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经典导读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当前位置:正规买球app首页 » » 正文

2972 人参与  2023-01-04 06:12:32    点这评论
中华文化经典导读期末考查(客观题)

中华文化经典导读考查

1、《周易》在()成为六经之首
    a、唐代
    b、宋代
    c、先秦
    d、汉代

2、震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
    a、风
    b、雷
    c、火
    d、山

3、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
    a、先天八卦
    b、后天八卦
    c、撰写卦爻辞
    d、发明六十四卦

4、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a、和静清寂
    b、清虚卑弱
    c、仁义礼智
    d、恭宽敏惠

5、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体现出的道家智慧是
    a、为而不争
    b、哀兵必胜
    c、上善若水
    d、柔弱胜刚强

6、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
    a、不多为
    b、不作为
    c、不妄为
    d、有所不为

7、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a、居善地
    b、善利万物而不争
    c、心善渊
    d、推己及人

8、下列不属于“政善治”的观点是
    a、政善治就是政清如水
    b、做人要多才多艺
    c、好的政府应该公平
    d、好的政府应该清廉

9、在《道德经》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反”所具有的含义是
    a、道法自然
    b、相反相成
    c、祸福相依
    d、反向思维

10、下列不属于《道德经》中对于“道”的观点的是
    a、弱者,道之用
    b、道可道,非常道
    c、忠恕之道
    d、天之道,利而不害

11、《周易》在()成为六经之首
    a、唐代
    b、宋代
    c、先秦
    d、汉代

12、震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
    a、风
    b、雷
    c、火
    d、山

13、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
    a、先天八卦
    b、后天八卦
    c、撰写卦爻辞
    d、发明六十四卦

14、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a、和静清寂
    b、清虚卑弱
    c、仁义礼智
    d、恭宽敏惠

15、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体现出的道家智慧是
    a、为而不争
    b、哀兵必胜
    c、上善若水
    d、柔弱胜刚强

16、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
    a、不多为
    b、不作为
    c、不妄为
    d、有所不为

17、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a、居善地
    b、善利万物而不争
    c、心善渊
    d、推己及人

18、下列不属于“政善治”的观点是
    a、政善治就是政清如水
    b、做人要多才多艺
    c、好的政府应该公平
    d、好的政府应该清廉

19、在《道德经》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反”所具有的含义是
    a、道法自然
    b、相反相成
    c、祸福相依
    d、反向思维

20、下列不属于《道德经》中对于“道”的观点的是
    a、弱者,道之用
    b、道可道,非常道
    c、忠恕之道
    d、天之道,利而不害

21、孔子之于《论语》就如同( )之于《新约圣经》
    a、耶稣
    b、圣彼得
    c、上帝
    d、摩西

22、司马迁对孔子评价极高,以下哪一句是他对于孔子的评价?
    a、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b、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c、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d、半部《论语》治天下

23、( )是“礼”的基础。
    a、忠
    b、仁
    c、义
    d、孝

24、孔子‘仁’的思想的问题意识源于( )
    a、对于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b、学习的热情与愿望
    c、内心的冥想和思考
    d、‘礼坏乐崩’的春秋之世

25、孔子认为奉行对父母的孝道,最难能可贵的是
    a、能养
    b、色敬
    c、几谏
    d、父母在,不远游

26、孔子提出仁学的基础是
    a、礼
    b、义
    c、知
    d、孝悌

27、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中最核心的人格是
    a、独立人格
    b、中和人格
    c、君子人格
    d、大丈夫人格

2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第七》)意思是
    a、天道远,人道迩
    b、天道高于人道
    c、为仁由己
    d、“仁者,人也”

29、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其中忠是指
    a、以德报德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以直报怨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篇第八》)这是因为士
    a、任重而道远
    b、士有仁义之心
    c、有专业学识
    d、可杀不可辱

31、《左传》的作者相传是?
    a、左丘明
    b、老子
    c、韩非子
    d、左冷禅

32、《周易》在()成为六经之首
    a、唐代
    b、宋代
    c、先秦
    d、汉代

33、震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
    a、风
    b、雷
    c、火
    d、山

34、下列哪个选项是《尚书·牧誓》所记载的主要内容?
    a、晋楚争霸
    b、武王伐纣
    c、文王受命
    d、秦始皇统一

35、他“是诗人的哲学家,是哲学的诗人,是一个站在远方眺望故乡的人”,“他”指的是谁?
    a、鲁迅
    b、闻一多
    c、庄子
    d、孔子

36、《庄子》中“大鹏与蓬间雀”的故事反映的庄子思想是
    a、齐是非
    b、无差别
    c、齐万物
    d、齐生死

37、《庄子》中庄子梦蝶的故事是告诉我们
    a、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反对战争,以战止战
    c、从平等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d、以宽容待人

38、“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a、齐是非
    b、齐生死
    c、齐万物
    d、逍遥游

39、下列不属于“政善治”的观点是
    a、政善治就是政清如水
    b、做人要多才多艺
    c、好的政府应该公平
    d、好的政府应该清廉

40、在《道德经》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反”所具有的含义是
    a、道法自然
    b、相反相成
    c、祸福相依
    d、反向思维

41、下列不属于《道德经》中对于“道”的观点的是
    a、弱者,道之用
    b、道可道,非常道
    c、忠恕之道
    d、天之道,利而不害

42、孔子之于《论语》就如同( )之于《新约圣经》
    a、耶稣
    b、圣彼得
    c、上帝
    d、摩西

43、司马迁对孔子评价极高,以下哪一句是他对于孔子的评价?
    a、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b、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c、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d、半部《论语》治天下

44、( )是“礼”的基础。
    a、忠
    b、仁
    c、义
    d、孝

45、慎独就是( )
    a、力行
    b、人所不知己独知之时仍然能够做到诚之
    c、择善而固执之
    d、诚之

46、“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 )。
    a、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
    b、常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
    c、常使人民不要懂得没有欲望
    d、常使人民必须执成见、多生贪欲

47、“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见”解释正确的是( )。
    a、没看见
    b、表现
    c、同“现”,显露。
    d、看见

48、下列未参与《资治通鉴》编修的是
    a、刘攽
    b、范纯仁
    c、刘恕
    d、范祖禹

49、是下列哪位北宋皇帝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
    a、宋仁宗
    b、宋英宗
    c、宋神宗
    d、宋徽宗

5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第七》)意思是
    a、天道远,人道迩
    b、天道高于人道
    c、为仁由己
    d、“仁者,人也”

51、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其中忠是指
    a、以德报德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以直报怨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2、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
    a、先天八卦
    b、后天八卦
    c、撰写卦爻辞
    d、发明六十四卦

53、《左传》一开始记载的鲁国哪位国君在位时期的史事?
    a、鲁昭公
    b、鲁隐公
    c、鲁哀公
    d、鲁定公

54、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
    a、不多为
    b、不作为
    c、不妄为
    d、有所不为

55、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a、居善地
    b、善利万物而不争
    c、心善渊
    d、推己及人

56、《庄子》中“大鹏与蓬间雀”的故事反映的庄子思想是
    a、齐是非
    b、无差别
    c、齐万物
    d、齐生死

57、《庄子》中庄子梦蝶的故事是告诉我们
    a、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反对战争,以战止战
    c、从平等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d、以宽容待人

58、庄子的整个核心思想是()
    a、道法自然
    b、亲和自然
    c、自强不息
    d、厚德载物

59、“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a、齐是非
    b、齐生死
    c、齐万物
    d、逍遥游

60、墨子是( )时代的人
    a、战国
    b、唐朝
    c、汉朝
    d、春秋

61、墨家所提倡的“爱”是( )
    a、兼爱
    b、博爱
    c、仁爱
    d、大爱

62、《大学》的作者是( )
    a、曾子
    b、戴圣
    c、二程
    d、秦汉之间不知名的儒者

63、中的涵义是( )
    a、和谐
    b、恰好
    c、中央
    d、平庸

64、诚意的涵义是指( )
    a、独处时谨慎
    b、端正心思
    c、反躬修己
    d、意向专一

65、《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近道”思想的内涵是( )
    a、就近入道
    b、就近学道
    c、道是逐步接近的
    d、虽不即是道,但可以入于道之谓

66、慎独就是( )
    a、力行
    b、人所不知己独知之时仍然能够做到诚之
    c、择善而固执之
    d、诚之

67、“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 )。
    a、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
    b、常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
    c、常使人民不要懂得没有欲望
    d、常使人民必须执成见、多生贪欲

68、“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见”解释正确的是( )。
    a、没看见
    b、表现
    c、同“现”,显露。
    d、看见

69、下列未参与《资治通鉴》编修的是
    a、刘攽
    b、范纯仁
    c、刘恕
    d、范祖禹

70、是下列哪位北宋皇帝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
    a、宋仁宗
    b、宋英宗
    c、宋神宗
    d、宋徽宗

71、《周易》在()成为六经之首
    a、唐代
    b、宋代
    c、先秦
    d、汉代

72、震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
    a、风
    b、雷
    c、火
    d、山

73、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
    a、先天八卦
    b、后天八卦
    c、撰写卦爻辞
    d、发明六十四卦

74、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a、和静清寂
    b、清虚卑弱
    c、仁义礼智
    d、恭宽敏惠

75、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体现出的道家智慧是
    a、为而不争
    b、哀兵必胜
    c、上善若水
    d、柔弱胜刚强

76、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
    a、不多为
    b、不作为
    c、不妄为
    d、有所不为

77、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a、居善地
    b、善利万物而不争
    c、心善渊
    d、推己及人

78、下列不属于“政善治”的观点是
    a、政善治就是政清如水
    b、做人要多才多艺
    c、好的政府应该公平
    d、好的政府应该清廉

79、在《道德经》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反”所具有的含义是
    a、道法自然
    b、相反相成
    c、祸福相依
    d、反向思维

80、有关《周易》经传,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违反了历史的真实?
    a、《周易》筮法在商代就已存在。
    b、《周易》全部由伏羲、周文王、周公等几位“圣人”亲自写成。
    c、《周易》只是一部算命书。
    d、《周易》算命,可以做到100%准确。

81、《易传》中包括以下哪些()?
    a、《象传》
    b、《系辞传》
    c、《文辞传》
    d、《彖传》

8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篇第六》)这就是常言所谓“孔颜之乐”,主要是指
    a、乐道
    b、乐学
    c、乐贫
    d、乐苦

83、孔子提出的君子品质有
    a、和而不同
    b、比而不周
    c、杀生成仁
    d、中庸

84、孔子提出的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容有
    a、修己
    b、安人
    c、安百姓
    d、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5、《论语》中提出的处世之道有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恭、宽、信、敏、惠

86、曾子说君子
    a、可以托六尺之孤
    b、可以寄百里之命
    c、威武而不能屈
    d、临大节而不可夺

87、孔子提出为人处世准则有
    a、仁爱之心
    b、忠恕之道
    c、温良恭俭让
    d、恭宽信敏惠

88、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正其谊而不计其利”

89、“生而不有”的意思是( )( )。
    a、生养万物
    b、为万物尽力
    c、不自恃有功
    d、不据为己有

90、“上善若水”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 )( )( )。
    a、涵养医德
    b、习坎悟道
    c、涵养师德
    d、涵养水德

91、关于《资治通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末期的历史
    b、《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唐代末期的历史
    c、《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
    d、《资治通鉴》是纪传体史书

92、有关《周易》经传,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违反了历史的真实?
    a、《周易》筮法在商代就已存在。
    b、《周易》全部由伏羲、周文王、周公等几位“圣人”亲自写成。
    c、《周易》只是一部算命书。
    d、《周易》算命,可以做到100%准确。

93、《易传》中包括以下哪些()?
    a、《象传》
    b、《系辞传》
    c、《文辞传》
    d、《彖传》

9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篇第六》)这就是常言所谓“孔颜之乐”,主要是指
    a、乐道
    b、乐学
    c、乐贫
    d、乐苦

95、孔子提出的君子品质有
    a、和而不同
    b、比而不周
    c、杀生成仁
    d、中庸

96、孔子提出的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容有
    a、修己
    b、安人
    c、安百姓
    d、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7、《论语》中提出的处世之道有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恭、宽、信、敏、惠

98、曾子说君子
    a、可以托六尺之孤
    b、可以寄百里之命
    c、威武而不能屈
    d、临大节而不可夺

99、孔子提出为人处世准则有
    a、仁爱之心
    b、忠恕之道
    c、温良恭俭让
    d、恭宽信敏惠

100、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正其谊而不计其利”

101、“生而不有”的意思是( )( )。
    a、生养万物
    b、为万物尽力
    c、不自恃有功
    d、不据为己有

102、“上善若水”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 )( )( )。
    a、涵养医德
    b、习坎悟道
    c、涵养师德
    d、涵养水德

103、关于《资治通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末期的历史
    b、《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唐代末期的历史
    c、《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
    d、《资治通鉴》是纪传体史书

104、有关《周易》经传,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违反了历史的真实?
    a、《周易》筮法在商代就已存在。
    b、《周易》全部由伏羲、周文王、周公等几位“圣人”亲自写成。
    c、《周易》只是一部算命书。
    d、《周易》算命,可以做到100%准确。

105、《易传》中包括以下哪些()?
    a、《象传》
    b、《系辞传》
    c、《文辞传》
    d、《彖传》

10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篇第六》)这就是常言所谓“孔颜之乐”,主要是指
    a、乐道
    b、乐学
    c、乐贫
    d、乐苦

107、孔子提出的君子品质有
    a、和而不同
    b、比而不周
    c、杀生成仁
    d、中庸

108、孔子提出的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容有
    a、修己
    b、安人
    c、安百姓
    d、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9、《论语》中提出的处世之道有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恭、宽、信、敏、惠

110、曾子说君子
    a、可以托六尺之孤
    b、可以寄百里之命
    c、威武而不能屈
    d、临大节而不可夺

111、孔子提出为人处世准则有
    a、仁爱之心
    b、忠恕之道
    c、温良恭俭让
    d、恭宽信敏惠

112、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正其谊而不计其利”

113、“生而不有”的意思是( )( )。
    a、生养万物
    b、为万物尽力
    c、不自恃有功
    d、不据为己有

114、“上善若水”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 )( )( )。
    a、涵养医德
    b、习坎悟道
    c、涵养师德
    d、涵养水德

115、关于《资治通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末期的历史
    b、《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唐代末期的历史
    c、《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
    d、《资治通鉴》是纪传体史书

116、曾子说君子
    a、可以托六尺之孤
    b、可以寄百里之命
    c、威武而不能屈
    d、临大节而不可夺

117、孔子提出为人处世准则有
    a、仁爱之心
    b、忠恕之道
    c、温良恭俭让
    d、恭宽信敏惠

118、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正其谊而不计其利”

119、“生而不有”的意思是( )( )。
    a、生养万物
    b、为万物尽力
    c、不自恃有功
    d、不据为己有

120、《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对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记录则较为简略。

121、“文王卑服”是指文王穿着粗劣的衣服

12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123、庄子的生活态度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124、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德。

125、韩非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工具是君主。

126、中国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决定了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的特点。

127、在孟子看来,官员应当是老百姓的公仆。

128、王道是与霸道相对的政治概念。

129、《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对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记录则较为简略。

130、“文王卑服”是指文王穿着粗劣的衣服

1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132、庄子的思想是入世的。

133、儒家与墨家一样主张薄葬。

134、荀子不相信圣贤政治。

135、孔子认为单凭自己不能做到仁。

136、中国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决定了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的特点。

137、在孟子看来,官员应当是老百姓的公仆。

138、王道是与霸道相对的政治概念。

139、老子思想后来在政治方面的发展被称为孔老之学。

140、庄子思想与老子相比更加消极。

141、老子认为我们应当守直。

142、中国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决定了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的特点。

143、王道是与霸道相对的政治概念。

144、庄子的思想是入世的。

145、老子格外提倡不争。

146、荀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禹。

147、是非之心所处理的是道德的善恶问题。

148、是非之心所处理的是道德的善恶问题。

149、老子认为治大国要像炒大菜一样。

150、《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对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记录则较为简略。

151、中国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决定了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的特点。

152、王道是与霸道相对的政治概念。

153、老子思想后来在政治方面的发展被称为孔老之学。

154、庄子的思想是入世的。

155、老子认为我们应当守直。

156、荀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禹。

157、是非之心所处理的是道德的善恶问题。

158、《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对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记录则较为简略。

159、中国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决定了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的特点。

160、老子格外提倡不争。

161、荀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禹。

162、是非之心所处理的是道德的善恶问题。

163、老子格外提倡不争。

164、中国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决定了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的特点。

165、王道是与霸道相对的政治概念。

166、庄子思想与老子相比更加消极。

167、庄子的思想是入世的。

168、老子格外提倡不争。

169、荀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禹。

170、是非之心所处理的是道德的善恶问题。

171、《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对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记录则较为简略。

172、中国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决定了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的特点。

173、王道是与霸道相对的政治概念。

174、庄子思想与老子相比更加消极。

175、庄子的思想是入世的。

176、老子格外提倡不争。

177、荀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禹。

178、是非之心所处理的是道德的善恶问题。

中华文化经典导读期末考查(客观题2))

中华文化经典导读

1、《周易》在()成为六经之首
    a、唐代
    b、宋代
    c、先秦
    d、汉代

2、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
    a、先天八卦
    b、后天八卦
    c、撰写卦爻辞
    d、发明六十四卦

3、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a、和静清寂
    b、清虚卑弱
    c、仁义礼智
    d、恭宽敏惠

4、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体现出的道家智慧是
    a、为而不争
    b、哀兵必胜
    c、上善若水
    d、柔弱胜刚强

5、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
    a、不多为
    b、不作为
    c、不妄为
    d、有所不为

6、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a、居善地
    b、善利万物而不争
    c、心善渊
    d、推己及人

7、下列不属于“政善治”的观点是
    a、政善治就是政清如水
    b、做人要多才多艺
    c、好的政府应该公平
    d、好的政府应该清廉

8、在《道德经》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反”所具有的含义是
    a、道法自然
    b、相反相成
    c、祸福相依
    d、反向思维

9、下列不属于《道德经》中对于“道”的观点的是
    a、弱者,道之用
    b、道可道,非常道
    c、忠恕之道
    d、天之道,利而不害

10、孔子之于《论语》就如同( )之于《新约圣经》
    a、耶稣
    b、圣彼得
    c、上帝
    d、摩西

11、司马迁对孔子评价极高,以下哪一句是他对于孔子的评价?
    a、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b、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c、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d、半部《论语》治天下

12、( )是“礼”的基础。
    a、忠
    b、仁
    c、义
    d、孝

13、孔子‘仁’的思想的问题意识源于( )
    a、对于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b、学习的热情与愿望
    c、内心的冥想和思考
    d、‘礼坏乐崩’的春秋之世

14、孔子认为奉行对父母的孝道,最难能可贵的是
    a、能养
    b、色敬
    c、几谏
    d、父母在,不远游

15、孔子提出仁学的基础是
    a、礼
    b、义
    c、知
    d、孝悌

16、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中最核心的人格是
    a、独立人格
    b、中和人格
    c、君子人格
    d、大丈夫人格

17、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第七》)意思是
    a、天道远,人道迩
    b、天道高于人道
    c、为仁由己
    d、“仁者,人也”

18、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其中忠是指
    a、以德报德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以直报怨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篇第八》)这是因为士
    a、任重而道远
    b、士有仁义之心
    c、有专业学识
    d、可杀不可辱

20、《左传》的作者相传是?
    a、左丘明
    b、老子
    c、韩非子
    d、左冷禅

21、《左传》一开始记载的鲁国哪位国君在位时期的史事?
    a、鲁昭公
    b、鲁隐公
    c、鲁哀公
    d、鲁定公

22、一般认为,下列哪个历史事件发生在西周初期?
    a、太平天国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三监之乱
    d、黄巾起义

23、下列哪个选项是《尚书·牧誓》所记载的主要内容?
    a、晋楚争霸
    b、武王伐纣
    c、文王受命
    d、秦始皇统一

24、他“是诗人的哲学家,是哲学的诗人,是一个站在远方眺望故乡的人”,“他”指的是谁?
    a、鲁迅
    b、闻一多
    c、庄子
    d、孔子

25、《庄子》中“大鹏与蓬间雀”的故事反映的庄子思想是
    a、齐是非
    b、无差别
    c、齐万物
    d、齐生死

26、《庄子》中庄子梦蝶的故事是告诉我们
    a、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反对战争,以战止战
    c、从平等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d、以宽容待人

27、庄子的整个核心思想是()
    a、道法自然
    b、亲和自然
    c、自强不息
    d、厚德载物

28、“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a、齐是非
    b、齐生死
    c、齐万物
    d、逍遥游

29、墨子是( )时代的人
    a、战国
    b、唐朝
    c、汉朝
    d、春秋

30、墨家所提倡的“爱”是( )
    a、兼爱
    b、博爱
    c、仁爱
    d、大爱

31、《大学》的作者是( )
    a、曾子
    b、戴圣
    c、二程
    d、秦汉之间不知名的儒者

32、中的涵义是( )
    a、和谐
    b、恰好
    c、中央
    d、平庸

33、诚意的涵义是指( )
    a、独处时谨慎
    b、端正心思
    c、反躬修己
    d、意向专一

34、《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近道”思想的内涵是( )
    a、就近入道
    b、就近学道
    c、道是逐步接近的
    d、虽不即是道,但可以入于道之谓

35、慎独就是( )
    a、力行
    b、人所不知己独知之时仍然能够做到诚之
    c、择善而固执之
    d、诚之

36、“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 )。
    a、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
    b、常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
    c、常使人民不要懂得没有欲望
    d、常使人民必须执成见、多生贪欲

37、“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见”解释正确的是( )。
    a、没看见
    b、表现
    c、同“现”,显露。
    d、看见

38、下列未参与《资治通鉴》编修的是
    a、刘攽
    b、范纯仁
    c、刘恕
    d、范祖禹

39、是下列哪位北宋皇帝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
    a、宋仁宗
    b、宋英宗
    c、宋神宗
    d、宋徽宗

40、《周易》在()成为六经之首
    a、唐代
    b、宋代
    c、先秦
    d、汉代

41、震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
    a、风
    b、雷
    c、火
    d、山

42、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
    a、先天八卦
    b、后天八卦
    c、撰写卦爻辞
    d、发明六十四卦

43、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a、和静清寂
    b、清虚卑弱
    c、仁义礼智
    d、恭宽敏惠

44、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体现出的道家智慧是
    a、为而不争
    b、哀兵必胜
    c、上善若水
    d、柔弱胜刚强

45、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
    a、不多为
    b、不作为
    c、不妄为
    d、有所不为

46、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a、居善地
    b、善利万物而不争
    c、心善渊
    d、推己及人

47、下列不属于“政善治”的观点是
    a、政善治就是政清如水
    b、做人要多才多艺
    c、好的政府应该公平
    d、好的政府应该清廉

48、在《道德经》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反”所具有的含义是
    a、道法自然
    b、相反相成
    c、祸福相依
    d、反向思维

49、下列不属于《道德经》中对于“道”的观点的是
    a、弱者,道之用
    b、道可道,非常道
    c、忠恕之道
    d、天之道,利而不害

50、孔子之于《论语》就如同( )之于《新约圣经》
    a、耶稣
    b、圣彼得
    c、上帝
    d、摩西

51、司马迁对孔子评价极高,以下哪一句是他对于孔子的评价?
    a、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b、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c、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d、半部《论语》治天下

52、( )是“礼”的基础。
    a、忠
    b、仁
    c、义
    d、孝

53、孔子‘仁’的思想的问题意识源于( )
    a、对于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b、学习的热情与愿望
    c、内心的冥想和思考
    d、‘礼坏乐崩’的春秋之世

54、孔子认为奉行对父母的孝道,最难能可贵的是
    a、能养
    b、色敬
    c、几谏
    d、父母在,不远游

55、孔子提出仁学的基础是
    a、礼
    b、义
    c、知
    d、孝悌

56、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中最核心的人格是
    a、独立人格
    b、中和人格
    c、君子人格
    d、大丈夫人格

57、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第七》)意思是
    a、天道远,人道迩
    b、天道高于人道
    c、为仁由己
    d、“仁者,人也”

58、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其中忠是指
    a、以德报德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以直报怨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篇第八》)这是因为士
    a、任重而道远
    b、士有仁义之心
    c、有专业学识
    d、可杀不可辱

60、《左传》的作者相传是?
    a、左丘明
    b、老子
    c、韩非子
    d、左冷禅

61、《左传》一开始记载的鲁国哪位国君在位时期的史事?
    a、鲁昭公
    b、鲁隐公
    c、鲁哀公
    d、鲁定公

62、一般认为,下列哪个历史事件发生在西周初期?
    a、太平天国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三监之乱
    d、黄巾起义

63、下列哪个选项是《尚书·牧誓》所记载的主要内容?
    a、晋楚争霸
    b、武王伐纣
    c、文王受命
    d、秦始皇统一

64、他“是诗人的哲学家,是哲学的诗人,是一个站在远方眺望故乡的人”,“他”指的是谁?
    a、鲁迅
    b、闻一多
    c、庄子
    d、孔子

65、《庄子》中“大鹏与蓬间雀”的故事反映的庄子思想是
    a、齐是非
    b、无差别
    c、齐万物
    d、齐生死

66、《庄子》中庄子梦蝶的故事是告诉我们
    a、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反对战争,以战止战
    c、从平等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d、以宽容待人

67、庄子的整个核心思想是()
    a、道法自然
    b、亲和自然
    c、自强不息
    d、厚德载物

68、“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a、齐是非
    b、齐生死
    c、齐万物
    d、逍遥游

69、墨子是( )时代的人
    a、战国
    b、唐朝
    c、汉朝
    d、春秋

70、墨家所提倡的“爱”是( )
    a、兼爱
    b、博爱
    c、仁爱
    d、大爱

71、《大学》的作者是( )
    a、曾子
    b、戴圣
    c、二程
    d、秦汉之间不知名的儒者

72、中的涵义是( )
    a、和谐
    b、恰好
    c、中央
    d、平庸

73、诚意的涵义是指( )
    a、独处时谨慎
    b、端正心思
    c、反躬修己
    d、意向专一

74、《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近道”思想的内涵是( )
    a、就近入道
    b、就近学道
    c、道是逐步接近的
    d、虽不即是道,但可以入于道之谓

75、慎独就是( )
    a、力行
    b、人所不知己独知之时仍然能够做到诚之
    c、择善而固执之
    d、诚之

76、“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 )。
    a、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
    b、常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
    c、常使人民不要懂得没有欲望
    d、常使人民必须执成见、多生贪欲

77、“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见”解释正确的是( )。
    a、没看见
    b、表现
    c、同“现”,显露。
    d、看见

78、下列未参与《资治通鉴》编修的是
    a、刘攽
    b、范纯仁
    c、刘恕
    d、范祖禹

79、是下列哪位北宋皇帝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
    a、宋仁宗
    b、宋英宗
    c、宋神宗
    d、宋徽宗

80、《周易》在()成为六经之首
    a、唐代
    b、宋代
    c、先秦
    d、汉代

81、震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
    a、风
    b、雷
    c、火
    d、山

82、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
    a、先天八卦
    b、后天八卦
    c、撰写卦爻辞
    d、发明六十四卦

83、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a、和静清寂
    b、清虚卑弱
    c、仁义礼智
    d、恭宽敏惠

84、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体现出的道家智慧是
    a、为而不争
    b、哀兵必胜
    c、上善若水
    d、柔弱胜刚强

85、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
    a、不多为
    b、不作为
    c、不妄为
    d、有所不为

86、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a、居善地
    b、善利万物而不争
    c、心善渊
    d、推己及人

87、下列不属于“政善治”的观点是
    a、政善治就是政清如水
    b、做人要多才多艺
    c、好的政府应该公平
    d、好的政府应该清廉

88、在《道德经》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反”所具有的含义是
    a、道法自然
    b、相反相成
    c、祸福相依
    d、反向思维

89、下列不属于《道德经》中对于“道”的观点的是
    a、弱者,道之用
    b、道可道,非常道
    c、忠恕之道
    d、天之道,利而不害

90、孔子之于《论语》就如同( )之于《新约圣经》
    a、耶稣
    b、圣彼得
    c、上帝
    d、摩西

91、司马迁对孔子评价极高,以下哪一句是他对于孔子的评价?
    a、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b、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c、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d、半部《论语》治天下

92、( )是“礼”的基础。
    a、忠
    b、仁
    c、义
    d、孝

93、孔子‘仁’的思想的问题意识源于( )
    a、对于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b、学习的热情与愿望
    c、内心的冥想和思考
    d、‘礼坏乐崩’的春秋之世

94、孔子认为奉行对父母的孝道,最难能可贵的是
    a、能养
    b、色敬
    c、几谏
    d、父母在,不远游

95、孔子提出仁学的基础是
    a、礼
    b、义
    c、知
    d、孝悌

96、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中最核心的人格是
    a、独立人格
    b、中和人格
    c、君子人格
    d、大丈夫人格

97、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第七》)意思是
    a、天道远,人道迩
    b、天道高于人道
    c、为仁由己
    d、“仁者,人也”

98、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其中忠是指
    a、以德报德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以直报怨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篇第八》)这是因为士
    a、任重而道远
    b、士有仁义之心
    c、有专业学识
    d、可杀不可辱

100、《左传》的作者相传是?
    a、左丘明
    b、老子
    c、韩非子
    d、左冷禅

101、《左传》一开始记载的鲁国哪位国君在位时期的史事?
    a、鲁昭公
    b、鲁隐公
    c、鲁哀公
    d、鲁定公

102、一般认为,下列哪个历史事件发生在西周初期?
    a、太平天国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三监之乱
    d、黄巾起义

103、下列哪个选项是《尚书·牧誓》所记载的主要内容?
    a、晋楚争霸
    b、武王伐纣
    c、文王受命
    d、秦始皇统一

104、他“是诗人的哲学家,是哲学的诗人,是一个站在远方眺望故乡的人”,“他”指的是谁?
    a、鲁迅
    b、闻一多
    c、庄子
    d、孔子

105、《庄子》中“大鹏与蓬间雀”的故事反映的庄子思想是
    a、齐是非
    b、无差别
    c、齐万物
    d、齐生死

106、《庄子》中庄子梦蝶的故事是告诉我们
    a、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反对战争,以战止战
    c、从平等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d、以宽容待人

107、庄子的整个核心思想是()
    a、道法自然
    b、亲和自然
    c、自强不息
    d、厚德载物

108、“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a、齐是非
    b、齐生死
    c、齐万物
    d、逍遥游

109、墨子是( )时代的人
    a、战国
    b、唐朝
    c、汉朝
    d、春秋

110、墨家所提倡的“爱”是( )
    a、兼爱
    b、博爱
    c、仁爱
    d、大爱

111、《大学》的作者是( )
    a、曾子
    b、戴圣
    c、二程
    d、秦汉之间不知名的儒者

112、中的涵义是( )
    a、和谐
    b、恰好
    c、中央
    d、平庸

113、诚意的涵义是指( )
    a、独处时谨慎
    b、端正心思
    c、反躬修己
    d、意向专一

114、《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近道”思想的内涵是( )
    a、就近入道
    b、就近学道
    c、道是逐步接近的
    d、虽不即是道,但可以入于道之谓

115、慎独就是( )
    a、力行
    b、人所不知己独知之时仍然能够做到诚之
    c、择善而固执之
    d、诚之

116、《周易》在()成为六经之首
    a、唐代
    b、宋代
    c、先秦
    d、汉代

117、震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
    a、风
    b、雷
    c、火
    d、山

118、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
    a、先天八卦
    b、后天八卦
    c、撰写卦爻辞
    d、发明六十四卦

119、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a、和静清寂
    b、清虚卑弱
    c、仁义礼智
    d、恭宽敏惠

120、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体现出的道家智慧是
    a、为而不争
    b、哀兵必胜
    c、上善若水
    d、柔弱胜刚强

121、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
    a、不多为
    b、不作为
    c、不妄为
    d、有所不为

122、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a、居善地
    b、善利万物而不争
    c、心善渊
    d、推己及人

123、下列不属于“政善治”的观点是
    a、政善治就是政清如水
    b、做人要多才多艺
    c、好的政府应该公平
    d、好的政府应该清廉

124、在《道德经》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反”所具有的含义是
    a、道法自然
    b、相反相成
    c、祸福相依
    d、反向思维

125、下列不属于《道德经》中对于“道”的观点的是
    a、弱者,道之用
    b、道可道,非常道
    c、忠恕之道
    d、天之道,利而不害

126、孔子之于《论语》就如同( )之于《新约圣经》
    a、耶稣
    b、圣彼得
    c、上帝
    d、摩西

127、( )是“礼”的基础。
    a、忠
    b、仁
    c、义
    d、孝

128、孔子‘仁’的思想的问题意识源于( )
    a、对于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b、学习的热情与愿望
    c、内心的冥想和思考
    d、‘礼坏乐崩’的春秋之世

129、孔子认为奉行对父母的孝道,最难能可贵的是
    a、能养
    b、色敬
    c、几谏
    d、父母在,不远游

130、孔子提出仁学的基础是
    a、礼
    b、义
    c、知
    d、孝悌

131、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第七》)意思是
    a、天道远,人道迩
    b、天道高于人道
    c、为仁由己
    d、“仁者,人也”

132、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其中忠是指
    a、以德报德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以直报怨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篇第八》)这是因为士
    a、任重而道远
    b、士有仁义之心
    c、有专业学识
    d、可杀不可辱

134、孔子之于《论语》就如同( )之于《新约圣经》
    a、耶稣
    b、圣彼得
    c、上帝
    d、摩西

135、司马迁对孔子评价极高,以下哪一句是他对于孔子的评价?
    a、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b、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c、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d、半部《论语》治天下

136、下列哪个选项是《尚书·牧誓》所记载的主要内容?
    a、晋楚争霸
    b、武王伐纣
    c、文王受命
    d、秦始皇统一

137、孔子认为奉行对父母的孝道,最难能可贵的是
    a、能养
    b、色敬
    c、几谏
    d、父母在,不远游

138、《庄子》中庄子梦蝶的故事是告诉我们
    a、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反对战争,以战止战
    c、从平等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d、以宽容待人

139、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中最核心的人格是
    a、独立人格
    b、中和人格
    c、君子人格
    d、大丈夫人格

140、“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a、齐是非
    b、齐生死
    c、齐万物
    d、逍遥游

141、《周易》在()成为六经之首
    a、唐代
    b、宋代
    c、先秦
    d、汉代

142、墨子是( )时代的人
    a、战国
    b、唐朝
    c、汉朝
    d、春秋

14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篇第八》)这是因为士
    a、任重而道远
    b、士有仁义之心
    c、有专业学识
    d、可杀不可辱

144、《左传》的作者相传是?
    a、左丘明
    b、老子
    c、韩非子
    d、左冷禅

145、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体现出的道家智慧是
    a、为而不争
    b、哀兵必胜
    c、上善若水
    d、柔弱胜刚强

146、一般认为,下列哪个历史事件发生在西周初期?
    a、太平天国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三监之乱
    d、黄巾起义

147、《庄子》中庄子梦蝶的故事是告诉我们
    a、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反对战争,以战止战
    c、从平等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d、以宽容待人

148、孔子之于《论语》就如同( )之于《新约圣经》
    a、耶稣
    b、圣彼得
    c、上帝
    d、摩西

149、司马迁对孔子评价极高,以下哪一句是他对于孔子的评价?
    a、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b、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c、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d、半部《论语》治天下

150、( )是“礼”的基础。
    a、忠
    b、仁
    c、义
    d、孝

151、孔子‘仁’的思想的问题意识源于( )
    a、对于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b、学习的热情与愿望
    c、内心的冥想和思考
    d、‘礼坏乐崩’的春秋之世

152、孔子认为奉行对父母的孝道,最难能可贵的是
    a、能养
    b、色敬
    c、几谏
    d、父母在,不远游

153、“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 )。
    a、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
    b、常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
    c、常使人民不要懂得没有欲望
    d、常使人民必须执成见、多生贪欲

154、“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见”解释正确的是( )。
    a、没看见
    b、表现
    c、同“现”,显露。
    d、看见

15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篇第八》)这是因为士
    a、任重而道远
    b、士有仁义之心
    c、有专业学识
    d、可杀不可辱

156、《左传》的作者相传是?
    a、左丘明
    b、老子
    c、韩非子
    d、左冷禅

157、《左传》一开始记载的鲁国哪位国君在位时期的史事?
    a、鲁昭公
    b、鲁隐公
    c、鲁哀公
    d、鲁定公

158、一般认为,下列哪个历史事件发生在西周初期?
    a、太平天国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三监之乱
    d、黄巾起义

159、下列哪个选项是《尚书·牧誓》所记载的主要内容?
    a、晋楚争霸
    b、武王伐纣
    c、文王受命
    d、秦始皇统一

160、他“是诗人的哲学家,是哲学的诗人,是一个站在远方眺望故乡的人”,“他”指的是谁?
    a、鲁迅
    b、闻一多
    c、庄子
    d、孔子

161、《庄子》中“大鹏与蓬间雀”的故事反映的庄子思想是
    a、齐是非
    b、无差别
    c、齐万物
    d、齐生死

162、《庄子》中庄子梦蝶的故事是告诉我们
    a、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反对战争,以战止战
    c、从平等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d、以宽容待人

163、庄子的整个核心思想是()
    a、道法自然
    b、亲和自然
    c、自强不息
    d、厚德载物

164、“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a、齐是非
    b、齐生死
    c、齐万物
    d、逍遥游

165、墨子是( )时代的人
    a、战国
    b、唐朝
    c、汉朝
    d、春秋

166、墨家所提倡的“爱”是( )
    a、兼爱
    b、博爱
    c、仁爱
    d、大爱

167、《大学》的作者是( )
    a、曾子
    b、戴圣
    c、二程
    d、秦汉之间不知名的儒者

168、中的涵义是( )
    a、和谐
    b、恰好
    c、中央
    d、平庸

169、诚意的涵义是指( )
    a、独处时谨慎
    b、端正心思
    c、反躬修己
    d、意向专一

170、《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近道”思想的内涵是( )
    a、就近入道
    b、就近学道
    c、道是逐步接近的
    d、虽不即是道,但可以入于道之谓

171、慎独就是( )
    a、力行
    b、人所不知己独知之时仍然能够做到诚之
    c、择善而固执之
    d、诚之

172、“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 )。
    a、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
    b、常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
    c、常使人民不要懂得没有欲望
    d、常使人民必须执成见、多生贪欲

173、“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见”解释正确的是( )。
    a、没看见
    b、表现
    c、同“现”,显露。
    d、看见

174、下列未参与《资治通鉴》编修的是
    a、刘攽
    b、范纯仁
    c、刘恕
    d、范祖禹

175、《周易》在()成为六经之首
    a、唐代
    b、宋代
    c、先秦
    d、汉代

176、震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
    a、风
    b、雷
    c、火
    d、山

177、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
    a、先天八卦
    b、后天八卦
    c、撰写卦爻辞
    d、发明六十四卦

178、《周易》在()成为六经之首
    a、唐代
    b、宋代
    c、先秦
    d、汉代

179、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
    a、不多为
    b、不作为
    c、不妄为
    d、有所不为

180、下列不属于“政善治”的观点是
    a、政善治就是政清如水
    b、做人要多才多艺
    c、好的政府应该公平
    d、好的政府应该清廉

181、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a、和静清寂
    b、清虚卑弱
    c、仁义礼智
    d、恭宽敏惠

182、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体现出的道家智慧是
    a、为而不争
    b、哀兵必胜
    c、上善若水
    d、柔弱胜刚强

183、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
    a、不多为
    b、不作为
    c、不妄为
    d、有所不为

18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a、居善地
    b、善利万物而不争
    c、心善渊
    d、推己及人

185、下列不属于“政善治”的观点是
    a、政善治就是政清如水
    b、做人要多才多艺
    c、好的政府应该公平
    d、好的政府应该清廉

186、有关《周易》经传,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违反了历史的真实?
    a、《周易》筮法在商代就已存在。
    b、《周易》全部由伏羲、周文王、周公等几位“圣人”亲自写成。
    c、《周易》只是一部算命书。
    d、《周易》算命,可以做到100%准确。

187、《易传》中包括以下哪些()?
    a、《象传》
    b、《系辞传》
    c、《文辞传》
    d、《彖传》

18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篇第六》)这就是常言所谓“孔颜之乐”,主要是指
    a、乐道
    b、乐学
    c、乐贫
    d、乐苦

189、孔子提出的君子品质有
    a、和而不同
    b、比而不周
    c、杀生成仁
    d、中庸

190、孔子提出的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容有
    a、修己
    b、安人
    c、安百姓
    d、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91、《论语》中提出的处世之道有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恭、宽、信、敏、惠

192、曾子说君子
    a、可以托六尺之孤
    b、可以寄百里之命
    c、威武而不能屈
    d、临大节而不可夺

193、孔子提出为人处世准则有
    a、仁爱之心
    b、忠恕之道
    c、温良恭俭让
    d、恭宽信敏惠

194、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正其谊而不计其利”

195、“生而不有”的意思是( )( )。
    a、生养万物
    b、为万物尽力
    c、不自恃有功
    d、不据为己有

196、“上善若水”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 )( )( )。
    a、涵养医德
    b、习坎悟道
    c、涵养师德
    d、涵养水德

197、关于《资治通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末期的历史
    b、《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唐代末期的历史
    c、《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
    d、《资治通鉴》是纪传体史书

198、有关《周易》经传,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违反了历史的真实?
    a、《周易》筮法在商代就已存在。
    b、《周易》全部由伏羲、周文王、周公等几位“圣人”亲自写成。
    c、《周易》只是一部算命书。
    d、《周易》算命,可以做到100%准确。

199、《易传》中包括以下哪些()?
    a、《象传》
    b、《系辞传》
    c、《文辞传》
    d、《彖传》

20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篇第六》)这就是常言所谓“孔颜之乐”,主要是指
    a、乐道
    b、乐学
    c、乐贫
    d、乐苦

201、孔子提出的君子品质有
    a、和而不同
    b、比而不周
    c、杀生成仁
    d、中庸

202、孔子提出的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容有
    a、修己
    b、安人
    c、安百姓
    d、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03、《论语》中提出的处世之道有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恭、宽、信、敏、惠

204、曾子说君子
    a、可以托六尺之孤
    b、可以寄百里之命
    c、威武而不能屈
    d、临大节而不可夺

205、孔子提出为人处世准则有
    a、仁爱之心
    b、忠恕之道
    c、温良恭俭让
    d、恭宽信敏惠

206、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正其谊而不计其利”

207、“生而不有”的意思是( )( )。
    a、生养万物
    b、为万物尽力
    c、不自恃有功
    d、不据为己有

208、“上善若水”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 )( )( )。
    a、涵养医德
    b、习坎悟道
    c、涵养师德
    d、涵养水德

209、关于《资治通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末期的历史
    b、《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唐代末期的历史
    c、《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
    d、《资治通鉴》是纪传体史书

210、有关《周易》经传,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违反了历史的真实?
    a、《周易》筮法在商代就已存在。
    b、《周易》全部由伏羲、周文王、周公等几位“圣人”亲自写成。
    c、《周易》只是一部算命书。
    d、《周易》算命,可以做到100%准确。

211、《易传》中包括以下哪些()?
    a、《象传》
    b、《系辞传》
    c、《文辞传》
    d、《彖传》

21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篇第六》)这就是常言所谓“孔颜之乐”,主要是指
    a、乐道
    b、乐学
    c、乐贫
    d、乐苦

213、孔子提出的君子品质有
    a、和而不同
    b、比而不周
    c、杀生成仁
    d、中庸

214、孔子提出的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容有
    a、修己
    b、安人
    c、安百姓
    d、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15、《论语》中提出的处世之道有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恭、宽、信、敏、惠

216、曾子说君子
    a、可以托六尺之孤
    b、可以寄百里之命
    c、威武而不能屈
    d、临大节而不可夺

217、孔子提出为人处世准则有
    a、仁爱之心
    b、忠恕之道
    c、温良恭俭让
    d、恭宽信敏惠

218、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正其谊而不计其利”

219、有关《周易》经传,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违反了历史的真实?
    a、《周易》筮法在商代就已存在。
    b、《周易》全部由伏羲、周文王、周公等几位“圣人”亲自写成。
    c、《周易》只是一部算命书。
    d、《周易》算命,可以做到100%准确。

220、《易传》中包括以下哪些()?
    a、《象传》
    b、《系辞传》
    c、《文辞传》
    d、《彖传》

221、有关《周易》经传,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违反了历史的真实?
    a、《周易》筮法在商代就已存在。
    b、《周易》全部由伏羲、周文王、周公等几位“圣人”亲自写成。
    c、《周易》只是一部算命书。
    d、《周易》算命,可以做到100%准确。

222、《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对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记录则较为简略。

223、“文王卑服”是指文王穿着粗劣的衣服

2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225、庄子的生活态度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226、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德。

227、韩非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工具是君主。

228、中国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决定了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的特点。

229、在孟子看来,官员应当是老百姓的公仆。

230、王道是与霸道相对的政治概念。

231、老子思想后来在政治方面的发展被称为孔老之学。

232、庄子思想与老子相比更加消极。

233、老子认为我们应当守直。

234、庄子的思想是入世的。

235、儒家与墨家一样主张薄葬。

236、荀子不相信圣贤政治。

237、孔子认为单凭自己不能做到仁。

238、老子格外提倡不争。

239、荀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禹。

240、是非之心所处理的是道德的善恶问题。

241、老子认为治大国要像炒大菜一样。

242、《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对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记录则较为简略。

243、中国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决定了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的特点。

244、王道是与霸道相对的政治概念。

245、庄子思想与老子相比更加消极。

246、庄子的思想是入世的。

247、老子格外提倡不争。

248、荀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禹。

249、是非之心所处理的是道德的善恶问题。

中华文化经典导读期末考查(主观题)

中华文化经典导读

1、参考下列《论语》中关于“君子”和“小人”的描述,谈谈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写一段完整的论述文字,详略得当,字数300-500字,题目自拟。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2、“道法自然”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推崇,谈谈你的理解。写一段完整的论述文字,详略得当,字数300-500字。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2023-01-04 05:50
  • 2023-01-04 05:11
  • 2023-01-04 04:26
  • 2023-01-04 04:25
  • 2023-01-04 04:17

备案号: 买球平台网址的版权所有 买球平台网址 copyright © 2012-2023 青果答案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