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与秩序:中国与西方的视野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食品生物化学2021答案
当前位置:
正规买球app首页
» » 正文
2271
人参与 2023-01-04 06:10:16
点这评论
第三讲 孔子与儒家哲学的开创
第一节 孔子的时代与孔子的人生之一随堂测验
1、商周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神权思想在春秋后期逐渐丧失了权威性。季梁论“夫民,神之主也”,史嚚论“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都是人的初步觉醒在哲学思想上的反映。
孔子的时代与孔子的人生之二随堂测验
1、孔子办学的基本纲领是“学而优则仕”和“_____________”(意思是:对教育而言,不由于贫富、地域等因素对学生区别对待)
第二节 “为仁由己”的人文精神之一随堂测验
1、孔子自述其学问发展的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为政》)
“为仁由己”的人文精神之二随堂测验
1、《论语》记载:“子罕言利,_____________”(《子罕》)
a、与仁与义
b、与命与仁
c、顺命其正
d、义与之比
第三节 由“仁”而“德”的伦理追求随堂测验
1、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表明,孔子认为:
a、“仁”是人自身的义务,是人自身的要求,而不是从外面加之于人自身的。
b、“为仁”的实践工夫和他人有关,必须受他人指导。
c、“为仁”的方式完全由自己决定,无须外在的礼乐作为约束。
d、“为仁”的道德实践活动大概是先由自己开始,然后和他人一同完成的吧?
第四节 “执两用中”的方法论随堂测验
1、以下那些关于孔子的中庸思想哪些是正确的:
a、人要在“文”与“质”之间保持平衡,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出自《中庸》;
c、孔子说过“过犹不及”;
d、中庸之道必然误导人们保守而不思进取。
2、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孔子心目中的狂者都是因为不能持守中道而德行低劣的人。
第三讲单元测验
1、孔子认为自我的修养是德政的根本,以下哪一句话并非出自孔子:
a、“修己以敬”;
b、“修己以安百姓”;
c、“修己以安人”;
d、“修己以治国平天下”。
2、以下的言论不是孔子所说的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c、“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
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孔子曰:“____________,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a、忠恕之道
b、为政以仁
c、为政以德
d、君子之道
4、1.孔子认为“行”比“言”更重要、更根本。
5、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这里的 “天命”在某些方面还保留着传统天命观念的痕迹。
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孔子讲的话。
8、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解释。
9、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______而竭焉。”(《子罕》)
10、孔子曰:“祭如在,________如神在。”
第三讲作业
1、谈谈孔子的天命观 课堂知识掌握扎实,归纳准确,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90——100分; 课堂知识掌握较扎实,归纳较全面,并有自己的一定见解,80——89分; 对课堂知识有一定掌握,有一定归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60——79分; 基本未掌握课堂知识,未能结合主题提出自己的看法,0——59分。
第七讲 孟子对儒家哲学的发展
第二节 从孔子到孟子随堂测验
1、《中庸》本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在《礼记》诸篇中,《中庸》是最富有哲学意味的篇章,阐发了“性与天道”的思想。
第三节 性善论随堂测验
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孟子的四端:
a、恻隐之心
b、羞恶之心
c、礼乐之心
d、是非之心
第七讲单元测验
1、“四书”包括以下著作:
a、论语、孟子、荀子、子思子
b、论语、孟子、子思子、管子
c、论语、孟子、颜子、中庸
d、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2、“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所评价的“夫子”指的是谁?
a、“夫子”指的是孟子
b、“夫子”指的是子思子
c、“夫子”指的是老子
d、“夫子”指的是孔子
3、以下哪句话不属于《中庸》:
a、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b、天命之谓性
c、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d、率性之谓道
4、孟子的“犹水之就下”的比喻是为了说明:
a、人性没有所谓善恶,欲望都是自然而然的
b、人性本善
c、人性有很强的从众心理,普通人没有自己的判断
d、人性开始是清白了,往下流就变污浊了。
5、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有: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也就是说,孟子就是子思本人的学生,
6、孟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
7、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8、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9、孟子在论证政治的基础时指出:“_______,社稷次之,君为轻。”
10、孟子提出的通过“____”实现由“知性”而“知天”的道德自觉和内在超越,成为以后宋明心学和现代新儒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四讲 墨子与墨家哲学的形成
第一节 墨子与墨家随堂测验
1、下面不属于后期墨家学派的是:
a、相里氏
b、相夫氏
c、邓陵氏
d、邓相氏
第三节 经验主义的认识论随堂测验
1、墨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唯物论经验主义哲学家。
第四节 墨子思想的历史影响随堂测验
1、墨子对经验的重视,开启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唯物论经验主义传统,对下面哪位哲学家有深刻影响?
a、孟子
b、王充
c、王弼
d、黄宗羲
第四讲单元测验
1、墨子的“三表法”不包括:
a、古代文献典籍中所记载的古代圣王故事
b、广大民众通过感性认识所获得的一致事实
c、每个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经验
d、实践中的实际效果来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2、下面不属于墨子对军事理论、军事设施、军事装备进行了专门研究的篇章是:
a、《备城门》
b、《备梯》
c、《备水》
d、《备荒》
3、下面表达墨子阐释“尚同”思想的是:
a、“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b、“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c、“上以交鬼之福,下以合欢聚众,取亲乎乡里。”
d、“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4、墨子的“尚贤”思想直接反映了贵族阶层希望更多参与政治、分享权力的要求。
5、墨子主张人自身能以自己的力量来改造自然、治理社会,从而从客观的必然性、规律性中获得自由,主宰自己的命运。
6、墨子对待祭祀的态度带有深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与孔子对待祭祀的态度是大体相同的。
7、墨子主张厚葬久葬。
8、墨子的“非乐”、“节用”、“节葬”这三项主张,集中反映了小生产者对于统治者的奢侈生活和儒家主张的礼乐文化的不满。
9、1、墨子认为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存在,必须以众人的感觉经验所反映的实在内容,他称为 。
10、墨子并不反对一切战争,而是赞同 ,反对 。
第一讲 导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研究
3. 第一节 哲学与中国哲学(1)随堂测验
1、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中,不包括下面的哪一家( )
a、杂家
b、农家
c、兵家
d、神仙家
7.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特点(2)随堂测验
1、哲学所探讨所思考的最主要最一般的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8. 第四节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1)随堂测验
1、多项选择题: 下列文献中,属于哲学史研究著作的有( )
a、《庄子·天下》
b、《论六家要旨》
c、《伊洛渊源录》
d、《明儒学案》
9. 第四节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2)随堂测验
1、单项选择题 第一部完整的用现代哲学观念完成的《中国哲学史》著作是( )
a、1916年谢无量著《中国哲学史》;
b、1919年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c、1929年钟泰著《中国哲学史》;
d、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著两卷本《中国哲学史》;
第一讲单元测验
1、中国哲学诞生于哪一时期?( )
a、炎黄时代
b、尧舜禹时代
c、西汉初期
d、商周之际
2、宋代哲学家张载概括其理想和追求有四句名言:①为生民立命、②为天地立心、③为万世开太平、④为往圣继绝学。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3、第一部完整的用现代哲学观念完成的《中国哲学史》著作是( )
a、1916年谢无量著《中国哲学史》;
b、1919年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c、1929年钟泰著《中国哲学史》;
d、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著两卷本《中国哲学史》;
e、20世纪30年代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
4、下列哪一时期的哲学历程被称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潮”?()
a、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b、宋明理学思潮;
c、明清之际思潮;
d、近代改良思潮。
5、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中国哲学的特点?()
a、立足现实的态度;
b、非实体性的思维;
c、精确细密的推演;
d、内圣外王的追求;
e、不拘一格的表达。
6、中文的“哲学”一词是由19世纪日本学者西周率先提出来的。( )
7、在数千年的中国哲学历史上,出现过两次外来哲学在中国的大规模的传播,分别是公元1世纪印度佛教哲学传入中国,和公元16世纪利玛窦等传教士将天主教传入中国。( )
8、20世纪之交,“哲学”一词传入中国学术界后,当时主张改革的开明人士、自强学堂的兴办者、湖广总督张之洞反对接纳这一新概念。 ( )
9、中国哲学主张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从整体中各元素的分析入手,而是从整体中各元素的联系入手来把握对象世界。( )
10、中国哲学著作善于运用生动有趣的哲学寓言讲述深刻的哲理,人们熟知的“守株待兔”、“濠上观鱼”这两个寓言都是出于《韩非子》一书。( )
第一讲作业
1、阅读引文: 如果任何研究中国之历史文化的人,不能真实肯定中国之历史文化,乃系无数代的中国人,以其生命心血所写成,而为一客观的精神生命之争表现,因而多少寄以同情与敬意,则中国之历史文化,在他们之前,必然只等于一堆无生命精神之文物,如同死的化石。然而由此遽推断中国文化为已死,却系大错。这只因从死的眼光中,所看出来的东西永远是死的而已。 ——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请解析其思想,并作出评价。
第二讲 中国哲学的开端
3.箕子与五行思想的发生随堂测验
1、五行之论包含有自觉能动性思想。比如,( )说明人们可以发挥自觉能动性,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把“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
a、火曰炎上
b、木曰曲直
c、金曰从革
d、土爰稼穑
5.五行思想与阴阳思想的发展随堂测验
1、史伯用“物生有两”的思想来说明现实政治问题,要求在政治上重视正直之士,容纳他们的不同意见。
第二讲单元测验
1、1、在天命观念中,由于“民心”的凸现,从而萌生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最初形态。以下哪段材料体现的不是重视“民”的政治哲学观念:
a、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b、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c、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
d、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2、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泾、渭、洛三水流域发生了大地震。伯阳父运用和发挥阴阳思想,对这次地震的发生原因进行了解释。以下不属于伯阳父的思想的是:
a、a、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b、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c、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
d、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
3、以下人物思想中不属于西周末期至春秋时期运用五行思想与阴阳思想对自然和社会的矛盾运动进行探讨的是:
a、箕子论“洪范九畴”
b、史伯论“和实生物”
c、伯阳父论“阴阳之序”
d、史墨论“物生有两”
4、自商周之际以降,随着“天的人文化”进程,历史意识从天命观念中逐渐浮现出来。人不再依靠天命观念,而通过历史反思开始认识到自身的存在、自身的价值。
5、原始人类最先崇拜的祖先是男性。
6、3、天命观念与上帝观念的不同在于:上帝观念强调奴隶主权力的永恒性,天命观念则强调奴隶主权力的变动性。
7、4、伯阳父的“阴阳之序”思想解释了事物的矛盾性与多样性问题。
8、5、中国哲学在其发生时期,就显示了立足现实的态度和内圣外王的追求。
9、1、原始五行思想的发生,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在迈进文明大门前夕时所进行的 。
10、2、燧人氏、有巢氏、 被后人称为“三王”,都是人们崇拜的祖先神。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2023-01-04 06:12
2023-01-04 06:04
2023-01-04 05:35
2023-01-04 04:20
程序设计基础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2023-01-04 03:46
英语演讲艺术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最新文章
vr教育资源快速开发与应用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日语视听说b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职业生涯规划(全校人文)》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创新思维与发明问题解决方法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
标签列表
机械原理上马履中第十章答案
(531)
2021尔雅通识课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答案
(524)
蒙元帝国史_超星学习通_网课答案2021
(488)
中国大学 mooc_数学分析(二):多元微积分_考试答案
(154)
课后答案2021超星尔雅文物精品与中华文明
(131)
智慧职教国际商务礼仪答案
(959)
中国大学mooc(慕课)_英语演讲艺术_章节测试答案
(788)
互联网与营销创新_题库公众号_知到智慧树
(744)
备案号: 买球平台网址的版权所有 买球平台网址 copyright © 2012-2023
青果答案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