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及设计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当前位置:正规买球app首页 » » 正文

7628 人参与  2023-01-04 06:50:11    点这评论
第0章 绪论

0-1 课程的研究对象随堂测验

1、“机械”是什么的总称?
    a、零件
    b、机器
    c、机构
    d、构件

2、课程的研究对象有:
    a、机构
    b、机器
    c、驱动系统
    d、工作系统

3、机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a、一种通过加工制造和装配而成的机件组合体
    b、各个机件之间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c、能实现能量的转换,并作有用的机械功
    d、自然形成的机件组合体

4、机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a、一种通过加工制造和装配而成的机件组合体
    b、各个机件之间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c、能实现能量的转换,并作有用的机械功
    d、自然形成的机件组合体

5、能够传递或变换运动的特定机件组合体称为机构。

0-2 课程的研究内容随堂测验

1、本课程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a、机构的组成分析
    b、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c、机械零部件的工作能力设计
    d、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第0章单元测试

1、本课程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课程?
    a、技术基础课
    b、基础课
    c、专业课
    d、核心课

2、你是否已经了解了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a、是
    b、基本了解
    c、不太了解
    d、完全不了解

3、本课程是由哪个学校开设的?
    a、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哈尔滨工业大学
    c、北京理工大学
    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本课程介绍的机器的特征有:
    a、特定机件的组合体
    b、各机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c、实现能量的转换并做有用功
    d、完全替代人类的体力劳动

5、机构的特征有:
    a、特定机件的组合体
    b、各机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c、实现能量的转换并做有用功
    d、完全替代人类的劳动

6、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a、机构的组成分析
    b、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c、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设计
    d、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7、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包含的内容:
    a、单元测试
    b、期中考试成绩
    c、期末考试成绩
    d、讨论

8、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
    a、机器
    b、机构
    c、汽车
    d、飞机

9、本课程的名称是:

第1章 机构的组成

1-1 机构的组成元素随堂测验

1、构件和零件的区别是什么?
    a、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体,零件是制造的单元体。
    b、构件是线条,零件是实体。
    c、构件是虚拟出来的,零件是实际存在的。
    d、构件是弹性的,零件是刚性的。

2、在一个机构中,最多能有几个机架?
    a、1
    b、2
    c、3
    d、任意多个

3、组成运动副的两个机构,独立的相对运动个数的最小值是多少?
    a、0
    b、1
    c、2
    d、不确定

4、机构的组成元素是什么?
    a、构件
    b、运动副
    c、零件
    d、部件

5、运动副的特征包括有:
    a、两个构件之间的一种连接
    b、被连接的两个构件具有相对运动
    c、被连接的两个构件要有接触
    d、被连接的两个构件具有相同的运动形式

6、按接触形式分类运动副时分为低副和高副。那么高副是指:
    a、点接触运动副
    b、线接触运动副
    c、面接触运动副
    d、体接触运动副

1-1 机构的组成元素随堂测验

1、运动链的类型有:
    a、开式运动链
    b、闭式运动链
    c、混合式运动链
    d、半封闭运动链

2、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有:
    a、有一个构件为机架
    b、各个构件都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c、各构件之间有相对运动
    d、运动副数量要足够

3、将若干个构件用运动副连接起来构成的可动系统称之为运动链。

1-2 机构的表达——机构运动简图绘制随堂测验

1、机构运动简图与原机械相比,哪些因素没有变化
    a、构件数量
    b、运动副数量
    c、构件的质量
    d、零件数量

2、机构运动简图,是只保留与运动有关尺寸而绘制的一种机构简图。

1-2 机构的表达——机构运动简图绘制随堂测验

1、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必须完成的工作有:
    a、分析机构的运动并确定构件的数目;确定运动副的数目和类型
    b、选择视图平面和长度比例尺
    c、用规定的符号表示运动副和构件
    d、标明原动件,并给构件编号(1,2,3,......),给运动副编号(a,b,c,......)

1-2 机构的表达——机构运动简图绘制随堂测验

1、在机构运动简图中,如何表示齿轮?
    a、用圆代表齿轮
    b、用矩形代表齿轮
    c、用正方形代表齿轮
    d、用双曲线代表齿轮

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随堂测验

1、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a、机构原动件的个数
    b、机构自由运动的度数
    c、使得机构中各个构件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所需要的独立运动的个数
    d、机构可以活动的度数

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有:
    a、机构的自由度 > 0。
    b、机构的自由度 = 原动件数目。
    c、机构的自由度 = 0。
    d、构件数 = 运动副数

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随堂测验

1、导致机构运动简图中出现复合铰链的原因是什么?
    a、由于视图方向的原因,使得同轴的若干个铰链重叠在一起,看似只有一个铰链
    b、机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复合铰链的出现
    c、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不正确,导致出现复合铰链
    d、若干个构件在同一位置构成多个移动副

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随堂测验

1、局部自由度是指:
    a、机构局部区域的构件和运动副具有的自由度。
    b、个别构件具有的,对其它构件的运动不产生影响的自由度。
    c、个别构件具有的自由度。
    d、局部机构的自由度。

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随堂测验

1、虚约束是指:
    a、机构中虚拟出来的自由度。
    b、机构中不起实际约束作用的约束。
    c、机构中根本不存在的约束。
    d、虚拟机构中的约束。

第1章单元测试

1、虚约束是指:
    a、由于某些几何条件得到满足,实际上不起作用的约束
    b、看不见的约束
    c、实际不存在的约束
    d、无法检测到的约束

2、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a、
    b、
    c、
    d、

3、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a、
    b、
    c、
    d、

4、复合铰链是指:
    a、若干构件在同一处(同一轴线上)构成的多个转动副
    b、各种铰链的复合
    c、各种转动副的复合
    d、两个构件组成多个铰链

5、局部自由度是指:
    a、个别构件具有的,不影响其他构件运动的自由度
    b、在构件的局部处存在的自由度
    c、机构局部部分的自由度
    d、局部机构的自由度

6、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a、
    b、
    c、
    d、

7、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a、
    b、
    c、
    d、

8、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a、
    b、
    c、
    d、

9、按照构件的接触形式,运动副分为低副和高副两类,那么低副是指:
    a、曲线接触的运动副
    b、面接触的运动副
    c、点、线接触的运动副
    d、直线接触的运动副

10、由构件和运动副构成的系统是:
    a、运动链
    b、机构
    c、机器
    d、构件系统

11、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a、
    b、
    c、
    d、

12、机构运动简图只保留下了与什么有关的参数?
    a、运动
    b、结构
    c、强度
    d、运动副

13、什么是构件?
    a、机构中的运动或不运动单元
    b、机构中的零件
    c、机构中的部件
    d、加工的单元体

14、平面机构中,运动副的自由度和约束数之和为:
    a、3
    b、1
    c、2
    d、4

15、按照构件的接触形式,运动副分为低副和高副两类,那么什么是高副?
    a、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b、平面接触的运动副
    c、任何接触形式的运动副
    d、曲面接触的运动副

16、运动副的主要特征包括有:
    a、一种可动的连接
    b、两个构件之间的直接接触连接
    c、两个构件之间的相互约束
    d、两个构件之间的固定连接

17、运动链的形式有:
    a、闭式运动链
    b、开式运动链
    c、开闭混合运动链
    d、并联运动链
    e、串联运动链

18、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有:
    a、选取一个构件为机架
    b、给定一定数量的原动件
    c、从动件的运动都是确定的
    d、构件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

19、机构运动简图表明了:
    a、机构中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b、机构中构件之间的运动关系
    c、构件的形状
    d、构件的结构尺寸

20、机构的组成要素是:
    a、构件
    b、运动副
    c、零件
    d、部件

21、利用简单线条和规定的运动副的表示方法绘制的机构图就是机构运动简图。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构应具有完全相同的运动特性,即它们的所有构件的运动形式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机构运动简图必须根据机构的实际尺寸按比例绘制。

22、机构中最多只能有一个机架。

23、请给出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步骤排列顺序(例如:abcdefg,大写字母!) a 分析机构运动,弄清构件数目 b 判定运动副的类型 c 标明原动件 d 对构件和运动副分别编号 e 用规定符号绘制出各运动副 f 用规定符号绘制出各构件 g 选择视图投影面,选择比例尺

第2章 机构的运动分析

2-1 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随堂测验

1、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就是在已知原动件运动规律的前提下,获得其它构件的
    a、(角)位移
    b、(角)速度
    c、(角)加速度
    d、作用力

2、本课程介绍的机构运动分析的方法有:
    a、速度瞬心法
    b、解析法
    c、相对运动图解法
    d、虚拟样机仿真法

2-2 速度瞬心法做机构的速度分析随堂测验

1、一个由n个构件组成的平面机构中,速度瞬心的数量为:
    a、n(n-1)/2
    b、n(n 1)/2
    c、n(n-1)
    d、n(n 1)

2、速度瞬心的特征包含有:
    a、是一对重合点
    b、绝对速度相同
    c、相对速度为零
    d、位于两个构件上

3、“瞬心法只能用于求解机构的速度,不能用于求解机构的加速度”。这个叙述正确吗?

2-2 速度瞬心法做机构的速度分析随堂测验

1、两个构件以转动副相连接,它们的瞬心位于:
    a、转动副的中心处
    b、转动副的接触面上
    c、构件的无穷远处
    d、构件上的某任意点

2-2 速度瞬心法做机构的速度分析随堂测验

1、“三心定理是指一个构件上的三个瞬心在一条直线上”,这个叙述正确吗?

2、三个构件具有的三个瞬心一定位于

2-2 速度瞬心法做机构的速度分析随堂测验

1、
    a、瞬心p24是绝对瞬心。
    b、瞬心p24的绝对速度为零。
    c、瞬心p24是相对瞬心。
    d、瞬心p24的绝对速度不等于零。

2-2 速度瞬心法做机构的速度分析随堂测验

1、图示曲柄滑块机构中,连杆2和滑块4的瞬心p24的位置正确吗?

2-2 速度瞬心法做机构的速度分析随堂测验

1、凸轮1和直动从动件2的瞬心p12应该与接触点b重合(如图所示)。

2-3 解析法做机构的运动分析随堂测验

1、用解析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首要的是建立机构的_________方程。
    a、速度
    b、位移
    c、加速度
    d、力平衡

2-3 解析法做机构的运动分析随堂测验

1、试选择用解析法作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的正确步骤: a. 建立坐标系; b. 列向量封闭方程; c. 用向量表示构件; d. 将向量方程投影为标量方程组; e. 求解标量方程组,获取运动参数值。
    a、a-b-c-d-e
    b、a-c-b-d-e
    c、b-c-d-e-a
    d、a-e-b-e-d

2-4 虚拟样机仿真法做机构的运动分析随堂测验

1、adams的全英文是什么?

第2章单元测试

1、
    a、2.324rad/s,顺时针方向
    b、2.324rad/s,逆时针方向
    c、20.562rad/s,顺时针方向
    d、20.562rad/s,逆时针方向

2、
    a、
    b、
    c、
    d、

3、速度瞬心是:
    a、两个构件上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重合点
    b、速度的瞬时中心
    c、瞬心的速度
    d、相对速度为零的点

4、组成转动副的两个构件的瞬心位于:
    a、转动副的中心处
    b、铰链边缘处
    c、转动副小圆符号内的某一点处
    d、铰链处

5、构成移动副的两个构件,它们的瞬心位于:
    a、垂直于移动副导路中心线的无穷远处
    b、移动副导路上
    c、移动副导路中心线上
    d、移动副导路中心线与垂线交点处

6、课程视频中所用的,用来创建机构虚拟样机的软件是:
    a、adams
    b、auto cad
    c、ansys
    d、ug

7、
    a、
    b、
    c、
    d、

8、
    a、99.227°
    b、80.246°
    c、92.352°
    d、112.342°

9、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就是要通过分析获取机构各构件的:
    a、(角)位移
    b、(角)速度
    c、(角)加速度
    d、动能
    e、作用力

10、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的方法有:
    a、图解法
    b、解析法
    c、虚拟样机仿真法
    d、试凑法

11、 图示的解答是否正确:

12、 图示的解答是否正确:

13、请给出解析法进行机构位移分析的步骤排列顺序(例如:abcde,大写字母): a 用向量表示各构件 b 建立坐标系 c 列封闭向量方程式 d 将封闭向量方程式进行投影,变成标量方程组 e 解标量方程组,获取有关位移参数

第3章 连杆机构

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应用与类型随堂测验

1、连杆机构的优点有:
    a、可传递较大的动力
    b、加工制造较容易,便于获得较高的精度
    c、可以不同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要求
    d、连杆曲线形式多样,易于满足不同轨迹的设计需要

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应用与类型随堂测验

1、根据课程所讲,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是:
    a、铰链四杆机构
    b、曲柄滑块机构
    c、回转导杆机构
    d、摆动导杆机构

2、铰链四杆机构是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其它形式的平面四杆机构都可以看成是铰链四杆机构演化而来。

3-2 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运动特性随堂测验

1、对于双摇杆机构,如取不同构件为机架,是否可能使其成为曲柄摇杆机构。
    a、一定可以
    b、一定不可以
    c、有可能可以
    d、无法判断

2、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是:
    a、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和小于或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
    b、连架杆和机架其一为最短
    c、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和大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
    d、最短杆为连杆

3、曲柄是指能够整周转动的构件。

3-2 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运动特性随堂测验

1、要将一个曲柄摇杆机构转化成双摇杆机构,可以用机架转换法。就是将
    a、原机构的曲柄作为机架
    b、原机构的连杆作为机架
    c、原机构的摇杆作为机架
    d、原机构的机架还为机架

2、满足“杆长条件”的铰链四杆机构中一定存在两个周转副。

3、整转副(周转副)就是可以整周转动的运动副。

3-2 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运动特性随堂测验

1、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是:
    a、连杆长b ≥ 曲柄长a 偏距e
    b、连杆长b < 曲柄长a 偏距e
    c、连杆长b 偏距e ≥ 曲柄长a
    d、连杆长b 曲柄长a ≥ 偏距e

2、导杆机构始终是存在曲柄的,无需任何条件。

3-2 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运动特性随堂测验

1、连杆机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行程速比系数)是指执行从动件的快行程与慢行程之间
    a、瞬时速度的比值
    b、最大速度的比值
    c、平均速度的比值
    d、平均行程的比值

2、曲柄滑块机构一定是存在急回特性的。

3、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一定是大于___。

3-2 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运动特性随堂测验

1、摆动导杆机构一定存在急回特性。

2、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一定存在急回特性。

3-3 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传力特性随堂测验

1、设计连杆机构时,为了具有良好的传力特性,应使
    a、传动角大一些,压力角小一些
    b、传动角和压力角都大一些
    c、传动角和压力角都小一些
    d、传动角小一些,压力角大一些

2、曲柄摇杆机构出现传动角最小的可能位置是
    a、曲柄与机架重叠共线时机构的位置
    b、曲柄与机架拉直共线时机构的位置
    c、连杆与摇杆重叠共线时的机构位置
    d、连杆与摇杆拉直共线时的机构位置

3、 请问,该机构的最小传动角是( )度?

3-3 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传力特性随堂测验

1、如图所示的曲柄滑块机构,机构的最大压力角的表达式为
    a、
    b、
    c、
    d、

2、导杆机构的最大压力角为( )度。

3、导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为( )度。

3-3 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传力特性随堂测验

1、图示为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试判断该机构是否存在死点位置?
    a、存在
    b、不存在
    c、有时存在
    d、无法判定

2、机构死点位置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原动件为往复运动构件
    b、机构处于传动角为零位置
    c、原动件为曲柄
    d、机构处于压力角为零位置

3-4 平面连杆机的设计——设计概述随堂测验

1、在“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中提到了哪些机构的设计?
    a、急回机构
    b、函数机构
    c、引导机构
    d、轨迹机构

2、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有:
    a、图解法
    b、解析法
    c、仿真法
    d、试凑法

3-5 平面连杆机的设计——急回机构设计随堂测验

1、 对于如图所示的雨刷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当只要求满足摇杆的行程进行机构设计时,铰链a是可以任意选定的。

3-5 平面连杆机的设计——急回机构设计随堂测验

1、急回机构设计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圆,课程视频中称这个圆为:

3-6 平面连杆机的设计——引导机构设计随堂测验

1、 如图所示为“已经运动铰链求取固定铰链”的设计方法。其设计的关键是选定运动铰链(例如b铰链)位置后,通过作图求取运动铰链若干位置(例如b1、b2、b3)的:
    a、连线
    b、连线的中垂线
    c、回转中心位置
    d、最近距离点

2、在刚体导引机构设计时,如果给定刚体的四个运动位置,且在选定了运动铰链位置的前提下,是否能够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平面连杆机构?
    a、可以
    b、不可以
    c、不一定
    d、理论上有可能,但实际设计时做不到

3-6 平面连杆机的设计——引导机构设计随堂测验

1、 在刚体引导机构设计中,当给定固定铰链位置条件下进行机构设计时,需要采用的的设计方法称为:
    a、辅助圆法
    b、刚化反转法(改换固定件法)
    c、连线求交点法
    d、中垂线法

2、刚化反转法:就是将原机构的连杆当做机架,将原机构的机架当做连杆,如此转换之后,按照给定运动铰链位置求固定铰链位置的方法进行机构的设计。

3-7 平面连杆机的设计——函数机构设计随堂测验

1、函数机构的图解法设计,最终归结到按给定若干组两个连架杆对应位置的平面四杆机构设计。其采用的方法是:
    a、刚化反转法
    b、求中垂线的方法
    c、求交点方法
    d、求回转中心方法

2、 在机构的设计过程中,只反转了铰链b的位置。为什么不反转铰链a的位置?
    a、a点位置不好反转
    b、求解铰链c的位置与铰链a位置没有直接关系
    c、无法反转a铰链位置
    d、也可以反转a铰链位置,通过a铰链来求c铰链

3-7 平面连杆机的设计——函数机构设计随堂测验

1、用平面四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来模拟一个函数关系,最多能满足函数上的几个关系点?
    a、3
    b、4
    c、5
    d、6

2、 如上面的求解过程,其中首先选定两个连架杆初始角的值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方程的求解
    b、使得方程组求解过程更清楚
    c、如果不首先设定两个连架杆初始角的值,则所设计的机构无法满足函数关系的要求
    d、因为它们是初始位置的角度值,所以必须首先设定

3-8 平面连杆机的设计——轨迹机构设计随堂测验

1、轨迹机构的设计方法是:
    a、试验法
    b、图解法
    c、解析法
    d、仿真法

第3章单元测验

1、
    a、14°
    b、8°
    c、25°
    d、30°

2、急回机构设计中,必须给定的一个参数是:
    a、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b、机架长度
    c、摇杆长度
    d、压力角

3、 杆ab,bc,ad的长度分别为:
    a、
    b、
    c、
    d、

4、连杆机构是:
    a、低副机构
    b、高副机构
    c、高、低副混连机构
    d、转动副组成的机构

5、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极位夹角”是:
    a、执行从动件摇杆处于极限位置时,对应曲柄所处位置所夹的锐角
    b、摇杆处于极限位置的夹角
    c、曲柄处于水平位置时,摇杆对应位置的夹角
    d、摇杆处于极限位置时,连杆与曲柄的夹角

6、
    a、有,无
    b、有,有
    c、无,有
    d、无,无

7、通常我们认为平面四杆机构的最基本形式是:
    a、铰链四杆机构
    b、摆动导杆机构
    c、曲柄滑块机构
    d、回转导杆机构

8、曲柄是指:
    a、能转动的构件
    b、能整周转动的连架杆
    c、能整周转动的构件
    d、具有转动副的构件

9、以下四种机构中,哪些机构一定存在急回特性?
    a、摆动导杆机构
    b、曲柄滑块机构
    c、曲柄摇杆机构
    d、双曲柄机构

10、对于解析法设计连杆机构,正确的描述是:
    a、列出已知参数和待设计参数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求解解析表达式,最终获得待求参数
    b、根据给定的解析表达式,求得设计参数
    c、通过作图得到关键点,再计算获取机构的尺寸
    d、直接通过建立坐标系进行求解

11、 连杆bc的长度为:
    a、69mm
    b、75mm
    c、86mm
    d、88mm

12、 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为:
    a、1.099
    b、1.012
    c、1.224
    d、1.576

13、图解法设计急回机构时,重要的是要作出一个圆,该圆的圆周角对应是:
    a、极位夹角
    b、压力角
    c、传动角
    d、行程角

14、
    a、
    b、
    c、
    d、

15、
    a、53°
    b、42°
    c、63°
    d、75°

16、下述表述正确是哪个?
    a、图解法设计连杆机构,就是通过作图求取转动副中心位置和移动副导路中心线位置,进一步获取构件的尺寸参数
    b、图解法设计连杆机构,就是通过作图首先获得构件的尺寸,再求取转动副中心位置和移动副导路中心线位置
    c、图解法设计连杆机构,就是通过作图,求取机构的工作特性
    d、图解法设计连杆机构,就是通过作图获取构件的尺寸参数

17、 则滑块的行程h为:
    a、40.5mm
    b、45mm
    c、30mm
    d、50mm

18、
    a、
    b、
    c、
    d、

19、 连杆bc与被动连架杆cd的长度分别为:
    a、60mm,55mm
    b、65mm,50mm
    c、60mm,45mm
    d、55mm,55mm

20、
    a、13°,71°
    b、13°,80°
    c、10°,71°
    d、10°,80°

21、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主要有:
    a、图解法
    b、解析法
    c、试验法
    d、虚拟样机法

22、连杆机构的特点为:
    a、可传递较大的动力
    b、加工制造比较容易,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c、易于实现不同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要求
    d、连杆曲线形式多样,可用来满足不同轨迹的设计要求
    e、惯性力和惯性力矩不易平衡,不适用于高速传动
    f、传动平稳

23、具有急回特性的机构有以下特征:
    a、存在等速回转的曲柄
    b、存在往复运动的构件
    c、为双曲柄机构
    d、一定是四杆机构
    e、有慢行程
    f、有快行程

24、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是:
    a、最长构件与最短构件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构件长度之和
    b、连架杆和机架其一为最短
    c、连杆为最短杆
    d、最长构件与最短构件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构件长度之和

25、
    a、ab
    b、cd
    c、ad
    d、bc

26、本mooc课中所要设计的连杆机构的主要形式有:
    a、急回机构
    b、引导机构
    c、函数机构
    d、轨迹机构
    e、爬行机构
    f、柔性机构

27、机构的演化形式主要有:
    a、改变构件的形状和相对尺寸
    b、选取不同构件作为机架
    c、改变运动副尺寸
    d、简化部分结构
    e、将高副换成低副

28、摆动导杆机构一定是存在曲柄的。

29、 (填构件编号,如:ab、bc、cd、ad)

30、

31、如图(a)所示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abc,已知偏距为e。试说明图(b)中的角2为什么角?(提示:选填传动角、最小传动角、压力角)

32、如图(a)所示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abc,已知偏距为e。试说明图(b)中的角1为什么角?(提示:选填传动角、最小传动角、压力角)

33、问题28 填空题 (4分) 如图(a)所示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abc,已知偏距为e。试说明图(b)中的角3为什么角?(提示:选填传动角、最小传动角、压力角)

34、在图示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中,已知a=100mm,e=40mm。试问:如果ab杆能成为曲柄,连杆长b的最小值为_______mm?

35、传动角与压力角的和是_______度?

第4章 凸轮机构

4-0 引言随堂测验

1、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a、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
    b、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c、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d、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确定

4-1 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随堂测验

1、在基本形式的凸轮机构中的构件有
    a、凸轮
    b、机架
    c、直动(摆动)从动件
    d、弹簧

2、凸轮机构的分类方法有
    a、按凸轮的形状分类
    b、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
    c、按从动件端部形式分类
    d、按维持高副接触的锁合方式分类

3、凸轮机构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几乎对于任意要求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都可以较为容易地设计出凸轮廓线来实现。

4-2 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随堂测验

1、对于尖端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来说,凸轮的基圆是:
    a、以凸轮回转中心为圆心,以凸轮廓线最大向径为半径的圆
    b、以凸轮回转中心为圆心,以凸轮廓线最小向径为半径的圆
    c、以凸轮回转中心为圆心,以凸轮实际廓线最大向径为半径的圆
    d、以凸轮回转中心为圆心,以凸轮廓线内任意点的向径为半径的圆

2、凸轮机构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过程有
    a、推程
    b、远休止
    c、回程
    d、近休止

3、从动件的行程h(φ)——从动件在推程过程中所运动的最大距离(或摆角)。

4、推程运动角 远休止运动角 回程运动角 近休止运动角=?(度)

4-3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随堂测验

1、 如图所示为凸轮机构中的从动件速度随凸轮转角变化的变化规律。 机构存在刚性冲击时对应的凸轮转角是
    a、
    b、
    c、
    d、

2、使得凸轮机构产生刚性冲击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
    a、等速运动规律
    b、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c、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
    d、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摆线运动规律)

3、导致凸轮机构产生柔性冲击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
    a、等速运动规律
    b、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c、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
    d、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摆线运动规律)

4、凸轮机构运动过程中不产生冲击的从动件运动规律有
    a、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b、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
    c、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摆线运动规律)
    d、3-4-5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5、 如图所示为凸轮机构中的从动件速度随凸轮转角变化的变化规律。机构存在柔性冲击时对应的凸轮转角有:
    a、a
    b、b
    c、c
    d、d

6、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的形状。

4-4 凸轮机构的设计概述随堂测验

1、在对凸轮的轮廓曲线进行设计时,给整个机构加上一个与凸轮转向相反、转速相同的公共角速度,然后再求得凸轮的轮廓曲线。这种方法称之为:
    a、图解法
    b、解析法
    c、反转法
    d、仿真法

2、凸轮机构设计的主要问题有
    a、凸轮机构的型式选择
    b、从动件运动规律选择与设计
    c、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确定
    d、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4-5 凸轮机构的图解法设计随堂测验

1、 对心尖端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应用“反转法”将从动件反转后,从动件的导路中心线一定通过凸轮的回转中心。

2、 凸轮轮廓曲线在b8与b12之间是一段(圆弧,直线,折线)

4-5 凸轮机构的图解法设计随堂测验

1、在对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进行图解法设计时,直动从动件的导路中心线与偏距圆的关系是:
    a、相切
    b、相割
    c、相离
    d、重合

2、在对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进行图解法(反转法)设计时,从动件的位移是沿着导路中心线从偏距圆开始量取,得到从动件尖端位置。

3、 图中与bk线相切的圆(绿色小圆)称为__________。

4-5 凸轮机构的图解法设计随堂测验

1、 对于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基圆是
    a、以凸轮理论廓线上最小向径为半径的圆。
    b、以凸轮理论廓线上最大向径为半径的圆。
    c、以凸轮实际廓线上最小向径为半径的圆。
    d、以凸轮实际廓线上最大向径为半径的圆。

2、 对于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的关系是
    a、法向上的等距曲线
    b、切向上的等距曲线
    c、对等曲线
    d、相近曲线

3、 如图所示的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设计中,凸轮的实际廓线是一系列小滚子的内包络线。有时也会用到这一系列小滚子的外包络线。

4-5 凸轮机构的图解法设计随堂测验

1、 在对心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设计时,凸轮廓线是反转后平底一系列位置的_______。 (单选)
    a、包络线
    b、连接线
    c、外包络线
    d、光滑连线

2、 在对心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设计时,凸轮廓线是从动件反转后的一系列b点(平底与从动件导路中心线交点)的光滑连线。

4-5 凸轮机构的图解法设计随堂测验

1、 在凸轮轮廓曲线设计过程中,用到了下述关系式: 请问,这个关系式正确吗?

2、 在凸轮轮廓曲线设计过程中,如图所示,a8b8线与凸轮廓线出现了相割的状态,所以在这个位置的从动件实际是无法到达的。

4-6 凸轮机构的解析法设计随堂测验

1、 如图所示,上述的凸轮轮廓曲线方程是在什么条件下获得的?
    a、e = 0
    b、e = 1
    c、e = rb
    d、s=e

2、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凸轮廓线的解析表达式(凸轮廓线方程)。

3、在应用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时,同样采用了“反转法”。

4-6 凸轮机构的解析法设计随堂测验

1、 如图所示,最后一个公式中负号(“-”)放在了分母的位置。这是为什么?
    a、为了能准确判断tan(x)中角度x的象限位置,进而能准确得到角度x的值。
    b、也可以将负号放在分子上。
    c、也可以将负号放在分式前面。
    d、放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没区别。

2、 如图所示,进一步推导可得:

4-6 凸轮机构的解析法设计随堂测验

1、 图中,p是什么点?
    a、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瞬心
    b、一般点
    c、机架上的点
    d、反转法派生出来的点

2、 图中 是速度吗?
    a、是
    b、不是
    c、有时是,有时不是
    d、是加速度

3、平底与凸轮廓线接触点到从动件导路中心线的距离是
    a、
    b、
    c、
    d、

4-6 凸轮机构的解析法设计随堂测验

1、 凸轮轮廓曲线上b点的坐标为
    a、
    b、
    c、
    d、

2、 如图所示的凸轮实际廓线方程中,负号(“-”)用于
    a、滚子的外包络线
    b、滚子的内包络线
    c、凸轮的理论廓线
    d、凸轮的基圆廓线

4-7 凸轮机构的虚拟样机法设计随堂测验

1、本讲应用了哪个软件进行了凸轮廓线的设计及凸轮机构的虚拟样机仿真?
    a、solidworks
    b、pro/e
    c、ansys
    d、adams

2、对于给定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在应用软件进行运动规律设定时,应用了一个什么函数?
    a、if函数
    b、step函数
    c、splin函数
    d、go函数

4-8 凸轮机构的传力特性随堂测验

1、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定义在从动件上的角度。

2、凸轮机构的压力角随着基圆的变大而变大。

3、直动从动件相对凸轮回转中心的偏置一定有利于减小凸轮机构压力角。

4、 图示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为_______(度)

5、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指:从动件受到的凸轮正压力的方向与力作用点的_______方向所夹的锐角。

4-9 凸轮机构的基本参数确定随堂测验

1、为了避免凸轮廓线出现尖点及从动件运动规律失真,则小滚子半径与凸轮廓线最小曲率半径的关系为
    a、
    b、
    c、
    d、

2、 平底直动从动件的平底宽度为
    a、
    b、
    c、
    d、

3、在确定凸轮基圆大小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机构传力特性的要求
    b、凸轮的结构要求
    c、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要求
    d、机构的设计难以程度的要求

4、避免从动件运动规律出现失真的措施有:
    a、增大凸轮的基圆半径
    b、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
    c、增大滚子半径
    d、减小滚子半径

第4章单元测验

1、
    a、
    b、
    c、
    d、

2、
    a、
    b、
    c、
    d、

3、 滚子与凸轮之间从b点到c点接触过程中,凸轮转过的角度φ为多少,推杆的位移s是多少?
    a、
    b、
    c、
    d、

4、 滚子与凸轮在c点接触时,机构的压力角αc是多少:
    a、
    b、
    c、
    d、

5、当常用的单一的一种运动规律不能满足要求时,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a、进行运动规律的组合设计
    b、对运动规律进行修正
    c、对运动规律进行误差补偿
    d、寻求满足要求的单一运动规律

6、
    a、
    b、
    c、
    d、

7、
    a、
    b、
    c、
    d、

8、 推程运动角ф,回程运动角ф',远休止角фs,近休止角ф's分别为:
    a、
    b、
    c、
    d、

9、 最大压力角αmax为:
    a、
    b、
    c、
    d、

10、
    a、
    b、
    c、
    d、

11、
    a、
    b、
    c、
    d、

12、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设计中,反转后直动从动件导路中心线一定保持与谁相切?
    a、偏距圆
    b、图与机架之间的铰链圆
    c、凸轮的最大圆
    d、凸轮的基圆

13、所谓的“刚性冲击”,理论上此时从动件的加速度为多大?
    a、无穷大
    b、零
    c、某范围内的变量
    d、某一常值

14、 其特点和适用场合为:
    a、有刚性冲击,只适用于低速情况
    b、没有冲击,可用于高速情况
    c、有刚性冲击,可用于中速情况
    d、有柔性冲击,可用于低中速情况

15、
    a、
    b、
    c、
    d、

16、凸轮轮廓曲线设计时,通常给整个机构施加一个与凸轮转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公共角速度,使得凸轮相对不动。这种方法称为:
    a、反转法
    b、相对运动变化法
    c、运动可逆法
    d、凸轮固定法

17、尖端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设计中,从动件尖端在反转后的位置一定是从什么圆上开始沿导路中心线向外量取相应的位移长度的?
    a、凸轮的基圆
    b、凸轮廓线最大圆
    c、与基圆同心,半径任取的圆即可
    d、凸轮廓线中间圆

18、 该凸轮机构的全称应该是:
    a、偏置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b、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c、偏置滚子盘形凸轮机构
    d、偏置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19、凸轮机构在某位置存在有“柔性冲击”,理论上该位置的什么是个有限的突变?
    a、从动件的加速度
    b、从动件的位移
    c、从动件的速度
    d、凸轮的位移
    e、凸轮的速度
    f、凸轮的加速度

20、
    a、
    b、
    c、
    d、

21、 其运动规律为:
    a、等速运动规律
    b、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c、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d、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e、多项式运动规律

22、
    a、
    b、
    c、
    d、

23、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指:
    a、从动件所受到的法向力的方向与力作用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b、凸轮所受到正压力的方向与力作用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c、从动件所受到的法向力的方向与凸轮上力作用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d、从动件所受到的法向力的方向与力作用点速度方向所夹的角。

24、试用解析法设计一个偏置尖端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如图所示,基圆半径rb=40mm,偏心距e=20mm,且已知直动从动件在推程和回程均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其运动的位移线图如图所示。试求当凸轮转角为φ=90°时的盘形凸轮廓线坐标值。
    a、
    b、
    c、
    d、

25、
    a、
    b、
    c、
    d、

26、凸轮机构运动的一个周期内,可以没有的过程有:
    a、远休止
    b、近休止
    c、推程
    d、回程

27、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指什么相对时间(或凸轮转角)的变化规律?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惯性力

28、以下哪些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不存在有冲击?
    a、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摆线运动规律)
    b、3-4-5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c、匀速运动规律
    d、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e、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

29、凸轮机构的组成为:
    a、凸轮
    b、机架
    c、直动或摆动从动件
    d、连杆
    e、摇杆

30、凸轮机构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哪几种?
    a、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
    b、按运动速度快慢分
    c、按从动件端部的形式分
    d、按凸轮的形状分
    e、按直动从动件相对凸轮的位置分
    f、按凸轮的转向分
    g、按保持凸轮高副的锁合方式分

31、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进行限制的原因是:
    a、提高传动效率
    b、改善受力状况
    c、限制机构尺寸
    d、避免机构卡死

32、获取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有:
    a、解析法
    b、虚拟样机仿真法
    c、实验法
    d、图解法

33、一般凸轮机构运动的一个周期都要经历哪些过程:
    a、推程
    b、远休止
    c、回程
    d、近休止

34、在凸轮理论廓线一定的条件下,从动件上的滚子半径越大,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越小。

35、 判断以下解答是否正确:

36、 判断以下解答是否正确:

37、 判断以下解答是否正确:

38、 判断以下解答是否正确:

39、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工作中,其压力角始终不变。

40、 当凸轮转角φ=180°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为多少度?(仅填写数值,不填写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1、 当凸轮转角φ=60°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为多少度?(仅填写数值,不填写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2、 其位移线图为(选择a或b填空): ab

43、 其加速度线图为(选择a或b填空): ab

44、 当凸轮转角φ=120°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为多少度?(仅填写数值,不填写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5、 凸轮的基圆半径rb为多少?(单位:mm)

46、 从动件的行程h为多少?(单位:mm)

第5章 齿轮机构

5-0 引言随堂测验

1、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a、齿廓曲线
    b、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c、齿轮的啮合传动
    d、齿轮的加工

5-1 齿轮机构的类型及特点随堂测验

1、齿轮机构传动的优点有:
    a、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
    b、传动效率高
    c、传动功率及圆周速度的范围大
    d、使用寿命长

2、齿轮机构的类型分为:
    a、平面齿轮机构
    b、空间齿轮机构
    c、混合齿轮机构
    d、单独齿轮机构

3、平面齿轮机构的啮合传动形式分为:
    a、外啮合传动
    b、内啮合传动
    c、齿轮齿条传动
    d、交错啮合传动

5-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随堂测验

1、 满足统一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共轭齿廓有多少对?
    a、1对
    b、2对
    c、3对
    d、无穷多对

2、在诸多齿轮齿廓曲线中,最为常用的曲线(本课程研究的齿轮齿廓曲线)是:
    a、渐开线
    b、摆线
    c、抛物线
    d、螺旋线

3、两个齿轮相啮合,相当于两个节圆的相对运动,这两个节圆的关系是:
    a、相切
    b、纯滚
    c、分离
    d、相割

4、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在任意位置时的传动比,都与其连心线被啮合点处的公法线所分成的两段长度成反比。可用解析式表达为:

5、两个啮合齿轮的中心矩始终______两个节圆半径之和。

5-3 渐开线及其性质随堂测验

1、渐开线上离基圆越远的点,压力角______。
    a、越大
    b、越小
    c、越趋于常值
    d、不确定

2、渐开线的性质有:
    a、发生线沿基圆滚过的直线长度=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
    b、渐开线上任意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
    c、渐开线越远离基圆,曲率半径越大。
    d、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3、渐开线作为齿轮的齿廓曲线,其优点有:
    a、满足定传动比的要求。
    b、中心距略有变动,传动比保持不变。
    c、中心距略有变动,传动比保持不变。
    d、齿轮质量轻

4、渐开线上________(基圆,节圆)的压力角等于零。

5-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随堂测验

1、分度圆的作用是
    a、齿轮几何尺寸计算的基准圆
    b、齿轮的标记圆
    c、齿轮标称尺寸圆
    d、齿轮尺寸的度量圆

2、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除了齿数外,还有:
    a、模数
    b、压力角
    c、齿顶高系数
    d、顶隙系数

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中哪些为标准值
    a、模数
    b、压力角
    c、齿顶高系数
    d、齿顶间隙系数

4、齿轮几何尺寸计算中需要计算的圆有:
    a、分度圆
    b、齿顶圆
    c、齿根圆
    d、基圆

5、齿轮几何尺寸计算中需要计算的弧长有:
    a、分度圆上的齿厚
    b、分度圆上的齿槽宽
    c、分度圆上的齿距
    d、齿顶圆上的齿距

6、齿轮几何尺寸计算中需要计算的高度有:
    a、齿顶高
    b、齿根高
    c、全齿高
    d、齿间高

7、对于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来说,所谓的“标准齿轮”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这四个参数取为标准值
    b、分度圆上的齿厚=齿槽宽
    c、
    d、

5-5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随堂测验

1、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a、两齿轮的基圆齿距相等(pb1=pf2)
    b、两齿轮的齿顶圆齿距相等(pa1=pa2)
    c、两齿轮的齿根圆齿距相等(pf1=pf2)
    d、两齿轮的节圆齿距相等(pꞌ1=pꞌ2)

2、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a、模数相等(m1 = m2)
    b、压力角相等(a1= a2)
    c、齿数相等(z1 = z2)
    d、齿宽相等(b1 = b2)

5-5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随堂测验

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安装条件是:
    a、标准齿侧间隙
    b、零齿侧间隙
    c、标准齿顶间隙
    d、零齿顶间隙

2、按照标准中心距安装的两个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具有的特点是:
    a、中心距等于两齿轮的分度圆半径之和
    b、节圆和分度圆重合
    c、分度圆压力角=节圆压力角=啮合角
    d、无齿侧间隙,具有标准的齿顶间隙

3、两个齿轮啮合传动中的无齿侧间隙,是指:
    a、
    b、
    c、
    d、

4、当两个齿轮的安装中心矩(实际中心矩)大于标准中心矩时,两个齿轮是可以啮合传动的,但是
    a、出现了齿侧间隙
    b、齿顶间隙变大,大于标准齿顶间隙
    c、啮合角变大,大于齿轮的压力角
    d、节圆变大,不再与分度圆重合

5、非标准中心矩安装的两个齿轮,一定满足以下关系式

5-5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随堂测验

1、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一对轮齿的起始啮合点是_________与啮合线的交点。
    a、主动轮的齿顶圆
    b、主动轮的齿根圆
    c、从动轮的齿顶圆
    d、从动轮的齿根圆

2、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一对轮齿的终止啮合点是_________与啮合线的交点。
    a、主动轮的齿顶圆
    b、主动轮的齿根圆
    c、从动轮的齿顶圆
    d、从动轮的齿根圆

3、齿轮机构的连续传动条件是
    a、实际啮合线长≧基圆齿距‍
    b、理论啮合线长≧基圆齿距‍
    c、实际啮合线长≧分度圆齿距
    d、理论啮合线长≧分度圆齿距

5-5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随堂测验

1、齿轮机构的连续传动要求是
    a、重合度 e ≥ 1
    b、重合度e ≥ 0.5
    c、重合度e ≤ 1
    d、重合度e ≤ 0.5

2、重合度为e =1.4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单齿啮合区长度ls与基圆齿距(pb)的关系为:
    a、ls = 0.4pb
    b、ls = 0.6pb
    c、ls = pb
    d、ls > pb

3、重合度为e =1.4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双齿啮合区长度ls与基圆齿距(pb)的关系为:
    a、ld = 0.4pb
    b、ld = 0.6pb
    c、ld > pb
    d、ld = pb

4、重合度 = 实际啮合线的长度 / 法向齿距。

5-6 齿轮的加工随堂测验

1、用范成法加工齿轮,同一把刀具能否加工出相同模数,不同齿数的齿轮?
    a、能
    b、不能
    c、不确定
    d、有时能,有时不能

2、用标准齿条插刀加工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外齿轮时,刀具的中线与齿轮的分度圆相对位置是:
    a、相隔
    b、相切
    c、相交
    d、可以任意位置

3、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有
    a、仿形法
    b、范成法
    c、编制法
    d、堆积法

5-6 齿轮的加工随堂测验

1、用标准齿条插刀加工正变位渐开线直齿圆柱外齿轮时,刀具的中线与齿轮的分度圆相对位置是:
    a、相切
    b、相割
    c、相离
    d、不确定

2、用范成法加工正常齿制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时,轮齿不产生根切的最少变位系数为
    a、
    b、
    c、
    d、

3、用范成法加工正常齿制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轮齿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是:
    a、15
    b、16
    c、17
    d、18

4、用范成法加工齿轮产生根切的原因是
    a、刀具的顶线低于了啮合极限点
    b、刀具的顶线超过了啮合极限点
    c、刀具的顶线低于了啮合极限点
    d、刀具的中线超过了啮合极限点

5、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避免根切的方法有:
    a、缩短刀具的齿高
    b、增多被加工齿轮的齿数
    c、刀具相对被加工齿轮外移(正变位)
    d、增大模数

5-7 斜齿圆柱齿轮随堂测验

1、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传递的是两个______轴的运动和动力。
    a、平行
    b、垂直
    c、垂直交错
    d、交错

2、斜齿圆柱齿轮的齿廓曲面是渐开螺旋面,其特点是
    a、端面上为渐开线
    b、圆柱面上为螺旋线
    c、法面为渐开线
    d、轴剖面为螺旋线

3、下面的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基本参数是标准值
    b、法面的几何形状是椭圆,计算比较困难和繁琐
    c、端面的几何形状是圆,且齿廓为渐开线,所以在端面计算几何尺寸
    d、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根据法面的基本参数求取端面的基本参数

4、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通过调整螺旋角来调整中心距。

5、斜齿圆柱齿轮在哪个面(法面,端面)上的基本参数是标准值?

5-7 斜齿圆柱齿轮随堂测验

1、增加斜齿轮传动的螺旋角,将引起
    a、重合度减小,轴向力增加
    b、重合度减小,轴向力减小
    c、重合度增大,轴向力减小
    d、重合度增大,轴向力增加

2、斜齿轮的当量齿数计算公式是
    a、
    b、
    c、
    d、

3、与直齿圆柱齿轮相比,斜齿轮传动的优点有:
    a、可通过调整螺旋角的大小调整中心距
    b、重合度大,承载能力强
    c、传动更加平稳
    d、存在轴向力

4、外啮合的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其正确啮合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a、
    b、
    c、
    d、

5、对于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增大其重合度的方法有
    a、增大齿宽
    b、增大螺旋角
    c、增大数模
    d、增多齿数

5-8 圆锥齿轮随堂测验

1、圆锥齿轮的基本参数是规定在:
    a、小端
    b、中端
    c、大端
    d、自行设定

2、圆锥齿轮背锥的用途是
    a、获取圆锥齿轮大端轮齿的齿形
    b、进行几何尺寸计算
    c、估算齿轮的大小
    d、进行齿轮的强度计算

3、圆锥齿轮的齿形是
    a、渐开线
    b、球面渐开线
    c、摆线
    d、螺旋线

4、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计算公式是
    a、
    b、
    c、
    d、

5、获取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的用途有:
    a、仿形法加工时选择铣刀的刀号
    b、计算齿轮的齿根弯曲强度
    c、范成法加工时,确定不根切的最少齿数
    d、几何尺寸计算

6、两个圆锥齿轮正确啮合时满足的条件有:
    a、小端模数相等
    b、小端压力角相等
    c、大端模数相等
    d、大端压力角相等

7、圆锥齿轮的传动类型有:
    a、等顶隙收缩制
    b、不等顶隙收缩制
    c、渐进收缩制
    d、平行收缩制

5-9 蜗杆蜗轮机构随堂测验

1、蜗杆蜗轮机构的中间平面是指是:
    a、过蜗杆轴线所作的垂直与蜗轮轴线的平面
    b、蜗杆蜗轮机构中间的平面
    c、处于蜗杆正中间的平面
    d、处于蜗轮正中间的平面

2、蜗杆的分度圆直径 d 计算公式为
    a、
    b、
    c、
    d、

3、蜗杆蜗轮机构传动的优点有:
    a、传动比大
    b、结构紧凑
    c、机构可以自锁
    d、交错垂直轴传动

4、蜗杆蜗轮机构正确啮合要满足的条件有:
    a、
    b、
    c、
    d、

5、标准化分度圆的直径(与模数相对应)的目的是:
    a、减少蜗杆的数量,进而减少加工蜗轮的刀的数量
    b、便于设计的标准化
    c、保证传动的可靠性
    d、增大传动比

第5章单元测试

1、 齿轮1的分度圆、基圆、齿顶圆、齿根圆直径分别为:
    a、
    b、
    c、
    d、

2、齿条刀具与普通齿条的区别在于:
    a、刀具的齿顶比齿条高
    b、中线上的齿厚不同
    c、刀具的齿顶比齿条高
    d、刀具的齿根比齿条低

3、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时,齿轮根切的现象可能发生在__________的场合。
    a、齿数较少
    b、齿数较多
    c、模数较小
    d、模数较大

4、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正确描述是:
    a、两齿轮的角速度比 = 节点c分中心线为两段距离的反比
    b、两齿轮的角速度比为定值
    c、两齿轮的角速度比=节点c分中心线为两段距离的正比
    d、两齿轮的角速度比 = 齿数之比

5、
    a、
    b、
    c、
    d、

6、
    a、
    b、
    c、
    d、

7、在模数、齿数、压力角相同的情况下,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较,齿根高_______。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不确定

8、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在啮合过程中,一对轮齿齿廓上的接触线长度是_________。
    a、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逐渐变化的
    b、始终保持定值
    c、由大到小逐渐变化的
    d、由小到大逐渐变化的

9、满足给定啮合基本定律的共轭齿廓有多少对?
    a、无穷多
    b、仅有渐开线这一对
    c、20对
    d、5对

10、在模数、齿数、压力角相同的情况下,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较,齿厚_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11、
    a、
    b、
    c、
    d、

12、共轭齿廓指的是:
    a、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一对齿廓
    b、相互啮合的一对齿廓
    c、相同大小的一对齿廓
    d、能够安装在一起的一对齿廓

13、 该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基圆半径rb,齿顶圆半径ra分别为:
    a、
    b、
    c、
    d、

14、 哪个齿轮的尺寸最大?
    a、轮③
    b、轮①
    c、轮②
    d、轮④

1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实现连续传动时,其重合度应________。
    a、
    b、
    c、
    d、

16、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定义为________。
    a、实际啮合线长度与基圆齿距之比
    b、理论啮合线长度与分度圆齿距之比‍
    c、实际啮合线长度与分度圆齿距之比
    d、理论啮合线长度与基圆齿距之比

17、 齿轮1和2的齿数分别为:
    a、
    b、
    c、
    d、

18、同一基圆上的两条同侧渐开线,在不同对应点处的法向距离的关系是:
    a、相等
    b、不相等
    c、不确定
    d、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

19、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形状取决于________。
    a、基圆
    b、分度圆
    c、齿顶圆
    d、齿根圆

20、 分度圆的曲率半径ρ,齿顶圆的曲率半径ρa分别为:
    a、
    b、
    c、
    d、

21、 哪个齿轮的齿全高最大?
    a、轮①
    b、轮②
    c、轮③
    d、轮④

22、已知四个齿轮的参数:(1)m1=2.5mm,α1=15°;(2)m2=2.5mm,α2=20°;(3)m3=2mm,α1=15°;(4)m4=2.5mm,α4=20°。试问能够正确啮合的一对齿轮是齿轮_____。
    a、(2)和(4)
    b、(1)和(2)
    c、(1)和(3)
    d、(1)和(4)

23、 齿轮2的分度圆、基圆、齿顶圆、齿根圆直径分别为:
    a、
    b、
    c、
    d、

24、用齿条型刀具切制标准齿轮时,应将齿条刀具的____和被加工齿轮的____相切并作纯滚动。
    a、中线,分度圆
    b、加工节线,基圆
    c、齿根线,节圆
    d、中线,基圆

25、发生线上的哪些点的轨迹是渐开线?
    a、发生线上任一点
    b、发生线与基圆相切的点
    c、发生线的端点
    d、发生线的中点

26、渐开线一定是在____圆之外。
    a、基
    b、齿根
    c、分度
    d、齿顶

27、当一对渐开线齿轮制成后,若两轮的中心距稍有变化,其瞬时角速度比仍保持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
    a、基圆半径不变
    b、压力角不变
    c、啮合角不变
    d、节圆半径不变

28、渐开线齿廓上______圆上压力角为零。
    a、基
    b、分度
    c、齿顶
    d、齿根

29、渐开线齿廓上______圆上压力角最大。
    a、基
    b、分度
    c、齿顶
    d、齿根

30、用范成法加工z=12,m=12mm,α=20°的渐开线直齿轮。为避免根切,应采用什么变位方法加工?
    a、正变位
    b、负变位
    c、零变位
    d、不确定

31、用范成法加工z=12,m=12mm,α=20°的渐开线直齿轮。采用正变位加工时,最小变位量是多少?
    a、3.592mm
    b、4.032mm
    c、4.259mm
    d、2.933mm

32、渐开线标准齿轮是指:
    a、模数m、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取为标准值,且分度圆上s=e的齿轮
    b、模数m、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齿数z取为标准值,且分度圆上s=e的齿轮
    c、模数m、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取为标准值
    d、模数m、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齿数z取为标准值

33、一对渐开线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_______。
    a、
    b、
    c、
    d、

34、当齿轮的齿根圆与基圆重合时,其齿数z应为多少?(计算结果,不用取整)
    a、z=41.45
    b、z=44.25
    c、z=40
    d、z=45

35、斜齿圆柱齿轮的重合度将随着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a、齿宽
    b、螺旋角
    c、齿厚
    d、压力角

36、获得渐开线的要素是:
    a、基圆
    b、发生线
    c、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d、分度圆
    e、齿顶圆

37、齿轮机构的类型有:
    a、平面齿轮机构
    b、空间齿轮机构
    c、耦合齿轮机构
    d、混合齿轮机构

38、平面齿轮机构
    a、工作可靠
    b、效率高
    c、传动比准确
    d、使用寿命长
    e、传递功率大

39、齿廓曲线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有: ‍
    a、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b、设计
    c、加工制造
    d、安装
    e、维护

40、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
    a、模数
    b、压力角
    c、齿顶高系数
    d、径向间隙系数
    e、齿数

4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在标准中心距安装条件下具有以下哪些特性?
    a、两齿轮的分度圆将分别与各自的节圆重合
    b、轮齿的齿侧间隙为零
    c、顶隙刚好为标准顶隙,即c=c*m
    d、两齿轮的分度圆将分别与各自的齿顶圆重合

42、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发生根切的原因是刀具的齿顶线或齿顶圆超过了啮合线与轮坯基圆的切点。

43、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发生根切的原因是齿轮太小了,大的齿轮就不会根切。

44、齿数大于17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用范成法加工时,即使变位系数x<0,也一定不会发生根切。

45、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模数和压力角是定义在锥齿轮的大端。

46、渐开线标准外齿轮的齿根圆一定大于基圆。

47、用成形铣刀加工z =12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时,一定会发生根切现象。

48、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中心距一定等于两节圆半径之和。

49、范成法切削渐开线齿轮时,一把模数为m、压力角为α的刀具可以切削相同模数和压力角的不同齿数的齿轮。

50、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在法面上。

5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就是根据齿轮的基本参数,计算齿轮的的分度圆、齿顶圆、齿根圆、基圆,分度圆上的齿厚和齿槽宽,以及齿顶高、齿根高和齿全高等几何参数。

52、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中心距一定等于两分度圆半径之和。

53、 试求当中心距a'=350mm时,两轮的啮合角α'。(仅输入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54、 试求当啮合角α'=23°时,求两轮的中心距a'。(仅输入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55、若齿条刀具的模数m=4mm,α=20°,h*a=1.0 ,c*=0.25。切制齿轮时刀具移动速度v=5mm/s,轮坯齿数z=14 。加工变位齿轮,变位系数x=0.5,问轮坯转速n1为多少?(仅输入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单位:r/min):

56、若齿条刀具的模数m=4mm,α=20°,h*a=1.0 ,c*=0.25。切制齿轮时刀具移动速度v=5mm/s,轮坯齿数z=14 。加工变位齿轮,变位系数x=0.5,问刀具中线与轮坯中心的距离l为多少?(仅输入数值,精确到个位,单位:mm)

57、本课程研究的齿轮机构,轮齿的齿廓曲线是:

58、 (仅填写数值,精确到个位,单位:mm)

59、 (仅填写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60、h*a=1.0,α=20°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四舍五入取整数):

61、 齿顶圆压力角αa为多少度?(仅填写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第6章 轮系

6-1 轮系的定义与分类随堂测验

1、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主要区别是:
    a、有无行星轮
    b、齿轮的数量
    c、有无惰轮
    d、有无中心轮

2、周转轮系中的行星轮的轴线与中心轮的轴线关系是:
    a、垂直
    b、平行
    c、交错
    d、相交

3、轮系类型分为:
    a、定轴轮系
    b、周转轮系
    c、混合轮系
    d、交叉轮系

4、组成周转轮系的构件有:
    a、中心轮(太阳轮)
    b、行星轮
    c、转臂(行星架,系杆)
    d、机架

5、自由度为2(f=2)的周转轮系称为_______轮系。

6、自由度为1(f=1)的周转轮系称为_______轮系。

6-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随堂测验

1、采用“正负号”方法判断齿轮之间的转向关系适用于:
    a、所有轮系
    b、平面定轴轮系
    c、空间周转轮系
    d、空间定轴轮系

2、轮系的传动比计算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a、传动比的大小
    b、传动比的对比
    c、齿轮之间的转向关系
    d、齿轮之间的位置关系

3、判断齿轮之间转向关系的方法有:
    a、画箭头法
    b、正负号法
    c、推理法
    d、演绎法

4、

6-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随堂测验

1、

2、 在该钟表机构中有四个齿轮(齿轮1,齿轮3,齿轮7,齿轮5)的齿数都少于17,这种情况在实际钟表机构中是不会存在的。

6-3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随堂测验

1、 公式中齿数比前面的“-”号表示:
    a、周转轮系中两个中心轮的转向相反
    b、转化轮系中两个中心轮的转向相反
    c、中心轮1与转臂h的方向相反
    d、中心轮3与转臂h的方向相反

2、差动轮系的自由度为
    a、1
    b、2
    c、3
    d、4

3、给周转轮系加上一个公共的角速度(与转臂的角速度相等、转向相反)后,周转轮系变成了定轴轮系。该定轴轮系称为原周转轮系的_____轮系。

6-3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随堂测验

1、 图中的箭头表示的是各个齿轮的
    a、实际转向
    b、在转化轮系(定轴轮系)中的转向
    c、相对机架的转向
    d、差动轮系中的假设转向

2、 试判断上面问题的求解中的公式(传动比计算公式)是否正确?

6-4 混合轮系的传动比随堂测验

1、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a.列出各个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程 b.区分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 c.联立求解各方程和关系式 d.确定各轮系之间的关系式 请确定这些主要工作的先后顺序:
    a、a-b-c-d
    b、b-a-d-c
    c、d-c-b-a
    d、a-c-b-d

2、 这个轮系包含有:
    a、定轴轮系
    b、行星轮系
    c、差动轮系
    d、空间周转轮系

3、 对于如图所示的轮系,可以给整个轮系轮系加上一个公共的角速度(与转臂角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然后列出总的传动比计算方程进行求解。

4、 在此轮系中,构件5即使齿轮与齿轮4相啮合,又是转臂支撑齿轮2-2'。

6-5 轮系的功用随堂测验

1、轮系的功用有:
    a、获得大的传动比
    b、实现变速
    c、大功率传动
    d、运动分解与合成

第6章单元测试

1、在判断定轴轮系传动比方向时,“正负号法”适用于平面定轴轮系,而“画箭头法”适用于____定轴轮系。 请选择最为准确的答案:
    a、所有
    b、平面
    c、空间
    d、简单

2、 注:设n1转向为正。
    a、
    b、
    c、
    d、

3、 齿轮3的齿数z3为:
    a、80
    b、70
    c、60
    d、50

4、
    a、,与齿轮1的转向相同
    b、,与齿轮1的转向相反
    c、,与齿轮1的转向相同
    d、,与齿轮1的转向相反

5、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除了计算速比的大小之外,还要给出两个齿轮(输入和输出齿轮)的转动____。
    a、方向
    b、正负号
    c、仅计算速比大小即可
    d、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的判断

6、
    a、
    b、
    c、
    d、

7、应用反转法将周转轮系转化为定轴轮系后,一般是列关于两个____齿轮的角速度之比。
    a、中心轮
    b、行星轮
    c、行星轮和中心轮
    d、任意齿轮

8、在推导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公式时,是假定两个中心轮的转向和转臂是相同的。但如果中心轮的转向与转臂相反,如何处理?
    a、转向相反的中心轮的角速度用负值代入
    b、转向相反的中心轮的角速度用正值代入
    c、转向相同的中心轮的角速度用负值代入
    d、需要重新推导公式计算

9、 行星架的转速nh=0时的齿轮3的转速n3为(大小及方向):
    a、,与齿轮1的转向相反
    b、,与齿轮1的转向相同
    c、,与齿轮1的转向相反
    d、,与齿轮1的转向相同

10、
    a、,齿轮1和4的转向相反
    b、,齿轮1和4的转向相反
    c、,齿轮1和4的转向相同
    d、,齿轮1和4的转向相同

11、
    a、,与na转向相同
    b、,与na转向相同
    c、,与na转向相反
    d、,与na转向相反

12、 设传动满足条件r=(z1 z3)/n,且r=30,则齿数z1、z2及z3为:
    a、
    b、
    c、
    d、

13、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的关键,首先是要区分开____轮系和____轮系。
    a、定轴轮系,周转轮系
    b、定轴轮系,混合轮系
    c、定轴轮系,定轴轮系
    d、周转轮系,混合轮系

14、
    a、,与na转向相反
    b、,与na转向相同
    c、,与na转向相反
    d、,与na转向相反

15、
    a、
    b、
    c、
    d、

16、 传动比i1h的计算公式为:
    a、
    b、
    c、
    d、

17、
    a、,行星架5与齿轮1的转向相同
    b、,行星架5与齿轮1的转向相反
    c、,行星架5与齿轮1的转向相同
    d、,行星架5与齿轮1的转向相反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周转轮系中,既自转又公转的齿轮称为:
    a、行星轮
    b、太阳轮
    c、中心轮
    d、周转轮

21、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一般情况下是指:
    a、输入轴角速度/输出轴角速度
    b、输出轴角速度/输入轴角速度
    c、任意两个齿轮的角速度比
    d、任意两个齿轮的线速度比

22、轮系的类型有:
    a、定轴轮系
    b、周转轮系
    c、混合轮系
    d、万能轮系

23、行星轮系在确定齿轮齿数时,要满足的条件是:
    a、传动比条件
    b、同心条件
    c、装配条件
    d、邻接条件

24、在转化轮系(由周转轮系转化而来的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公式中,齿数比前的正负号可标识出来,也可不标识出来。

25、 若ω1的转向如图所示,则ωh的转向为顺时针方向。

26、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 (所有主动齿轮齿数的乘积) / (所有从动齿轮齿数的乘积)

27、由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组成的混合轮系,之所以不能反转法给整个轮系加上一个公共的反转角速度,是因为这样做在将周转轮系变为定轴轮系的同时,又将定轴轮系变成了周转轮系,还是无法进行传动比直接计算。

28、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中,是将周转轮系转化为定轴轮系,这样方法称为:

29、 齿轮4的齿数z4=

30、 传动比i16为:(如结果非整数,以分数形式表示,例如:5/4)

31、

32、

33、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4、 (仅填写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单位:r/min)

35、 传动比ih为(与n1转向相同为正,相反为负;如计算结果非整数,以分数表示,例如:1/8):

36、 (精确到个位即可,即取整数)

第7章 其他常用机构

7-1 棘轮机构随堂测验

1、棘轮机构属于
    a、连续传动机构
    b、间歇运动机构
    c、函数机构
    d、轨迹机构

2、齿式棘轮机构的只要组成构件有:
    a、摆杆
    b、棘轮
    c、棘爪
    d、机架

3、棘轮机构的主要形式有:
    a、外啮合棘轮机构
    b、内啮合棘轮机构
    c、棘条机构
    d、摩擦式棘轮机构

4、调节棘轮转角的方法有:
    a、改变原动件(摆杆)的摆角大小
    b、利用遮板遮挡住棘轮的一部分轮齿
    c、采用多爪的机构棘轮
    d、采用可回退运动形式的棘轮

5、棘轮机构可满足的应用要求有:
    a、送进
    b、制动
    c、超越离合
    d、转位分度

7-2 槽轮机构随堂测验

1、主动拨盘回转一周,槽轮(槽数为z)转过的角度为:
    a、
    b、
    c、
    d、

2、槽轮机构的主要构成构件有:
    a、主动拨盘
    b、槽轮
    c、机架
    d、止退杆

3、教学视频中提到了哪些槽轮机构的应用场合:
    a、胶片电影放映机
    b、冰激凌自动灌装机
    c、车床刀架的转位机构
    d、钟表齿轮冲压机

4、随着槽轮槽数的增加,机构运动的平稳性得到改善。

5、由于槽轮机构的主动拨销进出轮槽时存在柔性冲击,故不适用于高速场合。

7-3 不完全齿轮机构随堂测验

1、在不完全齿轮机构增加瞬心线附加板的目的是:
    a、改善机构的冲击特性
    b、将柔性冲击变为刚性冲击
    c、增加机构的强度
    d、增加机构的刚度

2、在不完全齿轮机构增加锁止弧的目的是:
    a、防止从动轮的游动
    b、防止主动轮的游动
    c、提高机构的寿命
    d、提高机构的安全性

3、不完全齿轮机构是一种( )
    a、连续运动的机构
    b、间歇运动的机构
    c、轨迹机构
    d、急回机构

7-4 螺旋机构随堂测验

1、螺母直线运动距离与螺杆转角的关系为:
    a、
    b、
    c、
    d、

2、螺旋机构的组成构件有:
    a、螺杆
    b、螺母
    c、机架
    d、扳手

3、螺旋机构可以实现的运动变换有:
    a、旋转运动变换成直线运动
    b、直线运动变换成旋转运动
    c、旋转运动变换成往复摆动
    d、往复摆动变换成间歇转动

4、螺旋机构的特点有:
    a、可实现微量调节
    b、可获得很大的力增益
    c、可实现反向的自锁性
    d、传动效率较低

7-5 万向联轴节随堂测验

1、万向铰链机构也被称为万向联轴节,单万向联轴节用于传递
    a、平行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b、垂直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c、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d、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2、单万向联轴节的输出轴角速度(输出角速度)与输入轴角速度(输入角速度)的关系为:
    a、输出角速度恒等于输入角速度
    b、输出角速度可以大于输入角速度,也可以小于输入角速度
    c、输出角速度只可能大于输入角速度
    d、输出角速度只可能小于输入角速度

3、双万向联轴节的输出轴角速度(输出角速度)与输入轴角速度(输入角速度)的关系为:
    a、输出角速度恒等于输入角速度
    b、输出角速度可以大于输入角速度,也可以小于输入角速度
    c、输出角速度只可能大于输入角速度
    d、输出角速度只可能小于输入角速度

4、单万向联轴节的构成构件有:
    a、主动节叉
    b、主动节叉
    c、十字头
    d、机架

5、单万向联轴节一共有____个转动副。

第7章单元测试

1、 棘轮的尺寸da,df,p分别为:
    a、
    b、
    c、
    d、

2、单万向联轴节中,当主动轴1以匀角速度ω1回转时,若两轴间的夹角为α,则从动轴2的角速度ω2的变化范围为_________。
    a、
    b、
    c、
    d、

3、 刨床的最小横向进给量s为:
    a、0.125mm
    b、0.175mm
    c、0.25mm
    d、1.125mm

4、 棘轮的最小转动角度δ为:
    a、9°
    b、8°
    c、12°
    d、14°

5、若要求机构能把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且机构的输出件能实现复杂的直线运动规律,则该采用何种传动形式?
    a、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b、曲柄滑块机构
    c、齿轮齿条机构
    d、摆动导杆六杆机构
    e、螺旋机构

6、
    a、s=0.3mm,向右移动
    b、s=0.3mm,向左移动
    c、s=0.027mm,向右移动
    d、s=0.027mm,向左移动

7、在单万向联轴节中,当主动轴转过一周时,从动轴转过_____周,而从动轴的角速度是______的。
    a、1;变化
    b、1;不变
    c、2;变化
    d、2;不变

8、 棘轮齿面倾斜角α为:
    a、8.53°
    b、7.86°
    c、6.69°
    d、8.02°

9、槽轮机构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a、主动拨盘
    b、从动槽轮
    c、机架
    d、驱动电机

10、棘轮机构可实现的功能有______。
    a、间歇运动
    b、制动
    c、转位、分度
    d、超越离合

11、齿式棘轮机构棘轮转角大小的调节方法有_________。
    a、改变摇杆摆角大小
    b、利用遮罩遮盖棘轮部分棘齿
    c、调节电机的转速
    d、调节机架的位置

12、将主动件的匀速转动变为间歇的旋转运动,可以采用_________。
    a、棘轮机构
    b、槽轮机构
    c、不完全齿轮机构
    d、凸轮机构

13、若要求把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以下哪几种机构可以实现该运动变换?
    a、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b、曲柄滑块机构
    c、齿轮齿条机构
    d、摆动导杆六杆机构
    e、螺旋机构

14、摩擦式棘轮机构的棘轮转角可作无级调节。

15、齿式棘轮机构的棘轮转角容易实现有级的调节。

16、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k不能大于1。

17、对于单圆销外槽轮机构来说,槽轮的槽数应大于________。

18、 棘轮的齿数z=

19、当螺旋机构的螺旋导程角选择合适时,机构将具有________功能。

20、双万向联轴节,要使主、从动轴的角速度相等,必须满足如下条件:______与______的夹角等于从动轴与中间轴的夹角,中间轴两端的叉面位于___________。(答案用空格隔开)

21、

22、一外槽轮机构,槽数z=4,拨盘上有一个拨销,则该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k=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3、 棘爪长度l为:(仅填写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单位:mm)

第8章 机械零部件设计概述

8-1 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随堂测验

1、 此种特性应力被称为:
    a、对称循环应力
    b、脉动循环应力
    c、静应力
    d、混合变应力

2、 此种应力被称为:
    a、对称循环应力
    b、脉动循环应力
    c、静应力
    d、混合变应力

3、 此种应力被称为:
    a、对称循环应力
    b、脉动循环应力
    c、静应力
    d、混合变应力

4、在中,被称为:
    a、寿命系数
    b、比例系数
    c、缩放系数
    d、应力系数

5、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有
    a、变形
    b、断裂
    c、磨损
    d、打滑

6、本讲介绍了零件设计要考虑的准则有
    a、强度准则
    b、刚度准则
    c、稳定性准则
    d、可靠性准则

7、机械零件的失效是指零件丧失正常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设计要求性能的情况发生。

8、静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其主要失效形式是塑性变形或断裂。

9、复合静应力下工作的塑性材料零件,需要按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当量应力,进而依据来判断零件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10、复合静应力下工作的脆性材料零件,需要按第一强度理论计算当量应力,进而依据来判断零件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11、材料的疲劳极限是指:应力比为r的应力循环作用n次后,材料不发生疲劳的最大应力。

12、 请问,r 被称之为:

8-2 摩擦学设计基础随堂测验

1、摩擦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a、摩擦副设计
    b、润滑系统设计
    c、摩擦副的状态检测
    d、摩擦副的故障诊断装置设计

2、润滑的分类主要有
    a、无润滑
    b、固体润滑
    c、流体润滑
    d、固体与流体混合润滑

3、润滑的方式主要有
    a、手工润滑
    b、滴油润滑
    c、喷油润滑
    d、油浴润滑

4、摩擦失效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磨损。

8-3 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准则随堂测验

1、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
    a、铸铁
    b、钢
    c、特种合金
    d、粉末冶金

2、铸铁材料的特点有
    a、良好的液体流动性
    b、较好的减震性
    c、较好的耐磨性
    d、成本低廉

3、机械零件的材料选用一般准则(要考虑的因素)有
    a、载荷及其应力的大小及性质
    b、零件的工作情况
    c、零件的尺寸及重量
    d、零件的结构及加工性

8-4 机械零部件的标准化随堂测验

1、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为iso,全称是
    a、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nization
    b、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c、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d、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2、机械产品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有
    a、通用化
    b、系列化
    c、组合化
    d、模块化

第8章单元测试

1、 此种特性应力被称为:
    a、对称循环应力
    b、脉动循环应力
    c、混合变应力
    d、静应力

2、 此种应力被称为:
    a、对称循环应力
    b、脉动循环应力
    c、混合变应力
    d、静应力

3、在中,被称为:
    a、寿命系数
    b、比例系数
    c、缩放系数
    d、应力系数

4、机械零件材料的疲劳极限是指应力比为r的应力循环作用n次后,材料不发生疲劳的( )。
    a、最小应力
    b、最大应力
    c、平均应力
    d、随机应力

5、n个相同零件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有nf个失效,剩下n0个仍继续工作,则零件的可靠度r为
    a、
    b、
    c、
    d、

6、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有
    a、变形
    b、断裂
    c、磨损
    d、打滑

7、润滑的分类主要有
    a、无润滑
    b、固体润滑
    c、流体润滑
    d、固体与流体混合润滑

8、机械产品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有
    a、通用化
    b、系列化
    c、组合化
    d、模块化

9、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
    a、铸铁
    b、钢
    c、特种合金
    d、粉末冶金
    e、无机非金属材料
    f、有机高分子材料

10、机械零件的材料选用一般准则(要考虑的因素)有
    a、载荷及其应力的大小及性质
    b、零件的工作情况
    c、零件的尺寸及重量
    d、零件的结构及加工性
    e、材料的经济性

11、进行机械零件设计时,要遵循的准则有:
    a、强度准则
    b、刚度准则
    c、稳定性准则
    d、耐热性准则
    e、可靠性准则

12、静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其主要失效形式是塑性变形或断裂。

13、摩擦失效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磨损。

14、机械零件的失效是指零件丧失正常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设计要求性能的情况发生。

15、 请问,r 被称之为:

16、 压力比 r =?

期中考试

课程期中考试

1、 滚子与凸轮在c点接触时,机构的压力角αc是多少:
    a、
    b、
    c、
    d、

2、
    a、
    b、
    c、
    d、

3、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a、
    b、
    c、
    d、

4、
    a、13.480rad/s
    b、19.752rad/s
    c、20.562rad/s
    d、10.599rad/s

5、 连杆bc与被动连架杆cd的长度分别为:
    a、bc=60mm,cd=55mm
    b、bc=70mm,cd=65mm
    c、bc=50mm,cd=35mm
    d、bc=60mm,cd=35mm

6、
    a、
    b、
    c、
    d、

7、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a、
    b、
    c、
    d、

8、 齿轮1和2的齿数分别为:
    a、
    b、
    c、
    d、

9、 齿轮3的齿数z3为:
    a、80
    b、70
    c、60
    d、50

10、
    a、,齿轮1和4的转向相反
    b、,齿轮1和4的转向相反
    c、,齿轮1和4的转向相同
    d、,齿轮1和4的转向相同

11、
    a、,与na转向相同
    b、,与na转向相同
    c、,与na转向相反
    d、,与na转向相反

12、
    a、
    b、
    c、
    d、

1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在标准中心距安装条件下具有以下哪些特性?
    a、两齿轮的分度圆将分别与各自的节圆重合
    b、轮齿的齿侧间隙为零
    c、顶隙刚好为标准顶隙,即c=c*m
    d、两齿轮的分度圆将分别与各自的齿顶圆重合
    e、两齿轮的分度圆将分别与各自的基圆重合

14、机构的组成要素是:
    a、构件
    b、运动副‍
    c、零件
    d、电机

15、本课程提到的间歇运动机构有:
    a、棘轮机构
    b、槽轮机构
    c、不完全齿轮机构
    d、螺旋机构

16、棘轮机构可实现的功能有______。
    a、间歇运动
    b、反向制动
    c、转位、分度
    d、超越离合

17、 判断以下解答是否正确:

18、试判断对如图所示机构的计算是否正确:f=3n-2pl-ph=3*9-2*13-0=1

19、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发生根切的原因是齿轮太小了,大的齿轮就不会根切。

20、渐开线标准外齿轮的齿根圆一定大于基圆。

21、问题8 填空题 (4分) 请给出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步骤排列顺序(例如:abcdefg,请填写大写字母!) a 分析机构运动,弄清构件数目 b 判定运动副的类型 c 标明原动件 d 对构件和运动副分别编号 e 用规定符号绘制出各运动副 f 用规定符号绘制出各构件 g 选择视图投影面,选择比例尺

22、图示机构的自由度为:

23、平面机构中,运动副的自由度和约束数之和为:

24、图示机构的自由度为

25、 齿轮1的分度圆直径为:( )mm

26、若齿条刀具的模数m=4mm,α=20°,h*a=1.0 ,c*=0.25。切制齿轮时刀具移动速度v=5mm/s,轮坯齿数z=14 。加工标准齿轮,问刀具中线与轮坯中心的距离l为多少?(仅输入数值,精确到个位,单位:mm)

27、 传动比i16为:(如结果非整数,以分数形式表示,例如:5/4)

第9章 带传动

9-1 带传动概述随堂测验

1、带传动主要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带的紧边压力
    c、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或啮合
    d、带的初拉力

2、带传动是由 、 和 组成的。
    a、主动带轮
    b、从动带轮
    c、摩擦轮
    d、传动带

9-2 普通带传动的类型随堂测验

1、按工作原理分类,带传动可分为 和
    a、v带传动
    b、摩擦型普通带传动
    c、啮合型同步带传动
    d、多楔带传动

9-3 v带和带轮随堂测验

1、设计带传动时,传动带的标准长度是指带的
    a、内周长
    b、外周长
    c、位于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周线长度
    d、平均长度

2、v带的楔角 带轮的槽楔角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小于等于

9-4 普通带传动的计算基础随堂测验

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v带传动比平带传动能传递更大的功率,这是因为
    a、v带与带轮的材料组合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
    b、v带的质量轻,离心力小
    c、v带与带轮槽之间的摩擦是楔面摩擦
    d、v带无接头

2、带传动正常工作时,紧边拉力f1和松边拉力f2满足
    a、f1=f2
    b、f1-f2=f
    c、f1 f2=f0
    d、f1-f2=f0

3、一定型号的v带,其弯曲应力的大小与 成反比关系
    a、带的线速度
    b、带轮的直径
    c、带轮上的包角
    d、传动比

4、在带传动工作时,假定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内部的应力最大值发生在
    a、进入大带轮处
    b、紧边进入小带轮处
    c、离开大带轮处
    d、离开小带轮处

5、一定型号v带中的离心拉应力,与带线速度
    a、的平方成正比
    b、的平方成反比
    c、成正比
    d、成反比

6、当摩擦系数与初拉力一定时,则带传动在打滑前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随 的增大而增大。
    a、带轮的宽度
    b、小带轮上的包角
    c、大带轮上的包角
    d、带的线速度

9-5 弹性滑动和打滑随堂测验

1、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a、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带在带轮上打滑
    c、带的弹性滑动
    d、带的材料不遵守虎克定律

2、速比不等于1的带传动,当工作能力不足时,传动带将首先在 打滑。
    a、小带轮表面
    b、大带轮表面
    c、两轮表面同时
    d、不一定

3、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a、带不是绝对挠性体
    b、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离心力
    c、带的松边拉力与紧边拉力不等
    d、带会产生弯曲变形

4、带的弹性滑动使传动比不准确,传动效率低,带磨损加快,因此在设计中应避免带出现弹性滑动。

9-6 普通v带传动设计随堂测验

1、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
    a、保证带传动时,带不被拉断
    b、保证带传动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带不磨损
    c、保证带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
    d、带不打滑

2、设计v带传动时发现v带根数过多,可采用 来解决。
    a、增大传动比
    b、加大传动中心距
    c、选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带
    d、加大带轮直径

3、在设计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d1>dmin,dmin主要依据 选取。
    a、带的型号
    b、带的线速度
    c、传动比
    d、高速轴的转速

4、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a、磨损
    b、打滑
    c、疲劳拉断
    d、塑性变形

9-8 普通带传动的张紧装置随堂测验

1、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调节带的初拉力

9-9 同步带传动简介随堂测验

1、与v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突出优点是 。
    a、传递功率大
    b、传动比准确
    c、传动效率高
    d、带的制造成本低

第9章单元测试

1、带传动主要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带的紧边压力
    c、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或啮合
    d、带的初拉力

2、设计带传动时,传动带的标准长度是指带的
    a、内周长
    b、外周长
    c、位于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周线长度
    d、平均长度

3、v带的楔角 带轮的槽楔角。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v带传动比平带传动能传递更大的功率,这是因为
    a、带与带轮的材料组合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
    b、带的质量轻,离心力小
    c、带与带轮槽之间的摩擦是楔面摩擦
    d、带无接头

5、带传动正常工作时,紧边拉力f1和松边拉力f2满足
    a、f1=f2
    b、f1-f2=f
    c、f1 f2=f0
    d、f1-f2=f0

6、一定型号的v带,其弯曲应力的大小与 成反比关系。
    a、带的线速度
    b、带轮的直径
    c、带轮上的包角
    d、传动比

7、在带传动工作时,假定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内部的应力最大值发生在
    a、进入大带轮处
    b、紧边进入小带轮处
    c、离开大带轮处
    d、离开小带轮处

8、一定型号v带中的离心拉应力,与带线速度
    a、的平方成正比
    b、的平方成反比
    c、成正比
    d、成反比

9、当摩擦系数与初拉力一定时,则带传动在打滑前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随 的增大而增大。
    a、带轮的宽度
    b、小带轮上的包角
    c、大带轮上的包角
    d、带的线速度

10、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a、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带在带轮上打滑
    c、带的弹性滑动
    d、带的材料不遵守虎克定律

11、速比不等于1的带传动,当工作能力不足时,传动带将首先在 打滑。
    a、小带轮表面
    b、大带轮表面
    c、两轮表面同时
    d、不发生

12、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a、带不是绝对挠性体
    b、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离心力
    c、带的松边拉力与紧边拉力不等
    d、带会产生弯曲变形

13、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
    a、保证带传动时,带不被拉断
    b、保证带传动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带不磨损
    c、保证带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
    d、带不打滑

14、设计v带传动时发现v带根数过多,可采用 来解决。
    a、增大传动比
    b、加大传动中心距
    c、选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带
    d、加大带轮直径

15、在设计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d1>dmin,dmin主要依据 选取。
    a、带的型号
    b、带的线速度
    c、传动比
    d、高速轴的转速

16、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调节带的初拉力

17、与v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突出优点是 。
    a、传递功率大
    b、传动比准确
    c、传动效率高
    d、带的制造成本低

18、确定单根带所能传递功率的极限值p1的前提条件是 。
    a、保证带不打滑
    b、保证带不打滑、不弹性滑动
    c、保证带不疲劳破坏
    d、保证带不打滑、不疲劳破坏

19、带传动中,用 方法可以使小带轮包角α1加大。
    a、增大小带轮直径
    b、减小小带轮直径
    c、增大大带轮直径
    d、减小中心距a

20、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的包角的大小主要由 来决定。
    a、小带轮直径
    b、大带轮直径
    c、两带轮直径之和
    d、两带轮直径之差

21、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
    a、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带传动效率降低
    c、带工作噪声增大
    d、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22、在进行v带传动设计计算时,若传递功率不变,速度v过小,将使所需的有效拉力 。
    a、过小
    b、过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

23、v带传动和平型带传动相比,v带传动的主要优点是
    a、在传递相同功率条件下,传动尺寸小
    b、传动效率高
    c、带的寿命长
    d、带的价格便宜

24、v带传动限制带速v=25~30m/s,其目的是限制
    a、弯曲应力
    b、离心应力
    c、拉应力
    d、紧边拉力

25、v带传动设计,需要保证包角 ≥120°,其目的是保证
    a、紧边拉力
    b、松边拉力
    c、有效拉力
    d、初拉力

26、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a、带的寿命缩短
    b、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

27、在一般传递动力的机械中,主要采用 传动。
    a、平带
    b、同步带
    c、v带
    d、多楔带

28、带传动中,v1为主动轮圆周速度,v2为从动轮圆柱速度,v为带速,这些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a、v1= v2=v
    b、v1>v> v2
    c、v1    d、v1=v> v2

29、设计v带传动时,若发现带的速度过高,在不改变n1、n2的情况下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a、增大dd1
    b、减小dd1
    c、增大中心距
    d、减小中心距

30、用 提高带传动的传动功率是不合适的 。
    a、适当增大初拉力
    b、增大中心距
    c、增加带轮表面粗糙度
    d、增大小带轮基准直径

31、带传动是由 、 和 组成的。
    a、主动带轮
    b、从动带轮
    c、摩擦轮
    d、传动带

32、按工作原理分类,带传动可分为 和
    a、v带传动
    b、摩擦型普通带传动
    c、啮合型同步带传动
    d、多楔带传动

33、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a、磨损
    b、打滑
    c、疲劳拉断
    d、塑性变形

34、带传动工作时,常见的张紧装置有
    a、定期张紧装置
    b、自动张紧装置
    c、采用张紧轮装置
    d、摩擦轮张紧装置

35、带传动的优点是
    a、结构简单
    b、制造成本低廉
    c、传动平稳、吸振
    d、结构紧凑

36、和普通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优点是
    a、传递功率大
    b、传动效率高
    c、带的制造成本低
    d、带和带轮间无相对滑动

37、如果v带的承载能力不够,应
    a、增大摩擦力
    b、增大中心距
    c、增大包角
    d、增加带速

38、与v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缺点是
    a、效率低
    b、制造成本高
    c、安装要求高
    d、结构紧凑

39、与齿轮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缺点是
    a、传动的外轮廓尺寸较大
    b、带的寿命较短
    c、传动比不固定
    d、传动效率低

40、带传动,内部存在的应力为
    a、拉应力
    b、弯曲应力
    c、离心应力
    d、压应力

41、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与 有关。
    a、速度
    b、当量摩擦系数
    c、包角
    d、长度

42、带在工作时受变应力的作用,这是它可能出现疲劳破坏的根本原因。

43、带的工作应力中,由离心力引起的离心拉应力在带的各截面上都一样。

44、带的弹性滑动使传动比不准确,传动效率低,带磨损加快,因此在设计中应避免带出现弹性滑动。

45、在传动系统中,带传动往往放在高速级是因为它可以传递较大的转矩。

46、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不可避免的原因是瞬时传动比不稳定。

47、v带传动中其他条件相同时,小带轮包角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48、带传动中,带的离心拉应力与带轮直径有关。

49、弹性滑动对带传动性能的影响是:传动比不准确,主、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不等,传动效率低,带的磨损加快,温度升高,因而弹性滑动是种失效形式。

50、带传动的弹性打滑是由带的预紧力不够引起的。

51、当带传动的传递功率过大引起打滑时,松边拉力为零。

52、v型带的公称长度是指它的内周长。

53、若带传动的初拉力一定,增大摩擦系数和包角都可提高带传动的极限摩擦力。

54、传递功率一定时,带传动的速度过低,会使有效拉力加大,所需带的根数过多。

55、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传动过载。

56、带在工作时受交变应力的作用,这是它可能出现疲劳破坏的根本原因。

57、v带传动比平带传动能力大,这是因为v带与带轮工作面上的正压力大,因而摩擦力也大。

58、与普通v带相比,当高度相同时,窄v带的承载能力更大。

59、欧拉公式是在忽略带的质量,且带在即将打滑时得出来的公式。

60、若带传动的几何参数保持不变,仅把带速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则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将等于原来的2倍。

61、张紧轮一般应放在松边内侧,使带只受单向弯曲,同时张紧轮还应尽量靠近大轮,以免过分影响带在小轮上的包角。

62、带传动运转时,应使带的松边在上,紧边在下,目的是增大包角。

63、在同样初拉力的条件下,v带所产生的摩擦力大致为平带的2倍。

64、带传动弹性滑动的大小随着有效拉力的增大而增大。

65、带传动主动轮直径dd1=180mm,转速n1=1000 r/min,从动轮直径dd2=720mm,转速n2=245 r/min,则传动的滑动率ε=

66、在带传动中,已知两带轮直径分别为150 mm和400 mm,中心距为1000 mm,小带轮主动、转速为1460 r/min,若传递功率为5 kw;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m =0.3,所用平带单位长度质量q=0.35 kg/m,试求:带的有效拉力f= n(四舍五入取整数)

67、在带传动中,已知两带轮直径分别为150 mm和400 mm,中心距为1000 mm,小带轮主动、转速为1460 r/min,若传递功率为5 kw;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m =0.3,所用平带单位长度质量q=0.35 kg/m,试求:带的紧边拉力f1= n(四舍五入取整数)

68、在带传动中,已知两带轮直径分别为150 mm和400 mm,中心距为1000 mm,小带轮主动、转速为1460 r/min,若传递功率为5 kw;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m =0.3,所用平带单位长度质量q=0.35 kg/m,试求:带的松边拉力f2= n(四舍五入取整数)

69、在带传动中,已知两带轮直径分别为150 mm和400 mm,中心距为1000 mm,小带轮主动、转速为1460 r/min,若传递功率为5 kw;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m =0.3,所用平带单位长度质量q=0.35 kg/m,试求:带的初拉力f0= n(四舍五入取整数)

第10章 齿轮传动

10-1 齿轮传动强度设计概述随堂测验

1、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有
    a、齿面点蚀
    b、轮齿折断
    c、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

2、齿轮失效的影响因素有
    a、工作条件
    b、齿面的硬度条件
    c、使用条件
    d、协同条件

3、轮齿折断的预防措施有
    a、增大齿根过渡曲线半径
    b、降低轮齿表面粗糙度
    c、减轻加工损伤
    d、轮齿表面强化处理

4、齿面点蚀的预防措施有
    a、采用正变位齿轮
    b、提高齿面硬度
    c、提高齿面光洁度
    d、采用粘度高的润滑油

5、齿轮材料应具备的条件有
    a、齿面具有足够的刚度
    b、齿心具有良好的韧性
    c、具有良好的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性
    d、价格低

6、齿轮的失效主要是轮齿的失效。

7、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接触疲劳点蚀、齿根弯曲疲劳折断。因此对应的设计原则是: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8、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根弯曲疲劳折断,齿面的磨粒磨损。因此对应的设计原则是: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计算,再适当增大模数以考虑齿面磨粒磨损的影响。

9、国家标准gb10095.1-2008给齿轮规定了多少个精度等级?

10-2 圆柱齿轮的载荷计算随堂测验

1、在进行圆柱齿轮的载荷计算时,做了如下几点假设
    a、摩擦力忽略不计
    b、分布力简化为集中力
    c、简化的集中力作用在齿宽的中点处
    d、法向载荷fn作用在分度圆上(节圆上)

2、对圆柱齿轮进行分别,主要解决受力的下列问题
    a、力的作用点
    b、各作用力的方向
    c、各作用力的大小
    d、各作用力的极值

3、

4、 其中,称之为( )系数。

5、 其中,称之为( )系数。

6、 其中,称之为( )载荷分配系数。

7、 其中,称之为( )载荷分布系数。

10-3 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设计随堂测验

1、对齿轮进行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目的是
    a、避免轮齿的弯曲疲劳折断
    b、避免齿面的疲劳点蚀
    c、避免齿面的胶合
    d、避免齿面的磨损

2、对齿轮进行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目的是
    a、避免轮齿的弯曲疲劳折断
    b、避免齿面的疲劳点蚀
    c、避免齿面的胶合
    d、避免齿面的磨损

3、 其中的重合度系数为考虑重合度对齿宽载荷的影响。重合度越大,承载的接触线总长度越长,单位接触载荷越小。

4、 其中的弹性系数只与齿轮的( )有关。

5、 其中的节点区域系数是考虑节点处齿廓曲率对接触应力的影响。标准齿轮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

10-3 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设计随堂测验

1、 此公式被称之为轮齿弯曲疲劳强度的
    a、设计公式
    b、校核公式
    c、分析公式
    d、检查公式

2、 此公式被称之为轮齿弯曲疲劳强度的
    a、设计公式
    b、校核公式
    c、分析公式
    d、对比公式

3、对齿轮的轮齿进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时,做了哪些简化处理
    a、载荷平稳且沿接触线均匀分布
    b、不考虑齿面的摩擦力
    c、单对轮齿承载
    d、轮齿为理想悬臂梁

4、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模数的大小。

10-4 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设计随堂测验

1、在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公式中 称之为弹性系数,它只与材料有关。

2、在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公式中 称之为节点区域系数,用于考虑节点处齿廓曲率对接触应力的影响。

3、在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公式中 称之为重合度系数,用于考虑重合度对齿宽载荷的影响。

4、在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公式中 称之为螺旋角系数,用于考虑螺旋角造成的接触线倾斜的影响。

5、 此公式称之为斜齿圆柱齿轮的疲劳强度的( )公式。

6、 此公式称之为斜齿圆柱齿轮的疲劳强度的( )公式。

10-5 直齿圆锥齿轮的强度设计随堂测验

1、直齿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是将直齿圆锥齿轮等效为直齿圆柱齿轮(当量齿轮),然后按照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

10-6 齿轮的效率、润滑及结构随堂测验

1、齿轮传动的效率损失主要有
    a、啮合摩擦损失
    b、搅油油阻损失
    c、轴承摩擦损失
    d、热量传递损失

2、齿轮传动的润滑目的是
    a、减磨
    b、散热
    c、清洁
    d、美观

3、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有
    a、浸油润滑
    b、喷油润滑
    c、油雾润滑
    d、润滑脂润滑

4、齿轮传动的结构一般形式有
    a、齿轮轴
    b、实心结构
    c、腹板式结构
    d、轮辐式结构

5、油润滑方式的闭式6级精度的圆柱齿轮传动,其效率大约为98%。

10-7 蜗杆传动随堂测验

1、蜗杆蜗轮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由此带来的问题有
    a、传动效率低
    b、传动发热大
    c、齿面容易发生胶合
    d、齿面容易产生磨损

2、蜗轮的结构有
    a、整体式
    b、轮箍式
    c、螺栓联接式
    d、嵌铸式

3、对于闭式的蜗杆蜗轮传动,其设计准则是: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4、 图中所给的受力分析正确吗?

5、蜗杆蜗轮传动中,其失效总是发生在( )上。

第10章单元测试

1、
    a、
    b、
    c、
    d、

2、
    a、
    b、
    c、
    d、

3、对齿轮进行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目的是
    a、避免轮齿的弯曲疲劳折断
    b、避免齿面的疲劳点蚀
    c、避免齿面的胶合
    d、避免齿面的磨损

4、 此公式被称之为轮齿弯曲疲劳强度的_________。
    a、设计公式
    b、校核公式
    c、分析公式
    d、检查公式

5、 此公式被称之为轮齿弯曲疲劳强度的_______。
    a、设计公式
    b、校核公式
    c、分析公式
    d、对比公式

6、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有
    a、齿面点蚀
    b、轮齿折断
    c、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
    e、齿面塑性变形

7、齿轮失效的影响因素有
    a、工作条件
    b、齿面的硬度条件
    c、使用条件
    d、协同条件

8、在进行圆柱齿轮的载荷计算时,做了如下几点假设
    a、摩擦力忽略不计
    b、分布力简化为集中力
    c、简化的集中力作用在齿宽的中点处
    d、法向载荷fn作用在分度圆上(节圆上)

9、圆柱齿轮的载荷可表示为 其中的载荷系数k包含有下面的几个系数(各系数的乘积)
    a、——使用系数
    b、——动载系数
    c、——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d、————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10、齿轮传动的效率损失主要有
    a、啮合摩擦损失
    b、搅油油阻损失
    c、轴承摩擦损失
    d、热量传递损失

11、齿轮传动的润滑目的是
    a、减磨
    b、散热
    c、清洁
    d、美观

12、齿轮的失效主要是轮齿的失效。

13、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接触疲劳点蚀、齿根弯曲疲劳折断。因此对应的设计原则是: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14、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根弯曲疲劳折断,齿面的磨粒磨损。因此对应的设计原则是: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计算,再适当增大模数以考虑齿面磨粒磨损的影响。

15、

16、

17、 其中的重合度系数为考虑重合度对齿宽载荷的影响。重合度越大,承载的接触线总长度越长,单位接触载荷越小。

18、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模数的大小。

19、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齿轮的几何尺寸的大小。

20、 此公式称之为斜齿圆柱齿轮的疲劳强度的设计公式。它与直齿圆柱齿轮相比,多出了一个螺旋角系数。

21、直齿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是将直齿圆锥齿轮等效为直齿圆柱齿轮(当量齿轮),然后按照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

22、 其中的弹性系数只与齿轮的( )有关。

23、 其中的节点区域系数是考虑节点处齿廓曲率对接触应力的影响。标准齿轮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

第11章 链传动

11-1 链传动简介随堂测验

1、链传动的优点有
    a、平均传动比准确
    b、中心距可以较大
    c、传动效率较高
    d、适应恶劣工况

2、链传动的缺点有
    a、瞬时传动比不恒定
    b、瞬时链速不恒定
    c、传动平稳性差
    d、高速时噪声较大

3、链传动是一种啮合传动。

4、滚子链传动,一般功率小于100kw,链速小于( ) m/s。

11-2 链传动的组成及运动特性随堂测验

1、链传动的组成要素有
    a、链
    b、链轮
    c、润滑剂
    d、制动块

2、滚子链的组成零件有
    a、内、外挡板
    b、销轴
    c、套筒
    d、滚子

3、滚子链的接头形式有
    a、钢丝锁销
    b、弹簧卡片
    c、过渡链节
    d、铰链连接

4、链轮的端面齿形取决于链轮加工的标准刀具齿形。

11-2 链传动的组成及运动特性随堂测验

1、平均链速为

2、在链传动中,即便输入是匀速的,输出也是变化的(非匀速的)。

3、当且仅当两个链轮的齿数相同,紧边长度等于链节距整数倍时,瞬时传动比才恒定。

4、链传动不宜用于(低,中,高)速传动中。

11-3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随堂测验

1、链传动的紧边拉力( )松边拉力。
    a、
    b、
    c、
    d、

2、在链传动中,链轮上轴的轴向力为 其中m=?
    a、1.0
    b、1.2
    c、1.4
    d、1.6

3、链条的紧边拉力=有效拉力 离心拉力 悬垂拉力

11-3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随堂测验

1、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
    a、链板疲劳
    b、铰链磨损
    c、套筒/滚子冲击疲劳
    d、销轴/套筒胶合

2、链传动的润滑方式有
    a、人工定期润滑
    b、滴油润滑
    c、油浴或飞溅润滑
    d、压力喷油润滑

3、 链传动的额度功率是选择在“链板疲劳强度”限定曲线、“套筒/滚子冲击疲劳强度”限定曲线和“销轴/套筒胶合”限定曲线所围成的区域内。

4、链速一定,若中心距小、链节数少的传动,单位时间内同一链节屈伸次数增多,加速磨损;若中心距过大,从动边垂度过大,导致松边颤动,从动不平稳。所以在链速一定时,要合理确定链传动的中心距。

5、链传动的设计计算对象是_____。

6、链传动的传动比过大,小链轮上的包角过小,导致轮齿磨损的加剧。因此一般要求链传动的传动比不能大于____。

7、链传动的设计计算对象是_____。

11-4 链传动的布局及设计流程随堂测验

1、对链传动进行设计要完成的内容有: a-初估链速,选取小链轮齿数并计算大链轮齿数(圆整) b-初定中心距,计算链节数并圆整 c-计算额度功率(包括选取工况系数ka,初估失效形式,计算小链轮齿数系数kz,选取排数系数kp) d-选取链号,确定链节距,校验额度功率 e-计算实际中心距 f-计算链速,校验是否与初估值相符合 g-计算轴上载荷 h-选择润滑方式 请选择正确的设计流程
    a、a-b-c-d-e-f-g-h
    b、h-g-b-a-c-d-f-e
    c、a-b-d-c-f-e-g-h
    d、b-d-e-c-a-f-g-h

2、链传动的布置原则有
    a、两链轮的回转平面应共面
    b、两链轮的连心线最好在水平面内
    c、避免垂直布置
    d、最好紧边在上,松边在下

3、链传动张紧装置的作用有
    a、确保从动边的拉力
    b、控制松边的垂度
    c、保证链条与链轮有良好的啮合
    d、防止链条振动过大

第11章单元测试

1、链传动的紧边拉力( )松边拉力。
    a、
    b、
    c、
    d、

2、a-初估链速,选取小链轮齿数并计算大链轮齿数(圆整) b-初定中心距,计算链节数并圆整 c-计算额度功率(包括选取工况系数ka,初估失效形式,计算小链轮齿数系数kz,选取排数系数kp) d-选取链号,确定链节距,校验额度功率 e-计算实际中心距 f-计算链速,校验是否与初估值相符合 g-计算轴上载荷 h-选择润滑方式 请选择正确的设计流程
    a、a-b-c-d-e-f-g-h
    b、a-c-b-e-d-h-g-f
    c、b-g-a-c-f-d-e-h
    d、a-b-c-e-d-g-f-h

3、链条的松边拉力=离心拉力 ( ? )拉力
    a、悬垂
    b、张紧拉力
    c、弯曲拉力
    d、有效拉力

4、对于高速的链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是
    a、链板疲劳破坏
    b、套筒/滚子冲击疲劳破坏
    c、套筒/滚子胶合破坏
    d、销轴/套筒胶合破坏

5、链传动的优点有
    a、平均传动比准确
    b、中心距可以较大
    c、传动效率较高
    d、适应恶劣工况
    e、轴上载荷较小
    f、易实现多轴传动

6、链传动的类型有
    a、套筒链传动
    b、滚子链传动
    c、齿形链传动
    d、连杆链传动

7、链传动的缺点主要有
    a、瞬时传动比不恒定
    b、瞬时链速不恒定
    c、传动平稳性较差
    d、高速时噪声较大

8、链传动的主要组成要素有
    a、链条
    b、链轮
    c、润滑剂
    d、制动器

9、滚子链的组成零件有
    a、内挡板
    b、外挡板
    c、销轴
    d、套筒
    e、滚子

10、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
    a、链板疲劳
    b、铰链磨损
    c、套筒/滚子冲击疲劳
    d、销轴/套筒胶合

11、链传动的布置原则有
    a、两链轮的回转平面应共面
    b、两链轮的连心线最好在水平面内
    c、尽量避免垂直布置
    d、最好紧边在上,松边在下

12、链传动张紧装置的作用有
    a、确保从动边的拉力
    b、控制松边的垂度
    c、保证链条与链轮有良好的啮合
    d、防止链条振动过大

13、链传动是一种啮合传动。

14、链轮的端面齿形取决于链轮加工的标准刀具齿形。

15、在链传动中,即便输入是匀速的,输出也是变化的(非匀速的)。

16、链条的紧边拉力=有效拉力 离心拉力 悬垂拉力

17、链速一定,若中心距小、链节数少的传动,单位时间内同一链节屈伸次数增多,加速磨损;若中心距过大,从动边垂度过大,导致松边颤动,从动不平稳。所以在链速一定时,要合理确定链传动的中心距。

18、链传动不宜用于(低,中,高)速传动中。

19、在链传动中,链轮上轴的轴向力为 其中m=?(精确到小数后一位,例如1.0, 1.2, 1.4等)

20、链传动的传动比过大,小链轮上的包角过小,导致轮齿磨损的加剧。因此一般要求链传动的传动比不能大于____。(取整数,例如:6, 7, 8等)

第12章 连接

12-1 概述随堂测验

1、以下连接中,属于可拆连接的有( )。
    a、螺纹连接
    b、键连接
    c、焊接
    d、销连接

12-2 连接用标准件随堂测验

1、标准化的目的是( )。
    a、简化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质量
    b、提高零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c、降低成本
    d、便于机器的维修和互换

2、螺栓、螺母、螺钉、双头螺柱、键和销都为标准件。

12-3 螺纹的形成、参数及分类随堂测验

1、用于薄壁零件连接的螺纹,应采用( )。
    a、三角形细牙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多线的三角形粗牙螺纹

2、单线螺纹的螺距( )导程。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与导程无关

3、普通螺栓的公称直径为螺纹中径。

4、常用连接螺纹的旋向为右旋。

5、同一公称直径的螺纹可以有多种螺距,其中具有最大螺距的螺纹叫粗牙螺纹,其余的叫细牙螺纹。

12-4 螺纹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随堂测验

1、常用螺纹连接中,自锁性最好的螺纹是( )。
    a、三角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矩形螺纹

2、常用螺纹连接中,传动效率最高的螺纹是( )。
    a、三角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矩形螺纹

3、螺纹自锁的条件是螺纹升角小于等于当量摩擦角。

4、普通螺纹常用于连接,梯形螺纹多用于传动。

12-5 螺纹连接的类型、预紧与防松随堂测验

1、当连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两块薄钢板时,一般采用( )。
    a、螺栓连接
    b、螺钉连接
    c、双头螺柱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2、当两个被连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 )。
    a、螺栓连接
    b、螺钉连接
    c、双头螺柱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3、当两个被连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连接不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 )。
    a、螺栓连接
    b、螺钉连接
    c、双头螺柱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4、螺纹连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
    a、增加螺纹连接的轴向力
    b、增加螺纹连接的横向力
    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d、增加螺纹连接的刚度

5、螺纹连接预紧的目的之一是 ( )。
    a、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
    b、增加被连接件的刚性
    c、减小螺栓的刚性
    d、增加连接的横向力

12-6 单个螺栓连接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随堂测验

1、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连接中,螺栓受到的总拉力f0与预紧力f'、剩余预紧力f"和工作载荷f之间的关系为( )。
    a、f0=f' f
    b、f0=f" f
    c、f0=f' f"
    d、f0=f f' f"

2、对于普通螺栓连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
    a、拉力
    b、扭矩
    c、压力
    d、拉力和扭矩

3、紧螺栓连接的普通螺栓单纯按拉伸强度计算时,考虑到拉伸和扭转的联合作用,应将拉伸载荷增加( )数值。
    a、10%
    b、20%
    c、30%
    d、40%

4、被连接件受横向外力作用时,如果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连接,则螺栓的失效形式可能为下列中的( )。
    a、拉断
    b、拉扭断裂
    c、螺杆剪切或挤压破坏
    d、螺纹根部弯曲断裂

5、降低螺栓相对刚度会使得应力幅( )。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不确定

12-7 螺纹紧固件的机械性能随堂测验

1、某螺栓的材料性能能级为6.8级,其数字6.8代表( )。
    a、对螺栓材料的强度要求
    b、对螺栓的制造精度要求
    c、对螺栓材料的刚度要求
    d、对螺栓材料的耐腐蚀性要求

2、螺栓的材料性能等级为6.8级,则螺栓材料的最小屈服极限近似为( )。
    a、480mpa
    b、600mpa
    c、6mpa
    d、8mpa

12-8 螺纹组连接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随堂测验

1、在同一螺栓组中,螺栓的材料、直径和长度均应相同,这是为了( )。
    a、受力均匀
    b、便于装配
    c、外形美观
    d、降低成本

2、在承受横向载荷或旋转力矩的普通螺栓组连接中,螺栓杆( )的作用。
    a、受剪切应力
    b、受拉应力
    c、受剪切应力和拉应力
    d、即可能只受剪切应力,也可能只受拉应力

3、被连接件受横向外力作用,若采用一组普通螺栓连接时,则靠( )来传递外力。
    a、被连接件结合面间的摩擦力
    b、螺栓的拉伸和挤压
    c、螺栓的剪切和挤压
    d、螺栓的剪切和被连接件的挤压

12-10 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随堂测验

1、
    a、作为连接的防松装置
    b、减少螺栓系统的刚度
    c、使螺母中各圈受力均匀
    d、防止螺栓受弯曲载荷

2、在螺栓连接设计中,若被连接件为铸件,则有时在螺栓孔处制作沉头座孔或凸台,其目的是( )。
    a、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
    b、便于安装
    c、为安置防松装置
    d、为避免螺栓受拉力过大

3、在螺纹连接中,采用加高螺母以增加旋合圈数的办法对提高螺栓的强度并没有多少作用。

4、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螺栓连接的疲劳强度,可以增加螺栓刚度。

12-11 键连接随堂测验

1、普通平键连接的主要用途是使轴与轮毂之间( )。
    a、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
    b、沿轴向可作相对滑动并具有导向作用
    c、安装和拆卸方便
    d、沿周向固定并传递转矩

2、在平键连接中,平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

3、平键连接一般应按不被剪断而进行剪切强度计算。

12-12 销连接随堂测验

1、圆柱销与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2、与圆柱销相比,圆锥销安装更方便,定位精度高。

第12章单元测试

1、用于薄壁零件连接的螺纹,应采用( )。
    a、三角形细牙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多线的三角形粗牙螺纹

2、单线螺纹的螺距()导程。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与导程无关

3、常用螺纹连接中,自锁性最好的螺纹是( )。
    a、三角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矩形螺纹

4、常用螺纹连接中,传动效率最高的螺纹是( )。
    a、三角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矩形螺纹

5、当连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两块薄钢板时,一般采用( )
    a、螺栓连接
    b、螺钉连接
    c、双头螺柱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6、当两个被连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 )。
    a、螺栓连接
    b、螺钉连接
    c、双头螺柱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7、当两个被连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连接不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 )。
    a、螺栓连接
    b、螺钉连接
    c、双头螺柱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8、螺纹连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
    a、增加螺纹连接的轴向力
    b、增加螺纹连接的横向力
    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d、增加螺纹连接的刚度

9、螺纹连接预紧的目的之一是 ( )。
    a、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
    b、增加被连接件的刚性
    c、减小螺栓的刚性
    d、增加连接的横向力

10、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连接中,螺栓受到的总拉力f0与预紧力f’、剩余预紧力f”和工作载荷f之间的关系为( )。
    a、f0=f' f
    b、f0=f" f
    c、f0=f' f"
    d、f0=f f' f"

11、对于普通螺栓连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
    a、拉力
    b、扭矩
    c、压力
    d、拉力和扭矩

12、紧螺栓连接的普通螺栓单纯按拉伸强度计算时,考虑到拉伸和扭转的联合作用,应将拉伸载荷增加( )数值。
    a、10%
    b、30%
    c、50%
    d、70%

13、被连接件受横向外力作用时,如果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连接,则螺栓的失效形式可能为下列中的( )。
    a、拉断
    b、拉扭断裂
    c、螺杆剪切或挤压破坏
    d、螺纹根部弯曲断裂

14、降低螺栓相对刚度会使得应力幅( )。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不确定

15、某螺栓的材料性能等级为6.8级,其数字6.8代表( )。
    a、对螺栓材料的强度要求
    b、对螺栓的制造精度要求
    c、对螺栓材料的刚度要求
    d、对螺栓材料的耐腐蚀性要求

16、螺栓的材料性能等级为6.8级,则螺栓材料的最小屈服极限近似为( )。
    a、480mpa
    b、600mpa
    c、6mpa
    d、8mpa

17、在同一螺栓组中,螺栓的材料、直径和长度均应相同,这是为了( )。
    a、受力均匀
    b、便于装配
    c、外形美观
    d、降低成本

18、在承受横向载荷或旋转力矩的普通螺栓组连接中,螺栓杆( )的作用。
    a、受剪切应力
    b、受拉应力
    c、受剪切应力和拉应力
    d、即可能只受剪切应力,也可能只受拉应力

19、被连接件受横向外力作用,若采用一组普通螺栓连接时,则靠( )来传递外力。
    a、被连接件结合面间的摩擦力
    b、螺栓的拉伸和挤压
    c、螺栓的剪切和挤压
    d、螺栓的剪切和被连接件的挤压

20、悬置螺母和环槽螺母的主要作用是( )。
    a、作为连接的防松装置
    b、减少螺栓系统的刚度
    c、使螺母中各圈螺纹受力均匀
    d、防止螺栓受弯曲载荷

21、在螺栓连接设计中,若被连接件为铸件,则有时在螺栓孔处制作沉头座孔或凸台,其目的是( )。
    a、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
    b、便于安装
    c、为安置防松装置
    d、为避免螺栓受拉力过大

22、普通平键连接的主要用途是使轴与轮毂之间( )。
    a、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
    b、沿轴向可作相对滑动并具有导向作用
    c、安装和拆卸方便
    d、沿周向固定并传递转矩

23、常见的连接螺纹是( )。
    a、左旋单线
    b、右旋双线
    c、右旋单线
    d、左旋双线

24、当螺纹公称直径、牙型角、螺纹线数相同时,细牙螺纹的自锁性能比粗牙螺纹的自锁性能( )。
    a、好
    b、差
    c、相同
    d、不一定

25、在螺纹连接中,有时在一个螺栓上采用双螺母,其目的是( )。
    a、提高强度
    b、提高刚度
    c、防松
    d、减少每圈螺纹牙上的受力

26、在螺栓连接中,采用弹簧垫圈防松是( )。
    a、摩擦防松
    b、机械防松
    c、结构防松
    d、粘结防松

27、用于连接的螺纹多为普通螺纹,这是因为普通螺纹( )。
    a、传动效率好
    b、防振性能好
    c、牙根强度高,自锁性能好
    d、自锁性能差

28、一双头螺纹,其螺距为8mm,该螺纹的导程为( )。
    a、2mm
    b、4mm
    c、8mm
    d、16mm

29、一个螺纹副,如果螺纹是三头螺纹,螺纹公称直径为12mm,螺距为2mm,当螺杆相对位移为12mm时,螺母相对螺杆应转动( )。
    a、1圈
    b、2圈
    c、4圈
    d、6圈

30、螺纹副中当量摩擦角ρe与摩擦系数μ之间的关系为( )。
    a、tanρe=μ/cosα
    b、tanρe=μ/sinα
    c、tan ρe=μ/cosβ
    d、tan ρe=μ/sinβ

31、螺纹副的螺旋升角为y,当量摩擦角为ρe,则自锁条件为( )。
    a、y≥ρe
    b、y≤ρe
    c、y=ρe
    d、与y和ρe无关

32、螺旋传动的效率主要与螺纹的( )有关。
    a、螺纹升角
    b、线数
    c、螺距和牙型角
    d、螺纹升角和牙型斜角

33、螺纹副的材料一定时,螺纹的牙型斜角越大,则( )。
    a、当量摩擦系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好
    b、当量摩擦系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差
    c、当量摩擦系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好
    d、当量摩擦系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差

34、螺纹副的材料、牙型角、螺距和直径一定时,螺纹的线数越多,则( )。
    a、螺纹升角越大,效率越高
    b、螺纹升角越大,效率越低
    c、螺纹升角越小,效率越高
    d、螺纹升角越小,效率越低

35、螺纹副的材料、牙型角、导程和直径一定时,螺纹的线数越多,则( )。
    a、螺纹升角越大,效率越高
    b、螺纹升角越大,效率越低
    c、螺纹升角越小,效率越高
    d、螺纹升角越小,效率越低

36、作调节用的螺纹,应采用( )。
    a、单线三角形粗牙螺纹
    b、单线三角形细牙螺纹
    c、多线三角形粗牙螺纹
    d、多线三角形细牙螺纹

37、单向传力用螺纹,宜采用( )螺纹。
    a、梯形
    b、三角形
    c、锯齿形
    d、矩形

38、普通螺栓连接中的松螺栓连接与紧螺栓连接的主要区别在于松螺栓连接的螺纹部分不承受( )作用。
    a、拉伸
    b、扭转
    c、剪切
    d、弯曲

39、对于轴向载荷是变载荷的紧螺栓连接,除考虑它具有足够的静强度以外,还应根据螺栓的( )来验算它的疲劳强度。
    a、最大工作应力
    b、最小工作应力
    c、平均工作应力
    d、应力幅

40、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为保证被连接件不出现缝隙,因此需满足( )。
    a、剩余预紧力应小于零
    b、剩余预紧力应大于零
    c、剩余预紧力应等于零
    d、预紧力应大于零

41、在防止螺纹连接松脱的各种措施中,当承受冲击或振动载荷时,( )是无效的。
    a、采用具有增大摩擦力作用的防松装置,如螺母与被连接件之间安装弹簧垫圈
    b、采用以机械方法来阻止松动的装置,如用六角槽形螺母与开口销
    c、采用人为方法(如胶或焊)将螺纹副变为不能转动
    d、设计时使螺纹连接具有自锁性

42、设计紧连接螺栓时,其直径越小,则许用安全系数应取得越大,即许用应力取得越小,这是因为直径越小,( )。
    a、螺纹部分的应力集中越严重
    b、加工螺纹时越容易产生缺陷
    c、拧紧时越容易拧断
    d、材料的机械性能越不易保证

43、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紧螺栓的疲劳强度,可采用( )。
    a、在被连接件间加橡胶垫片
    b、增加螺栓长度
    c、采用精致螺栓
    d、加防松装置

44、对于紧螺栓连接,当螺栓的总拉力f0和剩余预紧力f”不变时,若将螺栓由实心变成空心,则螺栓的应力幅σa与预紧力f’会发生变化,( )。
    a、σa增大,f’应适当减小
    b、σa增大,f’应适当增大
    c、σa减小,f’应适当减小
    d、σa减小,f’应适当增大

45、以下连接中,属于可拆连接的有( )。
    a、螺纹连接
    b、键连接
    c、焊接
    d、销连接

46、标准化的目的是( )。
    a、简化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质量
    b、提高零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c、降低成本
    d、便于机器的维修和互换

47、在拧紧螺栓连接时,控制拧紧力矩有很多方法,例如( )。
    a、增加拧紧力
    b、增加扳手力臂
    c、使用测力矩扳手
    d、使用定力矩扳手

48、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有( )。
    a、螺栓连接
    b、双头螺柱连接
    c、螺钉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49、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螺栓连接的疲劳强度,应( )。
    a、增加螺栓刚度
    b、降低螺栓刚度
    c、降低被连接件刚度
    d、提高被连接件刚度

50、以下属于紧键连接的为( )。
    a、滑键连接
    b、花键连接
    c、楔键连接
    d、切向键连接

51、普通平键连接的失效形式有( )。
    a、工作面压溃
    b、工作面磨损
    c、键剪断
    d、键拉断

52、螺栓、螺母、螺钉、双头螺柱、键和销都为标准件。

53、普通螺栓的公称直径为螺纹中径。

54、常用连接螺纹的旋向为右旋。

55、同一公称直径的螺纹可以有多种螺距,其中具有最大螺距的螺纹叫粗牙螺纹,其余的叫细牙螺纹。

56、螺纹自锁的条件是螺纹升角大于等于当量摩擦角。

57、普通螺纹常用于连接,梯形螺纹多用于传动。

58、在螺纹连接中,采用加高螺母以增加旋合圈数的办法对提高螺栓的强度并没有多少作用。(t)

59、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螺栓连接的疲劳强度,可以增加螺栓刚度。

60、在平键连接中,平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

61、平键连接一般应按不被剪断而进行剪切强度计算。

62、圆柱销与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63、与圆柱销相比,圆锥销安装更方便,定位精度高。

64、矩形螺纹是用于单向受力的传力螺纹。

65、三角形螺纹具有较好的自锁性能,在振动和交变载荷作用下不需要防松。

66、同一直径的螺纹按螺旋线数不同,可分为粗牙和细牙两种。

67、连接螺纹大多采用多线的梯形螺纹。

68、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铰制孔螺栓连接,螺栓的抗拉强度不需要进行计算。

69、对于受拉螺栓,其主要失效形式是螺杆的拉断。

70、对于受剪螺栓,其主要破坏形式是螺栓杆和孔壁间压溃或螺栓杆被剪断。

71、受剪螺栓连接的设计准则是保证连接的挤压强度和螺栓的剪切强度。

72、受拉螺栓连接的设计准则是保证螺栓的静力(或疲劳)拉伸强度。

73、螺栓连接的相对刚度越大,对于提高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越有利。

74、螺栓组承受载荷作用时,多数情况下,每个螺栓的受力大小各不相同,此时,同一螺栓组中的螺栓应选用不同的材料、直径和长度。

75、承受横向载荷的普通螺栓连接,螺栓工作时承受轴向载荷。

76、在铰制孔螺栓连接中,螺栓杆和孔的配合为过盈配合。

77、

78、

79、

80、

81、

第13章 滚动轴承

13-01 概述随堂测验

1、以下哪种工况不是滚动轴承的适用场合?
    a、冲击载荷很大
    b、回转精度要求高
    c、径向尺寸很大
    d、转动速度很高

2、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径、外圈与座孔之间均系用基孔制。

13-02 滚动轴承的类型及选择随堂测验

1、只能承受轴向载荷而不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是
    a、深沟球轴承
    b、圆锥滚子轴承
    c、圆柱滚子轴承
    d、推力球轴承

2、在相同的尺寸下,哪个滚动轴承能承受的轴向载荷为最大
    a、圆锥滚子轴承
    b、圆柱滚子轴承
    c、深沟球轴承
    d、角接触球轴承

3、以下哪类轴承应当成对使用?
    a、深沟球轴承
    b、圆锥滚子轴承
    c、角接触球轴承
    d、滚针轴承

4、按轴承承受载荷的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滚动轴承可分为____和____。

13-03 滚动轴承的代号随堂测验

1、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代号中, 级代号可省略不写。
    a、6
    b、2
    c、0
    d、5

2、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由 表示。
    a、数字
    b、数字或字母
    c、字母
    d、数字 字母

3、滚动轴承内径代号为06,则表示内径为60mm。

13-04 滚动轴承的载荷、失效和计算准则随堂测验

1、6208轴承只承受径向载荷时,作用线方向滚动体受力的最大值
    a、
    b、
    c、
    d、

2、过大的静载荷或冲击载荷造成的滚动轴承失效形式是,
    a、疲劳点蚀
    b、粘着磨损
    c、塑性变形
    d、胶合

3、滚动轴承的滚动体所承受的载荷方向仅与公称接触角有关。

13-05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随堂测验

1、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同一批轴承中 的轴承能达到的寿命。
    a、99%
    b、95%
    c、90%
    d、50%

2、其他条件不变,只把球轴承上的当量动载荷增加一倍,则该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原来的
    a、1/2
    b、1/4
    c、1/8
    d、1/10

3、某轴用两个同型号的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其上装有一圆锥齿轮,已知该齿轮承受向左的轴向力=460n,两轴承的轴向力为:=320n(向右),=410n(向左),则轴承2承受的轴向力较大。

13-06 滚动轴承的极限转速与静强度计算随堂测验

1、限制滚动轴承的工作转速不超过极限转速,目的是为了防止粘着磨损。

2、对滚动轴承进行静强度计算,目的是为了防止滚动体、套圈滚到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

13-07 滚动轴承的润滑与密封随堂测验

1、各种类型滚动轴承采用的润滑方式,通常可根据轴承的 来选择
    a、转速
    b、当量动载荷
    c、平均直径与转速的乘积
    d、轴颈的圆周速度

2、唇形密封中,密封唇朝里的主要目的是,
    a、防灰尘,杂质进入
    b、防漏油
    c、提高密封性能
    d、防磨损

3、轴承润滑的目的只是为了减轻摩擦、磨损,对轴承不起冷却作用。

4、滚动轴承常用的三种密封方法为非接触式密封、接触式密封和组合式密封。

13-08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随堂测验

1、对于工作温度变化较大的长轴,轴承组应采用 的轴向固定方式
    a、两端固定
    b、两端游动
    c、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d、多点支承

2、转速越高、载荷越大或工作温度越高的场合,应选取比较松的配合

3、一对圆锥滚子轴承,相较于正向安装,当它们反向安装时轴系的刚度更高。

第13章单元测验

1、在轴承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时,当量动载荷指的是轴承所受的,
    a、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代数和
    b、与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等效的假想载荷
    c、径向载荷
    d、轴向载荷

2、轴承代号7224ac/p4的含义是什么?
    a、角接触球轴承 尺寸系列0(2) 内径尺寸24 mm 公称接触角25° 公差等级为4级
    b、角接触球轴承 尺寸系列(0)2 内径尺寸120 mm 公称接触角25° 公差等级为4级
    c、角接触球轴承 尺寸系列2(0) 内径尺寸120 mm 公称接触角25° 公差等级为4级
    d、角接触球轴承 尺寸系列2(0) 内径尺寸120 mm 公称接触角15° 公差等级为4级

3、当公称接触角为60°时,轴承接触的类型为,
    a、径向接触
    b、向心角接触
    c、推力角接触
    d、轴向接触

4、 某安装有斜齿轮的转轴由一对角接触球轴承支承,安装方式图所示。已知两轴承所受内部轴向力分别为fsl = 600 n,fs2 = 400n,齿轮上的轴向载荷fx = 800n,载荷平稳。求两轴承的轴向载荷, fal和fa2。
    a、fal = 600 n,fa2 = 400 n
    b、fal = 1200 n,fa2 = 400 n
    c、fal = 1200 n,fa2 = 200 n
    d、fal = 600 n,fa2 = 200 n

5、以下哪类轴承一般需要成对使用?
    a、调心球轴承
    b、圆锥滚子轴承
    c、推力球轴承
    d、角接触球轴承

6、请选出以下可以提高轴系刚度的措施
    a、提高轴承座的刚度
    b、改善轴承润滑条件
    c、用调心球轴承替换角接触球轴承
    d、通过添加金属垫片对轴承进行适量预紧

7、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
    a、在额定动载荷作用下,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b、在标准试验载荷作用下,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c、在一批同型号、同尺寸的轴承进行寿命试验中,90%的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d、在一批同型号、同尺寸的轴承进行寿命试验中,破坏率达到10%时所对应的寿命

8、从经济观点考虑,只要能满足使用要求,应尽量选用球轴承。

9、正常速度下做回转运动且载荷变化较大时,滚动轴承受到的是主要疲劳点蚀和磨损破坏,应当做接触疲劳寿命计算和静强度校核,以确定轴承尺寸。

10、滚动轴承寿命计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预期的使用期限内发生点蚀失效。

11、6028轴承额定动载荷c = 45000 n,工作转速n = 360 r/min,若要求l'10h>10000 h,允许的当量动载荷p多大?

12、向心推力轴承的内部轴向力fs能使内外圈发生 趋势。

13、其他条件不变,只把球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增加一倍,则该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原来的 倍。

第14章 轴

14-1 概述随堂测验

1、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的轴是
    a、心轴
    b、传动轴
    c、转轴
    d、挠性轴

2、轴设计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a、选择合适的材料
    b、合理确定结构
    c、进行工作能力计算
    d、美观轴的外形

3、轴的常用材料有
    a、碳素钢
    b、合金钢
    c、球墨铸铁
    d、合金铸铁

4、按照承载情况对轴进行分类,其类型有
    a、心轴
    b、传动轴
    c、转轴
    d、挠性轴

5、轴的设计原则是:在满足工作能力要求的前提下,力求轴的尺寸小,质量轻,工艺性好。

14-2 轴类零件的结构设计随堂测验

1、盘状结构的轴类零件一般的组成部分有
    a、轮缘
    b、轮毂
    c、腹板(或轮辐)
    d、安装轴

2、轴类零件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合理确定轮缘、腹板/轮辐、轮毂的结构形式及相关尺寸。

14-3 轴的结构设计随堂测验

1、请给出轴的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 a-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b-确定零件在轴上的布置方案 c-细化轴的结构 d-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 e-完成轴的外形设计
    a、a-b-c-d-e
    b、a-b-e-d-c
    c、a-c-b-e-d
    d、b-a-d-c-e

2、按照轴的各部分功能的不同,把轴又分成了若干段。这些段(部分)是:
    a、轴颈
    b、轴头
    c、轴身
    d、轴环

3、对轴进行结构设计的要求是
    a、轴上零件具有确定的工作位置,且要固定可靠
    b、轴上零件便于安装、拆卸和调整
    c、轴的制造工艺性好良好
    d、轴要足够长

4、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方式有
    a、平键固定
    b、花键固定
    c、销固定
    d、过盈连接固定

5、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方式有
    a、轴环/轴肩固定
    b、套筒固定
    c、轴端挡圈固定
    d、轴承端盖固定

6、提高轴的强度和刚度的措施有
    a、改进轴上零件的布置方案,减小轴的载荷
    b、改进轴上零件的结构,减小轴的载荷
    c、减小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d、改善轴的表面质量,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7、轴的结构设计任务是:根据工作条件和要求,确定轴的合理外形和各部分具体尺寸。

8、轴上零件的布置原则是:尽可能减少零件数目,缩短零件装配路线长度,改善轴的受力情况。

14-4 轴的强度计算随堂测验

1、用转矩法进行轴的强度计算,适用的轴的类型主要是
    a、传动轴
    b、转轴
    c、心轴
    d、挠性轴

2、在对轴进行强度计算时,当量弯矩法主要用于( )的强度计算。
    a、传动轴
    b、转轴
    c、心轴
    d、挠性轴

3、应用当量弯矩法对轴进行强度计算的主要步骤为 a-计算支承反力,绘制轴的空间受力简图 b-绘制轴的水平受力图与弯矩图 c-绘制轴的垂直受力图与弯矩图 d-计算合成弯矩并绘图 e-计算转矩并绘图 f-计算当量弯矩并绘图 g-确定危险截面,并校核轴的强度
    a、a-b-c-d-e-f-g
    b、a-d-b-c-e-f-g
    c、a-f-e-g-b-c-d
    d、b-g-c-e-d-f-a

4、转轴弯扭合成强度条件为 其中 称为应力校正系数。 那么,材料在脉动循环应力状态下()时,=?
    a、0.3
    b、0.6
    c、0.8
    d、1

5、转轴弯扭合成强度条件为 其中 称为应力校正系数。 那么,材料在静应力状态下()时,=?
    a、0.3
    b、0.6
    c、0.8
    d、1

6、转轴弯扭合成强度条件为 其中 称为应力校正系数。 那么,材料对称循环应力状态下()时,=?
    a、0.3
    b、0.6
    c、0.8
    d、1

7、对轴进行强度计算的主要方法有
    a、转矩法
    b、当量弯矩法
    c、安全系数校核法
    d、反转法

8、安全系数校核法主要是用于对轴进行较为精确的安全性评定。

14-5 轴的刚度计算随堂测验

1、在对阶梯轴进行刚度计算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a、当量直径法
    b、能量法
    c、改换固定件法
    d、反转法

2、在对轴进行刚度计算时,将光轴简化成简支梁,并应用“材料力学”课程的刚度计算内容即可。

第14章单元测试

1、请确定轴的结构设计的流程: a-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b-确定零件在轴上的布置方案 c-细化轴的结构 d-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 e-完成轴的外形设计
    a、a-b-c-d-e
    b、a-b-e-d-c
    c、a-c-b-e-d
    d、b-a-d-c-e

2、应用当量弯矩法对轴进行强度计算的主要步骤为: a-计算支承反力,绘制轴的空间受力简图 b-绘制轴的水平受力图与弯矩图 c-绘制轴的垂直受力图与弯矩图 d-计算合成弯矩并绘图 e-计算转矩并绘图 f-计算当量弯矩并绘图 g-确定危险截面,并校核轴的强度
    a、a-b-c-d-e-f-g
    b、a-d-b-c-e-f-g
    c、a-f-e-g-b-c-d
    d、b-g-c-e-d-f-a

3、转轴弯扭合成强度条件为 其中 称为应力校正系数。 那么,材料在脉动循环应力状态下()时,=?
    a、0.3
    b、0.6
    c、0.8
    d、1

4、轴设计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a、选择材料
    b、确定结构
    c、工作能力计算
    d、美观外形

5、按照承载情况对轴进行分类,其类型有
    a、心轴
    b、传动轴
    c、转轴
    d、挠性轴

6、盘状结构的轴类零件一般的组成部分有
    a、轮缘
    b、轮毂
    c、腹板(轮辐)
    d、安装轴

7、对轴进行结构设计的要求是
    a、轴上零件具有确定的工作位置,且要固定可靠
    b、轴上零件便于安装、拆卸和调整
    c、轴的制造工艺性好良好
    d、轴要足够长

8、提高轴的强度和刚度的措施有
    a、改进轴上零件的布置方案,减小轴的载荷
    b、改进轴上零件的结构,减小轴的载荷
    c、减小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d、改善轴的表面质量,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9、对轴进行强度计算的主要方法有
    a、转矩法
    b、当量弯矩法
    c、安全系数校核法
    d、反转法

10、轴的设计原则是:在满足工作能力要求的前提下,力求轴的尺寸小,质量轻,工艺性好。

11、轴类零件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合理确定轮缘、腹板/轮辐、轮毂的结构形式及相关尺寸。

12、轴的结构设计任务是:根据工作条件和要求,确定轴的合理外形和各部分具体尺寸。

13、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的轴是( )轴。

14、在对轴进行强度计算时,当量弯矩法主要用于(传动轴 转轴 心轴 挠性轴)的强度计算。

期末考试

“机械原理及设计”期末试卷-客观题

1、 此种特性应力被称为:
    a、对称循环应力
    b、脉动循环应力
    c、混合变应力
    d、静应力

2、机械零件材料的疲劳极限是指应力比为r的应力循环作用n次后,材料不发生疲劳的( )。
    a、最小应力
    b、最大应力
    c、平均应力
    d、随机应力

3、设计v带传动时,若发现带的速度过高,在不改变n1、n2的情况下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
    a、增大dd1
    b、减小dd1
    c、增大中心距
    d、减小中心距

4、带传动中,v1为主动轮圆周速度,v2为从动轮圆柱速度,v为带速,这些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
    a、v1= v2=v
    b、v1>v> v2
    c、v1    d、v1=v> v2

5、v带传动设计,需要保证包角 ≥120°,其目的是保证( )
    a、紧边拉力
    b、松边拉力
    c、有效拉力
    d、初拉力

6、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
    a、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带传动效率降低
    c、带工作噪声增大
    d、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7、带传动中,用 方法可以使小带轮包角α1加大。
    a、增大小带轮直径
    b、减小小带轮直径
    c、增大大带轮直径
    d、减小中心距a

8、确定单根带所能传递功率的极限值p1的前提条件是( )
    a、保证带不打滑
    b、保证带不打滑、不弹性滑动
    c、保证带不疲劳破坏
    d、保证带不打滑、不疲劳破坏

9、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连接中,螺栓受到的总拉力f0与预紧力f’、剩余预紧力f”和工作载荷f之间的关系为( )
    a、f0=f' f
    b、f0=f" f
    c、f0=f" f'
    d、f0=f" f' f

10、紧螺栓连接的普通螺栓单纯按拉伸强度计算时,考虑到拉伸和扭转的联合作用,应将拉伸载荷增加( )数值。
    a、10%
    b、30%
    c、50%
    d、70%

11、被连接件受横向外力作用时,如果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连接,则螺栓的失效形式可能为下列中的( )
    a、拉断
    b、拉扭断裂
    c、螺杆剪切或挤压破坏
    d、螺纹根部弯曲断裂

12、降低螺栓相对刚度会使得应力幅( )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不确定

13、螺栓的材料性能等级为6.8级,则螺栓材料的最小屈服极限近似为( )
    a、480mpa
    b、600mpa
    c、6mpa
    d、8mpa

14、被连接件受横向外力作用,若采用一组普通螺栓连接时,则靠( )来传递外力。
    a、被连接件结合面间的摩擦力
    b、螺栓的拉伸和挤压
    c、螺栓的剪切和挤压
    d、螺栓的剪切和被连接件的挤压

15、在螺栓连接设计中,若被连接件为铸件,则有时在螺栓孔处制作沉头座孔或凸台,其目的是( )。
    a、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
    b、便于安装
    c、为安置防松装置
    d、为避免螺栓受拉力过大

16、一个螺纹副,如果螺纹是三头螺纹,螺纹公称直径为12mm,螺距为2mm,当螺杆相对位移为12mm时,螺母相对螺杆应转动( )。
    a、1圈
    b、2圈
    c、4圈
    d、6圈

17、螺纹副的螺旋升角为y,当量摩擦角为ρe,则自锁条件为( )。
    a、y≥ρe
    b、y≤ρe
    c、y=ρe
    d、与y和ρe无关

18、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紧螺栓的疲劳强度,可采用( )。
    a、在被连接件间加橡胶垫片
    b、增加螺栓长度
    c、采用精致螺栓
    d、加防松装置

19、对齿轮进行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目的是
    a、避免轮齿的弯曲疲劳折断
    b、避免齿面的疲劳点蚀
    c、避免齿面的胶合
    d、避免齿面的磨损

20、链条的松边拉力=离心拉力 ( ? )拉力
    a、悬垂
    b、张紧拉力
    c、弯曲拉力
    d、有效拉力

21、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的轴是________轴。
    a、心轴
    b、转轴
    c、传动轴
    d、挠性轴

22、请确定轴的结构设计的流程: a-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b-确定零件在轴上的布置方案 c-细化轴的结构 d-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 e-完成轴的外形设计
    a、a-b-c-d-e
    b、a-b-e-d-c
    c、a-c-b-e-d
    d、b-a-d-c-e

23、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有
    a、变形
    b、断裂
    c、磨损
    d、打滑

24、进行机械零件设计时,要遵循的准则有:
    a、强度准则
    b、刚度准则
    c、稳定性准则
    d、可靠性准则

25、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有
    a、齿面点蚀
    b、轮齿折断
    c、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
    e、齿面塑性变形

26、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
    a、磨损
    b、打滑
    c、疲劳拉断
    d、塑性变形

27、如果v带的承载能力不够,应( )
    a、增大摩擦力
    b、增大中心距
    c、增大包角
    d、增加带速

28、与齿轮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缺点是( )
    a、传动的外轮廓尺寸较大
    b、带的寿命较短
    c、传动比不固定
    d、传动效率低

29、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与 有关
    a、速度
    b、当量摩擦系数
    c、包角
    d、长度

30、以下连接中,属于可拆连接的有( )。
    a、螺纹连接
    b、键连接
    c、焊接
    d、销连接

31、标准化的目的是( )
    a、简化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质量
    b、提高零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c、降低成本
    d、便于机器的维修和互换

32、在拧紧螺栓连接时,控制拧紧力矩有很多方法,例如( )
    a、增加拧紧力
    b、增加扳手力臂
    c、使用测力矩扳手
    d、使用定力矩扳手

33、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有( )。
    a、螺栓连接
    b、双头螺柱连接
    c、螺钉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34、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螺栓连接的疲劳强度,应( )。
    a、增加螺栓刚度
    b、降低螺栓刚度
    c、降低被连接件刚度
    d、提高被连接件刚度

35、以下属于紧键连接的为( )。
    a、滑键连接
    b、花键连接
    c、楔键连接
    d、切向键连接

36、齿轮失效的影响因素有
    a、工作条件
    b、齿面的硬度条件
    c、使用条件
    d、协同条件

37、链传动的优点有
    a、平均传动比准确
    b、中心距可以较大
    c、传动效率较高
    d、轴上载荷较小
    e、易实现多轴传动

38、滚子链的组成零件有
    a、内挡板
    b、外挡板
    c、销轴
    d、套筒
    e、滚子

39、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
    a、链板疲劳
    b、铰链磨损
    c、套筒/滚子冲击疲劳
    d、销轴/套筒胶合

40、轴设计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a、选择材料
    b、确定结构
    c、工作能力计算
    d、美观外形

41、对轴进行结构设计的要求是
    a、轴上零件具有确定的工作位置,且要固定可靠
    b、轴上零件便于安装、拆卸和调整
    c、轴的制造工艺性好良好
    d、轴要足够长

42、对轴进行强度计算的主要方法有
    a、转矩法
    b、当量弯矩法
    c、安全系数校核法
    d、反转法

43、机械零件的失效是指零件丧失正常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设计要求性能的情况发生。

44、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接触疲劳点蚀、齿根弯曲疲劳折断。因此对应的设计原则是: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45、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根弯曲疲劳折断,齿面的磨粒磨损。因此对应的设计原则是: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计算,再适当增大模数以考虑齿面磨粒磨损的影响。

46、带在工作时受变应力的作用,这是它可能出现疲劳破坏的根本原因。

47、带的弹性滑动使传动比不准确,传动效率低,带磨损加快,因此在设计中应避免带出现弹性滑动。

48、v带传动中其他条件相同时,小带轮包角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49、在传动系统中,带传动往往放在高速级是因为它可以传递较大的转矩。

50、带传动的弹性打滑是由带的预紧力不够引起的。

51、v型带的公称长度是指它的内周长。

52、若带传动的初拉力一定,增大摩擦系数和包角都可提高带传动的极限摩擦力。

53、普通螺栓的公称直径为螺纹大径。

54、普通螺纹常用于连接,梯形螺纹多用于传动。

55、在螺纹连接中,采用加高螺母以增加旋合圈数的办法对提高螺栓的强度并没有多少作用。

56、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螺栓连接的疲劳强度,可以增加螺栓刚度。

57、平键连接一般应按不被剪断而进行剪切强度计算。

58、三角形螺纹具有较好的自锁性能,在振动和交变载荷作用下不需要防松。

59、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铰制孔螺栓连接,螺栓的抗拉强度不需要进行计算。

60、对于受剪螺栓,其主要破坏形式是螺栓杆和孔壁间压溃或螺栓杆被剪断。

61、受拉螺栓连接的设计准则是保证螺栓的静力(或疲劳)拉伸强度。

62、承受横向载荷的普通螺栓连接,螺栓工作时承受轴向载荷。

63、直齿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是将直齿圆锥齿轮等效为直齿圆柱齿轮(当量齿轮),然后按照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

64、 此公式称之为斜齿圆柱齿轮的疲劳强度的设计公式。它与直齿圆柱齿轮相比,多出了一个螺旋角系数。

65、链条的紧边拉力=有效拉力 离心拉力 悬垂拉力

66、轴的设计原则是:在满足工作能力要求的前提下,力求轴的尺寸小,质量轻,工艺性好。

67、 其中的弹性系数只与齿轮的( )有关。

68、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齿轮的( )的大小。

69、 此公式被称之为齿轮的轮齿弯曲疲劳强度的_______公式。

70、 此公式被称之为齿轮的轮齿弯曲疲劳强度的_________公式。

71、链传动不宜用于(低,中,高)速传动中。

72、链传动的紧边拉力(小于 大于 大于等于)松边拉力。

73、在链传动中,链轮上轴的轴向力为 其中m=?(精确到小数后一位,例如1.0, 1.2, 1.4等)

74、链传动的传动比过大,小链轮上的包角过小,导致轮齿磨损的加剧。因此一般要求链传动的传动比不能大于____。(取整数,例如:6, 7, 8等)

75、应用当量弯矩法对轴进行强度计算的主要步骤(例如abcdefg)为: a-计算支承反力,绘制轴的空间受力简图 b-绘制轴的水平受力图与弯矩图 c-绘制轴的垂直受力图与弯矩图 d-计算合成弯矩并绘图 e-计算转矩并绘图 f-计算当量弯矩并绘图 g-确定危险截面,并校核轴的强度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备案号: 买球平台网址的版权所有 买球平台网址 copyright © 2012-2023 青果答案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