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思古今话人生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当前位置:正规买球app首页 » » 正文

    9433 人参与  2023-01-04 05:44:42    点这评论
    专题一:关于人生

    关于人生单元测验

    1、王国维先生所概括的做事业的相互贯通的三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a、为你消得人憔悴
        b、为伊消得人憔悴
        c、为侬消得人憔悴
        d、为他消得人憔悴

    2、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境界、——境界、——境界、——境界四个层级,以天地境界为最高层次,这也是有封建性蕴含的。
        a、天地、道德、功利、自然
        b、自然、功利、道德、天地
        c、自然、道德、功利、天地
        d、道德、自然、功利、天地

    3、人生是有格局的,对一定格局的过分偏执,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画地为牢。这就是“关于人生”这一专题所讲的( )
        a、偏执即樊笼
        b、偏执即超越
        c、偏执即平常
        d、偏执即科学

    4、平常和平庸的区别在于( )
        a、有没有事业
        b、平常就是全身心投入到生生不息的实践之中,有理想,有信念,有博大,有深情,有付出,有担当,有淡定,有抉择……而平庸则是把这些抹去后的得过且过、圆滑混世。
        c、有没有名誉
        d、有没有成功

    5、实践是——、——与——大境域、全方位互动、互生的多维耗散结构( )
        a、主体、客体、中介
        b、人、自然、制度
        c、自然、人、社会
        d、自然、社会、家庭

    6、我们讲:“于平凡,见高贵;当高贵,更平凡。”这里的“高贵”是指( )
        a、符合实践生生互动的综合信息理性才是“高”,所做事情有意义、有价值才是“贵”
        b、高人一等
        c、出人头地
        d、圣人

    7、“蔽于天而不知人”是荀子对哪家学派的批评?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8、“然则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藉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彼犹为己也。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彼犹为己也。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学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为彼犹为己也。”这是哪家学派的观点?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9、“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是孟子对哪家学派的批评?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0、人生之大,不是自我膨胀,也不是封建思想家所谓的“大人”、“圣人”、“至人”。而是:把自我投入到全面丰富的人、全面丰富的自然、全面丰富的社会历史大时空、多维度、全方位的生生互动之中,时时刻刻用生生互动的综合信息砥砺我们的人生,用古今中外的英风烈气陶冶我们的情操,永远不脱离实践,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永远不脱离时代,永远不脱离现实自然性和社会历史性的正道,永远不忘现实人性的锤炼,永远不飘飘然,永远不忘初心——做一个___、___、___发展的平常人( )
        a、追求功名、事业、爱情
        b、全面、共同、持续
        c、全面、健康、共同
        d、全面、持续、适度

    1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那个学派的观点?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12、做人要“有研究,能思考,有毅力,能判断。他也用权,却不是骗人,他利导,却并非迎合。他不看轻自己,以为是大众的戏子,也不看轻别人,当作自己的喽啰。他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我想,这才可以做大众的事业。”这是谁的名言?
        a、鲁迅
        b、培根
        c、郭沫若
        d、胡适

    13、实践呈现超循环样态,出现了信息倍增效应,具有了更现实、更全面、更深刻、更理性等超越与批判力度,这是
        a、1+1<2
        b、1+1=2
        c、1+1>2
        d、1 1=3

    14、“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明其理而不计其功”,是谁的观点?
        a、董仲舒
        b、朱熹
        c、程颐
        d、程颢

    15、“人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怎么样?
        a、错误
        b、正确
        c、可对可错
        d、不置可否

    16、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哪家学派的观点?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17、“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什么学派的观点?
        a、魏晋玄学
        b、儒家
        c、道教
        d、佛教

    18、“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救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这是哪位大儒的观点?
        a、张载
        b、王守仁
        c、朱熹
        d、程颢

    19、“我不能兼爱。我爱邹人于越人,爱鲁人于邹人,爱我乡人于鲁人,爱我家人于乡人,爱我亲于我家人,爱我身于吾亲。” 这是谁对墨子说的话?
        a、孟子
        b、巫马子
        c、荀子
        d、惠施

    20、“儒家一切学问,专以‘研究人之所以为人者’为其范围”。这是哪位学者的观点?
        a、胡适
        b、张岱年
        c、梁启超
        d、鲁迅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1、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__________境界、__________境界、__________境界、__________境界四个层级,以天地境界为最高层次,这也是有封建性蕴含的。
        a、天地、道德、功利、自然
        b、自然、功利、道德、天地
        c、自然、道德、功利、天地
        d、道德、自然、功利、天地

    2、以下哪个不是大数据的特征?
        a、海量
        b、高速
        c、价值
        d、快速

    3、道德来源于拉丁文,其原意为_______?
        a、品行;风习
        b、德行;风貌
        c、风尚;习俗
        d、个性;品质

    4、使生命变得如此复杂且苦痛的根本原因是?
        a、无处不在的竞争
        b、超出自然需要的物欲
        c、混淆了生命本身的需要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区别
        d、现实世界的诸多诱惑

    5、下面那一项是中国古代对于幸福和苦难表述?
        a、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c、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d、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6、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回避死亡不是解决惧怕死亡的方法,我们必须转回身直视死亡
        b、生得其时、死得其所,不是对我们一生最好的交代
        c、对于生命,我们的态度是不回避不忐忑不纠结
        d、我们应在生的有限中去努力感知世界的无限

    7、老子的“言善信”,体现的人生哲理是:
        a、做人要讲求诚信
        b、为政当如水般清明
        c、与人相处要有慈爱精神
        d、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8、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理解错误的是:
        a、对时间如流水般留不住而引发的慨叹
        b、对时间、永恒、人生意义和追求等哲理性问题的思考
        c、鼓励人们珍惜时间,义无反顾地追求人生的“正道”和弘道
        d、学会享受孤独寂寞

    9、下面那句话是儒家“比德”思想的典型代表:
        a、非体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
        b、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c、仁者一身浑然全是天理,故静而乐山,且寿,寿是悠久之意。
        d、知者周流万物之间,故动而乐水,且乐,乐是处得事理当然而不扰之意。

    10、关于幸福说法错误的是?
        a、幸福是一种客观的体验
        b、幸福是一种对你自己现状的接受与肯定以及由此带来的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
        c、幸福=生命的单纯与平和+精神的高贵与充盈
        d、幸福是内心一种深邃的感受

    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人主观上的“利己”不能完全等同于自私
        b、单纯从“利他与利己”的角度出发去衡量道德,是不科学的
        c、“利己”与“利他”的是衡量道德与否的唯一标准
        d、“损人利己”是不道德的

    12、下面关于大数据时代下的信誉,说法错误的是?
        a、信誉对于企业、专业人员以及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小
        b、信誉无足轻重
        c、信誉甚至比现金货币更具有价值
        d、信誉成为个体和组织赢得利益的核心竞争力

    13、下面关于怎样与世界和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要看透生命的无常,拥有信仰,心向光明
        b、要心有信仰
        c、总是经历苦难,在苦难中获得幸福
        d、心有信仰,才会有敬畏,才会有爱与尊重

    14、下面关于“人的精神何以丰盈”,说法错误的是?
        a、精神的丰盈在于自身的智、情、德
        b、精神的丰盈取决于我们的财富能力
        c、越思考越热爱,越热爱就越敬畏
        d、我们不应该有敬畏之心,敬畏之举

    15、对“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这句话只能给我们去做什么事或表达什么话的原因
        b、这句话没有给我们去控制别人、或者使事情如我所愿发生的权利
        c、要学会尊重你的爱人
        d、你所给他的一定是他需要的

    16、下面关于“悦纳自我”理解正确的是:
        a、欣然的接受自我
        b、完美不必继续完善,不完美的继续砥砺
        c、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完美与不完美
        d、知我所是,如我所是

    17、下列语句说法正确的是:
        a、向死而生,就是让我们忌讳“死”这个字眼
        b、在某种程度上,死亡是人类最好的礼物,因为当生命有了限度,每个人的目标和价值才会更加清晰地浮现
        c、我们要对生命中的所有确定负起责任
        d、死亡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对死亡的一无所知以及由此而来的恐惧与焦虑。

    1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比德”即是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观点去看自然现象,把自然现象看做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
        b、山水比德,是庄子哲学的重要内容
        c、“德化自然”的方法是以观照为主,并不是实际地改造自然或人化自然的方法
        d、“德化自然”是在“乐”的观照中与自然在精神上和谐统一

    19、关于“畅神”,说法正确的是:
        a、是借山水抒发感情,张扬个性
        b、核心是精神愉悦
        c、侧重通过人与自然建立的精神关系,来达到对自然山水审美的超然境地,进而实现心灵的安宁
        d、追求达到人与自然分开的无限自由的境界

    20、人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存在物,人的价值包括:
        a、人的自我价值
        b、人的自然价值
        c、人的社会价值
        d、人的精神价值

    21、自爱与自恋基本表达的是一个意思。

    22、真正的爱情,不能完全物质对方,更不能强制性的扰乱对方步伐。

    23、生死乃人生之大事,不可谈不可议不可追不可思。

    24、“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是我国古代道家对幸福的表述。

    25、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看来,人类的最高需要是尊重的需要。

    26、“i love you”中的“u”的意思是爱情是身心合一的和谐,而不是违和的身体逢迎。

    27、“比德”一词,最早出处是“可比于君子之德”。

    28、先秦思想家庄子通过鼓盆而歌,向我们传递了惧怕死亡的观点。

    29、大数据又称海量资料,跟小数据没有本质的区别。

    30、大数据时代,道德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度自治变得可有可无。

    << 上一篇下一篇 >>

    相关文章

    备案号: 买球平台网址的版权所有 买球平台网址 copyright © 2012-2023 青果答案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