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诺贝尔化学奖(双语课程)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6316 人参与  2023-01-04 03:33:14    点这评论
第一章 伯纳德·费林加、夏普莱斯与范特霍夫

第一章单元测验

1、伯纳德·l·费林加获得( )诺贝尔化学奖。
    a、1993
    b、2013
    c、2016
    d、2018

2、伯纳德·l·费林加和( )一起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a、harold kroto和richard smalley
    b、ziegler和natta
    c、hermann staudinger和k.barry sharpless
    d、jean-pierre sauvage和j.fraser stoddart

3、伯纳德·l·费林加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 )
    a、发现了准晶体
    b、设计和合成了分子机器
    c、合成氨的发现
    d、高聚物化学和技术领域的发现

4、分子机器可用于( )
    a、新材料
    b、储能系统
    c、传感器
    d、以上都是

5、旋转运动由( )驱动,显示方向性控制,是一个重复的旋转过程。
    a、电能
    b、热能
    c、风能
    d、光能

6、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的是( )
    a、草酸
    b、冰醋酸
    c、甘氨酸
    d、丙氨酸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
    b、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
    c、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
    d、手性异构体性质相同

8、对于多重平衡体系,哪一论述是不正确的:
    a、多重平衡体系是指同时存在多个相关化学平衡的体系
    b、多重平衡体系中所存在的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之间确定的关系
    c、多重平衡体系中某一平衡的移动会引起其它平衡的相应移动
    d、多重平衡体系的平衡状态只与温度有关,改变某一组分的浓度和分压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

9、有关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于δrhθm>0的反应,升高温度,kθ增大
    b、对于δrhθm>0的反应,升高温度,kθ减小
    c、对于δrsθm>0的反应,升高温度,kθ增大
    d、对于δrsθm<0的反应,升高温度,kθ减小

10、范特霍夫是哪一年获得的诺贝尔化学奖?
    a、1900
    b、1901
    c、1902
    d、1903

第二章 詹姆斯·b·萨姆纳、钱永健与埃里克·白兹格

第二章测验

1、萨姆纳是在哪里发现脲酶的( )
    a、细胞
    b、土壤
    c、牛奶
    d、杰克豆

2、关于萨姆纳对脲酶的发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促进酶的研究
    b、有助于促进植物的研究
    c、有助于促进蛋白质的研究
    d、为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晶体结构奠定基础

3、在植物中,脲酶的最大活性出现在( )
    a、茎部
    b、叶子
    c、果实
    d、根部

4、钱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在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由此可知( )
    a、该生物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b、.该生物与水母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d、改变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1个核苷酸对,就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

5、2008年10月8日,日本下村修、美国沙尔菲和钱永健因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gfp)等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gfp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依据gfp的特性,你认为该蛋白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是( )
    a、标记基因,研究基因的表达
    b、标签蛋白,研究细胞的转移
    c、肌肉细胞,繁殖发光小白鼠
    d、噬菌体外壳,示踪dna路径

6、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b、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
    c、荧光蛋白属高分子化合物
    d、酶是一类重要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一种酶能催化多个反应

7、科学家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8、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 )
    a、紫外线波段
    b、可见光波段
    c、红外波段
    d、x光波段

9、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可见光是一种假想的光,实际并不存在
    b、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
    c、不可见光也可以在空气中直线传播
    d、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被反射

10、下列对不可见光的应用中,属于应用紫外线的是( )
    a、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
    b、在浴室中安装“浴霸”取暖
    c、用验钞机检验钞票真伪
    d、用遥控器遥控电视机

第三章 弗里茨·哈伯、田中耕一与罗伯特·柯尔

第三章单元测验

1、弗里茨.哈伯获得( )年诺贝尔化学奖。
    a、1916
    b、1917
    c、1918
    d、1919

2、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

3、有关催化剂的性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成氨反应若不使用催化剂,该反应就不能进行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改变,但化学性质要改变
    c、催化剂能缩短反应到达平衡所用的时间,但催化剂损耗量较大
    d、催化剂可以同样倍数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4、田中耕一是哪一年获得的诺贝尔化学奖( )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5、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和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们三人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大分子中,核心元素是( )
    a、c
    b、h
    c、o
    d、n

6、在开发质谱仪方面,田中耕一所具有的优势是( )
    a、激光领域的优势
    b、计算机领域的优势
    c、化学领域的优势
    d、人力资源的优势

7、下面科学家中哪一个不是富勒烯的发现者( )
    a、罗伯特.柯尔
    b、哈罗德.克罗托
    c、理查德.斯莫利
    d、弗里茨.哈伯

8、由于富勒烯的意外发现,罗伯特.柯尔等人获得了(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a、1995
    b、1996
    c、1997
    d、1998

9、下列一组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金刚石和富勒烯(c60)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氧气和臭氧
    d、红磷和白磷

10、富勒烯与金刚石、石墨的相互关系是( )
    a、同系物
    b、同位素
    c、同素异形体
    d、同分异构体

第四章 威拉德·弗兰克·利比、居里夫人与丹尼尔-舍德曼

第四章单元测验

1、最近,医学家们通过用放射性14c原子标记的c60示踪发现,c60的一种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aids)病毒。其中,关于放射性14c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与14n中所含中子数相同
    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d、与12c互为同位素

2、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 )
    a、电子数目不同
    b、中子数目不同
    c、质子数目不同
    d、化学性质不同

3、碳-14可用于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其原子的原子核中有8个中子,核外有6个电子,则其质子数为( )
    a、8
    b、14
    c、6
    d、2

4、碳14通过测定含哪种元素的文物来测定年代。( )
    a、铜
    b、氮
    c、氧
    d、碳

5、考古学家是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碳-14含量来推断它的生活年代。 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6、世界上第一位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是( )
    a、伊伦.约里奥.居里
    b、玛丽.居里
    c、弗朗西斯.阿诺德
    d、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

7、玛丽.居里一生为化学贡献无数,特别是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下列元素哪些是她发现的( )
    a、钡
    b、镭
    c、铜
    d、铀

8、居里夫人获得(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a、1911
    b、1912
    c、1913
    d、1914

9、谢德曼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他发现了( )
    a、结晶酶
    b、富勒烯
    c、准晶体
    d、钋和镭

10、谢德曼获得( )年诺贝尔化学奖。
    a、1993
    b、2011
    c、2013
    d、2018

第五章 弗朗西丝·阿诺德、赫尔曼·施陶丁格尔与莱纳斯·卡尔·鲍林

第五章单元测验

1、弗朗西斯.阿诺德是诺贝尔化学奖( )女性获得者。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五位

2、弗朗西斯.阿诺德获得( )年诺贝尔化学奖。
    a、1935
    b、1964
    c、1993
    d、2018

3、在人类中,细胞色素p450酶参与( )的代谢。
    a、激素
    b、维生素
    c、毒素
    d、以上都是

4、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因研究“酶的定向进化”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酶的主要成分是( )
    a、淀粉
    b、纤维素
    c、脂肪
    d、蛋白质

5、高分子界的始祖是( )
    a、施陶丁格尔
    b、弗洛里
    c、齐格勒
    d、纳塔

6、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涂料
    b、塑料
    c、合成橡胶
    d、纤维

7、高分子科学与高分子工业的衔接点为( )
    a、高分子物理
    b、高分子化学
    c、高分子材料
    d、高分子工程

8、合成纤维“六纶”中俗称人造羊毛的是( )
    a、涤纶
    b、腈纶
    c、锦纶
    d、丙纶

9、两次独立获得诺贝尔奖的男性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莫塞尔
    c、鲍林
    d、黄龙鸣

10、当碘升华时,下列各项不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间距离
    b、分子间作用力
    c、聚集状态
    d、分子内共价键

第六章 欧内斯特·卢瑟福、卡普拉斯与伊利亚·普里高津

第六章单元测验

1、欧内斯特.卢瑟福获得了(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a、1907
    b、1908
    c、1909
    d、1910

2、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一个基于( )实验现象的核结构模型,被认为是物理学中最美丽的实验之一。
    a、α粒子散射
    b、β粒子散射
    c、γ粒子散射
    d、δ粒子散射

3、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a、α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4、20世纪初,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a、鲍林
    b、卢瑟福
    c、汤姆生
    d、玻尔

5、卡普拉斯获得(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a、1964
    b、1993
    c、2013
    d、2018

6、卡普拉斯及其团队的研究旨在化学和生物分子的( )
    a、电子结构
    b、几何学
    c、动力学
    d、以上都是

7、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红磷燃烧

8、普里高津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a、非线性相互作用
    b、开放到有序
    c、随机涨落
    d、固定不变

9、耗散结构理论的分岔理论适用于()
    a、现代科学的所有研究对象
    b、生物学研究对象
    c、物理学研究对象
    d、社会研究对象

10、普里高津哪一年获诺贝尔奖( )
    a、1988
    b、1977
    c、1993
    d、2001

第七章 格哈德·埃特尔、齐格勒和纳塔

第七章单元测验

1、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发生( )
    a、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
    b、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大
    c、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
    d、大水珠,小水珠均变小

2、8. 液体表面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倾向于收缩
    b、倾向于铺展
    c、形成单分子吸附层
    d、表面不光滑

3、氨合成时,提高压力,对氨合成反应( )。
    a、平衡和速度都有利
    b、平衡有利,速度不利
    c、平衡不利,速度有利
    d、平衡和反应速度都不利

4、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有摩擦生热的过程可视为可逆过程
    b、实际的绝热过程都是可逆过程
    c、过程的可逆性越大,则功损失越多
    d、所有的不可逆过程都使环境的熵增加

5、热力学系统的平衡状态是指( )。
    a、系统内部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内部均匀一致
    b、所有广义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c、无任何不平衡势差,系统参数到处均匀一致且不随时间变化
    d、边界上有作用力,系统内部参数均匀一致,且保持不变

6、齐格勒和纳塔获得(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a、1911
    b、1935
    c、1963
    d、1993

7、齐格勒和纳塔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是因为他们( )
    a、高聚物化学和技术领域的发现
    b、结晶酶的发现
    c、富勒烯的发现
    d、合成氨的发现

8、有关聚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
    b、聚乙烯具有固定的元素组成,因而有固定的熔沸点
    c、聚乙烯塑料袋有毒,不能用来装食品
    d、聚乙烯性质稳定,不易造成污染

9、生活中的聚乙烯塑料属于( )
    a、复合材料
    b、纳米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金属材料

10、塑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软、发粘、失去刚性现象的原因是塑料中的分子出现了( )
    a、分子的交联
    b、分子的裂解
    c、分子链的增长
    d、网状结构

走近诺贝尔化学奖期末考试

走近诺贝尔化学奖(双语课程)2021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1、第一个分离和结晶酶并证明它是蛋白质的人是()
    a、罗伯特森
    b、桑格、尼克森
    c、欧文顿
    d、萨姆纳

2、居里夫人是哪两()年分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a、1903 1911
    b、1901 1911
    c、1906 1910
    d、1904 1909

3、关于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酶是蛋白质
    b、酶是激素
    c、酶是催化剂
    d、酶是大分子化合物

4、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制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机器”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c、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分子机器”是世界上最小的机器

5、分子马达由两个“刀片”组成,其中一个刀片在紫外线照射下会旋转()。
    a、45
    b、180
    c、90
    d、225

6、世界上第一个诺尔尔化学奖获得者是()
    a、莫瓦桑
    b、e·歇尔
    c、霍夫曼
    d、范特霍夫

7、2001年夏普莱斯因()可作为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为合成对人类有用的重要反应获诺贝尔化学奖
    a、聚乙烯
    b、高分子
    c、手性分子
    d、酶

8、关于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荧光蛋白属高分子聚合物
    b、酶是一类重要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一种酶能催化多个反应
    c、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
    d、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9、2008年10月8日,日本下村修、美国沙尔菲和钱永健因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gfp)等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gfp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依据gfp的特性,你认为该蛋白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是()
    a、标记基因,研究基因的表达
    b、标签蛋白,研究细胞的转移
    c、肌肉细胞,繁殖发光小白鼠
    d、噬菌体外壳,示踪dna路径

10、施用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a、尿素
    b、硫酸钙
    c、过磷酸钙
    d、硫酸钾

1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方法是()
    a、根瘤菌把氮气变为硝酸盐
    b、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c、从液态空气中分离氮气
    d、氮气和氧气合成一氧化氮

12、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贡献者.人类借助于这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单个的蛋白质分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a、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
    b、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可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
    d、消毒过程中细菌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13、13、利比的考古学时钟原理是依据()的衰变来进行的?
    a、碳-12
    b、碳-13
    c、碳-14
    d、以上都不对

14、到2019年为止一共有()位女性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5、在人类中,细胞色素p450酶参与( )的代谢。
    a、激素
    b、维生素
    c、毒素
    d、以上都是

16、高密度聚乙烯是()
    a、碳链高分子
    b、支链高分子
    c、线性高分子
    d、结晶高聚物

17、2017年十大科技新闻中唯一化学成果:曼切斯特大学开发出“分子机器人”,由150个碳、氢、氧和氮原子构成,在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来“搭建”分子。下列关于“分子机器人”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有机高分子
    b、它与传统机器人一样可以通过电驱动
    c、它与传统机器人不同在于通过化学反应下达“搭建”命令
    d、“搭建”分子只是一种物理变化

18、镭的所有同位素中,半衰期最长的是()
    a、镭206
    b、镭216
    c、镭226
    d、镭230

19、塑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硬、变脆、失去弹性现象的原因是塑料中出现了( )
    a、分子的裂解
    b、分子链的断裂
    c、分子链中支链的减少
    d、分子的交联

20、齐格勒和纳塔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是因为他们( )
    a、高聚物化学和技术领域的发现
    b、结晶酶的发现
    c、富勒烯的发现
    d、合成氨的发现

第八章 走近诺贝尔奖—健康与防护

第八章 单元测验

1、高分子界的始祖是( )
    a、施陶丁格尔
    b、弗洛里齐格勒
    c、齐格勒
    d、纳塔

2、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
    b、涂料
    c、合成橡胶
    d、纤维

3、下列不属于高分子科学的分子领域的是( )
    a、高分子物理
    b、高分子化学
    c、高分子材料
    d、高分子工程

4、高分子科学与高分子工业的衔接点为( )
    a、高分子物理
    b、高分子化学
    c、高分子材料
    d、高分子工程

5、高密度聚乙烯是( )
    a、碳链高分子
    b、支链高分子
    c、线性高分子
    d、结晶高聚物

6、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 )
    a、直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a和b

7、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从上述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是( )
    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c、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分解者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8、研制出首支黄热病疫苗的人是
    a、马克斯·泰勒尔
    b、耶西·拉齐尔
    c、卡洛斯·芬莱
    d、瓦尔特·里德

9、不属于四大塑料“四烯”的是( )
    a、聚烯烃
    b、聚氯乙烯
    c、聚苯乙烯
    d、聚异丁烯

10、合成纤维“六纶”中俗称人造羊毛的是( )
    a、涤纶
    b、腈纶
    c、锦纶
    d、丙纶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备案号: 买球平台网址的版权所有 买球平台网址 copyright © 2012-2023 青果答案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