了问题难点,回应了为艺术下定义的传统要求。
6、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等艺术长于模仿自然和反映生活,而音乐、建筑则无法模仿自然。
7、按照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观点,表现即直觉,而直觉也就是“想象”。
8、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所谓“意味”其实就是指艺术承载的内容。
9、阿瑟·丹托提出的“艺术界”概念为探讨艺术的定义指明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艺术理论传统的方向,即从寻找艺术的内在特征转向关注艺术的外在因缘。
10、艺术审美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的最高价值,让人超越人生烦恼,获得终极关怀。
第三章伊斯特惕克——美学是什么?
第三章单元测验
1、美学学科诞生于( )年。
a、1735
b、1742
c、1750
d、1850
2、美学之父是( )
a、鲍姆嘉通
b、康德
c、黑格尔
d、席勒
3、“aesthetica”的原义为()
a、美的科学
b、感性知觉
c、审美学
d、艺术哲学
4、康德的(c)是关乎人的情感,与美相关联。
a、纯粹理性批判
b、实践理性批判
c、判断力批判
d、美学
5、( )认为“美在于数的和谐”。
a、毕达哥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6、从美学史的角度来看,鲍姆嘉通称不上是一位大师,他的《美学》专著在美学史上也并无显赫的地位。
7、苏格拉底是最早把“目的”引入哲学领域的哲学家。他把宇宙也看作是合目的性的,然而这种合目的性是不脱离事物自身的,它在宇宙的节奏和对称中表现出来。
8、真正的哲学意义上的美学开始于柏拉图。
9、《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专门探讨美的文章。
10、先秦美学主要以儒家和禅宗美学为主,它们也成为中国美学史的主干。()
第三单元作业
1、简述西方美学史的发展阶段。
第四章花儿为什么这样美——美的本质
第四章 单元测验
1、传说毕达哥拉斯在听到铁匠的锤声时,发现了( )
a、音程理论
b、黄金分割率
c、勾股定理
d、浮力定理
2、“趣味无争辩”这个谚语主张审美趣味( )
a、没有固定标准
b、有固定标准
c、对一部分人有固定标准
d、对一部分人没有固定标准
3、狄德罗提出的美学观念是()。
a、美在关系说
b、美在生活说
c、美在自然说
d、美在上帝说
4、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美学观念是()。
a、美在关系说b
b、美在生活说
c、美在自然说
d、美在上帝说
5、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韦伯
b、弗洛伊德
c、洪堡
d、马斯洛
6、康德认为,在审美活动中发挥最关键作用的心理要素是()。
a、感觉
b、知觉
c、理性
d、想象力
7、拥有“美学之父”称号的美学家是()。
a、康德
b、黑格尔
c、沃尔夫
d、鲍姆嘉通
8、尼采提出的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是( )。
a、酒神精神
b、美神精神
c、日神精神
d、战神精神
9、黑格尔认为美是绝对精神发展的最高境界。
10、美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所以美是主观的。()
第五章情人眼里出西施——美感
第五章单元测验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以( )为基础的。
a、相似联想
b、接近联想
c、对比联想
d、想象
2、中国古代所谓的“悟”、“妙悟”、“神悟”,指的就是审美心理中的( )。
a、情感
b、理解
c、想象
d、联想
3、( )认为“美是主观的、无利害的快感。”
a、黑格尔
b、康德
c、克罗齐
d、布洛
4、审美心理的初级形式包括(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联想
5、审美知觉具有( )
a、个体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联觉性
6、美感,是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欣赏和评价。
7、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审美即直觉”。
8、康德的“心理距离”说也强调审美主体必须与实用功利拉开一定距离。
9、老子认为为了进行对“道”的观照,就应该“心斋”、“坐忘”。
10、孔子在齐国听到歌颂虞舜功德的《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说明了美感具有愉悦性。
第五章 单元作业
1、举例说明审美移情的三个特征。
第六章各美其美——审美范畴
第六章单元测验
1、( )诠释了崇高的审美风格。
a、《米洛的维纳斯》
b、《掷铁饼者》
c、《蒙娜丽莎》
d、a. 《椅中圣母》
2、( )认为“笑的情感不过是发现旁人的或自己过去的弱点,突然想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时所感到的那种突然荣耀感。”
a、康德
b、霍布斯
c、古鲁斯
d、贝恩
3、优美的形式特征表现为( )
a、柔媚
b、和谐
c、秀雅
d、雄伟
4、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是( )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克拉提诺斯
5、数学的崇高包括( )
a、山崩地裂
b、疾风暴雨
c、璀璨星空
d、广袤草原
6、崇高的特点是: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气势。
7、崇高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罗马诗人朗吉弩斯提出来的,它指的是一种文章的雄辩风格。
8、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对比较坏的人的模仿”,这里,“比较坏的人”是指恶人。
9、黑格尔认为悲剧中矛盾冲突的双方就各自的立场来看都带有理性或伦理上的普遍性,都是正确的。
10、康德认为喜剧的本质是“紧张的期待化为虚无”。
第六章 单元作业
1、简要评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第七章你真美啊,请停一停——美的世界
第七单元 测验
1、“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是()的观点。
a、黑格尔
b、马克思
c、叔本华
d、胡塞尔
2、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是()。
a、生态本体论
b、生态主体论
c、生态存在论
d、生态实体论
3、现代设计思潮最早出现在()。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中国
4、随工艺美术运动之后兴起的是()。
a、新艺术运动
b、现代艺术运动
c、工业设计运动
d、现代设计运动
5、中国传统哲学中与生态美学有关的重要命题是()。
a、天人感应
b、天人合一
c、阴阳和合
d、生生不息
6、以人类利益为中心,不惜破坏自然环境的观念被称为()。
a、人类中心主义
b、人类至上主义
c、人类优先主义
d、人类特权主义
7、对当代环保主义运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著作是()。
a、《寂静的春天》
b、《寂静的夏天》
c、《寂静的秋天》
d、《寂静的冬天》
8、设计美学是()和()的交叉学科。
a、设计学
b、美学
c、艺术学
d、美术学
9、生态美学是美学的分支,是当前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0、生态和环境两个概念含义相同。()
第八章 诗意的栖居——美的人生
第八章单元测验
1、“美育”这个术语是( )最早使用的。
a、席勒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黑格尔
2、( )提倡“以美育代宗教”。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朱光潜
d、宗白华
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最高的层次是( )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天地境界
4、朱光潜先生认为美育的功用有()
a、本能的冲动
b、情感的解放
c、眼界的解放
d、自然限制的解放
5、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包括( )
a、理智
b、意志
c、情欲
d、理念
6、在中国,最早使用“美育”术语的是王国维先生。
7、席勒认为人只有在游戏时,才感觉不到自然和理性的强迫要求,才是自由的活的形象,才能成为美。
8、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驭)、书、数”。
9、孔子在《论语·秦伯》中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0、冯友兰先生在他的《新原人》一书中,对人生境界进行过详细的讨论。
第八单元 作业
1、简述席勒的美育思想。
美学导论考试
美学导论
1、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把兽牙作为装饰,这说明了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处于( )阶段。
a、致用
b、巫术
c、畅神
d、比德
2、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专门探讨美的文章是( )
a、《文艺对话集》
b、《大希庇阿斯》
c、《理想国》
d、《美学》
3、( )年,《美学》专著第一卷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诞生。
a、1735
b、1750
c、1742
d、1850
4、()认为美在于效用。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5、宋契《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说明知觉具有( )
a、选择性
b、联觉性
c、整体性
d、个体性
6、.移情说最著名的代表是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
a、立普斯
b、康德
c、克罗齐
d、布洛
7、.《论语》中记载“孔颜乐处”的故事:“饭疏食饮水,曲肱(gong,一声)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箪(da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属于( )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天地境界
8、关于艺术、宗教与哲学等的精神抚慰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艺术创造了一种审美的乌托邦,为人类提供了精神抚慰。
b、宗教虚构了一个通往神灵的彼岸,提供精神抚慰和终极关怀。
c、哲学通过形而上的理性思辨,使人获得精神慰藉。
d、. 艺术召唤着人们进入它的世界,通过遗忘现实,获得精神抚慰。
9、喜剧《威尼斯商人》中“法庭审判”一幕,夏洛克令人可笑,体现了( )
a、突然的荣耀
b、紧张的期待化为虚无
c、上升的乖讹
d、下降的乖讹
10、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的各个成分中,最重要的是()
a、人物
b、歌曲
c、动作
d、情节
11、《老残游记》中描写艺人王小玉说书的一段文字:“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说明了美感具有()
a、直觉性
b、联觉性
c、愉悦性
d、超越性
12、()先生认为美起源于女性崇拜,“美”字原初本不是用来表示膳食的,而是来形容女子外貌的,它本为“媄”字。
a、王政
b、朱光潜
c、宗白华
d、马叙伦
13、( )提出“境生于象外”
a、刘禹锡
b、王国维
c、王夫之
d、严羽
14、( )提出了“充实之谓美”。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5、吴道子只用一天时间就把三百里嘉陵山水画于墙壁,就是凭借头脑中所储存的丰富多彩的()。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联想
16、1883年,1884年,()受日本政府教育部门委托,翻译了法国美学家维隆的《维氏美学》上下册。
a、中江肇民
b、西周
c、森鸥外
d、康有为
17、鲍姆嘉通所谓的“aesthetica”的定义是( )感性认识的科学。
a、自由艺术的理论
b、用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
c、低级认识的学说
d、类理性的艺术
18、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有首欣赏西湖的散曲《金字经·湖上书事》:“六月芭蕉雨,西湖杨柳风。茶灶诗瓢随老翁。红,藕香座中。笛三弄,鹤鸣来半空。”这首散曲中,写出了审美感觉中的( )
a、嗅觉
b、味觉
c、触觉
d、听觉
19、德国古典美学的主要代表有( )
a、康德
b、席勒
c、谢林
d、黑格尔
20、儒家美学的主要代表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21、( )都说明了审美移情。
a、天寒犹有傲霜枝。
b、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c、云破月来花弄影。
d、徘徊枝上月,空度可怜宵。
22、力学的崇高包括( )
a、山崩地裂
b、疾风暴雨
c、璀璨星空
d、广袤草原
23、( )诠释了优美的审美风格。
a、《米洛的维纳斯》
b、《掷铁饼者》
c、《蒙娜丽莎》
d、《椅中圣母》
24、意境的审美特征有( )
a、虚实相生
b、情景交融
c、韵味无穷
d、形象生动
25、博克认为美的事物具有( )性质。
a、小的
b、柔和的
c、明亮的
d、娇弱
26、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布局( )
a、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
b、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
c、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
d、不应写好人由逆境转入顺境
27、最早使用“意境”这个概念的是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在《诗格》中把“境”分为( )
a、物境
b、意境
c、情境
d、神境
28、自然美的声音美包括( )
a、瀑落深渊
b、惊涛拍岸
c、泉水叮咚
d、雨打芭蕉
29、以下说法或理论与中国古代的朴素的“表现论”思想相契合的是( )。
a、“诗言志”“词言情”
b、顾恺之的“传神写照”
c、谢赫“六法”中的“应物象形”
d、倪瓒的“写胸中之逸气”
30、奥地利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认为,音乐不表现任何明确的情感,也不表现任何不明确的情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音乐唤起我们的情感,是因为我们将情感“置入”到了音乐中。
b、音乐的美是听者于音乐中所激发起的情感共鸣。
c、音乐可以模拟物理运动的强弱、快慢、上行与下降等。
d、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运动的形式。
31、相对于模仿论、表现论、形式论等传统的艺术观,习俗论在艺术的定义问题上独辟蹊径,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
a、习俗论转变思路,从考察艺术品的内在属性转向考察艺术品的外在关系。
b、习俗论将艺术的本质规定性指向了艺术品所处的外在条件和习俗制度方面。
c、习俗论适应于现当代艺术语境,解决了艺术的本质问题。
d、习俗论避开了问题难点,回应了为艺术下定义的传统要求。
32、宗白华先生试图用美学的视角来整理中国丰富的诗学、画学,发表了一些重要的美学论文,收集在( )中。
a、《谈美》
b、《文艺心理学》
c、《美学散步》
d、《艺境》
33、习俗论是一种调和式的、更具包容性的艺术观,具有折衷主义色彩,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符合当代欧美艺术发展的经验,但不符合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经验。
34、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所谓“意味”其实就是指艺术承载的内容。
3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表明了“畅神”的自然审美观。
36、《庄子》说:“素朴而天下莫与之争美。”又说:“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这里,所谓的“素朴”、“澹然无极”都是自然无为的意思。
37、席勒认为感性冲动、理性冲动中,人都没有自由,人是双重奴隶。
38、禅宗的“观照”完全不同于理智的思考,也不需要借助于文字概念的推理,与审美欣赏有相通之处。
39、表现性艺术比如音乐、舞蹈、诗歌等特别擅长与表现人的情感、心灵、思想等,而绘画、雕塑、建筑等再现性艺术则无法表现情感、心灵或思想。
40、戏迷一遍遍地到剧院里去“听”同一部戏,欣赏唱腔、器乐、念白、表演等的形式的东西。这说明戏曲的形式更重要,而内容(剧情)则不重要。
41、阿瑟·丹托提出的“艺术界”概念为探讨艺术的定义指明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艺术理论传统的方向,即从寻找艺术的内在特征转向关注艺术的外在因缘。
42、现代社会将每个人分配和固定到社会运行机制中的特定位置上,把每个人的时间安排和生活秩序严密管控和统筹起来,人丧失了他的自由存在的本质。在这种背景下,现代人类更需要艺术。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2023-01-04 06:16
2023-01-04 05:58
2023-01-04 05:56
2023-01-04 05:03
2023-01-04 04:07
大学英语(二)一一社会篇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最新文章
日语视听说b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创业之路——带你玩转设计思维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中兽医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教学论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道德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标签列表
篮球(四)_超星尔雅学习通_章节考试选修课答案
(533)
中国大学mooc(慕课)_走进数字媒体_测试题及答案
(168)
知到智慧树_知到食品安全见面课答案_答案章节作业期末答案
(255)
考试答案青年政治学概论2021智慧树
(523)
备案号: 买球平台网址的版权所有 买球平台网址 copyright © 2012-2023
青果答案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