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欣赏物理学慕课课程答案
腧穴定位教学视频单元答案2021知到智慧树
中国大学mooc(慕课)大学物理4:光学mooc题库答案查询
智慧树驻颜有术答案知道到
2021智慧树知到伟大的《红楼梦》答案
当前位置:
正规买球app首页
»
考试答案《计算机辅助绘图-solid edge》2021知到app
» 正文
1674
人参与 2023-01-04 03:52:37
点这评论
第一章 工程测量导论
1.1 绪论:为什么学习工程测量随堂测验
1、下列不属于测量的基本技能的是( )。
a、测量操作
b、内业计算
c、程序编制
d、绘地形图
2、关于测量课程说法错误的是( )
a、课程的实践性强
b、课程与今后测量工、测量员岗位工作直接相关
c、课程为基础课,仅对专业课起支撑作用
d、学习完课程后,后面用不着了
3、测量课程为基础课,仅对专业课起支撑作用
1.2 测量的前世今生随堂测验
1、测量学是研究()的形状和大小,确定()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科学
a、地球,山川
b、地球表面,山川
c、地球,地表起伏
d、地球,地球表面物体
2、工程测量贯穿于工程( )全过程。
a、勘察设计
b、建造施工
c、可行性研究
d、使用维护
3、gis是一门测量学、地理学、计算机、数学等多技术交叉的空间信息科学
1.3 初探工程测量随堂测验
1、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为( )。
a、参考椭球面,铅垂线
b、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c、水平面,法线
d、水准面,法线
2、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是( )。
a、水平面
b、参考椭球面
c、大地水准面
d、铅垂面
3、关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曲面
b、大地水准面是唯一的
c、大地水准面是封闭的
d、大地水准面是光滑的曲面
1.4 测量工作概述随堂测验
1、传统测量中测定点的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
a、测量水平距离
b、测量水平角
c、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d、测量竖直角
2、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
a、从整体到局部
b、整体局部统筹考虑
c、先控制后碎部
d、先碎部后控制
3、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距离、测角度和测高差。
1.5 测量误差概述随堂测验
1、下列选项不属于测量误差因素的是( )。
a、测量仪器
b、观测者的技术水平
c、外界环境
d、测量方法
2、关于偶然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b、单个误差具有随机性
c、数值没规律,符号有规律
d、数值有规律,符号没规律
3、系统误差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但其大小和符号有一定规律,故采取一定措施可加以消除。
第一章 单元测验
1、下列不属于测量的基本技能的是( )。
a、测量操作
b、内业计算
c、程序编制
d、绘地形图
2、对于测量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事求是
b、按企业需要可适当调整
c、按领导的要求完成
d、差不多就行,节省时间
3、下列关于爱岗敬业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市场经济鼓励人才流动,再提倡爱岗敬业已不合时宜
b、即便在市场经济时代,也要提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c、要做到爱岗敬业就应一辈子在岗位上无私奉献
d、在现实中,“爱岗敬业”的观念阻碍了人们的择业自由
4、下列对测量工作环境认识正确的是( )。
a、条件过于艰苦,辞职不干
b、没有机会接触上层领导,不适于个人发展
c、工作流动性太强,承受不了
d、条件艰苦,能锻炼人,积累现场经验
5、测量学是研究( )的形状和大小,确定( )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科学
a、地球,山川
b、地球表面,山川
c、地球,地表起伏
d、地球,地球表面物体
6、世界上最早的测量仪器( )。
a、混天仪
b、摄影机
c、司南
d、望远镜
7、测量仪器由机械式发展为光学式,是由( )的发明推动的。
a、混天仪
b、摄影机
c、司南
d、望远镜
8、如果hab>0,则( ) 。
a、b点高,a点低
b、a点高,b点低
c、a、b两点同等
d、说不准
9、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具有确定性的规律,这种误差称为( )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容许误差
d、相对误差
10、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 )。
a、集中性
b、抵偿性
c、对称性
d、积累性
11、工程测量贯穿于工程( )全过程
a、勘察设计
b、建造施工
c、可行性研究
d、使用维护
12、工程测量发展的主要特点精确、可靠、快速、持续、( )。
a、实时
b、动态
c、简便
d、遥测
13、全球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有( )。
a、美国gps系统
b、俄罗斯glonass系统
c、欧盟伽利略系统
d、中国的北斗系统
14、关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曲面
b、大地水准面是唯一的
c、大地水准面是封闭的
d、大地水准面是光滑的曲面
15、关于偶然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b、单个误差具有随机性
c、数值没规律,符号有规律
d、数值有规律,符号没规律
16、对于测量课程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多动手实践
b、要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c、要养成遵守规程规范的好习惯
d、以通过考试为唯一目标
17、在工程施工现场,测量的主要工作是测绘地形图。
18、测定也称为放样,是在工程施工中确定建筑物的位置。
19、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0、测量面积较大时,计算和绘图时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点的空间位置。
21、在高斯-克吕格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为y轴。( )
第一章 单元作业
1、按建设程序,工程测量可分哪些?并简述其工作内容。
第二章 高程控制测量
2.1水准测量原理随堂测验
1、测量上确定点的高程是通过( )工作来实现。
a、边长测量
b、距离测量
c、角度测量
d、高差测量
2、高程测量按使用的仪器和方法不同分为( )。
a、水准测量
b、闭合路线水准测量
c、三角高程测量
d、气压高程测量
3、高程测量的任务是用精确的方法求出测区内点的高程。
2.2水准测量构造随堂测验
1、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16.163m现要测设高程为15.000m的b点,水准仪架在ab两点之间,在a尺上的读数为1.036m则b尺上读数为( )。
a、1.163
b、0.127
c、2.199
d、1.036
2、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点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则b点比a点( )。
a、高
b、低
c、等高
d、无法判断
3、从水准测量的原理中可以看出,水准测量必需的仪器和工具是( )。
a、水准仪
b、经纬仪
c、水准尺
d、测钎
2.3水准测量方法随堂测验
1、下列关于测量记录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
a、测量记录应保证原始真实,不得擦拭涂改
b、测量记录应做到内容完整,应填项目不能空缺
c、为保证测量记录表格的清洁,应先在稿纸上记录,确保无误后再填写
d、在测量记录时,记错或算错的数字,只能用细斜线划去,并在错数上方写正确数字
2、下列关于水准测量手簿观测数据的修改,说法错误的有( )。
a、米、分米位数据不得连环涂改
b、厘米、毫米位数据可以划改
c、记错的数据不允许划改
d、记错的数据可以用橡皮修改
3、水准测量外业结束后,可以直接转入内业计算
2.4高程控制测量随堂测验
1、从一个已知的水准点出发,沿途经过各点,最后回到原来已知的水准点上,这样的水准路线是( )
a、附合水准路线
b、闭合水准路线
c、支水准路线
d、支导线
2、水准测量中,调节角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
a、视准轴水平
b、竖轴铅垂
c、十字丝横丝水平
d、a、b、c都不是
3、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时,不论是正像或倒像,应由小到大,并估读到毫米。
2.5高程控制测量内业计算随堂测验
1、在平地测量时,a-b路线长度0.64km,共6站,b-c路线长度0.32km,共4站,c-a路线长度0.48km,共6站,等外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限差是( )。
a、24mm
b、36mm
c、48mm
d、72mm
2、水准路线闭合差调整是对高差进行改正,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按与测站数或路线长度成( )的关系求得高差改正数。
a、正比例并同号
b、反比例并反号
c、正比例并反号
d、反比例并同号
3、水准网可以计算高差闭合差。
第二章 单元测验
1、下列高程测量方法中,用于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最精密的方法是( )。
a、水准测量
b、三角高程测量
c、gps测量
d、气压高程测量
2、下列高程测量方法中,确定两点间高差的方法,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传递高程迅速,但精度低于水准测量的方法是( )
a、北斗高程测量
b、三角高程测量
c、gps高程测量
d、水准测量
3、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16.163m现要测设高程为15.000m的b点,水准仪架在ab两点之间,在a尺上的读数为1.036m则b尺上读数为( )。
a、1.163
b、0.127
c、2.199
d、1.036
4、设ha=15.032m,hb=14.729m,则hba=( )
a、-29.761
b、-0.303
c、0.303
d、29.761
5、下列关于测量记录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
a、测量记录应保证原始真实,不得擦拭涂改
b、测量记录应做到内容完整,应填项目不能空缺
c、为保证测量记录表格的清洁,应先在稿纸上记录,确保无误后再填写
d、在测量记录时,记错或算错的数字,只能用细斜线划去,并在错数上方写正确数字
6、十字丝横丝垂直竖轴检验的目的( )。
a、用横丝上任意位置所得读数均相同
b、保证横丝基本水平
c、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d、竖轴垂直
7、如果水准仪的十字丝横丝和竖轴不垂直,观测时要注意的是( )。
a、始终用十字丝的中间部分瞄准尺子上的刻划
b、利用脚螺旋将十字丝横丝调成水平后,再用横丝读数
c、始终用十字丝的一端瞄准尺子上的刻划
d、利用目估横丝应在的水平位置,然后读数
8、水准测量中,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
a、视准轴水平
b、竖轴垂直
c、十字丝横丝水平
d、都不对
9、从一个已知的水准点出发,沿途经过各点,最后回到原来已知的水准点上,这样的水准路线是( )
a、附合水准路线
b、闭合水准路线
c、支水准路线
d、支导线
10、不能对测量成果自行检核,必须进行往测和返测的路线形式是( )
a、符合水准路线
b、闭合水准路线
c、支水准路线
d、等外水准路线
11、水准点按其保存的时间长短可分为( )
a、永久性水准点
b、临时水准点
c、已知水准点
d、待定水准点
12、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仪器的视线高等于( )。
a、后视读数 后视点高程
b、前视读数 后视点高程
c、后视读数 前视点高程
d、前视读数 前视点高程
13、水准测量时,记录必须按照以下要求( )
a、记录者应记完每一数后,向观测者回报读数,以免记错
b、简单的计算及必要的校核应在测量进行时算出
c、高差计算“±”可以不写
d、成果计算可以放在测量结束后完成
14、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 )
a、附合水准路线
b、闭合水准路线
c、支水准路线
d、支导线
15、某测段ab,测得hab=1.428,该段高差改正数为-0.016,a点高程为40.238,则该段改正后高差和b点高程分别为( )。
a、1.412
b、41.650
c、-1.412
d、42.650
16、高程测量的任务是用精确的方法求出测区内点的高程。
17、水准尺读数为2.100,在记录时可以记为:2.1。
18、水准测量时,用十字丝的中间横丝读取水准尺上读数。
19、水准测量外业结束后,可以直接转入内业计算。
20、水准仪i角误差可以通过前后视距相等来消除,作业前可以不检查
第二章 单元作业
1、什么是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如何计算?
第三章 角度测量
3.1角度测量原理随堂测验
1、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称为。
a、竖直角
b、水平角
c、方位角
d、象限角
2、角度测量分为
a、水平角测量
b、直角测量
c、竖直角测量
d、方位角测量
3、在测量工作中,为了测定高差或将倾斜距离换算成水平距离,需要观测水平角。
3.2仪器介绍随堂测验
1、经纬仪基座上有三个脚螺旋,其主要作用是( )。
a、连接脚架
b、整平仪器
c、升降脚架
d、调节对中
2、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
a、使竖轴处于铅垂位置
b、使水平度盘水平
c、使横轴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轴位于竖直度盘铅垂面内
3、在一个测回中,同一方向的盘左、盘右水平度盘读数之差称为互差。
3.3仪器建站随堂测验
1、水平角观测时,为精确瞄准目标,应该用十字丝尽量瞄准目标( )。
a、顶部
b、底部
c、约1/2高处
d、约1/3高处
2、经纬仪的安置包括( )。
a、对中
b、整平
c、瞄准
d、读数
3、在一个测回中,同一方向的盘左、盘右水平度盘读数之差称为互差。
3.4测回法测量水平角随堂测验
1、测量工作中水平角的取值范围为
a、0°~180°
b、-180°~180°
c、-90°~90°
d、0°~360°
2、用测回法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2格多,在此情况下应
a、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b、整平后重测整个测回
c、对中后重测整个测回
d、继续观测下半测回
3、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对于照准部旋转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盘左顺时针旋转
b、盘右顺时针旋转
c、盘左逆时针旋转
d、盘右逆时针旋转
3.5竖直角测量随堂测验
1、测定一点竖直角时,若仪器高不同,但都瞄准目标同一位置,则所测竖直角
a、相同
b、不同
c、盘左相同,盘右不同
d、盘右相同,盘左不同
2、经纬仪瞄准目标p,盘左盘右的竖盘读数分别为81°47′24″和278°12′24″,其竖盘指标差x是。
a、-06″
b、 06″
c、-12″
d、 12″
3、经纬仪测量竖直角时,盘左盘右读数的理论关系是相加得360度。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在测量工作中,为了测定高差或将倾斜距离换算成水平距离,需要观测( )
a、水平角
b、垂直角
c、象限角
d、方位角
2、在测量工作中,为了测定高差或将倾斜距离换算成水平距离,需要观测( )。
a、水平角
b、垂直角
c、象限角
d、方位角
3、经纬仪基座上有三个脚螺旋,其主要作用是( )。
a、管水准器精度高
b、圆水准器精度高
c、精度相等
d、无法确定
4、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 )处于铅垂位置。
a、仪器竖轴
b、仪器横轴
c、管水准轴
d、圆水准器轴
5、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同一个方向盘左读数为203°12′06″,盘右读数为23°12′12″,则该方向观测的2c值为( )。
a、 179°59′54″
b、-179°59′54″
c、-6″
d、 6″
6、测回法观测某水平角一测回,上半测回角值为102°28′13″,下半测回角值为102°28′20″,则一测回角值为( )。
a、102°28′07″
b、102°28′17″
c、102°28′16″
d、102°28′33″
7、适用于观测两个方向之间的单个水平角的方法是( )。
a、测回法
b、方向法
c、全圆方向法
d、全圆方向法
8、测回法测量水平角,计算角度总是用右目标读数减左目标读数,其原因在于( )。
a、水平度盘刻度是顺时针增加的
b、右目标读数大,左目标读数小
c、水平度盘刻度是逆时针增加的
d、倒过来减可能得负数
9、测量工作中水平角的取值范围为( )。
a、0°~180°
b、-180°~180°
c、-90°~90°
d、0°~360°
10、使用dj2经纬仪,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两测回,则同一方向各测回的互差规定不应大于( )。
a、8″
b、9″
c、13″
d、24″
11、倾斜视线在水平视线的上方,则该垂直角( )。
a、称为仰角,角值为负
b、称为仰角,角值为正
c、称为俯角,角值为负
d、称为俯角,角值为正
12、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
a、不动
b、与望远镜相对运动
c、与望远镜一起转动
d、无法确定
13、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 )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
a、视准轴误差
b、竖盘指标差
c、横轴误差
d、竖轴倾斜误差
14、在工程测量中,角度测量包括( )
a、空间角测量
b、水平角测量
c、垂直角测量
d、方位角测量
15、经纬仪的安置包括( )。
a、对中
b、整平
c、瞄准
d、读数
16、测回法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角值取平均作为一测回角值,这一操作可以消除或减弱的误差包括( )。
a、照准部偏心误差
b、横轴误差
c、视准轴误差
d、目标偏心误差
17、测回法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角值取平均作为一测回角值,这一操作不能消除或减弱的误差包括( )
a、横轴误差
b、度盘刻划误差
c、视准轴误差
d、竖轴误差
18、下列关于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说法正确的有( )。
a、测回法适合于两个方向的单角观测
b、当竖盘位置位于望远镜左侧时,称为盘左状态,也称正镜
c、当竖盘位置位于望远镜右侧时,称为盘右状态,也称倒镜
d、盘右位置观测称为上半测回
19、在一个测回中,同一方向的盘左、盘右水平度盘读数之差称为互差。
20、采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盘左和盘右瞄准同一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理论上应为90度
21、经纬仪测量竖直角时,盘左盘右读数的理论关系是相加得360度。
22、根据垂直角观测的原理,垂直角的最大值为90度
23、采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盘左和盘右瞄准同一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理论上应为90度
第三章 单元作业
1、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时,建站的流程有哪些?
第四章 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
4.1光电量距随堂测验
1、电子测距仪的主要指标是( )。
a、测程和测距精度
b、测距精度和测距模式
c、测距范围和测距长短
d、测距精度和测距可靠度
2、全站仪除能自动测距、测角外,还能快速完成一个测站所需完成的工作,包括( )。
a、计算平距、高差
b、计算三维坐标
c、按水平角和距离进行放样测量
d、按坐标进行放样
3、全站仪由电子测距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组成。
4.2视距测量随堂测验
1、视距测量时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臵,根据几何观测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的方法。
a、距离和高差
b、水平距离和高差
c、距离和高程
d、倾斜距离和高差
2、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k=100,视距间隔为0.25,竖直角为 2°45′,则水平距离的值为( )。
a、24.77m
b、24.94m
c、25.00m
d、25.06m
3、哪些方法可以进行精确距离测量
a、目测量距
b、钢尺量距
c、光电测距
d、经纬仪配合水准尺视距测量
4.3直线定向随堂测验
1、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按( )方式量取的。
a、坐标纵轴北端起逆时针
b、坐标横轴东端逆时针
c、坐标纵轴北端顺时针
d、坐标横轴东端顺时针
2、确定直线方向的标准方向有( )。
a、中央子午线方向
b、真子午线方向
c、磁子午线方向
d、坐标纵轴方向
3、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360度
4.4坐标方位角随堂测验
1、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63°50′36″,则其反坐标方位角为( )。
a、253°50′36″
b、196°09′24″
c、-16°09′24″
d、343°50′36″
2、某直线的象限角为北西35°,则其反坐标方位角为( )。
a、35°
b、145°
c、215°
d、325°
3、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
a、36″
b、301°23′36″
c、58°36′24″
d、-58°36′24″
第四章 单元测验
1、在光学经纬仪观测过程中,读数时发现视野足够明亮,但刻度显示模糊,则应调节( )。
a、水平微动螺旋
b、度盘变换手轮
c、度盘照明镜
d、读数显微镜目镜
2、关于放样的做法,正确的是( )。
a、放样成果检查发现角度偏差,直接改正角度。
b、全站仪放样,距离差值显示为负值,应向靠近测站方向改正。
c、全站仪平面坐标放样,不需进行放样数据计算。
d、施工高程放样,只能采用水准仪
3、全站仪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 )组成。
a、电子水准仪
b、坐标测量仪
c、读数感应仪
d、数据处理系统
4、电子测距仪的主要指标是( )。
a、测程和测距精度
b、测距精度和测距模式
c、测距范围和测距长短
d、测距精度和测距可靠度
5、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
a、36″
b、301°23′36″
c、58°36′24″
d、-58°36′24″
6、某直线的反坐标方位角为158°,则其象限角应为( )
a、nw22°
b、se22°
c、nw68°
d、se68°
7、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为sw75°,则其坐标方位角为( )
a、75
b、105
c、255
d、285
8、坐标方位角为220°的直线,其象限角应为( )。
a、南西40°
b、西南50°
c、北东40°
d、东北50°
9、用钢尺进行一般方法量距,其测量精度一般能达到( )。
a、1/10—1/50
b、1/200—1/300
c、1/1000—1/3000
d、1/10000—1/40000
10、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k=100,视距间隔为0.25,竖直角为 2°45′,则水平距离的值为( )。
a、24.77m
b、24.94m
c、25.00m
d、25.06m
11、关于光电测距的说法,错误的有( )
a、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
b、镜站的后面应有反光源或强光源等背景。
c、强电磁场存在有利于提高测距精度。
d、测距时应防止阳光及其他强光直射接收物镜。
12、电磁波测距的优点有( )。
a、精度高
b、速度快
c、范围广
d、全天候
13、测量工作中可以直接用于角度测量的仪器有( )
a、光学经纬仪
b、电子经纬仪
c、游标经纬仪
d、电子全站仪
14、用视距法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需要观测的数据是( )。
a、上丝读数
b、中丝读数
c、下丝读数
d、仪器高
15、坐标方位角的特性有( )
a、坐标方位角加上或减去360°n,所指方位不变
b、坐标方位角加上或减去360°n,所指方位相反
c、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
d、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n
16、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360度
17、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18、如果竖直读盘为顺时针盘,盘左位读出竖直读数为84°26′34″,则竖直角应为-5°33′26″
19、全站仪由电子测距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组成。
20、全站仪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第四章 单元作业
1、何谓正、反方位角,正反方位角有什么关系?
第五章 平面控制测量
5.1平面控制测量概述随堂测验
1、控制测量的一项基本原则是( )。
a、高低级任意混合
b、不同测量工作可以采用同样的控制测量
c、从高级控制到低级控制
d、从低级控制到高级控制
2、小区域控制测量是指( )km²以内的控制测量。
a、14
b、16
c、15
d、10
3、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 )。
a、三角测量
b、高程测量
c、导线测量
d、gps控制测量
4、在勘察设计阶段不需要建立工程施工控制网。
5.2导线测量外业随堂测验
1、在测区内布臵一条从一已知点出发,经过若干点后终止于另一已知点,并且两端与已知方向连接的导线是( )。
a、闭合导线
b、附合导线
c、支导线
d、导线网
2、在闭合导线的水平角观测中,一般测量( )
a、左角
b、右角
c、内角
d、外角
3、导线定向的目的是( )。
a、确定导线边的距离
b、确定导线边的方位角
c、确定导线边的水平角
d、确定导线边的坐标
4、单一导线布设有( )形式。
a、闭合导线
b、附合导线
c、支导线
d、经纬仪导线
5、平面控制测量踏勘选点时,要保证两点通视,以便于观测两点之间的高差。
5.3闭合导线内业计算随堂测验
1、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是( )。
a、计算各导线点的高程
b、计算各导线点的水平角度
c、计算各导线点的距离
d、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2、已知a点坐标为(100,100),a、b之间水平距离为200m,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60°,则b点坐标为( )。
a、(186.6,150)
b、(150,186.6)
c、(86.6,50)
d、(50,86.6)
3、已知a点坐标为(135,327);b点坐标为(217,409),则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
a、115.95m 45°
b、82m, 45°
c、119.95m 30°
d、82m 30°
4、第二象限的坐标方位角范围为:270°~360°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已知第四象限某直线象限角为35°,则其坐标方位角为( )。
a、35°
b、145°
c、215°
d、325°
2、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
a、238°36′24″
b、301°23′36″
c、58°36′24″
d、-58°36′24″
3、10. 有一闭合导线,测量内角分别为76°36′26″、106°32′18″、68°29′42″和108°21′10″,则改正后各角度是( )。
a、76°36′20″、106°32′20″、68°29′16″、108°21′04″
b、76°36′34″、106°32′26″、68°29′48″、108°21′12″
c、76°36′30″、106°32′24″、68°29′52″、108°21′14″
d、76°36′32″、106°32′24″、68°29′48″、108°21′16″
4、若 ab 方向的坐标方位角为 135°10′,bc 方向的坐标方位角为35°10′,则∠abc的左夹角为( )。
a、100°00′
b、35°10′
c、280°00′
d、80°00′
5、某直线段ab的坐标方位角为230°,其两端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
a、△x>0,△y>0
b、△x<0,△y<0
c、△x>0,△y<0
d、△x<0,△y>0
6、设有闭合导线abcd,算得纵坐标增量为δxab= 100.00m,δxbc= 50.00m,δxcd=-100.03m,δxda=-50.01m,则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 )。
a、-0.03m
b、0.03m
c、-0.04m
d、0.04m
7、已知fx=-0.30m,fy=-0.09m,∑d=1137.80m,则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为( )。
a、1/3000
b、1/2000
c、1/3600
d、1/2500
8、对于闭合导线,改正完之后的坐标增量之和应为( )。
a、x终-x始和y终-y始
b、0
c、测得值之和
d、原始值
9、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一般采用哪种导线形式( )。
a、闭合导线
b、附合导线
c、支导线
d、纵导线
10、实测四边形内角和为360°00′36″,则角度闭合差及每个角的改正数为( )。
a、+36″、-9″
b、-36″、+9″
c、+36″、+9″
d、-36″、-9″
11、平面控制网建立的方法主要有( )。
a、导线测量
b、三角测量
c、三边测量
d、gps测量
12、下列哪些属于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
a、踏勘选点
b、测边、测角
c、测高程
d、联测
13、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时,所需要的计算条件有哪些( )。
a、闭合导线坐标增量
b、起始点坐标
c、起始边坐标方位角
d、闭合导线内角和边长
14、下列关于实地选点描述正确的是( )。
a、通视良好,便于测角
b、地面平坦,便于量距
c、视野开阔,便于测图
d、边长适当,足够密度
15、下列不属于导线内业计算内容的是( )。
a、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b、水平角度的计算与调整
c、水平距离的计算与调整
d、坐标增量的计算与调整
16、在闭合导线中一般观测左角。
17、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仅作补点使用。
18、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分配数按同号进行分配。
19、导线内业计算实际就是计算的导线点坐标
20、测区内有高级控制点时,需与已知点连测,测出连接角和连接边
第五章 单元作业
1、简述闭合导线坐标闭合差产生的原因及调整方法
第六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6.1 地形图基本知识随堂测验
1、比例尺精度愈高则()
a、地物、地貌愈详细,准确
b、地物、地貌愈粗略,准确
c、无法判断
d、比例尺愈小
2、1:1000的比例尺精度是多少米
a、100
b、10
c、1
d、0.1
3、公路、铁路等狭长地物属于()
a、比例符号
b、半比例符号
c、非比例符号
d、注记符号
4、以下属于等高线特性的是()
a、闭合性
b、等高性
c、正交性
d、起伏性
5、大比例尺的图外注记一般有()
a、三北方向
b、结合图表
c、坐标网格
d、图名
6.2测图前的准备工作随堂测验
1、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 )m
a、187.1
b、363.4
c、350.3
d、200.4
2、地形图中坐标方格的尺寸一般是多少?
a、20cm*20cm
b、15cm*15cm
c、10cm*10cm
d、10cm*15cm
3、坐标网格绘制完成后,用直尺量取方格长度,量取值与10cm应控制在()以内
a、0.3mm
b、0.2mm
c、0.15mm
d、0.1mm
4、大比例尺图幅尺寸有哪些?
a、50cm*50cm
b、60cm*50cm
c、40cm*50cm
d、40cm*40cm
5、控制点展绘完成后应当标上()
a、坐标
b、点号
c、高程
d、距离
6.3碎部测量随堂测验
1、地形图拼接时,应按()叠合在一起进行拼接。
a、坐标网格
b、等高线
c、地性线
d、图廓
2、碎部测量时应当记录碎部点的()和()
a、水平角度
b、高程
c、坐标
d、水平距离
3、碎部测量时起始边可以不在控制边上
4、碎部测量必须用盘左和盘右同时进行。
5、碎部测量必须用盘左和盘右同时进行。
6.4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基本应用随堂测验
1、当点在等高线上的时候,点的高程为()
a、碎部点高程
b、平距
c、等高距
d、等高线高程
2、坐标方位角的起始方向是()
a、坐标纵轴
b、磁子午线
c、真子午线
d、某边
3、象限角为负值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无论什么情况下,坐标方格网尺寸大小均为10cm
5、当点位于两根等高线之间的时候,该点高程为两根等高线高程的平均值。
6.5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随堂测验
1、在地形图上,当进行大面积土石方估算时候,采取的方法是()
a、方格网法
b、等高线法
c、断面法
d、测回法
2、在地形图上,当进行大面积土石方估算时候,采取的方法是()
a、方格网法
b、等高线法
c、断面法
d、测回法
3、采用分幅测图时,为了保证相邻图幅的拼接,每幅图的四边均须测出图廓线外()mm。
a、5
b、4
c、3
d、6
4、地形图上,土方量计算的方法有()。
a、方格网法
b、等高线法
c、断面法
d、测回法
5、两点之间按照规定坡度选定的最短路径有多条,我们只选择一条最合适的即可。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比例尺越大,则( )。
a、比例尺精度越低
b、比例尺精度越高
c、表示的地物或地貌越粗略
d、以上均不对
2、地形图中结合图表的作用是( )
a、反映坐标网格
b、确定地形图大小
c、表达本图幅与周围图幅的关系
d、表示图形的缩放程度
3、某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1000,等高距为1m,若两点a、b之间量取的图上距离为20mm,则a、b之间的坡度是多少?
a、5%
b、0.5%
c、50%
d、0.05%
4、下列关于碎部点说法正确的是( )。
a、碎部点数量过多时不能完整的表达地物的情况
b、连接碎部点便能得到与实际相似的地物形状
c、建筑物拐角一般不能用作碎部点
d、碎部点数量过少也能表达清楚地物
5、地貌的特征点一般选择在( )上。
a、山脊线
b、山谷线
c、等高线
d、地性线
6、某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1000,量取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cm,则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
a、3m
b、30m
c、300m
d、以上都不对
7、已知a(390,530),b(420,560),则αab为( )。
a、30°
b、90°
c、45°
d、60°
8、当点的位置在等高线上的时候,该点的高程为( )。
a、需要按照线性内插法计算
b、坡度与平距之积
c、海拔
d、等高线高程
9、在绘制道路纵断面图的时候,纵向坐标一般为( )。
a、高程
b、高差
c、水平距离
d、x坐标
10、下列关于汇水面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确定水坝的设计位置与坝高
b、可以确定梁涵洞孔径的大小
c、有一系列的集水线、道路、堤坝连接而成
d、可以计算最大流量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轮廓大,能够按比例缩放的称为比例符号
b、长度按比例,宽度不按比例缩放的称为非比例符号
c、长度按比例,宽度不按比例缩放的称为半比例符号
d、对地物进行的文字说明称为非比例符号
12、碎部点平面位置测设的方法有( )
a、极坐标法
b、距离交会法
c、切线支局法
d、直角坐标法
13、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有( )
a、图纸准备
b、绘制坐标网格
c、展绘控制点
d、熟悉图式
14、根据地形图,能够进行下列哪些基本计算( )。
a、确定点的高程
b、确定点的坐标
c、确定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d、确定两点之间的坡度
15、采用方格网法进行场地平整时,挖填土方量计算时需要考虑( )
a、全挖全填时
b、半挖半填时
c、地质条件复杂时
d、地质条件简单时
16、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可以不闭合。
17、按照规定坡度选定两点之间最短路径时,仅有唯一的一条路线可选。
18、根据某地形图方格网所标注的坐标就能够确定该地形图的比例尺。
19、进行碎部测量时,只能采用极坐标法进行。
20、控制点展绘时碎部测量中的第一步工作。
第六章 单元作业
1、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过程需要几步内容?
第七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7.1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随堂测验
1、在已知水平角度测设时,如果实际值β小于测得值β1,那么需要沿ob1的垂直方向( )量取
a、向前
b、向后
c、向内
d、向外
2、测设又称作( )。
a、测绘
b、测量
c、施工放样
d、沉降观测
3、当采用一般方法进行已知角度测设时,所采用的盘位是()。
a、盘左
b、盘上
c、盘右
d、盘下
4、当采用一般方法进行已知距离测设时,只需丈量一次,无需误差控制。
5、当采用精密方法测设已知水平角度时,无需进行距离改正。
7.2点的平面位置测设随堂测验
1、当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的长度且便于量距,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宜采用(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2、直角坐标法适用的建筑施工场地是()。
a、建筑方格网的形式且量距方便
b、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近且量距方便
c、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远且量距困难
d、测设点至控制点不超过一尺段长且地势平坦
3、水平距离指( )
a、地面两点的连线长度
b、地面两点投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直线长度
c、地面两点的投影在竖直面上的直线长度
d、地面两点投影在任意平面上的直线长度
4、点的平面位置测设的方法有(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5、直角坐标法是利用纵横坐标之差,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一种方法。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在采用光电测距仪法进行已知距离测设时,反光棱镜在已知方向上移动,仪器显示值( )测设距离时,定出第一个点。
a、略大于
b、略小于
c、大于
d、小于
2、采用一般方法进行水平角度测设时,一般采取( )
a、盘左位观测
b、盘右位观测
c、盘左位和盘右位观测
d、盘左位或盘右位观测
3、采用精密方法进行水平角度测设并量取改正距离时,如∆β为正,则应向( )量取
a、外
b、内
c、左
d、右
4、某已知水准点高程为48.272m,水准尺读数为0.762,欲测设高程为47.000的a点,则a点尺上读数为( )时,可以确定a点。
a、1.272
b、0.762
c、-2.034
d、2.034
5、下列哪种情况可以利用钢尺进行引测( )。
a、较深基坑或较低建筑物
b、较深基坑或较高建筑物
c、较浅基坑或较高建筑物
d、较浅基坑或较低建筑物
6、直角坐标法是根据直角坐标原理,利用纵横坐标(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a、之和
b、之差
c、之积
d、之商
7、量距方便,且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近的建筑施工场地宜采用(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8、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远,且量距较困难的建筑施工场地宜采用(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9、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长,且地势平坦、量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场地宜采用(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10、如果示误三角形边长在限差以内,则取三角形( )为最终测设点。
a、中心
b、重心
c、形心
d、矩心
11、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有( )。
a、已知高程测设
b、已知水平角度测设
c、已知竖直角度测设
d、已知水平距离测设
12、已知高程点测设时,需要根据( )计算待测点尺上的读数。
a、已知点高程
b、待测点高程
c、已知点尺上读数
d、已知点水平距离
13、直角坐标法适用于下列哪种场地类型的测设( )
a、施工控制网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的形式
b、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长
c、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远
d、量距方便
14、采用极坐标法进行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时,需要计算的测设要素有( )。
a、纵横坐标之差
b、待测边的坐标方位角
c、待测点的水平距离
d、待测边和控制边的水平角度
15、下列哪些方法可以进行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前方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16、在进行已知水平距离测设时,只要知道水平距离大小就能进行测设。
17、当向较深的基坑或较高的建筑物上测设已知高程点时,如水准尺长度不够,可利用钢尺向下或向上引测。
18、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进行点位的平面位置测设,都需要检查建筑物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长度。
19、当量距方便时可以采用角度交会法进行点位平面位置测设。
20、若示误三角形边长在限差以内,则取示误三角形中心作为待测设点的最终位置。
第七章 单元作业
1、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度、高程是如何进行测设的?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有哪些方法?
第八章 建筑施工测量
8.1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随堂测验
1、下列不属于建筑施工控制网优点的是( )
a、计算比较简单
b、使用起来方便
c、放样迅速较快
d、使用场地较大
2、大、中型建筑场地一般采用( )建立平面施工控制网。
a、建筑基线法
b、平行推移法
c、控制点测设法
d、建筑方格网法
3、建筑方格网中的正方形或矩形的边长,一般以( )m为宜。场地不大时也可以采用( ) m的边长。
a、100 300
b、200 500
c、300 100
d、500 200
4、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形式有( )。
a、导线
b、建筑基线
c、建筑方格网
d、轴线
5、建筑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是一致的。
8.2建筑轴线与高程测量随堂测验
1、龙门板顶部的标高是( )
a、±0.000
b、与基坑边缘同高
c、与龙门桩同高
d、无法确定
2、建筑红线是( )的界限。
a、施工用地范围
b、规划用地范围
c、建筑物占地范围
d、建设单位申请用地范围
3、轴线放样后,由于施工被破坏,为恢复轴线需要基坑或基槽之外设置( )
a、轴线控制桩
b、龙门桩
c、轴线测设桩
d、建筑角桩
4、如果要在现场标定某点的平面位置和空间位置,需要测设( )。
a、水平角度
b、竖直角度
c、水平距离
d、高程
5、轴线投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垂直度。
8.3建筑施工详细测量随堂测验
1、原墙壁边线被开挖破坏后采用( )恢复
a、龙门桩
b、基坑深度控制桩
c、边桩
d、角点桩
2、建筑物预留孔的测设包含( )和( )的放线
a、水平角度
b、平面位置
c、高程
d、水平距离
3、根据槽壁坡度和坑底宽度就可以进行基础开挖范围放线。
8.4建筑物变形观测随堂测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次下沉等于本次高程与上次高程之差
b、沉降速率等于本次下沉与上次至本次间隔天数之比
c、累计下沉等于本次高程与首次高程之和
d、沉降速率等于本次下沉与下沉深度之比
2、变形观测有哪些( )
a、沉降观测
b、倾斜观测
c、水平位移观测
d、裂缝观测
3、建筑物倾斜主要是由于基础非均匀沉降造成的。
第八章 单元测验
1、下列不属于建筑施工控制网特点的是( )。
a、精度要求高
b、建筑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与建筑群主轴线平行或垂直
c、各边相互平行或垂直,且为整数
d、精度要求低
2、大、中型建筑场地一般采用( )
a、建筑基线法
b、建筑方格网法
c、平行推移法
d、坐标互算法
3、测设轴线在施工中都将被破坏。为恢复轴线,必须在不被破坏的基坑或基槽之外设置( )
a、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桩
b、龙门桩和龙门板
c、轴线角点桩或轴线交线桩
d、轴线控制桩或轴线角点桩
4、龙门板顶部的高程应为( )
a、±0.000
b、-0.300
c、0.300
d、龙门桩高度
5、高层建筑物轴线投测的目的是保证各层建筑()符合设计要求。
a、标高
b、尺寸
c、布局
d、轴线位置
6、某基坑槽底宽度为10m,槽壁坡度为1:1,槽底至地面高差为3m,则槽口边线至建筑轴线平距为( )。
a、13
b、16
c、5
d、8
7、下列不属于变形观测的是( )。
a、沉降观测
b、倾斜观测
c、角度观测
d、挠度观测
8、建筑物沉降观测中,累积下沉应为( )。
a、首次高程-本次高程
b、本次高程-首次高程
c、上次高程-本次高程
d、本次高程-上次高程
9、建筑物倾斜的原因是( )。
a、地下水位太高
b、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
c、地震作用
d、建筑物高度不一致
10、隐蔽工程的竣工测量应该按( )要求进行。
a、先竣工后测量
b、边竣工边测量
c、先测量后竣工
d、以上都不对
11、建筑施工平面控制网主要有( )。
a、建筑基线
b、三角网
c、建筑方格网
d、建筑红线网
12、建筑定位测量中,需要的已知条件有( )。
a、方格网
b、定位尺寸
c、建筑形状与位置
d、点位高程
13、下列关于墙体施工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轴线龙门桩或控制桩进行恢复
b、以龙门钉为依据拉轴线
c、两轴线交点吊锤球线
d、根据轴线交点定出基坑轴线
14、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主要的计算内容有( )。
a、倾斜度
b、倾斜方向
c、倾斜速度
d、倾斜裂缝
15、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时间点一般是( )。
a、勘察设计期间
b、施工期间
c、使用初期
d、按规定周期与时间进行观测
16、建筑坐标与测量坐标在施工控制测量中无需换算。
17、建筑物轴线放样时,应先放出外轮廓轴线上的交点,然后利用外轮廓轴线交点测设内部各交点。
18、对于建筑物各预留孔需要分别进行平面位置和标高位置的放线。
19、垂线法为建筑物倾斜观测中的一种外部观测方法。
20、地下管线在敷设完成后无需进行竣工测量直接进行覆土即可。
第八章 单元作业
1、建筑坐标与测量测量坐标如何进行换算?
第九章 线路工程测量
9.1线路测量概述随堂测验
1、方案研究是在小比例尺( )上找出线路可行的方案和初步选定一些重要技术标准,并提出初步方案。
a、规划图
b、平面图
c、地形图
d、施工图
2、简单地说,线路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 )阶段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 )阶段的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以及( )阶段的施工测量。
a、初测,定测,施工
b、初测,定测,放样
c、定测,放样,施工
d、初测,放样,施工
3、新线( )包括:插大旗、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测量、重点断面图测量等工作。
a、初测
b、定测
c、放样
d、施测
4、( )既是测量技术本身的特点,也是线路设计过程的需要。( )是指线路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竣工经历了一个从粗到精的过程。
a、全线性,阶段性
b、阶段性,全线性
c、渐进性,阶段性
d、阶段性,渐进性
5、在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工程测量,简称( )。
9.2中线测量随堂测验
1、线路的转折点称为( ),它是布设线路、详细测设直线和曲线的控制点。
a、转点
b、折点
c、交点
d、控制点
2、根据附近导线点和交点的设计坐标,反算出有关测设数据,按坐标法、( )交会法或( )交会法测设出交点。
a、高差,角度
b、角度,距离
c、距离,坐标
d、坐标,高差
3、当相邻两交点互相不通视时,需要在其连线上,测设一点或数点,以供交点、测转折点、量距或延长直线时瞄准之用。这样的点称为( )。
a、起点
b、终点
c、转点
d、中点
4、整桩号为1 100,即此桩距起点( )。
a、1100 mm
b、1100 cm
c、1100 m
d、1100 km
5、( )交点法是利用图上就近的导线点或地物点与纸上定线的直线段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关系,用图解法求出测设数据,通过实地的导线点或地物点,把中线的直线段独立地测设到地面上,然后将相邻直线延长相交,定出地面交点桩的位置。
9.3圆曲线的测设随堂测验
1、线路工程的中心线由( )和曲线构成,曲线又由圆曲线和( )曲线组成。
a、折线,正弦
b、折线,缓和
c、直线,正弦
d、直线,缓和
2、圆曲线的测设元素中,切曲差是两条t与l之( ),用d表示,用于检核( )计算的准确性。
a、差,主点里程
b、差,曲线元素
c、和,主点里程
d、和,曲线元素
3、计算圆曲线主点的里程时,利用已知的jd里程,根据主点与jd的( ),依次计算得到各( )。
a、位置关系,主点的里程
b、位置关系,曲线的元素
c、逻辑关系,主点的里程
d、逻辑关系,曲线的元素
4、进行圆曲线主点的测设时,在jd2安置经纬仪,照准jd1,此时视准轴与第一段直线的方向重合,量取( ),得zy;照准jd3,此时视准轴与第二段直线的方向重合,量取( ),得yz;将视线转至内角平分线上,量取( ),得qz。
a、t,e,e
b、t,t,e
c、t,e,t
d、e,t,t
5、线路工程中的曲线包括( )曲线、竖曲线和立交曲线三种类型。
9.4缓和曲线测设随堂测验
1、( )的作用是通过超高过渡,解决超高引起的外轨台阶式升降,减缓由直线段进入圆曲线段时,对外轨内侧的冲击力;列车转向架要求圆曲线段轨距加宽,也需要加设( )来实现加宽过渡;使运动状态由匀速直线运动过渡到匀速圆周运动。
a、圆曲线,圆曲线
b、圆曲线,缓和曲线
c、缓和曲线,圆曲线
d、缓和曲线,缓和曲线
2、缓和曲线是在不改变直线段( )和保持圆曲线( )不变的条件下,插入到直线段和圆曲线之间。
a、长度,半径
b、方向,半径
c、长度,长度
d、方向,长度
3、缓和曲线的常数中,p是圆曲线( ),为垂线长与圆曲线半径r之差。m是( ),即缓和曲线的起点(zh)到圆心o向切线所作垂线垂足的距离。
a、内移量,外矢距
b、内移量,切垂距
c、外移量,外矢距
d、外移量,切垂距
4、曲线主点里程计算过程中,根据计算出的曲线( ),通过某已知点里程推算各主点里程,通常沿里程( )方向进行推算,并对最后一个得出的主点里程进行( )。
a、常数,减小,检核
b、要素,减小,校核
c、常数,增加,检核
d、要素,增加,校核
5、车辆在曲线上行驶,会产生离心力。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辆将向曲线外侧倾倒,影响车辆的安全行驶和顺适。为了减少离心力的影响,路面必须在曲线外侧加高,称为( )。
9.5线路断面测量随堂测验
1、线路水准测量分两步进行:首先在线路方向上设置水准点,建立高程控制,称为( );其次是根据各水准点高程,分段进行中桩水准测量,称为( )。
a、基平测量,中平测量
b、中平测量,基平测量
c、横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
d、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
2、道路工程的纵断面图的下部表格,在( )一栏中,自左至右按规定的里程比例尺注上各中线桩的桩号。在( )一栏中,注上对应于各中线桩桩号的地面高程,并在纵断面图上按各中线桩的地面高程依次点出其相应的位置,用细直线连接各相邻点位,即得中线方向的地面线。
a、线型,地面高程
b、线型,设计高程
c、桩号,地面高程
d、桩号,设计高程
3、横断面上中线桩的地面高程已在纵断面测量时测出,只要测量出各地形特征点相对于中线桩的( ),就可以确定其( )。
a、坐标和高程,平距和高差
b、平距和高程,点位和高差
c、坐标和高差,平距和高程
d、平距和高差,点位和高程
4、根据实际工程要求,确定绘制横断面图的( )比例尺。依据横断面测量得到的各点间的( ),在毫米方格纸上绘出各中线桩的横断面图。
a、水平和垂直,平距和高差
b、水平和垂直,点位和高程
c、纵向和横向,平距和高差
d、纵向和横向,点位和高程
5、线路纵断面测量也称中平测量。从一个水准点出发,逐个测定中线桩的地面( ),附合到下一个水准点上。
第九章 单元测验
1、导线测量包括在实地进行踏勘、选点、埋石、测角、测距等( )工作;同时进行整理记录、检查数据、绘制导线略图、平差计算、评定精度等( )工作。
a、外业,内业
b、业内,业外
c、内业,外业
d、业内,业外
2、新线( )包括中线测量、线路纵断面测量、线路横断面测量、工点地形测量等内容。
a、施测
b、初测
c、定测
d、放样
3、穿线交点法的程序是:( )。
a、放点、穿线、交点
b、穿线、交点、定点
c、交点、定点、放点
d、定点、放点、穿线
4、穿线交点法中,放点常用的方法有( )和( )。
a、极坐标法,支距法
b、支距法,角度交会法
c、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极坐标法
5、穿线交点法中,放出的临时点理论上应在一条直线上,实际上并不严格在一条直线上,采用目估法( )或经纬仪视准法( ),通过比较和选择,定出一条尽可能多的穿过或靠近临时点的直线。
a、放点,放点
b、穿线,穿线
c、交点,交点
d、定点,定点
6、在线路偏角测定后,定出其分角线方向,在此方向上钉临时桩,以便日后测设线路曲线的( )。
a、直圆点
b、圆直点
c、缓圆点
d、曲中点
7、圆曲线主点中,( )是线路前进方向由圆曲线进入直线的分界点,用yz表示。( )是两直线相交的点,用jd表示,不是主点,更不是京东。
a、直圆点,交点
b、直圆点,曲中点
c、圆直点,交点
d、圆直点,曲中点
8、圆曲线的测设元素中,( )是jd至zy或yz的直线长度,用t表示。( )是圆曲线弧线长度,用l表示。
a、切线长,切曲差
b、切线长,曲线长
c、外矢距,切曲差
d、外矢距,曲线长
9、在直线上超高为0,在圆曲线上超高为h,这就需要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插入一段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至( )半径r的曲线,使超高由零逐渐增加到h,同时实现曲率半径的过渡,这段曲线称为( )。
a、圆曲线,圆曲线
b、缓和曲线,缓和曲线
c、缓和曲线,圆曲线
d、圆曲线,缓和曲线
10、缓和曲线的性质是缓和曲线上任意点处的( )与该点到曲线起点的( )成反比。
a、曲率半径,直线长度
b、转向角,直线长度
c、曲率半径,曲线长度
d、转向角,曲线长度
11、切线支距坐标系是以缓和曲线的起点(zh)为坐标( ),以zh的切线为( ),切线的垂线为( ),x轴指向jd,y轴指向圆心o。
a、原点,x轴,y轴
b、x轴,y轴,原点
c、y轴,x轴,原点
d、原点,y轴,x轴
12、曲线主点中,( )是按线路前进方向由第一段缓和曲线进入圆曲线的分界点,用hy表示。( )是为圆曲线的中点,用qz表示。
a、圆缓点,圆中点
b、缓圆点,圆中点
c、圆缓点,曲中点
d、缓圆点,曲中点
13、对曲线进行详细测设时,在铁道工程中,缓和曲线上每隔( ),圆曲线上每隔( ),设置整桩。在公路工程中,无论缓和曲线或是圆曲线均设置( )整桩。
a、10m,20m,10m
b、20m,10m,20m
c、10m,20m,20m
d、20m,20m,10m
14、中平测量记录表中,每一测站的各项计算依次按下列公式进行: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 ( );转点高程=视线高程-( );中线桩处的地面高程=视线高程-( )。
a、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前视读数
b、后视读数,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c、前视读数,后视读数,后视读数
d、前视读数,前视读数,后视读数
15、道路工程的纵断面图的下部表格,在( )一栏内,分别用斜线或水平线表示设计坡度的方向,线的上方注记坡度数值(按百分点注记),下方注记坡长。水平线表示平坡。不同的坡段以竖线分开。在( )一栏内,填写相应中线桩处的路基设计高程。在( )一栏内,填写填挖土深度。
a、直线和曲线,地面高程,填挖土深度
b、坡度和距离,地面高程,土石方深度
c、直线和曲线,设计高程,土石方深度
d、坡度和距离,设计高程,填挖土深度
16、新线( )包括中线测量、线路纵断面测量、线路横断面测量、工点地形测量等内容。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施测
b、初测
c、定测
d、放样
17、在线路偏角测定后,定出其分角线方向,在此方向上钉临时桩,以便日后测设线路曲线的( )。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直圆点
b、圆直点
c、缓圆点
d、曲中点
18、测设曲线的整桩和加桩不能称为圆曲线的( )。
a、元素计算
b、里程计算
c、详细测设
d、主点测设
19、曲线主点里程计算过程中,根据计算出的曲线( ),通过某已知点里程推算各主点里程,通常沿里程( )方向进行推算,并对最后一个得出的主点里程进行( )。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常数,减小,检核
b、要素,减小,校核
c、常数,增加,检核
d、要素,增加,校核
20、横断面上中线桩的地面高程已在纵断面测量时测出,只要测量出各地形特征点相对于中线桩的( ),就可以确定其( )。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坐标和高程,平距和高差
b、平距和高程,点位和高差
c、坐标和高差,平距和高程
d、平距和高差,点位和高程
21、阶段性既是测量技术本身的特点,也是线路设计过程的需要。渐进性是指线路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竣工经历了一个从粗到精的过程。
22、整桩号为1 100,即此桩距起点1100 km
23、进行圆曲线主点的测设时,在jd2安置经纬仪,照准jd1,此时视准轴与第一段直线的方向重合,量取t,得zy;照准jd3,此时视准轴与第二段直线的方向重合,量取t,得yz;将视线转至内角平分线上,量取e,得qz。
24、对曲线进行详细测设时,在铁道工程中,缓和曲线上每隔20m,圆曲线上每隔20m,设置整桩。在公路工程中,无论缓和曲线或是圆曲线均设置10m整桩。
25、根据实际工程要求,确定绘制横断面图的水平和垂直比例尺。依据横断面测量得到的各点间的平距和高差,在毫米方格纸上绘出各中线桩的横断面图。
26、带状( )是定线设计的主要依据,用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27、( )是为施工技术设计而作的勘测工作。施工技术设计是根据定测所取得的资料,对线路全线和所有个体工程做出详细设计,并提供工程数量和工程预算。
28、中线测量分为( )测设、转点测设、偏角测量、中桩测设等四项工作。
29、采用支距法放点是在现场以相应导线点为( ),用方向架标定垂线方向,按支距测设出相应的各临时点。
30、转点测设分两( )间设转点和延长线上设转点两种情况。
31、圆曲线的测设元素中,外矢距是( )至曲中点的直线距离,用e表示。
32、《规范》规定,平曲线上中桩,宜采用( )、切线支距法和极坐标法测设。
33、插入缓和曲线之后,使原来的圆曲线长度变( )了,但曲线总长度增加了。
34、缓和曲线的常数中,x0、y0是缓和曲线的终点(hy)在( )坐标系中的坐标。
35、曲线主点中,( )是按线路前进方向由圆曲线进入第二段缓和曲线的分界点,用yh表示。缓直点是按线路前进方向由第二段缓和曲线进入第二段直线的分界点,用hz表示。
36、曲线的综合( )包括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0、切曲差q等四个。其名称数量与圆曲线相同,但插入缓和曲线后,其计算公式有了变化。
37、横断面测量是指在每个中桩点测出垂直于中线的地面线,地物点至中桩的距离和高差,并绘制成横断面图。横断面图反映( )于线路中线方向上的起伏情况。
38、道路工程的纵断面图的下部表格,在线型(直线和曲线)一栏中,按里程桩号标明线路的直线部分和曲线部分。曲线部分用直角折线表示,上凸表示线路右偏,下凹表示线路( ),并注明交点编号及其桩号,注明r、t、l、e等曲线参数。
第九章 单元作业
1、简述线路横断面测量的步骤。
第十章 桥梁工程测量
10.1桥梁控制测量随堂测验
1、在选定的桥梁中线上,于桥头、桥尾两端埋设两个控制点,两控制点间的连线称为( )。由于墩台定位时主要以这两个点为依据,所以( )的精度直接影响墩台定位的精度。
a、桥轴线,桥轴线长度
b、桥梁线,桥梁线长度
c、工作线,工作线长度
d、线路中线,线路中线长度
2、根据桥梁跨越的( )和地形条件,确定平面控制网的( )。
a、河流长度,布设形式
b、河流长度,控制点位
c、河流宽度,布设形式
d、河流宽度,控制点位
3、在《铁路测量技术规则》中,根据桥轴线的精度要求,将三角网的精度分为( )等级,它们分别对( )的精度要求。
a、五个,测边和测角
b、四个,测角和高差
c、五个,高差和测边
d、四个,测边和测角
4、根据不同的桥梁类型和不同的施工方法,测量的工作内容和测量方法也有所不同。
5、水准基点是永久性的,必须十分稳固。除了它的位置要便于保护外,根据地质条件,可采用混凝土标石、钢管标石、管柱标石或钻孔标石。在标石上方嵌以刻有“十”字的金属中心标志。
10.2桥梁施工测量随堂测验
1、在直线桥上,桥梁和线路的中线都是直的,两者( )。但在曲线桥上就不一样了,曲线桥的中线是曲线,但每跨桥梁却是直的,所以桥梁中线与线路中线基本构成了附和的折线,这种折线称为( )。
a、完全重合,桥梁转折线
b、完全重合,桥梁工作线
c、相互垂直,桥梁转折线
d、相互垂直,桥梁工作线
2、直线桥墩台的纵轴线与线路中线的方向( )。在墩台中心架设仪器,自线路中线方向测设( )角,就是横轴线的方向。
a、重合,180°
b、重合,90°
c、垂直,180°
d、垂直,90°
3、基桩位置的放样是以墩台的纵横轴线为坐标轴,根据设计位置用( )测设。在基桩施工完成以后,承台修筑以前,要再次测定其位置,作为( )。
a、直角坐标法,测设资料
b、直角坐标法,竣工资料
c、极坐标法,测设资料
d、极坐标法,竣工资料
4、根据地形条件,可采用直接测距法或交会法测设出墩台中心的位置。
5、当桥墩位于水中,无法丈量距离和安置反光棱镜时,要采用距离交会法。
第十章 单元测验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桥梁测量的工作内容?
a、贯通误差调整
b、施工控制测量
c、墩台中心测设
d、梁部放样
2、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桥轴线长度中误差与下列哪两个因素有关?
a、墩中心的点位放样限差,梁长
b、墩中心的点位放样限差,联数
c、固定支座安装限差,梁长
d、固定支座安装限差,联数
3、钢板梁和短跨简支钢桁梁的桥轴线长度中误差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梁长
b、梁长制造限差
c、墩中心的点位放样限差
d、固定支座安装限差
4、对于直线桥或曲线桥的桥轴线长度,可用光电测距仪或钢卷尺( )。对于精度要求高或复杂的特大桥,要布置三角网或小三角网等( ),进行( )。
a、间接测定,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测量
b、直接测定,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测量
c、间接测定,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
d、直接测定,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
5、在直线桥的桥头附近,施工时,因为机具、材料等遮挡视线,无法利用主网的点进行施工放样,可以根据主网( )以上的点将控制点加密。这些加密点称为( )。
a、两个,加点
b、两个,插点
c、三个,加点
d、三个,插点
6、水准基点除用于施工外,也可作为以后( )的高程基准点。从而保证桥梁施工的高程精度,( )的稳定性。
a、变形观测,监测墩台
b、改造扩建,监测墩台
c、变形观测,监测线路
d、改造扩建,监测线路
7、水准基点布设的数量要根据河流宽度和桥的大小确定。一般小桥可只布设一个;( )m以内的大中桥,要在两岸各布设( );当桥长超过( )m时,由于两岸连测不便,为了在高程变化时易于检查,每岸至少要设置( )。
a、500,一个,500,两个
b、200,一个,200,两个
c、500,两个,500,三个
d、200,两个,200,三个
8、在桥梁墩台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测设出( )位置,测设数据是根据控制点坐标和设计的( )位置计算出来的。放样可采用直接测设或交会的方法。
a、线路的中线,线路中线
b、桥梁的中线,桥梁中线
c、墩台的中心,墩台中心
d、墩台的细部,墩台细部
9、桥梁墩、台中心的测设过程中,根据计算出的距离,从( )的一个端点开始,用检定过的钢尺逐段测设出墩台中心,并附合于( )的另一个端点上。如在限差范围之内,则依据各段距离的长短按比例调整已测设出的距离。在调整好的位置上钉一个小钉,就是要测设的点位。
a、工作线,工作线,平均的
b、工作线,工作线,按比例
c、桥轴线,桥轴线,平均的
d、桥轴线,桥轴线,按比例
10、随着工程的进展,需要经常进行交会定位。为了工作方便,提高效率,通常都是在交会方向的( )上设立标志。在以后交会时即不再测设( ),而是直接照准标志。
a、中心点,角度
b、中心点,距离
c、延长线,角度
d、延长线,距离
11、相邻梁跨工作线构成的偏角α称为( );每段折线的长度l称为( )。e、α、l在设计图中都已经给出,根据给出的e、α、l,就可以测设墩位。
a、桥梁偏角,桥墩中心距
b、桥梁偏角,桥墩偏距
c、桥梁转角,桥墩中心距
d、桥梁转角,桥墩偏距
12、所谓纵轴线是指过墩台中心( )于线路方向的轴线,而横轴线是指过墩台中心( )于线路方向的轴线;桥台的横轴线是指桥台的( )。
a、平行,垂直,胸墙线
b、平行,垂直,后墙线
c、垂直,平行,胸墙线
d、垂直,平行,后墙线
13、曲线桥的墩台轴线位于桥梁偏角α的分角线上,在墩台中心架设仪器,照准相邻的墩台中心,测设( )角,就是纵轴线的方向。自纵轴线方向测设( )角,就是横轴线方向。
a、α,90°
b、α,180°
c、α/2,90°
d、α/2,180°
14、所谓护桩就是在墩台的纵横轴线上,于两侧各订设至少( )木桩,因为有( )桩点才可恢复轴线的方向。为防止破坏,可以多设几个。
a、一个,两个
b、两个,三个
c、两个,四个
d、两个,两个
15、在开挖基坑时,如坑壁需要有一定的坡度,要应根据( )和( )设出开挖边界线。
a、埋置深度,坑壁坡度
b、埋置深度,基坑长宽
c、基坑深度,坑壁坡度
d、基坑深度,基坑长宽
16、架梁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测设( )的位置,测设时也是先设计出它的纵横中心线的位置。( )的纵横中心线与( )纵横轴线的位置关系是在设计图上给出的。
a、支座底板,支座底板,墩台
b、支座底板,支座底板,支座
c、支承垫石,支承垫石,墩台
d、支承垫石,支承垫石,支座
17、水准基点除用于施工外,也可作为以后( )的高程基准点。从而保证桥梁施工的高程精度,( )的稳定性。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变形观测,监测墩台
b、改造扩建,监测墩台
c、变形观测,监测线路
d、改造扩建,监测线路
18、水准基点布设的数量要根据河流宽度和桥的大小确定。一般小桥可只布设一个;( )m以内的大中桥,要在两岸各布设( );当桥长超过( )m时,由于两岸连测不便,为了在高程变化时易于检查,每岸至少要设置( )。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500,一个,500,两个
b、200,一个,200,两个
c、500,两个,500,三个
d、200,两个,200,三个
19、在开挖基坑时,如坑壁需要有一定的坡度,要应根据( )和( )设出开挖边界线。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埋置深度,坑壁坡度
b、埋置深度,基坑长宽
c、基坑深度,坑壁坡度
d、基坑深度,基坑长宽
20、基桩位置的放样是以墩台的纵横轴线为坐标轴,根据设计位置用( )测设。在基桩施工完成以后,承台修筑以前,要再次测定其位置,作为( )。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直角坐标法,测设资料
b、直角坐标法,竣工资料
c、极坐标法,测设资料
d、极坐标法,竣工资料
21、架梁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测设( )的位置,测设时也是先设计出它的纵横中心线的位置。( )的纵横中心线与( )纵横轴线的位置关系是在设计图上给出的。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支座底板,支座底板,墩台
b、支座底板,支座底板,支座
c、支承垫石,支承垫石,墩台
d、支承垫石,支承垫石,支座
22、为了满足墩台定位的精度要求,首先需要估算出线路中线长度所需要的精度,以便合理地拟定测量方案。
23、连续梁和长跨简支钢桁梁的桥轴线长度中误差与节间拼装限差、每联节间数、固定支座安装限差、联数等因素有关。
24、对于跨越无水河道的直线小桥,桥轴线长度可以直接测定,墩台位置也可直接利用桥轴线的两个控制点测设,无需建立高程控制网。但跨越有水河道的大型桥梁,墩台无法直接定位,就必须建立高程控制网了。
25、对于曲线桥,必须在两岸线路中线上,再分别布设2个控制点,形成控制曲线,使桥梁中线与线路中线平顺对接。
26、桥梁水准点与线路水准点应采用统一的高程系统。与线路水准点连测的精度不需要很高。当包括引桥在内的桥长小于500m时,可以使用四等水准连测,大于500m时,可用三等水准进行测量。
27、直接测距法不适用于无水或浅水河道。
28、当桥墩筑出水面以后,就可以在墩上架设反光镜,利用光电测距仪,以直接测距法定出墩中心的位置。
29、墩台中心就位于桥梁工作线的交点上,曲线桥的墩台中心测设,就是测设工作线的交点。
30、在设计桥梁过程中,为了使梁在列车运行时两侧的受力均匀,桥梁工作线应尽量接近线路中线,所以布置梁时,要使工作线的转折点向线路中线外侧移动一段距离e,这段距离称为“桥墩偏距”。偏距e一般是以梁长为弦线的一半。
31、为了进行墩台施工的细部放样,需要测设它的纵横轴线。
32、在曲线桥上的护桩纵横交错在使用时极易弄错,所以在桩上一定要注明墩台编号。
33、根据已经设出的墩中心位置,纵横轴线及基坑的深度,测设出基坑的边界线。
第十章 单元作业
1、简述架梁时的主要测量工作。
第十一章 隧道工程测量
11.1隧道工程测量概述随堂测验
1、隧道工程的特点是开挖顺着( )不断地向洞内延伸,衬砌和避车洞、排水沟、电缆槽等洞内建筑物的施工紧跟其后,不等隧道( ),隧道内的大部分建筑物已经修建完成。
a、中线,贯通
b、中线,开挖
c、导线,贯通
d、导线,开挖
2、( )是指在隧道施工中,由于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以及细部放样的误差,使得两个相向开挖工作面的施工中线,不能理想地( ),从而产生( )的现象。
a、开挖误差,衔接,碰撞
b、开挖误差,对接,错开
c、贯通误差,对接,碰撞
d、贯通误差,衔接,错开
3、贯通误差在( )方向的投影长度称为纵向贯通误差,简称纵向误差,其允许值一般为±20cm,它与隧道长度有关。在( )方向的投影长度称为横向贯通误差,简称横向误差,其允许值一般为±10cm,同样与隧道长度有关。在( )方向的投影长度称为高程贯通误差,简称高程误差,它的允许值一般为±5cm。
a、垂直于中线,线路中线,高程
b、垂直于中线,线路中线,平面
c、线路中线,垂直于中线,高程
d、线路中线,垂直于中线,平面
4、隧道工程按长度的分类时,长度在500至1500m的曲线隧道属于长隧道。
5、隧道测量的作用之一是在地下标定出地下工程建筑物的设计中心线和平面坐标,为开挖、衬砌和施工指定方向和距离。
11.2地面控制测量随堂测验
1、使用中线法进行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先将洞内线路中线点的平面位置测设于( ),要经检核确认该段中线与两端相邻线路中线,能够( )后,才可以依据该段中线,进行引测进洞和洞内中线测设。
a、地面,进行测设
b、地面,正确衔接
c、洞内,进行测设
d、洞内,正确衔接
2、洞外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照设计精度,施测两相向开挖洞口附近水准点之间的高差,以便将整个隧道的统一( )系统引入洞内,保证隧道在( )方面正确贯通,使隧道工程在( )方面正确修建。
a、高程,平面,平面
b、高程,高程,高程
c、坐标,平面,高程
d、坐标,高程,平面
3、下列哪项不属于隧道内的定向方法?
a、经过一个竖井定向
b、经过两个竖井定向
c、经过横洞与斜井的定向
d、使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定向
4、对于直线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两端洞口较为精确点的平面位置,并引测进洞的方向。
5、使用导线法进行洞外平面控制测量。为了增加检核条件,导线环个数不应少于4个;每个环的边数一般为4至6条。
11.3地下施工测量随堂测验
1、地下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以必要的精度,按照与洞外控制测量统一的坐标系统,建立洞内的控制系统。这样根据洞内导线的( ),就可以放样出隧道中线及其衬砌的位置,指出隧道开挖的( ),保证相向开挖的隧道在所要求的精度范围内( )。
a、坐标,位置,对接
b、高程,位置,贯通
c、高程,方向,对接
d、坐标,方向,贯通
2、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的主要任务是随时确定开挖的( ),此外还要定期检查工程( ),并计算完成的土石方数量。在隧道竣工后,还要进行竣工( )。
a、位置,质量,测量
b、位置,进度,验收
c、方向,质量,验收
d、方向,进度,测量
3、横向贯通误差是贯通误差在( )于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 )影响隧道的施工质量,严重者可能导致隧道( )。
a、垂直,直接,报废
b、垂直,不太,修整
c、平行,直接,修整
d、平行,不太,报废
4、采用导线法进行洞内平面控制测量,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贯通面处,横向误差不能超过容许的数值;二是,地下导线点的位置要保证在隧道内能以必要的精度进行放样。
5、洞内应每隔200~500m设立一对永久的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可选在导线点上,也可根据情况埋设在隧道的顶板、底板或边墙上。
第十一章 单元测验
1、隧道测量的工作内容包括洞外控制测量,洞内控制测量,进洞测量,( ),贯通误差调整,竣工测量等。洞外控制测量又称为( )。
a、洞外中线测设,地面控制测量
b、洞外中线测设,地下施工测量
c、洞内中线测设,地面控制测量
d、洞内中线测设,地下施工测量
2、隧道测量的作用之一是保证在两个( )开挖面的掘进中,施工中线在平面和高程上按设计的要求正确( ),保证开挖不超过规定的界线,保证所有建筑物在( )前能正确地修建。
a、反向,贯通,通车
b、反向,衔接,贯通
c、相向,衔接,通车
d、相向,贯通,贯通
3、在高程控制测量中,洞内、洞外高程测量误差对高程贯通误差的影响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隧道总的高程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等影响原则
b、隧道总的高程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有无竖斜井
c、隧道总的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等影响原则
d、隧道总的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有无竖斜井
4、使用导线法进行洞外平面控制测量。隧道洞外导线测量和经纬仪导线测量方法相同,但它的精度要求( ),所以,测角和量边均用较( )的仪器和方法。
a、较低,精密
b、较低,一般
c、较高,精密
d、较高,一般
5、三角测量除采用( )三角网外,还可采用边角网和三边网。但从精度、工作量、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以( )三角网较合适。
a、测边,测边
b、测边,测角
c、测角,测边
d、测角,测角
6、使用gps法进行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用gps时,只需在洞口处布点,对于直线隧道,洞口点选在线路中线上,另外再布设( )定向点,要求洞口点与定向点通视。对于曲线隧道还应把曲线的主要控制点,切线上的( )包括在网中。
a、一个,一点
b、一个,两点
c、两个,一点
d、两个,两点
7、对各种洞外控制测量方法的描述,下列哪一个是错误的?
a、中线法最简单,但方向控制较差,只适用于较短的隧道
b、导线法布设简单、灵活、地形适应性强、外业工作量少
c、三角测量法方向控制精度最高,但三角点的布设限制较多,丈量工作简单,平差计算工作量少
d、gps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效率最高的控制形式
8、对于中间包含曲线的隧道,隧道中线转折点的坐标和曲线半径已由设计文件给定。因此,可以计算两端进洞中线的( )和( ),并进行测设。当掘进达到曲线段的里程以后,按照线路测量中测设曲线的方法,测设曲线上的里程桩。
a、方向,里程
b、方向,高程
c、坐标,里程
d、坐标,高程
9、在隧道施工中,除了通过开挖平洞、斜井来增加工作面外,还可以采用开挖( )的方法来增加工作面,将整个隧道分成若干段,实行( )开挖。
a、竖井,整段
b、竖井,分段
c、横井,整段
d、横井,分段
10、一井定向是在竖井内挂两根钢丝,钢丝的上端固定在地面,下端投到定向水平。在地面测算两钢丝的坐标,同时在井下与永久控制点连接,如此达到将点坐标和一个方向导入地下的目的。定向工作分投点和连接测量两部分。
a、坐标,高程,坐标
b、高差,高程,坐标
c、坐标,坐标,方向
d、高差,坐标,方向
11、如果采用导线法进行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地下导线会随着隧道的开挖而向前延伸,因此只能敷设支导线或( ),( )将整条导线一次测完。而( )只能用重复观测的方法来进行检核。
a、导线环,可以,导线环
b、导线网,可以,导线网
c、导线环,无法,支导线
d、导线网,无法,导线网
12、洞内平面控制测量中的主要导线:当坑道掘进大于( )时,基本导线将不能保证应有的贯通精度了,这时就要选择一部分基本导线点来敷设主要导线,主要导线的边长为( )。为了改善( )条件,主要导线点应尽量靠近隧道中线。
a、1km,150~800m,通视
b、1km,50~100,开挖
c、2km,150~800m,开挖
d、2km,50~100,通视
13、洞内高程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利用( )高程控制点向( )传递高程。
a、洞口,洞内
b、洞口,洞外
c、洞内,洞口
d、洞内,洞外
14、有时,由于隧道内施工场地狭小,工种繁多,干扰较大,所以洞内水准测量还常使用倒尺法传递高程。此时,高差等于( )减( )。倒尺的读数应作为( )计算。
a、后视读数,前视读数,正值
b、后视读数,前视读数,负值
c、前视读数,后视读数,正值
d、前视读数,后视读数,负值
15、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根据洞内布设的地下( ),经过坐标推算,确定隧道中心线方向上的有关点位,用来准确指导较长隧道的( ),便于日常施工( )。
a、水准点,掘进工艺,放样
b、水准点,开挖方向,检查
c、导线点,掘进工艺,检查
d、导线点,开挖方向,放样
16、为了控制隧道坡度和高程的正确性,通常在隧道岩壁上每隔( ),标出比洞底地坪高出( )的抄平线,又称腰线。腰线与洞底地坪的设计高程线是( )的。施工人员根据腰线可以很快地放样出坡度和各部位的高程。
a、50~100m,1.5m,平行
b、50~100m,1m,垂直
c、5~10m,1.5m,垂直
d、5~10m,1m,平行
17、隧道竣工后,为检查主要结构及线路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 )。包括隧道净空( )测量、永久中线点及水准点的( )等工作。
a、竣工测量,高度,测绘
b、竣工测量,断面,测设
c、精测精调,高度,测设
d、精测精调,断面,测绘
18、在高程控制测量中,洞内、洞外高程测量误差对高程贯通误差的影响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a、隧道总的高程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等影响原则
b、隧道总的高程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有无竖斜井
c、隧道总的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等影响原则
d、隧道总的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有无竖斜井
19、下列哪些项属于隧道内的定向方法?
a、经过一个竖井定向
b、经过两个竖井定向
c、经过横洞与斜井的定向
d、使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定向
20、一井定向是在竖井内挂两根钢丝,钢丝的上端固定在地面,下端投到定向水平。在地面测算两钢丝的( ),同时在井下与永久控制点连接,如此达到将点( )和一个( )导入地下的目的。定向工作分投点和连接测量两部分。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坐标,高程,坐标
b、高差,高程,坐标
c、坐标,坐标,方向
d、高差,坐标,方向
21、隧道竣工后,为检查主要结构及线路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 )。包括隧道净空( )测量、永久中线点及水准点的( )等工作。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竣工测量,高度,测绘
b、竣工测量,断面,测设
c、精测精调,高度,测设
d、精测精调,断面,测绘
22、横向贯通误差是贯通误差在( )于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 )影响隧道的施工质量,严重者可能导致隧道( )。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垂直,直接,报废
b、垂直,不太,修整
c、平行,直接,修整
d、平行,不太,报废
23、隧道工程测量在勘测设计阶段,主要是保证隧道相向开挖时,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贯通,并使建筑物的位置符合规定,不侵入建筑限界,确保运营安全。
24、隧道测量的作用包括保证各种设备的正确安装;为设计和管理部门提供竣工测量资料等。
25、对于贯通误差的影响因素,一般将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误差,作为影响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一个独立的因素。将两相向开挖的洞内导线测量的误差,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按照等影响原则确定相应的横向贯通误差。
26、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中线法、精密导线法、三角网法和gps法等。
27、使用导线法进行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导线边长应尽量接近于测距仪的最佳测程,并且大于500m;要尽量直伸布设,减少转折角个数。
28、洞外高程控制测量中,每一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2个水准点,最好是安置一次水准仪就可测出两水准点之间的高差。
29、洞外高程控制测量,二、三等高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四、五等级也可采用水准测量。
30、进洞关系计算时,用线路中线点和控制点的坐标,反算两点的坐标和高程,从而确定进洞测量的数据,把中线引入洞内。
31、为了保证地下各方向的开挖面能准确贯通,必须将地面控制网中点位的坐标、方位和高程,通过竖井传递到地下,这项工作称为地下控制测量。
32、根据工具的不同,竖井高程传递分为钢尺传递法和测距仪传递法。
33、洞内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基本导线。当掘进100~300m时,为了检查坑道的方向是否与设计的相符合,就要选择一部分施工导线点敷设边长为25~50m,精度要求较高的基本导线。
34、三等及以上的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四、五等可采用水准测量或使用光电测距进行三角高程测量。
35、断面放样前,一般给出断面宽度b、拱高d、拱弧半径r,以及设计起拱线的高度l等数据。
36、隧道坡度放样的方法有半径法和支距法。
37、隧道施工时基本上都是采用边开挖、边衬砌的方法,等到隧道贯通时,未衬砌部分也所剩不多,所以,能够进行中线调整的地段有限。于是,如何保证隧道在贯通时,两相向开挖施工中线的相对错位不超过规定的限值,是隧道施工测量的关键问题。
38、高程贯通误差是贯通误差在高程方向的投影长度。高程要求的精度,使用一般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就可满足。
39、纵向贯通误差是贯通误差在线路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对隧道施工和隧道质量影响较小,一般不超过±320mm。
第十一章 单元作业
1、简述贯通误差的分类与要求。
工程测量期终考试
工程测量期终考试
1、在以()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km
b、10km
c、15km
d、20km
2、若a点的高程为85.76m,b点的高程为128.53m,设假定水准面高程为100m,并设为±0.00标高,则a、b点的标高为( )。
a、85.76m,128.53m
b、-85.76m,-128.53m
c、14.24m,-28.53m
d、-14.24m,28.53m
3、水准测量中( )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a、水准管气泡居中
b、对水准尺读数
c、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d、气候变化
4、相对误差越小,精度( )。
a、越高
b、越低
c、相同
d、无法判断
5、已知ab两点高程为11.166m、11.157m。今自a点开始实施高程测量观测至b点,得后视读数总和26.420m,前视读数总和为26.431m,则闭合差为( )。
a、 0.001m
b、-0.001m
c、 0.002m
d、-0.002m
6、双面水准尺的黑面是从零开始注记,而红面起始刻划( )。
a、两根都是从4687开始
b、两根都是从4787开始
c、一根从468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
d、一根从4677开始,另一根从4787开始
7、水准测量时,瞄准水准尺的一般步骤为( )。
a、物镜对光、初步瞄准、目镜对光、精确瞄准、消除视差
b、目镜对光、初步瞄准、物镜对光、精确瞄准、消除视差
c、初步瞄准、目镜对光、物镜对光、精确瞄准、消除视差
d、目镜对光、初步瞄准、精确瞄准、物镜对光、消除视差
8、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水准仪视线高程为()m。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9、测得有三个测站的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各站观测高差分别为 1.501m、 0.499m和-2.009m,则该路线的闭合差和各站改正后的高差为()m。
a、 0.009;1.504、0.502和-2.012
b、-0.009;1.498、0.496和-2.012
c、-0.009;1.504、0.502和-2.006
d、 0.009;1.498、0.505和-2.006
10、m点的高程为43.251m,测得后视读数为a=1.000m,前视读数为b=2.283m,则视线高hi和待测点b的高程分别为()m。
a、45.534,43.251
b、40.968,38.685
c、44.251,41.968
d、42.251,39.968
11、水平角观测时,为精确瞄准目标,应该用十字丝尽量瞄准目标( )。
a、顶部
b、底部
c、约1/2高处
d、约1/3高处
12、以下使用经纬仪观测某一水平方向,其中读数记录正确的是( )。
a、108°7′24″
b、54°18′6″
c、043°06′20″
d、1°06′06″
13、采用经纬仪盘右进行水平角观测,瞄准观测方向左侧目标水平度盘读数为145°03′24″,瞄准右侧目标读数为34°01′42″,则该半测回测得的水平角值为()。
a、111°01′42″
b、248°58′18″
c、179°05′06″
d、-111°01′42″
14、使用经纬仪,对两个水平角进行观测,测得∠a=30°06′06″,∠b=180°00′00″,其测角中误差均为±24″,则两个角的精度关系是( )。
a、a角精度高
b、b角精度高
c、两角观测精度一样高
d、无法确定
15、测回法观测某水平角一测回,上半测回角值为102°28′13″,下半测回角值为102°28′20″,则一测回角值为( )。
a、102°28′07″
b、102°28′17″
c、102°28′16
d、102°28′33″
16、经纬仪测量竖直角时,盘左盘右读数的理论关系是( )。
a、相差90°
b、相差180°
c、相加得180°
d、相加得360°
17、观测某目标的竖直角(顺时针注记),盘左读数为101°23′36″,盘右读数为258°36′00″,则指标差为( )。
a、 24″
b、-12″
c、-24″
d、 12″
18、某直线的象限角为北西35°,则其反坐标方位角为( )。
a、35°
b、145°
c、215°
d、325°
19、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00°,则该直线的象限角为( )。
a、ne60°
b、se30°
c、se80°
d、sw80°
20、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
a、238°36′24″
b、301°23′36″
c、58°36′24″
d、-58°36′24″
21、第ⅲ象限直线,象限角r与方位角α的关系为( )。
a、r=180°-α
b、r=α
c、r=α-180°
d、r=360°-α
22、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为( )。
a、0°~270°
b、-90°~90°
c、0°~360°
d、-180°~180°
23、某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50°,则其坐标增量的符号为( )。
a、δx为正,δy为正
b、δx为正,δy为负
c、δx为负,δy为正
d、δx为负,δy为负
24、丈量一段距离,往、返测为126.78米、126.68米,则相对误差为( )。
a、1/1267
b、1/1200
c、1/1300
d、1/1167
25、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m。
a、-170.919
b、170.919
c、104.302
d、-104.302
26、已知一导线fx= 0.06m,fy=-0.08m,导线全长为392.90m,其中一条边ab距离为80m,则坐标增量改正数分别为( )。
a、-1cm,-2cm
b、 1cm, 2cm
c、-1cm, 2cm
d、 1cm,-2cm
27、六边形闭合导线,其内角和理论值应为( )。
a、360°
b、540°
c、720°
d、900°
28、实测四边形内角和为359°59′24″,则角度闭合差及每个角的改正数为( )。
a、 36″、-9″
b、-36″、 9″
c、 36″、 9″
d、-36″、-9″
29、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90°18′52″,用经纬仪测右角∠abc的值为308°07′44″,则bc的坐标方位角为( )。
a、62°11′08″
b、-117°48′52″
c、242°11′08″
d、-297°11′08″
30、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 )。
a、反号平均分配
b、按角度大小成比例反号分配
c、任意分配
d、分配给最大角
31、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方法是()分配。
a、反符号按边长比例
b、反符号按边数平均
c、按边长比例
d、按边数平均
32、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 )。
a、2m
b、0.2m
c、0.02m
d、0.002m
33、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实地的( )。
a、地势陡峭
b、地势平缓
c、高程较大
d、高差较小
34、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2000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
a、1.62cm
b、3.24cm
c、6.48cm
d、16.2cm
35、全站仪显示屏显示“hr”代表 ( )。
a、盘右水平角读数
b、盘左水平角读数
c、水平角(右角)
d、水平角(左角)
36、全站仪显示屏显示“vd”代表( )。
a、斜距
b、水平距离
c、高程
d、垂直距离
37、下列关于测量的基本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测量基本工作有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高差测量
b、水平角测量和水平距离测量,目的是确定点的平面位置
c、确定点的高程位置,应进行高差测量
d、进行直线定向,需测量水平角
38、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
a、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
b、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c、次序上先测角后测距
d、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
39、传统的测量方法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 )。
a、水平角
b、竖直角
c、水平距离
d、高差
40、下列关于水准面,说法正确的有( )。
a、水准面有无穷多个
b、水准面处处都与其铅垂方向垂直
c、水准面上所有的点的大地高程相等
d、水准面是不光滑的曲面
41、关于系统误差说法正确的有( )。
a、系统误差具有统计规律性
b、系统误差的符号和大小都是确定的,或者具有一定的规律
c、系统误差可以通过观测方法或改正方法加以消除或减弱
d、系统误差对观测成果影响较小,观测过程中可以不予处理
42、关于偶然误差说法正确的有( )。
a、偶然误差的符号和大小是不确定的
b、偶然误差具有统计规律性
c、无限次观测,偶然误差之和趋向于0,所以测量成果中偶然误差可以不存在
d、小误差出现的几率大
43、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仪器的视线高等于( )。
a、后视读数 后视点高程
b、前视读数 后视点高程
c、后视读数 前视点高程
d、前视读数 前视点高程
44、测站校核常用的方法是( )。
a、双面尺法
b、双仪高法
c、往返测法
d、闭合测法
45、下列关于水准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水准测量精度优于其他高程测量方法
b、用于水准测量的仪器必须能提供水平视线
c、水准测量是高程控制测量的首选方法
d、水准测量精度较高要求时,前后视距应尽量相等
46、在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倾斜,则其读数值( )。
a、当水准尺向前或向后倾斜时增大
b、当水准尺向左或向右倾斜时减小
c、总是增大
d、总是减小
47、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 )。
a、使竖轴处于铅垂位置
b、使水平度盘水平
c、使横轴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轴位于竖直度盘铅垂面内
48、垂直角观测的步骤是( )。
a、观测前应看清竖盘注记形式,定垂直角计算公式
b、对中、整平经纬仪,量取仪器高并记录
c、盘左位置瞄准目标,对准标尺确定目标高处,务必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后读数
d、盘右观测方法同c
49、以下关于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注意事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仪器高度应与观测者的身高相适应
b、操作过程中不要用手扶三脚架
c、照准标志要竖直,瞄准目标时尽量照准目标中部
d、水平角观测过程中,不得再调整照准部水准管
50、经纬仪的安置包括( )。
a、对中
b、整平
c、瞄准
d、读数
51、角度测量分为( )。
a、水平角测量
b、直角测量
c、竖直角测量
d、三角测量
52、用视距法测量地面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需要观测的数据是( )。
a、上丝读数
b、下丝读数
c、中丝读数
d、竖盘读数
53、下列关于直线方位角说法正确的有( )。
a、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301°23′36″。
b、直线正反方位角相差180°
c、坐标方位角是以坐标纵轴为标准方向的
d、真方位角不能换算坐标方位角
54、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与( )。
a、导线的几何图形无关
b、导线的几何图形有关
c、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有关
d、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无关
55、导线内业计算中,按闭合差反符号分配的有( )。
a、高差闭合差
b、坐标增量闭合差
c、导线全长闭合差
d、角度闭合差
56、下列测量工作,( )不属于导线内业工作。
a、水平角测量
b、水平距离测量
c、角度闭合差计算与调整
d、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与调整
57、下列关于地形图比例尺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地形图比例尺指的是图上距离与实地水平距离的比值,写成分子为一的分数形式
b、地形图比例尺大小指的是比值的大小
c、地形图比例尺可以以图示形式表示
d、比例尺精度与地形图比例尺无关
58、下列选项属于地物的是( )。
a、悬崖
b、铁路
c、黄河
d、长城
59、下列选项属于地貌的是( )。
a、悬崖
b、丘陵
c、洼地
d、长城
60、平面点位的测设方法有( )等。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61、测设的三项基本工作是( )。
a、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b、已知坐标的测设
c、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d、已知设计高程的测设
62、在工程施工现场,测量的主要工作是测绘地形图。
63、测定也称为放样,是在工程施工中确定建筑物的位置。
64、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65、测量面积较大时,计算和绘图时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点的空间位置。
6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3º分带比6º分带测量更精确,但工作量增大
67、当在施工现场有互相垂直的主轴线时,可以以主轴线建立施工现场的ab坐标系。
68、系统误差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但其大小和符号有一定规律,故采取一定措施可加以消除。
69、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向于零。
70、水准测量时,用十字丝的中间横丝读取水准尺上读数。
71、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时,不论是正像或倒像,应由小到大,并估读到毫米。
72、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作用是它代替了普通水准仪的水准器,可以使水准仪的视准轴迅速处于水平位置。
73、在一个测回中,同一方向的盘左、盘右水平度盘读数之差称为互差。
74、如果竖直读盘为顺时针盘,盘左位读出竖直读数为84°26′34″,则竖直角应为-5°33′26″
75、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360度
76、地形图中平距越大越缓
77、碎部测量可以在控制点展绘前进行。
78、当点位于两根等高线之间的时候,该点高程为两根等高线高程的平均值。
79、直角坐标法是利用纵横坐标之差,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一种方法。
80、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远的施工场地可以采用极坐标法
81、无论什么情况下,坐标方格网尺寸大小均为10cm
82、碎部测量必须用盘左和盘右同时进行。
83、结合图表一般放在图廓上方偏右的位置
84、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85、一幅地形图中等高距可以有很多个
86、确定地面点位关系的基本元素是
87、我国现在采用的1980年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 )
88、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 )
89、当视线水平时,望远镜中的水准尺上丝读数为2.253米,下丝读数为1.526米,该水准尺的尺间距为( )
90、在a点量取经纬仪高度i=1.650m,望远镜照准b点标尺,中丝、上丝、下丝读数分别为v=1.400m,b=1.785m,a=1.015m,竖直读数为85°35′16″,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米(保留两位小数)。
91、当视线水平时,望远镜中的上丝读数为2.153米,下丝读数为1.265米,则目标的水平距离为( )米。
92、山脊线和山谷线与等高线的关系一般为( )
93、地形图中间曲线采用( )线型进行绘制。
94、地形图中助曲线采用( )线型进行绘制。
95、地形图中平距越小坡度越( )。
96、对于地貌而言,特征点一般选择在()、()等地性线上。
97、当量距比较困难时可以采用( )法进行点位测设
98、( )是建立在直角坐标原理基础上测设点位的方法。
99、( )是根据控制点、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测设点平面位置的方法。
100、由高程为504.321m的已知水准点b,测设一个设计高程为505.104m的a点,水准仪安置于两者之间,读得b点水准尺读数为1.642m,当a点水准尺读数为( )时,其尺底恰为其设计高程。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2023-01-04 06:19
2023-01-04 05:50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2023-01-04 05:40
2023-01-04 05:34
2023-01-04 04:22
最新文章
vr教育资源快速开发与应用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会计学基础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有效教学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线上实时教学法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创业之路——带你玩转设计思维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标签列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_智慧职教答案
(952)
2021知到app医药企业管理技术参考答案
(445)
2021智慧树(知到)人类与生态文明期末答案
(475)
中国大学慕课mooc_现代密码学_mooc题库查题答案
(225)
超星尔雅运筹学2021慕课答案
(859)
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答案百度文库
(589)
南京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665)
课后答案2021知到app基础英语写作
(187)
备案号: 买球平台网址的版权所有 买球平台网址 copyright © 2012-2023
青果答案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