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景观探秘.审美.文化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中国大学mooc慕课_电工电子技术(少学时)_期末考试选修课答案
线性代数经管类综合测试答案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一)答案mooc
当前位置:
正规买球app首页
»
微积分cap_网课答案
» 正文
2616
人参与 2023-01-04 05:41:31
点这评论
第一讲 开启心境与文化之旅
第一讲测验
1、以下不属于“3n”旅游心理阶段的是
a、大自然(nature)
b、怀旧(nostalgia)
c、新生(new)
d、涅槃 (nirvana)
2、以下不属于从地学内涵角度划分地学景观的是( )
a、风景地质
b、风景地貌
c、风景水
d、山岳景观
3、风景地貌的体量级别系统分类错误的是( )
a、大尺度风景地貌
b、中大尺度风景地貌
c、中尺度风景地貌
d、小尺度风景地貌
4、以下不属于从赏析客体角度划分的是( )
a、风景石
b、风景水
c、山岳景观
d、洞穴景观
5、以下哪一项是自然风景资源的主体,造景的基本条件以及整个自然风景研究的核心内容,与城乡建设、风景园林和石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
a、景观
b、地学
c、地学景观
d、自然景观
6、地学景观的人文内涵十分复杂,许多文人墨客游历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具备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文学财富属于地学景观的人文内涵的那一类( )。
a、造景成因认识文化
b、依附地学景观的文学艺术
c、相关的历史、军事遗迹文化
d、以上都不对
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是对地学景观那种观赏技巧的很好诠释( )
a、天时
b、地利
c、人和
d、以上都不对
8、地学景观的人文内涵最早起源于( )
a、历史文化
b、神话故事
c、想象性认识文化
d、民间传说
9、3n与3s旅游的区别在于( )
a、无区别;
b、3n旅游需要准备,3s旅游不需要准备;
c、3n旅游注重身体享受,3s旅游注重精神享受;
d、3n旅游比3s旅游更注重心理享受与文化体验
10、要探索景观自然造化的奥秘,就需要我们具备一些景观形成的( ),这样才能知其所以然。
a、地学知识
b、地理常识
c、地貌特征
d、地形特征
11、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以地质体为物质构成或以地质体为基本骨架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可以称之为什么?
a、旅游景观
b、旅游文化
c、自然景观
d、地学景观
12、总的说来,地学景观形态美可以概括为7个字,分别为雄、奇、险、秀、幽、旷、最后一个字是什么?
a、美
b、惊
c、朦
d、野
13、凤凰山的箭眼峰,有哪一位大将军的“神弓射箭眼、一箭定辽东”之说?
a、岳飞
b、马超
c、薛仁贵
d、张飞
14、大多数地学景观,最突出的特色往往只有某一季节才能看到,所以选择适当的季节观赏,比如说九寨沟,哪个季节是是最引人入胜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地利就是要选择最恰当的观赏位置或体位。包括四个方面。其中三个为角度、仰俯、静动,还有一个是哪个方面?
a、远眺
b、近观
c、置身其中
d、距离
16、青海湖鸟岛观景几月份比较合适?
a、二三月
b、三四月
c、四五月
d、五六月
17、下列属于地学景观的赏析技巧的是
a、选择观景日期
b、选择观景位置
c、选择观景角度
d、景观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提高
18、地学景观的吸引力在于具有以下价值属性
a、历史
b、自然审美
c、人文内涵
d、地学成因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述的是泰山之险美。
20、地学景观观赏应当包括造景成因认识性文化、依附景观的文学艺术、相关的历史文化和天然质朴的野美等人文内涵方面。
第二讲 天然去雕饰
第二讲测验
1、以下不属于地震造景的是( )
a、泉水
b、峡谷
c、险峰
d、断层
2、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属于那种造景( )
a、地壳运动造景
b、岩浆活动造景
c、变质作用造景
d、剥蚀作用造景
3、喀纳斯湖成因经历过的剥蚀作用为( )
a、侵蚀
b、浪蚀
c、刨蚀
d、风蚀
4、吊水楼瀑布成景经历过哪种作用造景( )
a、侵入作用造景
b、喷出作用造景
c、变质作用造景
d、剥蚀作用造景
5、以下哪种地学景观的以内营力设计成景作用为主形成()
a、和田玉石籽原料
b、瀑布
c、黄山
d、风蚀景观
6、一般来说造景设计的过程非常漫长,来自于地球内部的作用力,即为( )
a、内营力
b、外营力
c、内压力
d、外压力
7、促使地壳中的地层发生变形变位的运动,可以划分为水平运动和( )两种基本方式,第二种基本形式是?
a、竖直运动
b、升降运动
c、蠕变运动
d、快速运动
8、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的地壳运动是( )
a、水平运动
b、竖直运动
c、升降运动
d、蠕变运动
9、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来自于地球外部的造景外营力成景作用
a、剥蚀
b、风化
c、变质
d、搬运
10、湖水、海水、江水等受风力推动形成波浪,对岸边的岩土体产生的机械破坏,属于什么?
a、风化
b、浪蚀
c、搬运
d、侵蚀
11、下列洞穴形成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a、岩溶及洞穴都可能经历溶蚀作用
b、洞穴主经历刨蚀作用形成
c、洞穴形成以侵蚀作用为主
d、洞穴形成以风化作用为主
12、关于岩溶景观的形成,以下描述准确的是:
a、主要是内营力造景作用
b、与洞穴的形成可能相同
c、以溶蚀作用为主
d、以风化作用为主
13、关于溶蚀成景作用的说法,下面正确的是
a、属于内营力成景作用
b、属于风化作用
c、常为岩溶洞穴景观的主要成因
d、是剥蚀成景作用的一种
14、关于石灰岩洞穴景观的形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岩石的矿物成分能溶解于水
b、岩石里面先有裂隙,不能透水
c、短时间内不流动的水对其溶蚀
d、水能溶解岩石的矿物成分
15、侵蚀、浪蚀、溶蚀、刨蚀、风蚀等都是剥蚀成景作用的具体形式
16、玉石的主要形成是经历漫长多次的变质成景作用。
17、岩浆活动造景为张家界山岳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18、黄山的砂岩体,主要是在地下先期形成后期在地壳运动过程中被抬升到地表。
19、地震作用可以作为地学景观的造景营力,属于造景内营力。
20、地壳运动造景包括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喷出作用。
第三讲 大自然的恶作剧——地震与火山
第三讲测验
1、以下不属于火山遗迹景观的是( )
a、湖泊景观
b、瀑布景观
c、峡谷景观
d、温泉景观
2、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属于
a、湖泊景观
b、瀑布景观
c、遗迹景观
d、遗址景观
3、以下不属于具有人文特色的地震火山遗址景观的是
a、遗址公园
b、地质博物馆
c、科普馆
d、山岳景观
4、以下不属古人对地震火山成因与造景想像性认识的是
a、鳌鱼
b、不祥之兆
c、候风地动仪
d、神话传说
5、黔江山区是哪一年发生6.25级地震,引发山崩堵塞河流造就了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地震遗址——小南海?
a、1854
b、1855
c、1856
d、1857
6、宁夏西海固在哪一年发生8.5级地震,形成党家岔堰塞湖风景区,它尤如一颗璀璨的水晶珠,镶嵌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
a、1911
b、1915
c、1918
d、1920
7、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那一座山?
a、玉扇山
b、长白山
c、白雪山
d、富士山
8、郯城大地震,把山东熊耳山震成两半,形成一条几百米长的大裂谷,是我国现存最长的地震大裂谷,被地质专家誉为地震遗迹中的“奇迹”。此次地震发生在大概多少年前?
a、300多年前
b、200多年前
c、400多年前
d、500多年前
9、民国那一本书记录震前的“震兆六端”,在地震学界具有很大影响,流传甚广
a、《汉书》
b、《后汉书·张衡传》
c、《重修隆德县志》
d、《宋书》
10、哪一本书中对1719-1721年五大涟池火山记载:“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
a、《宁古塔记略》
b、《后汉书·张衡传》
c、《重修隆德县志》
d、《宋书》
11、地震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比较有特色电影《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年上映的?
a、2009
b、2010
c、2011
d、2012
12、关于震中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把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震,叫地方震
b、震中距在100—1000km的地震叫近震
c、震中距在100—1500km的地震叫近震
d、震中越远,地震危害越小
13、地震火山衍生的文化可能有哪些?
a、地震遗迹景观的神话与民间传说
b、地震、火山预示重大历史变故
c、改变民俗习惯或民居形式
d、文学艺术作品
14、下面哪些不大可能是火山遗迹景观?
a、天池
b、瀑布
c、山岳
d、峡谷
e、溶洞
15、地震遗迹景观最有可能有哪些?
a、湖泊景观
b、天池
c、温泉
d、峡谷
e、瀑布
16、地震与火山在毁灭地表景象的同时,使以下哪些景观得以重生?
a、地震遗迹景观
b、化石景观
c、火山遗迹景观
d、褶皱山
17、地震遗迹景观偏自然景观、而地震遗址景观偏人文景观。
18、地震可能形成峡谷和山岳景观。
19、火山可以形成瀑布和温泉景观。
20、地震和火山遗址景观一般都加入了较多的人工元素。
第四讲 它山之石可鉴可赏
第四讲测验
1、以下景石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地壳中的岩石—风化作用—不同地层、地温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反应—地质运动—景石
b、地壳中的岩石—不同地层、地温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反应—地质运动—风化作用—景石
c、地壳中的岩石—地质运动—不同地层、地温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反应—风化作用—景石
d、地壳中的岩石—风化作用—地质运动—不同地层、地温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反应—景石
2、以下不属于按岩石成因类型划分的风景石为()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工艺石
3、黄山奇石“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狮子抢球”等属于哪种风景石()
a、岩浆岩类风景石
b、沉积岩类风景石
c、变质岩类风景石
d、单矿物风景石
4、所谓品石如品人:“一面可观为下品;二面可观,为中品;三面可观,为上品;面面可观,为几品”此处是从()来品石的。
a、形
b、色
c、质
d、状
5、以下不能体现人们的赏识文化从其自然观赏价值过渡到精神寄托的是()
a、女娲补天、精卫填海以及愚公移山等与石头有关的动人故事
b、人们根据石头的形、色、质、状来欣赏景观石
c、《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与石头相关的神话传说
d、远古人类对山石的崇拜,与宗教结合并视一类石头为吉祥、幸运的象征
6、“全依赖玩家不平凡的双手来造就,在石头上演绎玩家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诗意追求。”描述的是赏石文化那种艺术()
a、天然石头画
b、石头画作
c、拼石画作
d、其他三项都正确
7、下列关于风景石自然审美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由于风景石的成分颜色不同而呈现的天然图案表现为风景石的形美
b、“四大奇石”表现了风景石较突出的形、色、质美
c、宝石、玉石最重要的是形、质、状三个方面
d、一般玩石形的象形石不打磨加工,玩色彩的如三峡石则可以切割加工
8、民间传说中是谁找到了会唱歌的石头?
a、乾隆
b、雍正
c、康熙
d、嘉庆
9、风景石是存在于哪里的岩石?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d、其他
10、俗称翡翠的宝石级风景石属于下列哪一种?
a、软玉
b、硬玉
c、祖母绿
d、金绿宝石
11、硬玉另有一个流行的名字是什么?
a、钻石
b、翡翠
c、文石
d、和田玉
12、什么决定风景石的观赏价值的高低?
a、外观美丽
b、色彩艳丽
c、体积庞大
d、形、色、质、状
13、状是指风景石的什么方面?
a、大小
b、形
c、色
d、外观
14、质,是指风景石的质地,关于质地,最重要的的性质是?
a、大
b、重
c、坚硬
d、柔软
15、据考证,我国什么时候就出现了真正的玉器?
a、距今7千多年新石器时代的晚期
b、旧石器早期
c、旧石器晚期
d、汉代
16、谁被称为赏石的鼻祖?
a、李白
b、白居易
c、陶渊明
d、米芾
17、关于赏石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石艺实践中一般对风景石“质”要求不高,主要讲究风景石天然的“形”或“色”或二者的微妙组合
b、太湖石、黄蜡石、雨花石、英石被称之为园林四大名石
c、天然石头画“沧海赋”重在石色的利用
d、平民与大众化的赏石艺术,包括手工石头画、拼石画和石头平衡术等多种形式
18、关于赏石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赏石文化起源于远古人们对“奇石神造”而诞生的对石崇拜
b、赏石文化发展与文学与艺术发展无关
c、传说中的“两败石”其实是一方奇美太湖石
d、被《本草纲目》列举可作药用的有化石、灵璧石、木鱼石
19、关于风景石的类型,不正确的是:
a、按物质成分,有单矿物、多矿物风景石
b、平常说的五大宝石,不都是单矿物风景石
c、按岩石成因类型,有岩浆岩类、沉积岩类、变质岩类风景石
d、黄山"飞来石"为庭园景石,如太湖石一般为天然风景石
20、下列风景石常作为对人们有益的赏石价值描述
a、庭园景石
b、两败石
c、龙骨
d、木鱼石
第五讲 巍巍江山
第五讲测验
1、以下不全是按地学成因划分山岳形成原因的是()
a、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侵蚀山
b、褶皱山、断块山、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c、断块山、侵蚀山、火山、堆积山
d、断块山、岩浆岩山、沉积岩山、堆积山
2、以下不属于按山体岩土类型划分的山岳是
a、变质岩山岳
b、岩浆岩山岳
c、沉积岩山岳
d、褶皱山
3、以下不属于山岳景观造型美的是()
a、雄美
b、险美
c、色彩美
d、幽美
4、我国庐山、峨眉山、衡山等都是山岳造型美中的那种典型代表()
a、秀美
b、雄美
c、险美
d、幽美
5、以下描述了山岳色彩美的是()
a、“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b、“西山红叶好,深秋叶愈浓”
c、“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
d、“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旮如惊奔”
6、“佛教四大名山”是指五台山,峨眉山,再加上()
a、普陀山,九华山
b、普陀山,栖霞山
c、陀山,天台山
d、栖霞山,天台山
7、四大道教名山包括武当山、青城山,还有()
a、龙虎山与栖霞山
b、天台山与齐云山
c、龙虎山与齐云山
d、龙虎山与普陀山
8、诗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描述山岳之美是()
a、华山
b、泰山
c、峨眉山
d、黄山
9、有关于黄帝与黄山之间渊源记载的文献是( )
a、《尚书》、《史记》、《黄山志》
b、《山海经》、《韩诗外传》、《黄山志》
c、《山海经》、《史记》、《黄山志》
d、《诗经》、《史记》、《黄山志》
10、“世界上古老文明的民族,大都有自己的神山”,最为典型的国家或民族是( )
a、古埃及、古印度、日本、中国
b、古罗马、古印度、日本、中国
c、古希腊、古印度、巴比伦、中国
d、古希腊、古印度、日本、中国
11、沉积属于地球( )的造山营力?
a、内部
b、中部
c、外部
d、核部
12、“仁者乐山”之说是谁提出的?(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徐霞客
13、山岳有吸引人的地方,那到底是什么吸引人?
a、山岳的自然美和文化内涵
b、山岳的险峻,富有挑战性
c、古时人们把山看作是神来敬拜
d、长久以来的习俗
14、下列哪一方面不属于山岳自然美?
a、造型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人文美
15、下列哪处最能体现山岳的险美?
a、北京西山
b、九寨沟
c、仙女山
d、华山
16、在清·魏源《衡岳吟》诗中,“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形象的描绘了山岳自然美的那一方面?
a、人文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造型美
17、关于山岳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造运动、岩浆作用、搬运、沉积可以称为山岳的设计师
b、来自于地球外部的造山营力,主要是在山岳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反复加工,可以称之为山岳的“雕塑家”
c、在地壳整体上升的地区,地面经外力侵蚀、剥蚀或溶蚀分割后,一般形成不对称山岳
d、岩石的类型与性质不同、造山营力对山岳景轮廓设计及后期雕琢加工的过程不同,是导致山岳具有千姿百态的根本原因
18、关于人们对山岳崇拜和人山融合的基本态度,以下说法不对的有:
a、仁者乐 山”,就是说仁厚的人喜欢游山
b、山岳崇拜源于人们对山岳形成的想像性认识文化,其不断发展就是人山融合的过程
c、将人的性格、精神与山岳融为一体,最能体现人们对山岳的科学性认识
d、远古人们对自然的想象性认识,诞生广泛的自然物崇拜,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莫过于大山崇拜。
19、关于山岳的自然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千钧一发、万丈深渊、突兀嶙峋等形象,最能表现奇峰怪石之绝的黄山、“奇峰三千”竞秀的张家界等山岳审美特征
b、同一山岳的造型美,可以多种并存,或展现在山岳的整体风格,或幻化于中小尺度的细微景观
c、山岳不同部位,因岩石的类型与性质不同,在造山过程中遭受不同的物理化学变化,可能是山岳造型美的主要原因
d、由于山岳造型特别而表现的动态美,也是一种意境之美
20、关于人山融合的山岳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岳对哺育人类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山融合的重要原因
b、奇异故事与人物传奇,是大山膜拜的具体体现
c、山岳相关的文学艺术发展,与聚集山岳的历史、政治、军事、宗教活动等无关
d、山岳宗教文化和古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皇统“政教合一”的强势支配有关
第六讲 幽幽峡谷
第六讲测验
1、以横剖面形态的角度分类,峡谷景观可以分为()
a、嶂谷和隘谷
b、地震峡谷和河流峡谷
c、一般峡谷与河流峡谷
d、石灰岩峡谷与花岗岩峡谷
2、我国峡谷分区的审美特征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峡谷规模较大,以雄美见多,气势恢弘;
b、在中部阶梯,峡谷险与秀结合,婀娜多姿;
c、中部阶梯峡谷规模适中,下切较深,以雄美见多,甚为壮观;
d、我国西部低山丘陵区峡谷规模较小,以细腻、幽美、清秀审美为主。
3、“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体现的是峡谷景观文化中的()
a、峡谷与文化交融;
b、峡谷与民俗传统文化的交融;
c、峡谷与军事的交融;
d、峡谷与文学艺术的交融
4、以下不属于峡谷景观造景外营力的是()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断层
5、大禹治水凿通三峡的文献记载是()
a、《山海经》、《尚书》
b、《山海经》、《水经注》
c、《诗经》、《水经注》
d、《史记》、《水经注》
6、关于峡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字“峡”和“谷”其实有相同的本义——是指“两山之间”或者“两山夹着的水道”。
b、一般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
c、峡谷简而言之是指“峡而深的河谷”
d、峡谷地貌景观或者说峡谷景观,是指以峡谷地貌为依托的,集峡谷自然审美与人文内涵于一体的地学景观。
7、《周易》中提到,“山为阳、谷为阴”,万事万物皆讲求阴阳平衡,这是中国古代能量守恒定律;从这一角度看,高山与峡谷是一种什么关系?
a、对立平衡关系
b、对立关系
c、平衡关系
d、相生相灭
8、岩体因受力产生成什么来决定峡谷发育的位置、方向等?
a、孔隙
b、岩坡
c、断层或裂隙
d、变形
9、以下哪一个选项峡谷的特点为:谷坡陡直深度远大于宽度的峡谷,从横剖面看,常呈“u”字形。是早期山间河流在构造节理发育的地区由于流水冲蚀、或山间冰川刨蚀等作用形成?
a、隘谷
b、嶂谷
c、“v”形谷
d、都不正确
10、以下哪一个是u型峡谷的典型代表?
a、长江三峡
b、虎跳峡
c、黄河龙门峡
d、台湾太鲁阁立雾溪段峡谷
11、华东地区内最长、植被保护最好、山水风光最佳、峡谷区内居住人口最少的峡谷是哪一个?
a、长江三峡
b、浙西大峡谷
c、浙东大峡谷
d、苏西峡谷
12、我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峡谷遍布,因为我国山地、丘陵、高原面积占国土陆地面积的多少?
a、69%
b、49%
c、59%
d、79%
13、从整体地形来看,我国可以划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阶梯。其中以险、秀结合,婀娜多姿的是哪一个阶梯峡谷
a、西部阶梯峡谷
b、中部阶梯峡谷
c、东部阶梯峡谷
d、都不是
14、我国部峡谷分布的自然审美特点,下页说法较准确的是
a、东部峡谷,规模相对较大,以幽美、清秀审美为主
b、中部阶梯峡谷,多为雄、险、幽结合,较为壮观
c、都不准确
d、西部峡谷,以雄美见多,气势恢宏,甚为壮观
15、峡谷生态旅游或峡谷养生兴起,其主要原因下面较准确的说法是
a、空气负离子浓度高,有益的植物精气丰富,空气细菌含量少
b、峡谷自然美和峡谷文化
c、峡谷适合避暑纳凉、并且是地学史书
d、峡谷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
16、长江三峡留下的军事遗迹文化非常丰富,下列哪一个不是有关三峡军事文化遗迹的?
a、公孙述据蜀称帝
b、白帝城托孤
c、败走麦城
d、夷陵之战
17、关于峡谷的赏析文化,不正确的是()
a、古代峡谷是多元文化的汇集之地,是各地文化交融的地带
b、峡谷传统文化的保留与现代人们交通出行的方式与途径的变革和发展有关
c、古代军事方面,峡谷与山岳的作用不同,峡谷的意义主要在于攻,而山岳的重要性则在于防
d、峡谷比较封闭,空气质量一般不好,不适于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18、我国峡谷的分区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
a、西部峡谷规模中等,险秀结合
b、中部峡谷规模较大,雄美壮观
c、东部峡谷规模相对较小,以幽美、清秀为主
d、与西、中、东部三个阶梯的地形和水系特点密切相关
19、关于峡谷的形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常说的隘谷就是断面呈u字形的峡谷
b、“一线天”峡谷一般与垂直裂隙发育有关且分布的岩石非常坚硬的地区
c、“不见天”与“一线天”不可能在同一条峡谷中出现
d、“不见天”峡谷是因坚硬岩石中受一条倾斜裂隙控制发育而成
20、关于峡谷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峡谷发育的位置、方向等,主要受地壳构造运动这类内营力的影响
b、风化、断裂、侵蚀、搬运等造景外营力,对峡谷进行漫长的雕琢加工
c、峡谷的物质条件,就是被雕琢的岩石,如果较软将形成峡谷,如果较硬则形成宽谷
d、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峡谷,u型谷一般是由v型谷发育而来
第七讲 漆漆岩洞
第七讲测验
1、明代《徐霞客游记》中,把地形和自然环境分为“石山”和“土山”两大类,其中“石山”主要就是指中国( )裸露地面的可溶岩(主要是碳酸盐岩)所分布的地区。
a、华东
b、华南
c、西南
d、西北
2、下列属于岩溶地貌地下景观的是()
a、孤峰
b、石芽
c、石林
d、天生桥
3、以下洞穴属于原生洞的是()
a、砂岩洞
b、熔岩洞
c、构造洞
d、海蚀洞
4、以下属于洞穴景观中的堆积景观的是()
a、冲蚀坑
b、石钟乳
c、地下河
d、壶穴
5、以下属于洞穴景观中的地下水景观的是()
a、冲蚀坑
b、洞室
c、地下河
d、天生桥
6、《天地宫府图》云:“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最能体现的是人类与洞穴文化的哪种关系()
a、人类的穴居文化
b、神话与传说
c、洞穴的养生文化
d、与宗教洞穴文化
7、“大天之内,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这种说法,始见于哪一本道书()
a、《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b、《真诰·稽神枢》
c、《上清天地宫府图经》
d、《道迹经》
8、“上古穴居而野处”这种说法出自()
a、《尚书》
b、《真诰·稽神枢》
c、《易经·系辞》
d、《道迹经》
9、我国分布可容岩的地区占我国陆地面积最接近的比例是?
a、1/2
b、1/3
c、1/4
d、1/5
10、黄龙洞中的石笋“定海神针”投保1亿,该景观位于哪里?
a、重庆
b、广西
c、山西
d、张家界
11、重庆武隆芙蓉洞的自然美最重要的特征是?
a、形态美
b、色彩美
c、声响美
d、险峻美
12、广西巴马的水晶宫自然美最重要的特征是?
a、色彩美
b、形式美
c、声响美
d、险峻美
13、哪个时候开始,对洞穴的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14、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万年最早的人类宝积岩人遗迹是在哪里发现的?
a、顺安
b、桂林
c、重庆
d、三亚
15、与洞穴密切相关是以下哪种文化?
a、基督教
b、天主教
c、佛教
d、道教
16、中国首家洞穴疗法站设立在哪里?
a、桂林
b、柳州
c、杭州
d、苏州
17、下列洞穴景观文化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a、岩溶及洞穴景观的名称,如玉华洞中“嫦娥奔月”、“瑶池玉女”、“瓜果满天”等,对景观形态特色赋形、写意或写实命名。
b、洞穴养生是指利用自然环境中的人工洞穴,作为康复治疗的方法。
c、“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是生动的描述了桂林漓江的风光
d、秦代扁鹊曾“隐居岩岳,静心敛神,精修医道”,被人们称为“药王”。
18、关于洞穴的利用性文化,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尚书》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表明洞穴是人类最早的居住场所
b、逃离世上纠纷、悠然自得的隐士生活与洞穴文化相关
c、道教多依天然山洞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观
d、因前人曾经将洞穴作为炼丹制药场所,故后来逐渐有人将洞穴发展为医疗养生之处
19、关于洞穴的自然审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洞穴的形态美体现的秀美与奇美
b、洞穴景观的色彩美就是因洞穴内配置彩色灯光才体现的颜色
c、洞穴的声响美是因为地下较封闭的空间造成声音的回响所致
d、同一洞穴可能具有多种形态美的表现
20、关于石灰岩洞穴景观的形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岩石里面先有裂隙,不能透水
b、岩石的矿物成分能溶解于水
c、不流动的水对其溶蚀
d、水能溶解岩石的矿物成分
第八讲 绝色丹霞
第八讲测验
1、以下不属于丹霞地貌描述的是()
a、指厚层、产状平缓岩层
b、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
c、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
d、钟形的峰林状
2、丹霞地貌的以下发育形成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①红层堆积阶段,②流水沿垂直节理侵蚀,③丹霞地貌发育壮年期,④红层盆地构造抬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3、“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是形容丹霞景观自然美的()
a、色彩美
b、形态美
c、结构美
d、意境美
4、古人有诗曰:“一水浮青碧,千峰競翠微”描述的是丹霞景观自然美的()
a、色彩美
b、形态美
c、结构美
d、意境美
5、以下不属于丹霞景观人文描述的是()
a、丹霞地貌中小~微尺度景观的似人、似物、似禽、似兽造型奇特之美,亦产生诸多与自然崇拜相联系的民俗文化;
b、理学发祥地、文化名山之一武夷山,集儒、道、佛三教为一山,三花并蒂,实为宗教圣地;
c、芙蓉洞“巨幕飞瀑”、“犬牙晶花池”景观,芦笛岩“高峡飞瀑”、“盘龙宝塔”景观;
d、“甘肃无处不石窟,石窟无处不丹霞”
6、以下不属于福建泰宁丹霞特色描述的是()
a、水上丹霞
b、峡谷大观园
c、山水中的性
d、洞穴博物馆
7、集儒、道、佛三教为一山,三花并蒂,为宗教圣地的丹霞在哪里?
a、武夷山
b、龙虎山
c、丹霞山
d、江郎山
8、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丹霞分布最广?
a、中国
b、美国
c、中欧
d、澳大利亚
9、哪一年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将包含丹霞山、贵州赤水、湖南崀山和万佛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和龟峰、浙江的方岩和江郎山等六处组成的丹霞地貌组合,以“中国丹霞”为名,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10、哪个国家公园的丹霞地貌,总体呈丘陵、石林状,切割不深,但极为破碎;多有塔状、柱状叠置;为处于壮年期的丹霞?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11、《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出自于哪位诗人之手?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曹仁
12、帕利亚(paria)峡谷属于哪个国家?
a、中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13、张掖丹霞,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以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展示结构之美,它属于我国哪个省?
a、重庆
b、甘肃
c、广西
d、四川
14、仁化丹霞山位于中国哪个省?
a、甘肃
b、重庆
c、广西
d、广东
15、川南宜宾哪一个丹霞与天然竹林林海融为一体,衍生了较为独特的竹文化特色?
a、蜀南竹海丹霞
b、水上丹霞
c、山中丹霞
d、雾中丹霞
16、中国哪一个省丹霞由于地貌配合水景,以“水上丹霞”为其丹霞文化特色、并辅有“峡谷大观园”、“洞穴博物馆”等?
a、重庆
b、广州
c、福建
d、广西
17、下列丹霞人文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民俗文化常与丹霞景观自身特征密切相关,也与自然崇拜相联系
b、福建泰宁则由于丹霞地貌配合水景,以“水上丹霞”为其丹霞文化特色
c、丹霞山在随唐五代时期开始,逐渐成为佛教圣地
d、肃丹霞地貌区多洞穴及易雕凿,石窟艺术得以发展,有“甘肃无处不石窟,石窟无处不丹霞”之说
18、丹霞地貌类型的阐述,不准确的是:
a、常见微地貌形态有: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穿洞、石桥、拱门等
b、“魔鬼城”一般出现在潮湿气候区,干旱气候区少见
c、从发育程度上看,广东丹霞山处于壮年早期
d、美国bryce国家公园的丹霞处于青年期,切割不深,但极易破碎
19、丹霞景观自然审美,下面说法不准确的是:
a、色彩与赤壁丹崖、有机质沉淀、藻类生长等有关
b、经流水等造景作用,把岩石打造成尺度相近、而造型各异的丹霞景观
c、丹霞地貌多为峰林结构,其山石高下参差、疏密相生,组合有序,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
d、由于丹霞的色彩和造型、加上景物虚实相生,没有文学渲染,游人不会进入某种想象的意境之中。
20、关于丹霞的形成,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垂直节理发育的陆相红色巨厚层砂砾岩、经流水侵蚀为主而形成;
b、主要物质成分是在低洼盆地沉积厚度较大的、透水性良好的水平产状砂砾岩层;
c、红色地层在抬升过程中,岩石断裂形成很多水平裂隙;
d、在干旱气候区,丹霞的成景受长期流水侵蚀与长期风力吹蚀共同作用。
第九讲 诡秘雅丹
第九讲测验
1、以我国最为典型的雅丹分布区域罗布泊来看,其东部为()
a、三垄沙雅丹群
b、白龙堆雅丹群
c、楼兰古城遗迹及雅丹分布区
d、乌尔禾雅丹
2、敦煌雅丹,与下面哪处雅丹分布区基本一致()
a、白龙堆雅丹群
b、三垄沙雅丹群
c、楼兰古城遗迹及雅丹分布区
d、乌尔禾雅丹
3、以下经暂时流水与风力等主要外营力“雕琢”形成的雅丹的是()
a、楼兰遗址和龙城雅丹
b、白龙堆和龙城雅丹
c、三陇沙和白龙堆雅丹
d、龙城和三陇沙雅丹
4、世界上最高达的雅丹是()
a、非洲乍得盆地的特贝斯荒原
b、伊朗的卢特荒漠东南部
c、新疆罗布泊
d、甘肃疏勒河中下游敦煌
5、“天然雕塑博物馆”及“魔鬼城”体现的是雅丹景观自然美的()
a、造型奇美
b、色彩美
c、意境美
d、形态美
6、描述三垅沙雅丹群“少禽多鬼怪”的文献是:
a、《西游记》
b、《佛国记》
c、《水经注》
d、《中国国家地理》
7、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对雅丹“雕琢”加工的主要外营力类型?
a、洪水侵蚀主导作用
b、风力侵蚀为主
c、风和水共同作用
d、地震作用
8、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沉积岩土体发生氧化,同时在地下水作用下,岩土体变为红色为主;这个变化主要发生在什么时期?
a、白垩纪早期
b、白垩纪中期
c、白垩纪晚期
d、侏罗纪中期
9、雅丹的造型美,首先,从小、微尺度来看,雅丹的造型美集中表现为什么美?
a、奇
b、险
c、雄
d、幽
10、从大、中尺度来看,雅丹的造型美集中表现为什么美?
a、奇
b、险
c、雄
d、幽
11、雅丹地貌可以直接由于岩土体颜色不同而造成山体颜色的变化,从而形成什么山?
a、丹霞山
b、色彩山
c、雅丹山
d、五彩山
12、罗布泊位于中国哪个省?
a、重庆省
b、广州省
c、新疆省
d、江西省
13、罗布泊,考古研究表明诞生至今有1800万年,历史上湖泊最大面积达多少平方公里?
a、5350
b、5250
c、5566
d、6666
14、“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句诗出自于那一本著作?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15、从对其“雕琢”加工的主要外营力类型来看,雅丹形成不包括以下情况:
a、以风力侵蚀为主
b、一类是以洪水侵蚀主导作用
c、风和水共同作用
d、以地表长期流水侵蚀为主
16、关于罗布泊的说法,以下不准确的是:
a、地理名著《山海经》称之为"幼泽
b、蒙古语名为“罗布淖尔”,意为“多水汇集之湖”
c、从来都是荒漠
d、上个世纪中期后周围生态环境发生巨变,草本植物全部枯死,被称作“死亡之海”
17、关于雅丹地貌的形成,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白垩纪早期开始湖泊沉积,至白垩纪晚期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沉积岩土体发生氧化
b、地壳运动导致地层的抬升或倾斜,岩土体在其空间位态发生变化的同时产生断裂节理
c、温差产生胀缩效应导致泥岩层最终发生崩裂,演变为凸起状
d、暴露出来的沙土层仅在风力作用下不断被带走
18、楼兰文明被掩没于罗而泊荒原的主要原因,包括:
a、在地质演化进程中,罗布泊湖盆自南向北倾斜抬升
b、区域气候、地理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河流几经改道
c、楼兰古城居民不注意节约用水
d、其他政治原因
19、雅丹的造型美主要表现有:
a、小、微尺度造型“奇”美
b、微地貌造型诡异多变,被称为“天然雕塑博物馆”
c、“怪兽”或“鬼怪”奇怪形态的微地貌较多
d、地貌非常复杂,有不同于山岳、峡谷的另一种“险”美
20、敦煌以西雅丹区的神秘与恐怖,在东晋高僧法显的《佛国记》中的描述有:
a、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b、上无飞鸟,下无走兽
c、望人骨以标行路
d、少禽多鬼怪
第十讲 喷珠吐玉——泉
第十讲测验
1、关于龙井泉的说法,下面有误的是:
a、传说原是天宫中失落的“茶杯”,曾经有龙来吸仙茗,龙去了,留下了一井水,即成了“龙井”
b、相传古时每逢干旱,到此求雨,屡验不爽,以为这口井与海相通,其中必有龙,于是便称它为“龙井”
c、杭州四大名泉之一,又名“龙泓”
d、被陆羽和刘伯刍评定为天下第三泉
2、被首批授予“温泉之都”的城市有()
a、天津市、福州市、重庆市
b、天津市、福州市、济南市
c、重庆市、福州市、济南市
d、福州市、重庆市、济南市
3、以下对于温泉温度正确的是()
a、< 25℃
b、26~33℃
c、34~37℃
d、38~42℃
4、按泉水的吸引功能分,陕西省的华清池、南京汤山温泉属于一下那一种()
a、品茗泉
b、沐浴泉
c、观赏泉
d、兼备以上三种功能泉
5、“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的描述体现了泉水自然美的()
a、形态美
b、声响美
c、色彩美
d、奇趣美
6、趵突泉的“波涛声震大明湖”,狮群喷泉的“声如狮吼狂叫”都体现的是泉水自然美的()
a、形态美
b、声响美
c、色彩美
d、奇趣美
7、“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出自那首诗辞?
a、《归去来兮辞》
b、《游褒禅山记》
c、《复庵记》
d、《梦游天姥吟留别》
8、温泉可存在不同的“涌出地表”状态,有:
a、间歇泉、热喷泉、下降泉、热泥泉
b、间歇泉、热喷泉、喷气孔、上升泉
c、间歇泉、热喷泉、喷气孔、热泥泉
d、间歇泉、热喷泉、下降泉、上升泉
9、下面说法不是描述泉水的形态美的是:
a、“风回池面破沧烟,涌出珍珠万颗圆”
b、“百尺珠帘水面铺”
c、“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d、“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10、“泉,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来自于那一本古籍?
a、说文
b、山海经
c、水经注
d、西游记
11、低于多少摄氏度称为冷泉?
a、南北方都是18
b、北方20
c、南方23
d、北方25
12、高于多少度称为高热泉?
a、40
b、43
c、45
d、46
13、具有医疗作用的温泉称为什么泉?
a、观赏泉
b、品茗泉
c、沐浴泉
d、医疗泉
14、以下的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泉水的自然审美特征?
a、声
b、色
c、形
d、野
15、济南珍珠泉属于泉水哪一种审美特征?
a、形
b、色
c、声
d、野
16、如果泉水的纯度极高,水体透明,吸收红光,只对蓝光有反射作用,此时泉水呈什么颜色?
a、黄色
b、蓝色
c、橙色
d、白色
17、关于泉水的形成,下面说法不准确的是:
a、我国古代汉字“泉”为象形字,就是象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虽几经演变,但不失其形象;
b、地学上,泉是指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c、泉水之所以能形成并源源不断涌出,需要水从地表补给、地下加温和地表的出露等三个过程;
d、泉水的流出状态主要取决于地下含水岩土层的埋藏条件,由此可划分为冷泉和温泉。
18、以下说法主要是描述泉水声响美的是:
a、“波涛声震大明湖”
b、“百尺珠帘水面铺”
c、“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d、“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19、清代到过趵突泉并留下题字的皇帝有:
a、顺治
b、雍正
c、康熙
d、乾隆
20、关于天下第一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存在多个天下第一泉
b、主要是根据矿化度与泉水泡茶后的口感来评定
c、“官方”与“民间”评定的标准不同
d、宋代陆羽、刘伯刍两人都品评出过天下第一泉
第十一讲 飞流直下——瀑
第十一讲测验
1、黄果树瀑布及黄龙小瀑布属于以下哪类瀑布()
a、断裂与岩性差异侵蚀型瀑布
b、熔岩型瀑布
c、喀斯特瀑布
d、山崩、泥石流、冰川型瀑布
2、《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厓转石万壑雷”形容的是瀑布自然美的()
a、形态美
b、色彩美
c、声响美
d、韵律美
3、吊水楼瀑布成景经历过哪种作用造景()
a、侵入作用造景
b、喷出作用造景
c、变质作用造景
d、剥蚀作用造景
4、《后汉书·地理志》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焉。”描述的是()
a、石门涧瀑布
b、开先瀑布
c、三叠泉瀑布
d、王家坡瀑布
5、庐山开先瀑布下面的青玉峡和龙潭,米芾亲笔“第一山”、“青玉峡”反映了瀑布人文的哪些方面?
a、书法、文学
b、绘画、文学
c、书法、题刻
d、绘画、题刻
6、雁荡山大龙湫瀑布属于哪一类瀑布
a、江河干、支流上的瀑布
b、山岳涧溪瀑布
c、地下飞瀑
d、瀑中瀑型瀑布
7、黄果树瀑布及黄龙小瀑布属于以下哪类瀑布
a、断裂与岩性差异侵蚀型瀑布
b、熔岩型瀑布
c、喀斯特瀑布
d、山崩、泥石流、冰川型瀑布
8、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的是哪一座山?
a、庐山
b、三清山
c、九寨沟
d、张家界
9、哪座山素有“万条流泉千条瀑”之称?
a、庐山
b、雁荡山
c、九寨沟
d、张家界
10、从成因和造瀑层岩性来看,瀑布主要划分为几类?
a、1
b、2
c、3
d、4
11、流水、山崩、泥石流和冰川等是因为什么力造景作用?
a、摩擦力
b、内营力
c、外营力
d、剪切力
12、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体现瀑布的自然美?
a、形态美
b、声响美
c、色彩美
d、雄壮美
13、藏比西河的中游维多利亚瀑布马蹄瀑布位于哪一个州?
a、亚洲
b、欧洲
c、美洲
d、非洲
14、“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是哪一个诗人写的?
a、孟浩然
b、袁枚
c、李白
d、杜牧
15、大龙湫瀑布,“轰然下捣潭中”是哪一个诗人写的?
a、李白
b、杜牧
c、徐霞客
d、孟浩然
16、瀑布组景“三部曲”可以归纳为:
a、造瀑跌水
b、瀑下深潭
c、瀑布的声响
d、潭前峡谷
17、以下说法中,属于瀑布外营力造景作用的是:
a、升降运动
b、重力地质作用
c、喷出作用
d、差异性侵蚀作用
18、较早记述庐山瀑布的文献有:
a、《尚书.禹贡》
b、《水经注》
c、《山海经》
d、《后汉书·地理志》
19、《徐霞客游记》中记述瀑布的有:
a、壶口瀑布
b、黄果树瀑布
c、石梁飞瀑
d、庐山瀑布
20、以下瀑布能体现雄壮美的主要有:
a、长白山大瀑布
b、德天瀑布
c、“niagara”瀑布
d、流沙瀑布
第十二讲 水光潋滟——湖
第十二讲测验
1、宋代葛长庚《酹江月/念奴娇》中云:“湖水掌平如镜”描述的是什么美()
a、湖形
b、湖影
c、湖声
d、湖色
2、青海湖、鄱阳湖、滇池、洱海等属于哪种类型的湖泊()
a、构造湖
b、河成湖
c、火山口湖
d、堰塞湖
3、洞庭湖属于按地形地貌划分的哪类湖泊()
a、半山区风景湖
b、丘陵区风景湖
c、高山峡谷风景湖
d、平原风景湖
4、湖水拍打湖岸、风吹湖边草木、湖边湖上生物活动等现象与湖泊景观的哪种自然美相关()
a、湖形
b、湖色
c、湖奇
d、湖声
5、对湖泊文化的神秘“湖怪”之谜解释不正确的是()
a、人们无法定论大型动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水体变异
b、大型鱼群的集结体
c、远古大型动物的后代
d、有人亲眼所见,已基本上能判定所属何物
6、“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出自以下哪篇文章?
a、《岳阳楼记》
b、《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c、《念奴娇•过洞庭》
d、《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7、喀纳斯湖成因经历过的剥蚀作用为()
a、侵蚀
b、浪蚀
c、刨蚀
d、风蚀
8、下列湖泊称谓不常出现在我国西部的是()
a、错
b、荡
c、淖
d、茶卡
9、下列赛里木湖称谓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a、清代由于设有军台称当地人称为“三台海子”
b、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平安”
c、古称“西方净海”,“天池”
d、哈萨克语则“淖尔”是“祝愿”的意思
10、下列不属于湖色变幻多彩的主要原因的是()
a、水透明度与深浅不同而导致湖水对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
b、湖底有不同颜色的沉积物和水生植物、微生物;
c、成因和所经历的造景过程之不同;
d、三是倒影蓝天、白云、雪山、树木的丰富色彩。
11、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湖泊的水源类型?
a、降水汇集
b、地下水汇集
c、河川径流
d、渗流径流
12、淡水湖的含盐度小于多少?
a、1‰
b、2‰
c、3‰
d、4‰
13、哪一个国家的犹他州北部的大盐湖为世界上含盐度最大的内陆湖之一,当地城市即命名为盐湖城?
a、中国
b、日本
c、澳大利亚
d、美国
14、淳安县境内的千岛湖属于我国哪一个省?
a、广州
b、北京
c、浙江
d、重庆
15、下列哪一个选项没有体现湖泊景观的自然审美特征?
a、形
b、影
c、声
d、壮
16、关于湖泊,以下描述不准确的是:
a、《说文》中的解释,湖泊就是“大池”的意思
b、水面有芦苇等胡子般水草的封闭水域为“湖”
c、“泊”指水面无水草、“空无一物”且不是封闭的水域
d、现代地质学把四面都有陆地包围的水域称为湖泊
17、湖影决定于:
a、湖水对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
b、湖水泥沙成分、含量
c、繁殖生物的各类、数量
d、湖水的深浅
18、东部常用的湖泊称谓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错、淀、氿
b、池、淀、泡
c、浣、漾、氿
d、淖、海子、浣
19、对湖怪的认识,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人们无法定论的大型动物,因为环境污染导致的水体变异
b、大型鱼群的集结体
c、远古大型动物的后代
d、有人亲眼所见,但不知是何物
20、湖声主要原因是来自:
a、会因风起、浪声以及湖浪拍打湖岸、风吹湖边草木等,形成的悦耳交响曲
b、浪蚀加上风化、重力坍塌等综合作用造景,湖岸可能形成特殊的洞穴,风、浪冲击或灌入,能发出声响
c、湖边、湖上生物,通常也有各种声响
d、游人发出的声响
《地学景观探秘.审美.文化》期末考试
地学景观文化课后考试
1、3n与3s旅游的区别在于( )
a、无区别
b、3n旅游需要准备,3s旅游不需要准备
c、3n旅游注重身体享受,3s旅游注重精神享受
d、3n旅游比3s旅游更注重心理享受与文化体验
2、主体对客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景观的自然美,地学景观的自然审美一般有四个方面的表现,包括:形态美、色彩美、动态美,还包括下面哪一个?
a、景色美
b、朦胧美或意境美
c、形象美
d、造型美
3、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来自于地球外部的造景外营力成景作用?
a、风化
b、剥蚀
c、变质
d、搬运
4、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那一座山?
a、长白山
b、玉扇山
c、白雪山
d、富士山
5、地震后将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为()
a、震中距
b、震源深度
c、震中
d、等震线
6、古代很多有名的文人都喜赏石,哪位著名诗人、著作家在赏石中,形成了“以石比德”,借石喻人、托石寄情的石文化观?
a、李白
b、陶渊明
c、杜甫
d、白居易
7、以下描述的不是山岳动态美的是( )
a、“七十二峰朝大顶”
b、“飞流直下三千尺”
c、“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
d、“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旮如惊奔”
8、“佛教四大名山”是指五台山,峨眉山,再加上
a、普陀山,九华山
b、普陀山,栖霞山
c、普陀山,天台山
d、栖霞山,天台山
9、从整体地形来看,我国可以划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阶梯。哪一个阶梯发育的峡谷以险、秀结合,婀娜多姿为审美特征?
a、西部阶梯峡谷
b、中部阶梯峡谷
c、东部阶梯峡谷
d、没有
10、峡谷生态旅游或峡谷养生兴起,其主要原因下面较准确的说法是:
a、空气负离子浓度高,有益的植物精气丰富,空气细菌含量少
b、峡谷自然美和峡谷文化
c、峡谷适合避暑纳凉、并且是地学史书
d、峡谷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
11、以下属于洞穴景观中的堆积景观的是()
a、石芽
b、石钟乳
c、地下河
d、壶穴
12、明代《徐霞客游记》中,把地形和自然环境分为“石山”和“土山”两大类,其中“石山”主要指可溶岩(主要是碳酸盐岩)形成的山,分布在中国( )。
a、华东
b、华南
c、西南
d、华北
13、丹霞地貌的以下发育形成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①红层堆积阶段,②流水沿垂直节理侵蚀,③丹霞地貌发育壮年期,④红层盆地构造抬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14、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丹霞分布最广?
a、中国
b、美国
c、中欧
d、澳大利亚
15、“天然雕塑博物馆”及“魔鬼城”主要体现的是雅丹景观自然美中的()
a、造型奇美
b、色彩美
c、意境美
d、形态美
16、罗布泊位于中国哪个省?
a、重庆
b、西藏
c、新疆
d、陕西
17、以下的选项中,描述泉水的自然审美特征不恰当的是?
a、声
b、色
c、形
d、野
18、流水、山崩、泥石流和冰川等是属于什么造景作用?
a、摩擦力
b、内营力
c、外营力
d、剪切力
19、下面不是我国主要淡水湖的是:
a、洞庭湖
b、鄱阳湖
c、青海湖
d、太湖
20、下列属于岩溶地下地貌景观的是
a、孤峰
b、石林
c、峰林峰丛
d、天生桥
21、地学景观的吸引力在于具有以下价值属性
a、历史
b、自然审美
c、人文内涵
d、地学成因
22、关于洞穴的自然审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洞穴的形态美体现的秀美与奇美
b、洞穴景观的色彩美就是因洞穴内配置彩色灯光才体现的颜色
c、洞穴的声响美是因为地下较封闭的空间造成声音的回响所致
d、同一洞穴可能具有多种形态美的表现
23、下面哪些不大可能是火山遗迹景观?
a、天池
b、瀑布
c、峡谷
d、溶洞
24、关于赏石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石艺实践中一般对风景石“质”要求不高,主要讲究风景石天然的“形”或“色”或二者的微妙组合
b、太湖石、黄蜡石、雨花石、英石被称之为园林四大名石
c、天然石头画“沧海赋”重在石色的利用
d、平民与大众化的赏石艺术,包括手工石头画、拼石画和石头平衡术等多种形式
25、关于山岳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造运动、岩浆作用、搬运、沉积可以称为山岳的设计师
b、来自于地球外部的造山营力,主要是在山岳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反复加工,可以称之为山岳的“雕塑家”
c、在单斜构造、地壳整体上升的地区,地面经外力侵蚀、剥蚀或溶蚀分割后,一般形成不对称山岳
d、岩石的类型与性质不同、造山营力对山岳景轮廓设计及后期雕琢加工的过程不同,是导致山岳具有千姿百态的根本原因
26、关于峡谷的赏析文化,不正确的是( )
a、古代峡谷是多元文化的汇集之地,是各地文化交融的地带
b、峡谷传统文化的保留与现代人们交通出行的方式与途径的变革和发展有关
c、古代军事方面,峡谷与山岳的作用不同,峡谷的意义主要在于攻,而山岳的重要性则在于防。
d、峡谷比较封闭,空气质量一般不好,不适于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27、关于峡谷的形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常说的隘谷就是断面呈u字形的峡谷
b、“一线天”峡谷一般与垂直裂隙发育有关且分布的岩石非常坚硬的地区
c、“不见天”与“一线天”不可能在同一条峡谷中出现
d、“不见天”峡谷一般是因坚硬岩石中受一条倾斜裂隙控制发育而成
28、下列洞穴景观文化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a、岩溶及洞穴景观的名称,如玉华洞中“嫦娥奔月”、“瑶池玉女”、“瓜果满天”等,对景观形态特色赋形、写意或写实命名
b、洞穴养生是指利用自然环境中的人工洞穴,作为康复治疗的方法
c、“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是生动的描述了桂林漓江的风光
d、秦代扁鹊曾“隐居岩岳,静心敛神,精修医道”,被人们称为“药王”
29、丹霞地貌类型的阐述,不准确的是:
a、常见微地貌形态有: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穿洞、石桥、拱门等
b、“魔鬼城”一般出现在潮湿气候区,干旱气候区少见
c、从发育程度上看,广东丹霞山处于壮年早期
d、三爿石是典型的青年期丹霞
30、关于雅丹地貌的形成,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白垩纪早期开始湖泊沉积,后来在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沉积岩土体发生氧化;
b、地壳运动导致地层的抬升或倾斜,岩土体在其空间位态发生变化的同时产生断裂节理;
c、温差产生胀缩效应导致泥岩层最终发生崩裂,演变为凸起状;
d、暴露出来的沙土层仅在风力作用下不断被带走。
31、关于泉水的形成,下面说法不准确的是:
a、我国古代汉字“泉”为象形字,就是象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虽几经演变,但不失其形象;
b、地学上,泉是指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c、泉水之所以能形成并源源不断涌出,需要水从地表补给、地下加温和地表的出露等三个过程;
d、泉水的流出状态主要取决于地下含水岩土层的埋藏条件,由此可划分为冷泉和温泉。
32、关于天下第一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存在多个天下第一泉
b、主要是根据矿化度与泉水泡茶后的口感来评定
c、“官方”与“民间”评定的标准不同
d、宋代陆羽、刘伯刍两人都品评出过天下第一泉
33、以下说法中,属于瀑布外营力造景作用的是:
a、升降运动
b、重力地质作用
c、喷出作用
d、差异性侵蚀作用
34、湖影决定于:
a、湖水对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
b、湖水泥沙成分、含量
c、繁殖生物的各类、数量
d、湖面的开阔程度
35、湖声主要原因是来自
a、会因风起、浪声以及湖浪拍打湖岸、风吹湖边草木等,形成的悦耳交响曲。
b、浪蚀加上风化、重力坍塌等综合作用造景,湖岸可能形成特殊的洞穴,风、浪冲击或灌入,能发出声响。
c、湖边、湖上生物,通常也有各种声响。
d、游人发出的声响。
36、地学景观观赏应当包括造景成因认识性文化、依附景观的文学艺术、相关的历史文化和天然质朴的色彩、形态、野美等人文内涵方面。
37、近陆浅海的环境沉积形成的石灰岩,是后期我国南方形成岩溶峰林景观的基础物质条件
38、地震可以形成峡谷和高大山岳景观。
39、风景石的“状”就是指风景石的形态、形状。
40、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的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寺庙园林建筑风格,是我国园林建筑四大流派之一
41、峡谷的魅力在于谷地窄深,两壁陡峭,让人有“雄壮、旷野”之美感。
42、岩溶的形成主要与地下水有关,与地表水关系不大。
43、具体某处丹霞地貌往往集形态、色彩、结构、意境等多种自然审美特征于一身,或又以其中某种审美要素较为突出。
44、雅丹吸引游人之处,不仅仅是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千姿百态的雅丹景点,也许更为重要的对整个区域神秘面纱的探险。
45、雅丹与丹霞都可能形成“魔鬼城”。
46、泉水养生,主要是因为温泉对某些皮肤病、风湿等具有辅助治疗功效,以及温泉中的微量元素具有的养生保健功能。
47、瀑布观景的“三步曲”可以归纳为:远闻其声、邻观其景、近戏其水。
48、流水对多层软硬相间岩石构成的河床底部进行差异性侵蚀,可形成多级瀑布。
49、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台湾日月潭、黑龙江镜泊湖、新疆赛里木湖等,都是湖色美著称的湖泊。
50、湖泊对不民族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赛里木湖,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
《地学景观探秘.审美.文化》期末考试
地学景观文化课后考试
1、3n与3s旅游的区别在于( )
a、无区别
b、3n旅游需要准备,3s旅游不需要准备
c、3n旅游注重身体享受,3s旅游注重精神享受
d、3n旅游比3s旅游更注重心理享受与文化体验
2、主体对客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景观的自然美,地学景观的自然审美一般有四个方面的表现,包括:形态美、色彩美、动态美,还包括下面哪一个?
a、景色美
b、朦胧美或意境美
c、形象美
d、造型美
3、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来自于地球外部的造景外营力成景作用?
a、风化
b、剥蚀
c、变质
d、搬运
4、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那一座山?
a、长白山
b、玉扇山
c、白雪山
d、富士山
5、地震后将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为()
a、震中距
b、震源深度
c、震中
d、等震线
6、古代很多有名的文人都喜赏石,哪位著名诗人、著作家在赏石中,形成了“以石比德”,借石喻人、托石寄情的石文化观?
a、李白
b、陶渊明
c、杜甫
d、白居易
7、以下描述的不是山岳动态美的是( )
a、“七十二峰朝大顶”
b、“飞流直下三千尺”
c、“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
d、“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旮如惊奔”
8、“佛教四大名山”是指五台山,峨眉山,再加上
a、普陀山,九华山
b、普陀山,栖霞山
c、普陀山,天台山
d、栖霞山,天台山
9、从整体地形来看,我国可以划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阶梯。哪一个阶梯发育的峡谷以险、秀结合,婀娜多姿为审美特征?
a、西部阶梯峡谷
b、中部阶梯峡谷
c、东部阶梯峡谷
d、没有
10、峡谷生态旅游或峡谷养生兴起,其主要原因下面较准确的说法是:
a、空气负离子浓度高,有益的植物精气丰富,空气细菌含量少
b、峡谷自然美和峡谷文化
c、峡谷适合避暑纳凉、并且是地学史书
d、峡谷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
11、以下属于洞穴景观中的堆积景观的是()
a、石芽
b、石钟乳
c、地下河
d、壶穴
12、明代《徐霞客游记》中,把地形和自然环境分为“石山”和“土山”两大类,其中“石山”主要指可溶岩(主要是碳酸盐岩)形成的山,分布在中国( )。
a、华东
b、华南
c、西南
d、华北
13、丹霞地貌的以下发育形成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①红层堆积阶段,②流水沿垂直节理侵蚀,③丹霞地貌发育壮年期,④红层盆地构造抬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14、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丹霞分布最广?
a、中国
b、美国
c、中欧
d、澳大利亚
15、“天然雕塑博物馆”及“魔鬼城”主要体现的是雅丹景观自然美中的()
a、造型奇美
b、色彩美
c、意境美
d、形态美
16、罗布泊位于中国哪个省?
a、重庆
b、西藏
c、新疆
d、陕西
17、以下的选项中,描述泉水的自然审美特征不恰当的是?
a、声
b、色
c、形
d、野
18、流水、山崩、泥石流和冰川等是属于什么造景作用?
a、摩擦力
b、内营力
c、外营力
d、剪切力
19、下面不是我国主要淡水湖的是:
a、洞庭湖
b、鄱阳湖
c、青海湖
d、太湖
20、下列属于岩溶地下地貌景观的是
a、孤峰
b、石林
c、峰林峰丛
d、天生桥
21、地学景观的吸引力在于具有以下价值属性
a、历史
b、自然审美
c、人文内涵
d、地学成因
22、关于洞穴的自然审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洞穴的形态美体现的秀美与奇美
b、洞穴景观的色彩美就是因洞穴内配置彩色灯光才体现的颜色
c、洞穴的声响美是因为地下较封闭的空间造成声音的回响所致
d、同一洞穴可能具有多种形态美的表现
23、下面哪些不大可能是火山遗迹景观?
a、天池
b、瀑布
c、峡谷
d、溶洞
24、关于赏石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石艺实践中一般对风景石“质”要求不高,主要讲究风景石天然的“形”或“色”或二者的微妙组合
b、太湖石、黄蜡石、雨花石、英石被称之为园林四大名石
c、天然石头画“沧海赋”重在石色的利用
d、平民与大众化的赏石艺术,包括手工石头画、拼石画和石头平衡术等多种形式
25、关于山岳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造运动、岩浆作用、搬运、沉积可以称为山岳的设计师
b、来自于地球外部的造山营力,主要是在山岳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反复加工,可以称之为山岳的“雕塑家”
c、在单斜构造、地壳整体上升的地区,地面经外力侵蚀、剥蚀或溶蚀分割后,一般形成不对称山岳
d、岩石的类型与性质不同、造山营力对山岳景轮廓设计及后期雕琢加工的过程不同,是导致山岳具有千姿百态的根本原因
26、关于峡谷的赏析文化,不正确的是( )
a、古代峡谷是多元文化的汇集之地,是各地文化交融的地带
b、峡谷传统文化的保留与现代人们交通出行的方式与途径的变革和发展有关
c、古代军事方面,峡谷与山岳的作用不同,峡谷的意义主要在于攻,而山岳的重要性则在于防。
d、峡谷比较封闭,空气质量一般不好,不适于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27、关于峡谷的形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常说的隘谷就是断面呈u字形的峡谷
b、“一线天”峡谷一般与垂直裂隙发育有关且分布的岩石非常坚硬的地区
c、“不见天”与“一线天”不可能在同一条峡谷中出现
d、“不见天”峡谷一般是因坚硬岩石中受一条倾斜裂隙控制发育而成
28、下列洞穴景观文化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a、岩溶及洞穴景观的名称,如玉华洞中“嫦娥奔月”、“瑶池玉女”、“瓜果满天”等,对景观形态特色赋形、写意或写实命名
b、洞穴养生是指利用自然环境中的人工洞穴,作为康复治疗的方法
c、“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是生动的描述了桂林漓江的风光
d、秦代扁鹊曾“隐居岩岳,静心敛神,精修医道”,被人们称为“药王”
29、丹霞地貌类型的阐述,不准确的是:
a、常见微地貌形态有: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穿洞、石桥、拱门等
b、“魔鬼城”一般出现在潮湿气候区,干旱气候区少见
c、从发育程度上看,广东丹霞山处于壮年早期
d、三爿石是典型的青年期丹霞
30、关于雅丹地貌的形成,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白垩纪早期开始湖泊沉积,后来在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沉积岩土体发生氧化;
b、地壳运动导致地层的抬升或倾斜,岩土体在其空间位态发生变化的同时产生断裂节理;
c、温差产生胀缩效应导致泥岩层最终发生崩裂,演变为凸起状;
d、暴露出来的沙土层仅在风力作用下不断被带走。
31、关于泉水的形成,下面说法不准确的是:
a、我国古代汉字“泉”为象形字,就是象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虽几经演变,但不失其形象;
b、地学上,泉是指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c、泉水之所以能形成并源源不断涌出,需要水从地表补给、地下加温和地表的出露等三个过程;
d、泉水的流出状态主要取决于地下含水岩土层的埋藏条件,由此可划分为冷泉和温泉。
32、关于天下第一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存在多个天下第一泉
b、主要是根据矿化度与泉水泡茶后的口感来评定
c、“官方”与“民间”评定的标准不同
d、宋代陆羽、刘伯刍两人都品评出过天下第一泉
33、以下说法中,属于瀑布外营力造景作用的是:
a、升降运动
b、重力地质作用
c、喷出作用
d、差异性侵蚀作用
34、湖影决定于:
a、湖水对光的吸收或散射程度
b、湖水泥沙成分、含量
c、繁殖生物的各类、数量
d、湖面的开阔程度
35、湖声主要原因是来自
a、会因风起、浪声以及湖浪拍打湖岸、风吹湖边草木等,形成的悦耳交响曲。
b、浪蚀加上风化、重力坍塌等综合作用造景,湖岸可能形成特殊的洞穴,风、浪冲击或灌入,能发出声响。
c、湖边、湖上生物,通常也有各种声响。
d、游人发出的声响。
36、地学景观观赏应当包括造景成因认识性文化、依附景观的文学艺术、相关的历史文化和天然质朴的色彩、形态、野美等人文内涵方面。
37、近陆浅海的环境沉积形成的石灰岩,是后期我国南方形成岩溶峰林景观的基础物质条件
38、地震可以形成峡谷和高大山岳景观。
39、风景石的“状”就是指风景石的形态、形状。
40、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的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寺庙园林建筑风格,是我国园林建筑四大流派之一
41、峡谷的魅力在于谷地窄深,两壁陡峭,让人有“雄壮、旷野”之美感。
42、岩溶的形成主要与地下水有关,与地表水关系不大。
43、具体某处丹霞地貌往往集形态、色彩、结构、意境等多种自然审美特征于一身,或又以其中某种审美要素较为突出。
44、雅丹吸引游人之处,不仅仅是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千姿百态的雅丹景点,也许更为重要的对整个区域神秘面纱的探险。
45、雅丹与丹霞都可能形成“魔鬼城”。
46、泉水养生,主要是因为温泉对某些皮肤病、风湿等具有辅助治疗功效,以及温泉中的微量元素具有的养生保健功能。
47、瀑布观景的“三步曲”可以归纳为:远闻其声、邻观其景、近戏其水。
48、流水对多层软硬相间岩石构成的河床底部进行差异性侵蚀,可形成多级瀑布。
49、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台湾日月潭、黑龙江镜泊湖、新疆赛里木湖等,都是湖色美著称的湖泊。
50、湖泊对不民族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赛里木湖,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2023-01-04 05:27
2023-01-04 05:18
2023-01-04 05:10
2023-01-04 04:09
2023-01-04 03:54
最新文章
现代教育技术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道德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构成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职业生涯规划(全校人文)》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纳税实务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标签列表
中国大学mooc慕课_咖啡技艺_试题及答案2021
(748)
管理运筹学第四版课后答案第十章
(768)
2021智慧树木制品工艺学标准答案
(151)
知到智慧树_军事理论智慧树第一章测试答案2015_答案章节作业期末答案
(126)
积分变换与场论_慕课答案
(537)
备案号: 买球平台网址的版权所有 买球平台网址 copyright © 2012-2023
青果答案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