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机械学基础(下)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8673 人参与  2023-01-04 06:02:32    点这评论
第1周 可拆连接

第1周 单元测验

1、在螺栓连接中,有时在一个螺栓上采用双螺母,其目的是( )。
    a、提高强度
    b、提高刚度
    c、防松
    d、减小每圈螺纹牙上的受力

2、当两个被连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 )。
    a、螺栓连接
    b、螺钉连接
    c、双头螺柱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3、在螺栓连接中,采用弹簧垫圈防松是( )。
    a、摩擦防松
    b、机械防松
    c、冲边防松
    d、粘结防松

4、键的长度主要是根据( )来选择。
    a、传递转矩的大小
    b、轮毂的长度
    c、轴的直径
    d、其他

5、单线螺纹的螺距( )导程。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与导程无关

6、当两个被连接件不太厚,受力较大时,宜采用( )。
    a、双头螺柱连接
    b、螺栓连接
    c、螺钉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7、螺纹连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
    a、增加螺纹连接的轴向力
    b、增加螺纹连接的横向力
    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d、增加螺纹连接的刚度

8、销钉在使用时的主要作用包括( )。
    a、定位
    b、连接
    c、保护被连接件
    d、防松

9、关于图中结构错误,描述正确的是( )。
    a、螺栓缺少安装空间,应反向
    b、螺栓螺纹应增加预留长度
    c、螺纹大径应小于连接件光孔孔径
    d、被连接件应加工内螺纹

10、同一公称直径的螺纹可以有多种螺距,其中具有最大螺距的螺纹叫粗牙螺纹,其余的叫细牙螺纹。

11、螺栓的标准尺寸为中径。

12、普通平键是标准件。

13、在螺纹连接中,开口销和止动垫片都属于机械防松方法。

第2周 不可拆连接和轴的结构设计

第2周 单元测验

1、强度和刚度要求较高的轴,其材料可以选择为( )。
    a、普通碳素结构钢
    b、q235
    c、45
    d、20cr

2、不太重要或受力较小的传动轴,其材料可以选择为( )。
    a、合金钢
    b、q235
    c、45
    d、40cr

3、当采用轴肩定位轴上零件时,零件轴孔的倒角应( )轴肩的过渡圆角半径。
    a、大于
    b、小于
    c、大于或等于
    d、小于或等于

4、增大轴在阶梯过渡处的圆角半径的作用是( )。
    a、使零件轴向定位比较可靠
    b、使轴的加工方便
    c、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d、使轴和轴上零件很好地贴合

5、轴环的用途是( )。
    a、作为加工时的轴向定位
    b、使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定位
    c、提高轴的强度
    d、提高轴的刚度

6、为了保证轴上零件的定位可靠,应使其轮毂长度( )安装轮毂的轴头长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7、为提高轴的疲劳强度,应优先采用( )的方法。
    a、选择好的材料
    b、提高表面质量
    c、减小应力集中
    d、增大轴的直径

8、圆形光学零件的固定方法包括( )。
    a、辊边法
    b、压圈法
    c、电镀法
    d、胶接法

9、( )属于轴向定位和固定方法。
    a、圆螺母
    b、弹性挡圈
    c、套筒
    d、键

10、同时实现轴向和周向固定的方法包括( )。
    a、紧定螺钉连接
    b、销钉连接
    c、过盈连接
    d、轴端挡圈

11、图中所示轴系零部件结构中的错误包括( )。
    a、套筒高度应低于轴承内圈
    b、轴环高度应低于轴承内圈
    c、齿轮宽应大于相配轴段长度
    d、与齿轮相配的键长度过大

12、压圈法可用于圆形光学零件的固定,该方法属于不可拆连接方式。

13、之所以将轴设计成阶梯形,主要是为了加工方便。

第3周 轴的强度和刚度校核、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第3周 单元测验

1、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的轴强度不足,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用合金钢
    b、减小应力集中
    c、提高表面硬度
    d、增大轴的直径

2、代号为30310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径为( )。
    a、10mm
    b、100mm
    c、50mm
    d、30mm

3、代号为3108、32208、3308的滚动轴承的( )相同。
    a、外径
    b、内径
    c、精度
    d、宽度

4、推力轴承是以承受( )载荷为主。
    a、径向
    b、轴向
    c、径向和轴向
    d、以上三个都可以

5、轴承代号6312所属的轴承类型为( )。
    a、角接触球轴承
    b、深沟球轴承
    c、圆锥滚子轴承
    d、推力轴承

6、轴承代号30208对应的宽度系列代号表示( )。
    a、宽系列
    b、正常系列
    c、窄系列
    d、特宽系列

7、一轴上装有一对6312型深沟球轴承支承,轴承所受的负荷fr1=5500 n, fa1=3000 n, fr2=6500 n,fa2=0 n,其转速 n=1250r/min,运转时有轻微振动,冲击负荷系数fd=1.2,则轴承1的当量动载荷为( )。
    a、6000n
    b、7800n
    c、7220n
    d、9816n

8、如图所示,某设备中一转轴,两端用30207型轴承。轴工作转速 n=1450r/min,轴所受的轴向载荷fa=3000 n,轴所受的径向载荷fr1=3000 n, fr2=6000 n,设计寿命l10h=1500h,负荷系数 fd=1.5。则关于该轴承寿命说法正确的是 ( )。
    a、均满足寿命要求
    b、轴承i满足寿命要求,ii不满足
    c、轴承i不满足寿命要求,ii满足
    d、都不满足寿命要求

9、设计轴时,一般先按弯扭合成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10、轴的刚度设计的目的是保证轴工作时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11、滚动轴承的结构一般是由内圈,外圈和滚动体所组成。

12、当载荷以径向为主,轴向载荷较小,转速较高而无其它特殊要求时,应优先采用向心球轴承系列。

13、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寿命是指在额定工况和额定动载荷作用下,90%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第4周 联轴器和直线运动机构

第4周 单元测验

1、如图所示,螺旋千分尺的圆锥标尺刻有100条刻线,如果每条刻线对应的螺杆轴向位移为0.005mm。螺杆采用双头螺纹,其螺距p为( )。
    a、0.25mm
    b、0.5mm
    c、1mm
    d、2mm

2、如图差动螺旋传动,螺杆上有螺距不等的两段螺纹,其中螺距p1=1.5mm, p2=1mm,均为右旋,均为单头螺纹,螺杆转动方向如图示。当螺杆转动4圈时,可动螺母移动距离和方向应为( )。
    a、向右2mm
    b、向左2mm
    c、向右10mm
    d、向左10mm

3、如图所示,滑板由差动螺旋带动在导轨上移动,螺纹1为m12×1.25,螺纹2为m10×0.75。若1为左旋,2为右旋,滑板移动距离和方向为( )。
    a、向右0.5mm
    b、向右1mm
    c、向右2mm
    d、向左2mm

4、定位滚动轴承的轴肩高度应( )滚动轴承内圈厚度,以便于拆卸轴承。
    a、大于
    b、小于
    c、大于或等于
    d、等于

5、滚动轴承安装时,一般对其内外圈都要进行必要的( )固定。
    a、轴向
    b、周向
    c、径向
    d、其它

6、下列可以对滚动轴承内圈实现轴向固定的方法为( a )。
    a、轴肩,弹性挡圈,圆螺母
    b、普通平键,导向平键
    c、圆锥销,圆柱销
    d、以上均不是

7、.螺旋传动是利用螺旋副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机械传动。

8、螺旋传动把主动件的直线运动转变为从动件的回转运动。

9、螺纹代号m12中的m表示普通螺纹,12表示公称直径。

10、对于双线螺纹来说,导程等于螺距的2倍。

11、定位滚动轴承的轴肩高度应小于滚动轴承内圈厚度,以便于拆卸轴承。

12、轴承安装时游隙过小,会导致轴承容易发热和磨损。

第5周 带传动

第5周 单元测验

1、摩擦型带传动是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带的紧边拉力
    d、带的松边拉力

2、带张紧的目的是( )。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3、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
    a、工作平隐,基本无噪声
    b、承载能力大
    c、传动效率高
    d、使用寿命长

4、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优点是( )。
    a、传动效率高
    b、带的寿命长
    c、带的价格便宜
    d、承载能力大

5、带传动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 )。
    a、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较小
    b、带绕过带轮产生了离心力
    c、带的紧边和松边存在拉力差
    d、带传递的中心距大

6、以打滑和疲劳断裂为主要失效形式的传动是( )传动。
    a、齿轮
    b、链
    c、蜗杆
    d、带

7、带的楔角( )轮槽楔角可保证带与轮良好接触。
    a、大于
    b、小于
    c、任意
    d、等于

8、带传动中,v1为主动轮圆周速度、v2为从动轮圆周速度、v为带速,这些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
    a、v1=v2=v
    b、v1>v>v2
    c、v1    d、v1=v>v2

9、带传动中,选择同步带的型号是根据( )。
    a、小带轮直径
    b、转速
    c、传递功率
    d、计算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10、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
    a、带的寿命缩短
    b、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
    c、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d、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11、带传动主要依靠带的张紧力传递运动和动力。

12、带传动中,带的弹性滑动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13、摩擦型带传动是根据摩擦原理工作的。

14、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接触面上的摩擦力传递载荷的,所以带轮工作表面愈粗糙愈好。

15、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带在带轮上打滑。

16、带传动存在弹性滑动的根本原因是松、紧边存在拉力差。

第6周 齿轮传动设计

第6周 单元测验

1、为了使相啮合的一对齿轮其强度和寿命接近,通常( )。
    a、大齿轮的硬度大于小齿轮的硬度
    b、小齿轮的硬度大于大齿轮的硬度
    c、大、小齿轮的硬度相同
    d、其他

2、一对啮合齿轮,使小齿轮齿宽略大于大齿轮齿宽的目的是( )。
    a、提高小齿轮齿根弯曲强度
    b、补偿安装误差,保证全齿宽接触
    c、减小小齿轮载荷分布不均
    d、减小小齿轮齿根弯曲强度

3、对于标准齿轮传动,影响齿形系数的主要几何参数是( )。
    a、齿轮的模数
    b、齿轮的压力角
    c、齿轮的齿数
    d、齿轮的顶隙系数

4、对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表面接触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 )。
    a、中心距和齿宽
    b、中心距和模数
    c、中心距和齿数
    d、模数和齿宽

5、在下面的各种方法中,( )不能增加齿轮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
    a、直径不变增大模数
    b、齿轮负变位
    c、由调质改为淬火
    d、适当增加齿宽

6、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若z1=18,z2=72,则这对齿轮的弯曲应力( )。
    a、
    b、
    c、
    d、

7、今有四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齿数z1=20、z2=40、z3=60、z4=80,模数m1=4mm、m2=3mm、m3=2mm、m4=2mm,则齿形系数最大的为( )。
    a、
    b、
    c、
    d、

8、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主动齿轮转速n1=970r/min,传动功率p1=10kw,主动齿轮分度圆直径d1=100mm,则主动轮轮齿上所受径向力大小为( )。
    a、716.65n
    b、984.54n
    c、336.73n
    d、1968.87n

9、齿轮传动的特点( )。
    a、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大
    b、使用寿命长,但传动效率低
    c、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不高
    d、能实现无级变速

10、设计一般闭式齿轮传动时,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主要针对的失效形式是( )。
    a、轮齿疲劳折断
    b、齿面塑性变形
    c、齿面点蚀
    d、磨损

11、一对齿轮啮合,两齿面接触应力相等,许用接触应力可能不等。

12、齿根弯曲强度决定了直齿圆柱齿轮的模数。

13、齿轮传动按最小体积原则,可取各级传动比依次增大。

14、作用在某一轴上的转矩大小与该轴传递的功率和转速均成正比。

15、低速重载软齿面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是塑性变形。

16、一般参数的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点蚀。

第7周 弹性元件的设计

第7周 单元测验

1、圆柱形螺旋弹簧的有效圈数按弹簧的( )要求计算得到。
    a、稳定性
    b、刚度
    c、结构尺寸
    d、强度

2、弹簧的曲度系数k,其数值大小取决于( )。
    a、弹簧中径
    b、旋绕比c
    c、弹簧丝直径
    d、螺旋升角

3、圆柱形螺旋弹簧的弹簧丝直径按弹簧的( )要求计算得到。
    a、强度
    b、稳定性
    c、刚度
    d、结构尺寸

4、圆柱螺旋弹簧的旋绕比c是( )的比值
    a、弹簧丝直径d与中径d
    b、中径d与弹簧丝直径d
    c、弹簧丝直径d与自由高度h0
    d、自由高度h0与弹簧丝直径d

5、某波纹膜片的工作半径r=20mm,中间刚性中心的半径r0=6mm。当此膜片承受压力为0.05mpa时,为使其中心回到原来位置需在相反方向加集中力(加在其中心)大小等于( )。
    a、18.7n
    b、82.2n
    c、45.2n
    d、29.1n

6、e型膜片的工作直径d=50mm,厚度h=0.15mm,材料为50crva,弹性模量e=2.1´105mpa(铍青铜的弹性模量e=1.3´105mpa),当其承受压力为0.12mpa时,中心位移量等于( )。
    a、2.4mm
    b、1.2mm
    c、0.3mm
    d、0.6mm

7、.如图两弹簧i、ii并联工作,其刚度分别为k1、k2。则组合弹簧刚度k满足( )。
    a、k=k1 k2
    b、k=1/(k1 k2)
    c、1/k=1/k1 1/k2
    d、其他

8、在仪器制造中,片弹簧可以用于( )
    a、加力元件
    b、弹性导轨
    c、弹簧触点
    d、测量元件

9、等截面悬臂直片弹簧在端部集中力作用时,关于各截面弯曲应力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端最大
    b、固定端最大
    c、各截面均相等
    d、自由端等于零

10、圆柱螺旋弹簧按载荷作用方式可分为拉伸弹簧、压缩弹簧和扭簧。

11、圆柱螺旋弹簧外径d2与内径d1之差等于一个弹簧丝直径d的大小。

12、具有预紧力的片弹簧特性曲线通过坐标系原点。

13、工作在小位移下的平膜片属于线性弹性元件。

14、e形膜片的相对灵敏度是指膜片中心位移s与工作直径d之比。

15、若波纹管的单波刚度为k单,波纹数为n,则波纹管的刚度等于nk单。

16、弹性元件的灵敏度和刚度满足倒数关系。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为连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两块薄钢板,一般采用( )。
    a、螺栓连接
    b、双头螺柱连接
    c、螺钉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2、当两个被连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连接不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 )。
    a、螺栓连接
    b、螺钉连接
    c、双头螺柱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3、螺纹连接预紧的目的之一是( )。
    a、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
    b、增加被连接件的刚性
    c、减小螺栓的刚性
    d、以上均不是

4、根据扭转强度所估算出直径为转轴轴端处( )直径。
    a、最大
    b、最小
    c、较大
    d、较小

5、向心滚子轴承适用的场合为( )。
    a、径向载荷为主,转速较高
    b、径向载荷较大,转速较低
    c、径向和轴向载荷均较大
    d、轴向载荷为主

6、向心推力轴承( )。
    a、只能承受径向载荷,不能承受轴向载荷
    b、只能承受轴向载荷,不能承受径向载荷
    c、可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d、以上都不正确

7、轴承代号30208对应的直径系列代号表示( )。
    a、轻系列
    b、中系列
    c、重系列
    d、特轻系列

8、如图所示,试计算30205型号的圆锥滚子轴承ι与π所受的当量动负荷。已知:30205型号轴承的e=0.37, fs= fr /(2y) , y=1.6,工作平稳, 冲击负荷系数fd=1.0,则轴承ι的当量动载荷为( ) 。
    a、1900n
    b、3000n
    c、6000n
    d、4000n

9、联轴器的主要作用是( )。
    a、缓和冲击和振动
    b、补偿两轴间的偏移
    c、联接两轴并传递运动和转矩
    d、防止机器发生过载

10、刚性联轴器和挠性联轴器的主要区别是( )。
    a、挠性联轴器内装有弹性件,而刚性联轴器不能
    b、挠性联轴器能补偿两轴间的偏移,而刚性联轴器不能
    c、刚性联轴器传递转矩大
    d、刚性联轴器对中性好

11、凸缘联轴器使用时要求( )。
    a、两轴可以径向偏移
    b、两轴可相对倾斜
    c、具有吸震缓冲作用
    d、两轴严格对中

12、万向联轴器是( )。
    a、刚性联轴器
    b、无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
    c、非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
    d、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

13、如图所示,滑板由差动螺旋带动在导轨上移动,螺纹1为m20×2.5,螺纹2为m16×1.5。1为左旋,2为右旋,手柄按所示方向回转10周时,滑板移动距和方向为( )。
    a、向右40mm
    b、向左40mm
    c、向右10mm
    d、向左10mm

14、带传动中,在预紧力相同的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带( )。
    a、强度高
    b、尺寸小
    c、有楔形增压作用
    d、没有接头

15、带传动中,v1为主动轮圆周速度、v2为从动轮圆周速度、v为带速,这些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
    a、v1=v2=v
    b、v1>v>v2
    c、v1    d、v1=v>v2

16、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 )。
    a、带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
    b、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c、带在轮上打滑
    d、带的弹性滑动

17、带传动打滑总是( )。
    a、在小轮上先开始
    b、在大轮上先开始
    c、在两轮上同时开始
    d、不确定

18、带传动采用张紧装置的目的是( )。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调节带的预紧力

19、同种材质、型号的v型带所能传递的功率主要取决于( )。
    a、传动比
    b、传递中心距和带长
    c、小带轮包角
    d、小带轮直径和带速

20、在开口传动中,v带传动用的比平带传动多,这是因为( )。
    a、v带截面积大,强度大
    b、v带与带轮接触面积大
    c、v带可张得更紧
    d、v带与带轮的当量摩擦系数大

21、带传动采用张紧轮时,张紧轮应布置在( )。
    a、松边内侧近小轮处
    b、松边内侧近大轮处
    c、松边外侧近小轮处
    d、松边外侧近大轮处

22、一般参数的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a、齿面点蚀
    b、轮齿折断
    c、齿面塑性变形
    d、齿面胶合

23、一对相啮合的圆柱齿轮的z2>z1,b1>b2,其接触应力的大小是( )。
    a、σh1=σh2
    b、σh1<σh2
    c、σh1>σh2
    d、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24、对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 )。
    a、中心距和齿宽
    b、中心距和模数
    c、中心距和齿数
    d、模数和齿宽

25、设计硬齿面齿轮传动,当直径一定,常取较少的齿数,较大的模数以( )。
    a、提高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
    b、提高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
    c、减少加工切削量,提高生产率
    d、提高轮齿抗塑性变形能力

26、一对减速齿轮传动中,若保持分度圆直径d1不变,而减少齿数并增大模数,其齿面接触应力将( )。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不确定

27、在下面的各种方法中,( )不能提高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a、直径d不变而增大模数
    b、改善材料
    c、增大齿宽b
    d、增大齿数以增大d

28、现有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轮1:m1=3 mm、z1 =25,齿轮2:m2 = 4 mm、z2=48,则它们的齿形系数( )。
    a、yf1 >yf2
    b、yf1 <yf2
    c、yf1 =yf2
    d、yf1 ≤yf2

29、一对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已够,而弯曲强度不足,首先应考虑的改进措施是( )。
    a、增大中心距
    b、使中心距不变,增大模数
    c、使中心距不变,增加齿数
    d、模数不变,增加齿数

30、设计齿轮传动时,若保持传动比i和齿数和不变,而增大模数m,则齿轮的( )。
    a、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提高
    b、弯曲强度不变,接触强度提高
    c、弯曲强度与接触强度均不变
    d、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不变

31、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主动齿轮转速n1=970r/min,传动功率p1=10kw,主动齿轮分度圆直径d1=100mm,则主动轮轮齿上所受径向力大小为( )。
    a、358.34n
    b、984.54n
    c、336.73n
    d、925.16n

32、图示齿轮传动系统中,一对齿轮传动效率为0.95,一对轴承传动效率为0.99。则机械传动的总效率等于( )。
    a、
    b、
    c、
    d、

33、以下哪项不属于常用的弹性元件( )。
    a、片簧
    b、螺旋弹簧
    c、膜片
    d、悬臂梁

34、在弹性范围内,加载与去载时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 )。
    a、非线性度
    b、弹性滞后
    c、弹性后效
    d、灵敏度

35、对圆形截面弹簧丝的扭转弹簧,旋绕比为c,其曲度系数为( )。
    a、(4c-1)/4c
    b、(4c-1)/(4c-4)
    c、1
    d、2

36、对零件连接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 )。
    a、保证强度
    b、保证位置精度
    c、连接可靠
    d、连接具有良好工艺性

37、( )属于不可拆连接方式。
    a、焊接
    b、胶接
    c、铆接
    d、过盈连接

38、常见的焊接方法包括( )。
    a、点焊
    b、缝焊
    c、对焊
    d、超声波焊

39、关于图中结构错误,描述正确的是( )。
    a、弹簧垫圈开口方向错误
    b、缺少安装螺母的扳手空间
    c、螺栓杆直径应小于连接件孔径
    d、弹簧垫圈多余

40、关于图中的结构错误,描述正确的是( )。
    a、下方连接件应做局部处理(如沉孔),保证与螺钉头部有效接触
    b、增加弹簧垫圈防松
    c、下方连接件孔径应略大于螺钉大径
    d、螺钉的螺纹长度不够

41、关于图中的结构错误,描述正确的是( )。
    a、上方连接件应做局部处理(如沉孔),保证与螺钉头部有效接触
    b、增加弹簧垫圈防松
    c、上方连接件光孔直径应略大于螺钉公称直径
    d、下方连接件应增加螺纹长度,否则影响螺钉连接深度

42、轴的设计主要包括( )。
    a、轴的结构设计
    b、轴的尺寸设计
    c、轴的材料选择
    d、轴承选择

43、消除螺纹丝杠传动回差的常用方法包括( )。
    a、径向调节法
    b、轴向调节法
    c、单面接触法
    d、调整中心距法

44、要求设计一微动装置中的差动螺杆。可动螺母的行程为2mm,手柄转动为8周,螺杆的公称直径d=14mm。现螺杆的可选螺距为:粗牙p=2; 细牙p=1.5, p=1.25, p=1。其单位都为mm 。则螺距p1和p2可以选择的组合形式有( )。
    a、p1=2,p2=1.5
    b、p1=1.5,p2=1.25
    c、p1=1.25,p2=1
    d、p1=2,p2=1

45、按照工作条件,齿轮传动可分(  )。
    a、闭式传动
    b、开式传动
    c、半开式传动
    d、变位传动

46、轮齿的主要破坏形式包括( )。
    a、轮齿折断
    b、齿面点蚀
    c、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

47、消除齿轮传动回差常用的方法包括( )。
    a、调整中心距
    b、接触弹簧法
    c、双片齿轮法
    d、径向调节法

48、圆柱螺旋弹簧按载荷作用方式不同可分别为( )。
    a、拉伸弹簧
    b、压缩弹簧
    c、扭簧
    d、片弹簧

49、同一直径的螺纹按螺旋线数不同,可分为粗牙和细牙两种。

50、普通螺纹多用于连接,梯形螺纹多用于传动。

51、在螺纹连接中,开口销和止动垫片都属于机械放松方法。

52、可拆连接的特点是打开被连接件时,构成连接的所有零件都不会损坏。

53、销钉连接只能用于固定连接件间的相对位置,不能用来传递载荷。

54、平键的剖面尺寸是根据剪切和挤压强度来设计的。

55、销钉尺寸选择依据是:在受载荷很小时按结构设计;载荷大时按强度设计。

56、连接包括可拆连接和不可拆连接两类。

57、不可拆连接在拆开连接时不会损坏连接件或被连接件。

58、轴的常用材料主要是碳素钢和合金钢。

59、既受扭矩又受弯矩的轴称之为转轴。

60、在设计轴段的长度时,为了轴向定位可靠,与齿轮相配的轴段长可比齿轮的宽小1-3mm。

61、增大轴在阶梯过渡处的圆角半径的作用是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62、轴上零件轮毂宽度应小于与之相配合的轴段的轴向尺寸。

63、当采用轴肩定位轴上零件时,零件轴孔的倒角应小于轴肩的过渡圆角半径。

64、轴环的用途是提高轴的强度。

65、用轴肩、套筒、挡圈等结构可对轴上零件作周向固定。

66、根据扭转强度所估算出的直径为轴端处最小直径。

67、轴的强度设计的目的是保证轴能安全工作。

68、推力滚动轴承主要承受径向力。

69、轴承的公称接触角是指滚动体与套圈接触处的法线与轴承径向平面之间的夹角。

70、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滚动体与滚道工作面上产生疲劳点蚀。

71、刚性联轴器要求安装精度高,具有可移性和缓冲性。

72、套筒联轴器属于刚性联轴器,其结构简单,要求安装精度高,通常传递较小转矩。

73、万向联轴器能传递任何情况下的两轴线间的运动。

74、差动螺旋传动中,当两部分螺纹旋向相同时,可动螺母移动距离与二者螺距之和成正比。

75、受力较小的螺纹丝杠机构设计时,丝杠公称直径一般不用进行强度计算,可根据结构按标准选定。

76、螺纹丝杠机构螺距的选择必须符合标准。

77、螺纹丝杠机构的回差对仪器精度影响较小,设计时可以忽略其影响。

78、带传动中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79、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由于带与带轮摩擦系数偏低。

80、正是由于过载时产生“弹性滑动”,故带传动对传动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81、v带传动中,带轮的轮槽夹角应小于v带截面的夹角。

82、传动中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调节带的初拉力。

83、一减速齿轮传动,小齿轮1选用45钢调质;大齿轮选用45钢正火,它们的齿面接触应力相等。

84、目前设计开式齿轮传动时,一般按弯曲疲劳强度设计计算,用适当增大模数的办法以考虑齿面磨损的影响。

85、设计齿轮传动时,若保持传动比i和齿数和不变,而增大模数m,则齿轮的弯曲强度与接触强度均不变。

86、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主动轮1和从动轮2的材料和热处理硬度均相同,齿数z1<z2,则它们的齿根弯曲应力σf1=σf2。

87、齿轮弯曲强度计算中齿形系数yfa反映了轮齿的形状对轮齿弯曲强度的影响。

88、增大分度圆直径可以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89、在计算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弯曲强度时,齿形系数yfa取决于齿数z。

90、设计一对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在中心距a和传动比i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主、从动轮的齿面硬度可以提高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91、为了使相啮合的一对齿轮其强度和寿命接近,通常小齿轮的硬度大于大齿轮的硬度。

92、对于减速传动,按“从小到大”的原则分配传动比。即靠近主动轮的那级齿轮传动比取小些。

93、齿轮传动按最小转动惯量原则,应保证各级传动比相等。

94、齿轮传动不宜用于轴间距离较大的单级传动。

95、传动系统的总效率等于该系统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96、弹性元件的刚度是指特性曲线上某一点处的斜率。

97、线性弹性元件的特性曲线上各点斜率相同,即该曲线为直线。

98、螺旋弹簧的初始高度h0与中径d之比为细长比,该值过大会导致失稳现象。

99、按照截面形状,片弹簧可分成等截面和变截面两种。

100、若平膜片的工作半径为r,刚性中心圆盘半径r0,则其有效面积为。

101、对于工作时,变形量与压力呈线性关系的膜片称为线性膜片。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备案号: 买球平台网址的版权所有 买球平台网址 copyright © 2012-2023 青果答案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