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行为观察与诊断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当前位置:正规买球app首页 » » 正文

    6786 人参与  2022-11-04 23:38:16    点这评论
    第一周 学习

    第一周 单元测验

    1、下列学习行为中属于符号学习行为的是( )
        a、讨论
        b、交流
        c、信息查询
        d、计算

    2、按照师生关系,课堂互动行为可以分为教师中心式互动、学生中心式互动和( )
        a、合作性互动
        b、借助语言互动
        c、知识中心式互动
        d、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

    3、下列不属于同伴互助活动的参与者的是( )
        a、辅助者
        b、被辅助者
        c、课堂与教学论专家
        d、活动协调人

    4、按照主次,教导行为可以分为主教行为、助教行为和管理行为。

    5、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运动、动作、反应和( )的总和。

    第二周 学习

    第二周 作业

    1、下列属于质性研究方法的是( )
        a、timss
        b、lps
        c、fias
        d、古德和布罗菲透视课堂法

    2、在师生互动类型研究中艾胥利(ashley)等根据三个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把师生的互动行为分别分为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和( )中心三种类型。
        a、环境
        b、教材
        c、知识
        d、媒介

    3、围绕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不断地继承、发展,呈现出( )特点。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互动研究
        d、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

    4、教师行为的全面研究主要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一般以少经验的新手教师为研究对象。

    5、已有的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主要包含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过程—结果研究和( )研究。

    第三周 学习

    第三周 作业

    1、教师课堂行为分析是课堂行为研究的重点,主要涵盖教师课堂行为特征分析、( )和方法分析等方面。
        a、内容分析
        b、结构分析
        c、功能分析
        d、组织分析

    2、在我国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主体趋势中,脚力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研究共同体”:建立包括( )在内的“研究共同体”。 ①课堂与教学论研究者 ②教学管理人员 ③相关教育机构 ④中小学一线教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教师自身的研究是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教师是( )的检验者,也是教学行为实践的探索者。
        a、教学行为设计
        b、教学行为理论
        c、教学行为组织
        d、教学行为方式

    4、教师教学行为的对比研究主要有普通教师与特级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对比研究,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行为对比研究,同辈教师教学行为对比研究等。

    5、部分学者将教师行为分为教师语言行为和 。

    第一次 单元作业

    1、请根据第二章所学的内容,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完成第二章《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现状》的思维导图。

    第四周 学习

    第四周 作业

    1、弗兰德斯分析系统采用( )抽样方法。
        a、事件
        b、时间
        c、地点
        d、人物

    2、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中,属于沉寂行为的有( ) ①短时间混乱 ②思考问题 ③做课堂练习 ④技术操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中,属于教师语言直接影响的有( ) ①采纳 ②批评 ③讲授 ④表扬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对课堂样本进行观察、记录,在分析时可从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两个维度展开。

    5、将弗兰德斯课堂观察记录表中前后两个编码连接构成一个组合数据,一般称为 ,统计相同组合数据的个数,填入矩阵表的相应位置,得到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矩阵表。

    单元作业

    1、请运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分析一堂完整的课或者某堂课的一个教学片断(15分钟以上),形成分析报告进行提交。

    第六周 学习

    第六周 作业

    1、以下哪一个编码适合对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 )
        a、结构编码
        b、过程编码
        c、评估编码
        d、情感编码

    2、“民族志”运用到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也被称为( )。
        a、“课堂志”
        b、“人文志”
        c、“教学志”
        d、“教育志”

    3、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波萨克( ralf bohnsack) 教授提出的文件阐释法,正确的步骤顺序为( )。
        a、形式阐述-类型一般化-反身性阐述
        b、形式阐述-反身性阐述-类型一般化
        c、类型一般化-反身性阐述-形式阐述
        d、反身性阐述-类型一般化-形式阐述

    4、课堂观察的真正目的在于评估教师对于能够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教育性的讨论以及活动的情况。

    5、“课堂组织”指标中的“教学模式”这一二级指标包含了“有效的促进、多种形式和学习材料、 、对学习目标的清晰认识”4个评估子项。

    单元作业

    1、本周个人作业:在知网上收集以timss为主题的一篇文章,做思维导图。请以图片格式或者pdf的方式上传。

    第七周 学习

    第七周 作业

    1、在现象学理论认为课堂观察有不同的观察者,其观察课堂的目的和视角是有差异的。教师同事和同行,也称教师同伴,他们之间通过相互观摩教学,取长补短,可以称为( )。
        a、研究性观察者
        b、行政行为的观察者
        c、反馈性观察者
        d、同行互助观察者

    2、按照观察时研究者是否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观察类型可分为( ) ①直接观察 ②间接观察 ③参与式观察 ④非参与式观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观察者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对课堂现场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记录属于( )
        a、聚焦式观察
        b、开放式观察
        c、结构观察
        d、系统观察

    4、课堂人种志研究要求课堂研究者突破专门的理论研究和坐在书斋里的研究局限,走进课堂教学本身,与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生活在一起,消除他们的戒备,在进入课堂时,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

    5、在现象学视域中的课堂观察者,除了包括传统角色中的三种之外,重要的是加进了教师同伴和课堂观察的对象,他们之间通过交往与对话,形成一个“ ”。

    第八周 学习

    第八周 作业

    1、教师提问的认知水平观察记录表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 )
        a、a.solo分类理论
        b、b.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原则
        c、c.自定分类原则
        d、d.系统评价理论

    2、理论三角互证不包括( )
        a、a.课堂观察
        b、b.课堂人种志
        c、c.符号互动理论
        d、d. 现象学

    3、依据教师同伴的课堂行为观察量表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进行统计、量化分析和评价属于( )
        a、a. 互动分析法
        b、b. 课堂测评法
        c、c. 实验法
        d、d. 案例研究法

    4、立足于收集事实,强调测量程序的信度和效度,强调研究结果的一般性与可重复性。

    5、教学行为三层次行为评价工具(资料分析工具)的组成:教学行为评价量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计算机模型;问卷调查; 。

    第九周 学习

    第九周作业

    1、第一层次准结构化教学行为评价的参与者包含( )
        a、a.教师同伴
        b、b. 授课教师本人
        c、c. 教师同伴和授课教师本人
        d、d. 学生

    2、第二层次教学行为分析的主要流程不包括?( )
        a、a. 观摩课堂教学录像
        b、b. 量化分析课堂录像
        c、c. 得出相关结论
        d、d. 分析授课教学设计

    3、第三层次教学行为的参与者主要为负责制定和使用观察量表的教学研究者和受过专门训练有一定教育理论素养的( )。
        a、a. 听课学生
        b、b. 教师本人
        c、c. 教师同伴
        d、d. 无

    4、教师同伴与课堂共同体(教师和学生)相结合的评价,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使得评价结果真实可靠。

    5、第一层次的行为分析与第二层次的行为分析毕竟在课堂观察主体、所用的分析方法和媒介等方面是不同的,它们的分析结论可能有不一致的地方,这就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录像观察和 ,检验不同课堂观察者为什么得出有差异的结论,为分析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奠定基础。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2022-11-04 23:31
    • 2022-11-04 23:16
    • 2022-11-04 23:05
    • 2022-11-04 23:01
    • 2022-11-04 22:58

    备案号: 买球平台网址的版权所有 买球平台网址 copyright © 2012-2022 青果答案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