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学堂在线掌握量子力学章节测试答案
商品学_超星学习通_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当前位置:
正规买球app首页
»
形势与政策mooc 答案
» 正文
6652
人参与 2023-01-04 05:49:56
点这评论
1 世界地理导论
第一章测试
1、中国的和平崛起是( )以来,继西方兴起之后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伟大过程。
a、工业革命
b、鸦片战争
c、地理大发现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环太平洋高山带沿太平洋两岸作南北向分布,包括纵贯北美洲和南美洲大陆西部的( ),亚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太平洋沿岸及东亚岛弧。
a、落基山脉
b、阿巴拉契亚山脉
c、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
d、阿尔卑斯山系
3、( )是毗连大陆的浅水区域和坡度平缓的区域,地质学上认为是大陆在海面以下的自然延续部分。
a、大陆边缘
b、大陆架
c、大陆坡
d、大陆隆
4、经度地带性主要是由于与海洋距离的不同引起的( )的差异造成的。
a、气温
b、降水量
c、地形地貌
d、人类活动
5、( )的心脏地带学说的核心观点是:谁统治了东欧平原,谁就控制了全球“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支配全世界。
a、斯皮克曼
b、拉采尔
c、布热津斯基
d、麦金德
6、“一带一路”主骨架在空间上表现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其中是“廊”的有:
a、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b、中蒙俄经济走廊
c、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d、中巴经济走廊
7、以下哪些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a、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b、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c、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d、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8、马汉认为:一个国家海权的大小由六个条件决定,以下属于这些条件的有:
a、地理位置
b、领土
c、民族素质
d、军事力量
9、世界发达国家主要位于:
a、北半球
b、温带地区
c、热带地区
d、南半球
10、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主要位于:
a、寒带地区
b、热带地区
c、撒哈拉以南非洲
d、大洋洲
2 东亚
第二章测试
1、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最为活跃的生产网络是:
a、东亚区域生产网络
b、北美区域生产网络
c、中东欧区域生产网络
d、西欧区域生产网络
2、中国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国家之一,陆上国界线长度约2万km,陆上相邻的国家有( )个。
a、12
b、13
c、14
d、15
3、我国七大经济区中( )以地方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以轻纺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均较为发达的综合经济区。
a、中部五省经济区
b、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区
c、东南沿海经济区
d、大西南经济区
4、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方式,日本汽车工业飞速发展,跃居世界前列。如今,日本是位居世界第( )的汽车生产大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支撑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a、一
b、二
c、三
d、四
5、( )是世界最大的港口群。
a、长江三角洲港口群
b、东京湾港口群
c、珠江三角洲港口群
d、纽约—新泽西港口群
6、韩国的工业发展为韩国创造了和西德“莱茵河奇迹”和日本“隅天河奇迹”相媲美的“汉江奇迹”。( )是韩国最大、最重要的工业区,也是韩国经济实力最雄厚、工业最发达的工业区。
a、太白山工业区
b、岭南内陆工业区
c、东南沿海工业区
d、京仁工业区
7、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东亚经济崛起牵动着整个世界的发展,以“四小龙”等国家为代表,东亚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推动世界经济中心不断东移。属于“四小龙”国家的有:
a、韩国
b、新加坡
c、台湾
d、香港
8、东亚地区地形构造复杂,根据地势可分三级台地结构,属于第三级台阶结构的有:
a、青藏高原
b、新疆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9、中国属于世界上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钨、锡、锑、稀土、钽、钛。其中钨矿主要分布于:
a、贵州
b、江西
c、湖南
d、广西
10、日本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的沿太平洋一带。以( )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集中了全国人口的60%以上。
a、东京
b、大阪
c、名古屋
d、横滨
11、朝鲜半岛气候属于( ),具有显著的从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特点。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2、朝鲜工业重点发展机械工业,大力发展纺织工业和建筑业。近二三十年,由于原油的缺乏,朝鲜工业出现了大幅度的衰退。目前主要工业部门有:
a、采掘工业
b、电力工业
c、钢铁工业
d、有色金属冶炼
3 东南亚
第三章测试
1、大巽他群岛主要包括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等岛屿及附近小岛。其中苏门答腊岛是世界第( )大岛。
a、三
b、六
c、七
d、十一
2、东南亚各国中以印度尼西亚的人口最多,该国家人口数量在世界排( ),印尼还是世界上( )人口最多的国家。
a、第四 穆斯林
b、第四 基督教
c、第五 穆斯林
d、第五 基督教
3、东南亚各国工业化进程中重点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多为:
a、知识密集型产业
b、土地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本密集型产业
4、佛教是( )的国教,90%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该国由此被称为“黄袍佛国”。
a、柬埔寨
b、泰国
c、越南
d、缅甸
5、越南行政区分为省市,其中有河内、胡志明市、海防、岘港、芹苴等5个直辖市。( )是越南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南方主要工商业中心和重要交通枢纽。
a、河内
b、胡志明市
c、海防
d、岘港
6、中南半岛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为东亚大陆与马来群岛之间的桥梁。半岛上的国家有:
a、越南
b、老挝
c、缅甸
d、菲律宾
7、中南半岛的气候类型有:
a、热带雨林气候
b、赤道多雨气候
c、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
d、大陆性热带季风气候
8、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重要国际河流。湄公河流经的国家有:
a、越南
b、老挝
c、泰国
d、柬埔寨
9、东盟是发展中国家运作的最成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下都有哪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a、自由贸易区
b、特惠关税区
c、共同市场
d、关税同盟
10、东南亚是世界人口分布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民族和宗教成分复杂,拥有属于不同语系的多个民族。东南亚的语系有:
a、汉藏语系
b、印地语系
c、南亚语系
d、南岛语系
4 南亚
第四章测试
1、( )发源于喜马拉雅高山区南麓,流经印度大平原,注入孟加拉湾,全长2 700km,绝大部分在印度境内,是印度第一大河,被称为“圣河”。
a、恒河
b、印度河
c、布拉马普特拉河
d、讷尔默达河
2、( )发源于中国刚底斯山刚仁波齐峰北坡,上源称狮泉河,向西北流经克什米尔,在南加帕尔巴特峰以北转向西南流,进入巴基斯坦。
a、恒河
b、印度河
c、布拉马普特拉河
d、讷尔默达河
3、( )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包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和解释,记载着吠陀文明的出现。
a、《摩诃婆罗多》
b、《罗摩衍那》
c、《梨俱吠陀》
d、《娑摩吠陀》
4、旁遮普位于上印度河平原,又称为“五河之地”,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而言均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印度之所以得到旁遮普地区的部分领土,是因为旁遮普东部生活着一个介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民族,即( )。
a、祆教
b、耆那教
c、锡克教
d、婆罗门教
5、印度河平原和恒河中上游平原及周围山地是印度最大的农业区域。也是绿色革命重点实施地区,主导作物以( )为主,是国内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a、水稻
b、茶叶
c、棉花
d、小麦
6、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是( )。
a、印度全年高温多雨
b、西南季风强弱不同,年降水量不稳定
c、高原面积广大,排水系统不畅
d、每逢夏季,印度河水暴涨,下游水患多
7、( )是一天然良港,自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开始勃兴,取代加尔各答成为印度最大的港口,吞吐量占全国1/4。
a、新德里
b、孟买
c、班加罗尔
d、艾哈迈达巴德
8、1956年印度依据( )划分联邦属地。
a、语言
b、宗教
c、民族
d、地形
9、畜牧业以养牛业为主,牛的存栏数超过2.7亿头,居世界首位。由于宗教原因,牛被视为“圣兽”,不得宰杀,收益极低。近年推行的( ),对畜牧业进行了结构性改造,牛奶产量大幅度增长。
a、牛奶革命
b、健康革命
c、绿色革命
d、白色革命
10、下列称号中适合印度的是:
a、世界造纸厂
b、世界加油站
c、世界办公室
d、世界物流中心
11、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将英属印度按居民( )差异,实行印、巴分治。
a、语言
b、宗教
c、民族
d、种姓
12、位于平原东北端的( ),大都市区人口超过1100万,是全国第二大城市。该城市有2000多年历史,曾是莫卧儿帝国首都,素有“花园城市”之称,公元630年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曾来此访问。
a、卡拉奇
b、白沙瓦
c、拉合尔
d、伊斯兰堡
13、巴基斯坦最主要宗教是( )。
a、印度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14、印度最主要宗教是( )。
a、印度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15、( )位于印度河中游平原,土壤肥沃,水源丰富,耕作历史悠久,素有“粮仓”之称,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区。
a、开伯尔-普什图省
b、俾路支省
c、旁遮普省
d、信德省
16、南亚次大陆既有世界著名多雨地区,又有极其干燥、炎热地区。受季风和地形影响,南亚次大陆的灾害性天气多发,主要表现为“旱”、“涝”、“风”等。印度可划分为三个季节,分别是:
a、雨季
b、热季
c、旱季
d、凉季
17、( )是南亚分布面积最广、最主要的植被类型。
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风林
c、热带半荒漠
d、荒漠
18、公元三世纪后,南亚地区相继建立了( )囊括全区大部分版图的国家。
a、孔雀王朝
b、笈多王朝
c、德里苏丹国
d、莫卧儿王朝
19、印巴分治最初的独立方案中,1947年独立的巴基斯坦范围包括现阶段的( )。
a、尼泊尔
b、巴基斯坦
c、孟加拉国
d、不丹
20、印度软件产业从1984年前的一无所有到2000年的83亿美元,再到2008年的717亿美元,2010年就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软件生产和输出大国,并形成显著的地理集聚现象,以( )构成“金三角”地区。
a、班加罗尔
b、新德里
c、钦奈
d、海德拉巴
21、南亚次大陆既有世界著名多雨地区,又有极其干燥、炎热地区。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年均降水量可达11000mm。
22、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
23、南亚次大陆的原始居民是雅利安人。
24、掌握意识形态的“婆罗门”阶层、手握世俗统治权的“刹帝利”阶层、代表雅利安人平民的“吠舍”阶层,与那些被征服的原住民一道,固定形成印度文明中的四个阶层。
25、绿色革命是指以推广高产良种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改良,包括引进高产良种、推广使用农机、农药、化肥、扩大灌溉设施等技术,改变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和旧的生产关系。
5 中亚
第五章测试
1、麦金德在《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地理概念“世界政治的枢纽地区”和“世界岛”。所谓“世界岛”,是指( )。
a、北美大陆
b、欧亚非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
2、中亚各国虽然自然环境和历史基础相似,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雷同,但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就综合经济实力而言,五国中实力最强的是( )。
a、哈萨克斯坦
b、乌兹别克斯坦
c、塔吉克斯坦
d、土库曼斯坦
3、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使得中亚这个远在当时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心之外的地区,被纳入了欧洲政客和商人们关注的视野的原因为( )国家之间的博弈。
a、英国和西班牙
b、俄罗斯和德国
c、英国和俄罗斯
d、德国和葡萄牙
4、中亚地区湖泊众多,且多属咸水湖,湖盆成因类型较复杂,其中( )是亚洲最大的咸水湖。
a、里海
b、伊塞克湖
c、巴尔喀什湖
d、咸海
5、中亚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为:
a、极端干燥性
b、强烈大陆性
c、显著地带性
d、明显海洋性
6、中亚拥有十分丰富的地下矿藏,有“第二波斯湾”之称,其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 )3个国家和5个勘探开发程度高的含油气盆地中,占61%-7o%。
a、哈萨克斯坦
b、吉尔吉斯斯坦
c、土库曼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7、苏联解体后,中亚迅速成为大国争夺的焦点地区,“9·11”事件的发生,为美国进入中亚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随着美国势力进一步扩展与深化,除地缘控制权外,美俄两国在( )等方面也展开竞争,而美国一直处于全面进攻的趋势。
a、能源控制
b、经济合作
c、军事安全
d、政治改革
8、中亚经济结构突出的三大部门:采矿和矿产加工业、以植棉为主的种植业和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 )。
a、以纺织为主的轻工业
b、采矿和矿产加工业
c、以植棉为主的种植业
d、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
9、中亚地形大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可分为帕米尔高原、哈萨克丘陵和图兰平原三大地形区。
10、中亚大部分地区气候带呈现明显的地带性结构,自北而南有温带半(草原)气候带、干旱(半荒漠)气候带和热带干旱气候带。
11、古代帝国在中亚的统治或扩张,本质上是大陆内部大帝国的地缘扩张或其间的陆权之争,争夺的核心是基于土地和人口所带来的财富。
12、中亚地域含义:以阿姆河和锡尔河为中心,西起里海沿岸,东至天山南北麓,南自兴都库什山,北抵阿尔泰山。
6 俄罗斯
第六章测试
1、俄罗斯领土面积广大,陆上邻国众多,下列哪些国家不是俄罗斯的邻国。( )
a、芬兰、白俄罗斯
b、乌克兰、哈萨克斯坦
c、中国、朝鲜
d、韩国、日本
2、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的是( )。
a、伏尔加河
b、叶尼塞河
c、鄂毕河
d、勒拿河
3、俄罗斯位于亚洲部分的三大河流的主要流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4、俄罗斯人爱喝酒,世界文明。俄罗斯人喜爱喝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以及中国二锅头等烈性酒。关于酒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冷湿
b、冬季寒冷漫长,御寒保暖
c、高山高原气候为主
d、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5、俄罗斯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 )。
a、贝加尔湖沿岸
b、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c、叶尼塞河流域
d、西西伯利亚平原
6、俄罗斯主要的农作物有( )。
a、水稻、小麦、甘蔗、向日葵
b、谷物、马铃薯、甜菜、向日葵
c、小麦、长绒棉、玉米、葡萄
d、小麦、水稻、甜菜、马铃薯
7、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
a、欧洲部分
b、亚洲部分
c、乌拉尔山区
d、西西伯利亚平原
8、( )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面积达38.6万km²,蓄水量达7.9万亿㎥,大部分水域湖水含盐度在12.6‰~13‰,属海迹湖。
a、咸海
b、黑海
c、里海
d、贝加尔湖
9、( )是世界上最深、淡水容量最大的湖泊,面积3.15万km²,最深处为1637m,总蓄水量达到23.6万亿㎥,约占世界淡水总量的1/5,属断层湖。
a、咸海
b、黑海
c、里海
d、贝加尔湖
10、对俄罗斯地理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北部,属于亚洲国家
b、西邻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
c、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地跨东、西半球和亚、欧两洲的国家
d、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11、( )是世界上最北的城市及北冰洋沿岸终年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a、索契
b、圣彼得堡
c、摩尔曼斯克
d、罗斯托夫
12、下列称号中适合俄罗斯的是( )。
a、煤炭王国
b、石油王国
c、天然气王国
d、钢铁王国
13、俄罗斯大量出口到我国的能源主要有( )。
a、煤炭、铁矿石
b、木材、石油
c、铁矿石、木材
d、石油、天然气
14、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下列矿产地正确的是( )。
a、库兹巴斯的铁矿
b、第二巴库的煤田
c、秋明油田的石油
d、库尔斯克的天然气
15、被称为亚欧第一大陆桥的铁路是( )。
a、贝阿铁路
b、西伯利亚大铁路
c、陇海-兰新线
d、京哈线
16、俄罗斯农业生产布局的专门化地带包括( )。
a、北部驯鹿、狩猎带
b、中北部马铃薯、亚麻和乳用畜牧业带
c、中部谷物、甜菜、肉乳养畜业带
d、南部放牧业与灌溉农业带
17、俄罗斯产业结构的特点是( )。
a、资源型的产业基础
b、工农业比例失调
c、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d、国民经济高度军事化
18、俄罗斯城市发展特点是( )。
a、城市规模相对较小,特大城市较多
b、城市在各地区分布不均衡,城市网络依旧较为稀疏
c、地区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小城市发展状况不佳
d、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发展状况堪忧
19、俄罗斯人口特征表现为( )。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正增长
c、人口负增长
d、性别失衡
20、制约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因素有( )。
a、幅员广阔,交通困难
b、天寒地冻,条件严酷
c、配置错位,发展失衡
d、历史原因,城市分散
21、叶卡捷琳堡是全国第二大城市,被誉为“北方之都”,西北联邦区首府。( )
22、东西伯利亚的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一带可达–50℃,两地绝对最低气温分别为–68℃和–71℃,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
23、1689年,中俄签订了《瑷珲条约》,规定了两国边界东段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外兴安岭为界,东部的库页岛属于中国的管辖范围。
24、符拉迪沃斯托克是远东第二大城市,俄东部地区经济贸易中心及远东第一港,世界知名旅游城市。
25、通古斯煤田是俄罗斯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位于南西西伯利亚,煤田面积约6万km²,地质储量约6350亿t。
7 西亚北非
第七章测试
1、西亚北非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接地带,沟通( )两大洋。
a、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北冰洋
2、西亚北非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形以( )为主,水资源是西亚北非地区仅次于石油的重要资源。
a、高原和山地
b、丘陵和盆地
c、丘陵与平原
d、山地与丘陵
3、西亚北非地区北部和南部高原之间主要是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冲积而成的( ),故称两河流域。因形似弧形新月,又有“新月形沃地”之称。
a、亚马逊平原
b、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c、印度河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
4、( )是西亚北非地区国民经济体系最完善、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
a、土耳其
b、伊朗
c、以色列
d、埃及
5、西亚北非尤其是波斯湾地区具有哪些石油开采最优越的条件( )。
a、油田量大质优
b、埋藏浅,自喷率高
c、气候有利,运输方便
d、埋藏深,自喷率低
6、西亚北非地区石油资源开发和石化产业发展极大推动了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
a、巨大的石油财富成为地区快速城镇化的动力
b、由于“石油红利”的需求刺激和资金支持,地区基础设施得以大量兴建
c、石油开采带来相关产业的投资和发展,促进地区的产业化进程
d、石油开采形成的巨大劳务需求,也引起地区内部的劳动力迁移和外籍劳工的涌入
7、西亚北非地区是世界上许多重要宗教的起源地,主要有( )。
a、犹太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8、西亚北非地区按照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宗教文化、经济发展特征及战略地位等因素的差异,大致可以划分为海湾地区、地中海东岸地区和北非地区。其中,地中海东岸地区主要有 ( )两个国家。
a、伊拉克
b、伊朗
c、以色列
d、土耳其
9、西亚北非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控制,沿海又有高山阻挡,因而炎热少雨成为本区气候的显著特征。
10、阿以冲突是西亚北非主要的社会冲突之一。
11、西亚北非地区石油储量、产量巨大,但消费量却十分有限,该地区的石油出口一向以陆运为主。
12、伊朗是中东第一大石油生产国。
8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第八章测试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2、撒哈拉以南非洲以__________为界,可以分为高非洲和低非洲。
a、尼罗河河口到刚果河河口一线
b、赞比西河河口到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边缘
c、尼日尔河到尼罗河河口一线
d、刚果河口到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边缘一线
3、撒哈拉以南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a、热带沙漠
b、亚热带沙漠
c、热带草原
d、地中海式气候
4、________河的水量和流域面积居非洲首位。
a、刚果河
b、尼罗河
c、尼日尔河
d、赞比西河
5、撒哈拉以南非洲最重要,也就是出口额最大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
a、金矿
b、铜矿
c、石油
d、金刚石
6、以下哪一项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密集区?
a、铁路沿线
b、几内亚湾沿岸
c、沙漠中的绿洲
d、米比亚的西部沿海
7、目前_________(国名)已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
a、美国
b、法国
c、中国
d、英国
8、撒哈拉以南非洲出口额最大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
a、甘蔗
b、可可
c、咖啡
d、剑麻
9、以下国家中,哪些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
a、尼日利亚
b、安哥拉
c、南非
d、加蓬
10、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在二战前基本都西欧国家的殖民地,造成了英语、法语等欧洲语言成为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以下国家中法语为官方语言的有哪几个?
a、刚果(布)
b、南非
c、加蓬
d、马达加斯加
1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新兴经济体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其中一种是经济发展基础好,又富有资源的国家,比如____________。
a、刚果(布)
b、安哥拉
c、尼日利亚
d、加纳
12、21世纪以来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建设,主要通过以下哪几个途径?________
a、对外直接投资
b、对外贸易
c、发展当地的ngo(非政府组织)
d、经济援助
9欧洲
第九章测试
1、由于欧洲地处西风盛行带,又位于大陆西岸,深受( )的影响,加之海域深入内陆、山脉多为东西走向等原因,所以气候的海洋性较为显著。
a、大西洋暖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阿拉斯加暖流
d、西风漂流
2、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无关的是( )。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c、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d、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
3、欧洲南部的三大半岛自西向东分别是( )。
a、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
b、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
c、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
d、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4、欧洲文明的基础整合了四种元素,其中不包括( )。
a、希伯来元素
b、基督教元素
c、希腊元素
d、日耳曼元素
5、对欧洲一体化历程排序正确的是( )。
a、欧盟的成立及壮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与扩展、欧元诞生、欧盟东扩
b、欧盟的成立及壮大、欧元诞生、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与扩展、欧盟东扩
c、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与扩展、欧盟的成立及壮大、欧元诞生、欧盟东扩
d、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与扩展、欧元诞生、欧盟的成立及壮大、欧盟东扩
6、古典区位论的几位奠基人都是德国人,如( )创立了农业区位论,( )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提出了市场区位理论。
a、杜伦、克里斯泰勒、廖什、韦伯
b、杜伦、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
c、克里斯泰勒、杜伦、廖什、韦伯
d、廖什、杜伦、克里斯泰勒、韦伯
7、法国工业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的是( )。
a、汽车、钢铁
b、汽车、飞机制造
c、钢铁、汽车
d、钢铁、纺织
8、英国的城市中既有扮演领头羊角色的特大型城市,还有一些小工业城市,英国的城市体系呈现为( )。
a、金字塔型
b、多核型
c、网络型
d、带状型
9、英国的新城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代新城建设的目的是( )。
a、缓解伦敦中心地区过分拥挤的交通和住房方面的压力
b、促进经济衰退地区的经济发展
c、缓解格拉斯哥地区的人口问题
d、解决威尔士中部山区人口稀少的问题
10、欧洲一体化面临的困境包括( )。
a、难民危机
b、恐怖主义猖獗
c、英国脱欧
d、社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11、就欧洲的区域经济格局而言,( )相对发达。
a、南欧
b、北欧
c、中欧
d、西欧
12、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由( )构成。
a、法国巴黎城市群
b、比利时—荷兰城市群
c、德国莱茵—鲁尔城市群
d、英伦城市群
13、和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德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较为均衡,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形成这一空间结构特点的原因有( )。
a、德国国土面积不大,自然条件较为均一
b、德国是欧洲天然的交通中心,且河网密布,交通运输业较为发达
c、历史上,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局面,各邦国各自为政
d、德国历届政府十分重视区域整治和国土规划
14、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经历了( )三个阶段。
a、再工业化
b、去工业化
c、后工业化
d、新型工业化
15、法国具有多样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高山气候
d、温带海洋性向温带大陆性过渡型气候
10 大洋洲
第十章测试
1、对大洋洲的三大群岛而言,最重要的非金属矿是( )。
a、煤炭
b、金刚石
c、磷酸盐矿
d、石棉
2、在大洋洲的四个组成部分中,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
a、澳大利亚
b、美拉尼西亚群岛
c、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d、波利尼西亚群岛
3、新西兰属于( )。
a、波利尼西亚群岛
b、美拉尼西亚群岛
c、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d、大巽他群岛
4、以下四种气候类型中,覆盖澳大利亚面积最广的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式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5、澳大利亚的西部台地大致在东经136º以西,约占澳大利亚大陆面积的( )。
a、20%
b、40%
c、60%
d、80%
6、1820-1850年间,澳大利亚最重要的产业是( )。
a、小麦种植
b、棉纺织
c、采矿
d、养羊业
7、目前澳大利亚出口额占比最高的产品是( )。
a、农产品
b、矿产品
c、汽车
d、除汽车之外的制成品
8、澳大利亚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是( )。
a、东北角
b、东南沿海
c、西南沿海
d、中部地区
9、大洋洲的三大群岛中,美拉尼西亚群岛覆盖面积最大。
10、美拉尼西亚群岛上的新喀里多尼亚有非常丰富的镍矿。
11、由于澳大利亚的东北角更靠近欧亚大陆,所以这里是英国殖民者最先开始殖民的地方。
12、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大国,拥有规模庞大汽车产业。
13、20世纪60、70年代,瑙鲁的经济支柱是磷酸盐矿。
11 北美洲
第十一章测试
1、北美洲主要高原自北向南有( )。
a、育空高原、哥伦比亚高原、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科罗拉多高原
b、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育空高原、哥伦比亚高原、科罗拉多高原
c、育空高原、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哥伦比亚高原、科罗拉多高原
d、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育空高原、哥伦比亚高原、科罗拉多高原
2、北美洲的分水岭呈( )型分布。
a、一字
b、a字
c、h字
d、川字
3、以下有关北美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按自然地理来看,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
b、加拿大有全世界最长不设防疆界
c、按自然地理来看,夏威夷岛属于北美洲
d、美国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4、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智力资源和创新环境,因此主要分布在科技力量相对发达和创新环境优良的地区,如旧金山附近的硅谷地区、波士顿郊区的128公路(“东北硅谷”)、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地区( )、洛杉矶至圣迭戈之间的沿海地带(“技术海岸”)、北卡罗来纳的研究三角园区( )、纽约的曼哈顿及其周围地区(“硅巷”)、丹佛附近的科罗拉多泉( )、亚尼桑那州的菲尼克斯( )等。
a、硅山、硅三角、硅平原、硅沙漠
b、硅平原、硅三角、硅山、硅沙漠
c、硅山、硅三角、硅沙漠、硅平原
d、硅平原、硅三角、硅沙漠、硅山
5、以下有关加拿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拿大经济既有发达国家的富裕特征,也有发展中国家农矿业比重高的特征。
b、严寒的气候影响了加拿大人口总量及其空间分布。
c、加拿大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自1867年成立只有150年左右。
d、日本已成为加拿大外国移民的最大来源地。
6、密西西比河有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航运系统,通过运河与五大湖联通,并经( )、( )、( )通往大西洋。
a、圣劳伦斯河
b、伊利运河
c、哈德孙河
d、马更些河
7、加拿大35%的人口集中于( )、( )、( )三个都市区。
a、多伦多
b、温哥华
c、渥太华
d、蒙特利尔
8、以下有关美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美国农业用地4.3亿公顷,约占全球的10%左右。
b、美国能源矿产匮乏,但主要战略资源如钛、钴、镍等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c、目前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d、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区传统制造业集中,西部和南部制造业落后。
12 拉丁美洲
第十二章测试
1、在过度城市化模式的作用下,拉美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这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 )的结合。
a、扇形和同心圆形
b、扇形和楔形
c、楔形和同心圆形
d、多核心形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各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城市化,有力地推动了人口向( )的人口发展特点转变,近几十年来,拉美人口发展速度逐渐减缓。
a、低死亡率和高生育率
b、高死亡率和低生育率
c、高死亡率和高生育率
d、低死亡率和低生育率
3、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但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其中( )几乎占该地区经济总产值的一半。
a、巴西
b、委内瑞拉
c、阿根廷
d、墨西哥
4、( )是著名的蔗糖生产国,也是世界重要的蔗糖出口国,人均产糖量居世界首位,蔗糖的年产值约占国民收入的40%,蔗糖出口占出口值的30%以上,有“世界糖罐”之称。
a、巴哈马
b、多米尼加
c、古巴
d、特立尼达
5、墨西哥的金属矿主要分布在( )。
a、加利福尼亚湾沿岸
b、墨西哥湾沿岸
c、西马德雷山和墨西哥高原
d、奇瓦瓦沙漠
6、墨西哥的石油储量居世界前列,以下各项中,( )为主要分布区之一。
a、坎佩切湾
b、东马德雷山区
c、墨西哥高原
d、美墨边境的东部沿海
7、自从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墨西哥靠近美国的边境地区建立了很多出口加工区,其产业以( )规模最大。
a、纺织服装
b、汽车产业
c、电子装配
d、生物医药
8、中美洲国家中,除了墨西哥,其他国家的经济均较落后,出口以( )等农作物为主。
a、小麦和玉米
b、咖啡和可可
c、可可和剑麻
d、咖啡和棉花
9、墨西哥城市的首位度很高,其最大的城市为( )。
a、华雷斯
b、蒂华纳
c、墨西卡利
d、墨西哥城
10、巴西是一个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金属矿中以( )最为重要。
a、铁矿
b、铜矿
c、金矿
d、银矿
11、南美洲国家中,铜矿的探明储量最大的国家是( )。
a、智利
b、秘鲁
c、委内瑞拉
d、阿根廷
12、巴西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区域不平衡,( )发展水平最高。
a、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南部
13、巴西的优势农产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羊毛
b、甘蔗
c、咖啡
d、牛肉
14、巴西的水电开发主要在( )。
a、亚马孙河
b、巴拉那河
c、圣弗兰西斯科河
d、密西西比河
15、拉丁美洲的矿产资源尤为丰富,( )是矿藏的主要富集区。
a、墨西哥高原
b、巴西高原
c、圭亚那高原
d、安第斯山区
16、南美洲是拉丁美洲的主体部分,北宽南窄,略似三角形,地形大势比较简单,主要由( )三类地形组成。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17、拉美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包括:南方共同市场和( )。
a、安第斯共同体
b、加勒比共同体
c、南美洲国家联盟
d、中美洲一体化体系
18、“经济拉美化”也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或“拉美陷阱”,这是一种拉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失调现象,除城市与农村发展失衡之外,还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
a、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增长、轻分配
b、环境破坏严重
c、社会治安恶化
d、经济开放过度
19、拉丁美洲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类型多样,赤道多雨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约占大陆面积的2/3,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尤为突出。
20、城市化是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拉美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因为农村地区的普遍贫困。
21、南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的潜力很大,工业多为依托资源的采矿业和制造业,但长期以来受殖民地经济影响,工业发展受限,农业发展失衡。
22、加勒比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大都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该地区的农业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
23、由于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地带,墨西哥覆盖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
24、墨西哥的地貌以沙漠为主。
25、中美洲国家中,墨西哥的面积与其余7个国家的总面积相当。
26、墨西哥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以墨西哥城为中心的墨西哥“腰部”走廊。
27、墨西哥是玉米、番茄、甘蔗和烟草等四大农作物的原产地。
28、中美地峡经济以农业为主,尤其是粮食作物产量很高,大量出口。
29、玻利维亚是南美洲唯一一个内陆国家。
30、被称为“南美粮仓”的潘帕斯草原位于阿根廷境内。
31、南美洲的气候以安第斯山为界分为两部分:安第斯山脉以西自北向南依次为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32、巴西已建立起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汽车产业以巴西国有汽车企业为主。
33、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拉那州一直是其最大的咖啡生产州。
13 极地地区
第十三章测试
1、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距离其最近的是( )。
a、澳大利亚
b、南美洲
c、非洲
d、新西兰
2、以下有关南极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被称为“白色沙漠”。
b、南极一般每6-8天发生一次风暴,因此有“风极”之称。
c、南极大陆冰盖面积约1200万km2,平均厚度2000m。
d、南极大陆冰盖占世界冰量的30%和淡水的10%。
3、以下有关极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北极点不属于任何国家。
b、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北冰洋沿岸国家只有领海外围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c、《南极条约》所指的南极范围是指南极圈以内。
d、北极连接欧洲、亚洲和北美,被视为“全球的地中海”。
4、以下不属于北冰洋沿岸国家的有( )。
a、丹麦
b、挪威
c、美国
d、芬兰
5、在南极科考活动中,美国、俄罗斯、法国走在了前列。美国占据( ),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 ),建立了迪蒙·迪威尔站;苏联占据( ),建立了东方站。
a、极点、磁点、冰点
b、磁点、极点、冰点
c、磁点、冰点、极点
d、冰点、极点、磁点
6、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a、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是陆上最接近北极圈的国家之一。
b、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是: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
c、中国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参与北极事务,与有关各方一道,积极应对北极变化带来的挑战,共同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
d、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北极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和促进北极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7、北极地区气候严寒,人口稀少,经济相对不活跃。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北极地区的第一大经济产业几乎都是( )。
a、渔业
b、矿业
c、油气开采
d、旅游业
8、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主要表现有( )。
a、夏季海冰消融面积有增加趋势
b、夏季海冰消融,有利于北极通航
c、北极地区多年冻土消融面积增多
d、北极地区出现更多异常天气
《世界地理》2020.12.01-2021.03.16学期期末试卷
《世界地理》2020.12.1-2021.3.16期末试卷客观题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全球海陆分布不均,陆地相对集中于北半球
b、各大陆的形状多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c、各大陆都是南北成对分布
d、欧亚大陆东缘被一连串的弧形群岛所环绕,形成向东突出的岛弧
2、朝鲜半岛地缘政治关系复杂,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和美国推动了朝鲜半岛北部的工业化
b、朝鲜半岛与苏联控制的库页岛、千岛群岛互成犄角,战略价值不可估量
c、在美国的支持下,南部朝鲜宣布成立大韩民国
d、北部则在苏联的支持下,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3、中国与( )的边境线最长。
a、俄罗斯
b、蒙古
c、印度
d、缅甸
4、自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过渡到具有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进而发展到目前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 )。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并具有高度的国际化。
a、知识密集型经济
b、技术密集型经济
c、贸易主导型经济
d、外资主导型经济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南亚的东、西、南三面分别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
b、南亚的三大地形区是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印度河与恒河平原、印度半岛高原。
c、恒河绝大部分在印度境内,是印度第一大河,被称为“圣河”。
d、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大陆性比较明显,年较差较大,热季气温趋于极端,年降水量季节、空间分布不均,降水変率大,干湿季分明。
6、( )北起北冰洋,南至黑海、里海之滨,东起乌拉尔山脉,西至波罗的海;近400万平方公里广大区域,平均海拔约170m。
a、中欧平原
b、东欧平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中西伯利亚高原
7、以下不是波斯湾石油出口航线的是( )。
a、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航线,是西欧、北美主要的供油运输线。
b、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或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东亚航线,是中国、日本和东亚、东南亚主要供油运输线。
c、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航线,是波斯湾地区通往西欧、北美最近的航线。
d、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北极—东亚、北美,是波斯湾地区通往北美最新的航线。
8、撒哈拉以南非洲平均海拔750m,主要地形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台地
9、覆盖澳大利亚中部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式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0、以下关于拉丁美洲的陈述错误的是( )。
a、高原之国墨西哥的地形以平原为主,约占全国面积的2/3。
b、中美地峡是科第勒拉山系的一部分,以山地、高原为主,多火山、地震。
c、加勒比地区又叫西印度群岛,除古巴岛、特立尼达岛和巴哈马群岛,其他岛以山地为主。
d、南美洲由山地、高原、平原三类地形组成。
11、东亚地区地形构造复杂,地势自西向东可分三级台地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素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在4 000m以上,为东亚地势最高的一级。
b、环绕在青藏高原北部、东部与南部的中国新疆地区、蒙古草原南部、黄土高原以及云贵高原构成第二级台地,平均海拔在1 000m以上。
c、中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朝鲜半岛构成第三级台地,以海拔1000m以下的丘陵和200m以下的平原为主。
d、在东亚大陆边缘还分布一系列群岛,自北向南依次为日本列岛、中国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
12、东南亚在地质构造上全部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在地理上其主要包括( )几个部分。
a、中南半岛
b、马来群岛
c、马来半岛
d、巽他群岛
13、南亚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惊人,已有数十座城市人口超过百万,其中( )人口超过1000万。
a、德里
b、卡拉奇
c、孟买
d、达卡
e、加尔各答
f、拉合尔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有“第二波斯湾”之称
b、美国将中亚视作遏制俄罗斯的前沿阵地之一
c、欧盟认为中亚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
d、中亚是欧洲、西亚与中国、印度之间进行贸易和交流的中介
15、制约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a、天寒地冻,自然条件影响农业发展
b、幅员广阔,交通联系困难
c、资源型经济为支柱产业,经济结构失衡
d、人口总量持续下降,劳动力不足
16、西亚北非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接地带,沟通大西洋、印度洋两大洋。除东部和南部分别与亚洲内陆和非洲内陆相连外,濒临( ),自古以来就是沟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
a、里海
b、黑海
c、地中海
d、红海
e、阿拉伯海
17、和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德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较为均衡,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形成这一空间结构特点的原因有( )。
a、德国国土面积不大,自然条件较为均一
b、德国是欧洲天然的交通中心,且河网密布,交通运输业较为发达
c、历史上,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局面,各邦国各自为政
d、德国历届政府十分重视区域整治和国土规划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马汉明确表示,他的海权论是要为美国的外交和军事战略提供基础,并公开称“强权即公理”。
b、麦金德的三句名言是:谁统治了东欧平原,谁就控制了全球“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 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支配全世界。
c、斯皮克曼认为,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才是世界的政治中心地带,是各强国为控制全世界必须占有的要害地区。
d、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要继续保持世界领导地位,必须控制欧亚大陆。
19、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科学研究证实,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正在经历快速增温,北极海冰正在加速消融。
b、没有冰的北极会严重影响北极的生态系统,甚至影响到整个北冰洋的洋流循环。
c、北极地区的陆地和岛屿及其近岸海域分别属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丹麦、挪威、冰岛、芬兰和瑞典。
d、北极地区是指北冰洋,面积1 475万km²,冬季时海冰的平均厚度可达为3m。
20、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a、南极洲还没有人类定居,只有科学考察人员和捕捞船队在此活动。
b、南极大陆基岩面平均海拔仅410m,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
c、南极冰盖的总冰量约为3000万m³,占全球近70%。可以说,南极洲是地球的“冰库”。
d、《南极条约》正式生效后,永久终止了各国对南极主权的申请和争夺。
《世界地理》2020.12.1-2021.3.16期末试卷主观题
1、气候变化对北极地缘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2、如何从经济地理角度理解“一带一路”倡议?
3、如何理解中国崛起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2023-01-04 06:41
2023-01-04 06:37
线性代数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2023-01-04 06:01
2023-01-04 05:47
2023-01-04 04:14
最新文章
创新思维与创业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日语视听说b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人是如何学习的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标签列表
优学院2019形势与政策二答案
(448)
最新免费答案查询西方经济学的奇妙世界2021知到智慧树
(793)
大学英语精读课本答案全部
(274)
知到智慧树_学习通选修课怎么选_答案章节作业期末答案
(172)
经济学_学习通_2021最新答案学习指南
(531)
2021智慧树知道《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基础》章节答案
(375)
2021知到app学问海鲜期末答案
(244)
2021超星慕课最新考试答案音乐鉴赏
(586)
备案号: 买球平台网址的版权所有 买球平台网址 copyright © 2012-2023
青果答案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