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当前位置:正规买球app首页 » » 正文

9486 人参与  2023-01-04 04:17:43    点这评论
第一章 晶体几何基础

12-1.4 晶体定向与晶面指数随堂测验

1、同一晶体上互相平行的晶面具有相同的晶面符号。

第一章 晶体几何基础 单元测验

1、下列性质中, 不是晶体的基本性质。
    a、自限性
    b、最小内能性
    c、有限性
    d、各向异性

2、下列性质中, 不是晶体的基本性质。
    a、各向同性
    b、自限性
    c、对称性
    d、最小内能性

3、
    a、低级晶族六方晶系
    b、中级晶族六方晶系
    c、高级晶族六方晶系
    d、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4、
    a、低级晶族正交晶系
    b、中级晶族六方晶系
    c、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d、高级晶族六方晶系

5、
    a、正交晶系
    b、三方晶系
    c、四方晶系
    d、六方晶系

6、
    a、正交晶系(斜方晶系)
    b、三方晶系
    c、四方晶系
    d、六方晶系

7、
    a、(236)
    b、(326)
    c、(321)
    d、(123)

8、
    a、晶轴
    b、面角线
    c、体角线
    d、顶点到对面面心的连线

作业一(第一章 晶体几何基础)

1、解释概念:等同点、空间点阵、结点、晶体、对称、对称型、晶体定向、空间群、晶胞、晶胞参数。

2、一个四方晶系晶体的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3a、4b、6c,求该晶面的晶面符号。

第二章 晶体化学基础

21-2.2 球体紧密堆积原理随堂测验

1、球体紧密堆积方式有面心立方密堆、六方密堆和体心立方堆积三种堆积方式。

22-2.3 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的因素随堂测验

1、
    a、a、2
    b、b、4
    c、c、6
    d、d、8

23-2.5 鲍林规则随堂测验

1、

第二章 晶体化学基础 单元测验

1、等径球体作六方密堆时,其密排面和堆积方式是 。
    a、平行于(0001)面和abab…
    b、平行于(111)面和abab…
    c、平行于(0001)面和abcabc…
    d、平行于(111)面和abcabc…

2、等径球体作面心立方密堆时,其密排面和堆积方式是 。
    a、平行于(0001)面和abab…
    b、平行于(111)面和abab…
    c、平行于(0001)面和abcabc…
    d、平行于(111)面和abcabc…

3、等径球堆积,六方密堆积的堆积系数 体心立方堆积的堆积系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4、
    a、3
    b、4
    c、6
    d、8

5、等径球作体心立方堆积,单位晶胞中有 个球。
    a、1
    b、2
    c、4
    d、6
    e、8
    f、12

6、等径球堆积,六方密堆积的堆积系数 面心立方密堆积的堆积系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7、等径球作体心立方堆积时,每个球体同时与周围 个球体直接相邻。
    a、4
    b、6
    c、8
    d、12

作业二(第二章 晶体化学基础)

1、名词解释:配位数与配位多面体、同质多晶与多晶转变、位移性转变与重建性转变。

2、

第三章 晶体结构

3.1 典型无机化合物晶体结构随堂测验

1、
    a、1
    b、2
    c、4
    d、6

3.2 硅酸盐晶体结构--层状结构随堂测验

1、

第三章 晶体结构 单元测验

1、
    a、4、8
    b、8、4
    c、1、2
    d、2、4

2、
    a、四面体空隙
    b、八面体空隙
    c、立方体空隙
    d、三方柱空隙

3、
    a、四面体空隙
    b、八面体空隙
    c、立方体空隙
    d、三方柱空隙

4、
    a、1
    b、2/3
    c、1/2
    d、0

5、
    a、岛状
    b、组群状
    c、链状
    d、层状
    e、架状

6、
    a、岛状
    b、组群状
    c、链状
    d、层状
    e、架状

7、
    a、岛状
    b、组群状
    c、链状
    d、层状
    e、架状

8、
    a、二层型三八面体结构
    b、三层型三八面体结构
    c、二层型二八面体结构
    d、三层型二八面体结构

9、
    a、二层型三八面体结构
    b、三层型三八面体结构
    c、二层型二八面体结构
    d、三层型二八面体结构

作业三(第三章 晶体结构)

1、名词解释: (1)萤石型和反萤石型; (2)类质同晶和同质多晶; (3)二八面体型与三八面体型; (4)同晶取代与阳离子交换; (5)尖晶石与反尖晶石。

2、在氧离子密堆积结构的氧化物中,对于获得稳定结构各需何种价离子,并对每一种堆积方式举一晶体实例说明之。其中: (1)所有八面体间隙位置均填满; (2)所有四面体间隙位置均填满; (3)填满一半八面体间隙位置; (4)填满一半四面体间隙位置。

3、

4、硅酸盐晶体结构的分类原则?列表说明各种类型的特点,并举一例说明之。

第四章 晶体结构缺陷

4.1 点缺陷类型及缺陷表示随堂测验

1、
    a、位置关系
    b、质量平衡
    c、电中性
    d、位置关系

4.2 固溶体随堂测验

1、若两个组分形成连续固溶体,则两个组分一定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或具有类似的化学式。

4.2 固溶体随堂测验

1、一般情况下,间隙型固溶体比置换型固溶体更容易形成。

4.3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随堂测验

1、
    a、阴离子空位
    b、阳离子空位
    c、阴离子填隙
    d、阳离子填隙

第四章 晶体结构缺陷 单元测验

1、在下列几组中,不能形成连续固溶体的是 。
    a、
    b、
    c、
    d、

2、在下列几类晶体中,形成间隙型固溶体的次序是 。
    a、
    b、
    c、
    d、

3、
    a、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正比
    b、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反比
    c、与氧分压的1/4次方成正比
    d、与氧分压的1/4次方成反比

4、
    a、阳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正比
    b、阴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正比
    c、阳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反比
    d、阴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反比

5、
    a、阳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正比
    b、阴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正比
    c、阳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反比
    d、阴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反比

作业四(第四章 晶体结构缺陷)

1、

2、

3、

4、

5、

第六章 熔体和非晶态固体

6.1 熔体的结构随堂测验

1、

6.2 熔体的性质随堂测验

1、当o/si比值很高时,碱金属氧化物降低熔体的粘度的能力随阳离子半径增大而增大。

6.3 玻璃的通性随堂测验

1、玻璃组成不变时,熔体冷却速率愈快,玻璃形成温度愈高。

6.4 玻璃的形成随堂测验

1、由3t图得到的熔体临界冷却速率越高,则该熔体越容易形成玻璃而析晶困难。

6.6 玻璃实例(含玻璃结构参数计算举例)随堂测验

1、
    a、1
    b、2
    c、3
    d、4

第六章 熔体和非晶态固体 单元测验

1、硅酸盐熔体的粘度随o/si升高而 ,随温度下降而 。
    a、增大,降低
    b、降低,增大
    c、增大,增大
    d、降低,降低

2、当o/si比值低时,碱金属氧化物降低硅酸盐熔体的粘度的能力是 。
    a、
    b、
    c、
    d、

3、酸盐玻璃的结构是以硅氧四面体为结构单元形成的 的聚集体。
    a、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b、近程无序,远程无序
    c、近程无序,远程有序
    d、近程有序,远程有序

4、
    a、网络变性离子,185/65
    b、网络形成离子,185/65
    c、网络形成离子,185/75
    d、网络形成离子,185/85
    e、网络变性离子,185/85

5、
    a、4,网络变性离子
    b、4,网络形成离子
    c、2,网络变性离子
    d、2,网络形成离子

6、三t(time-temperature-transformation)曲线得到的玻璃临界冷却速率愈大,则该系统 。
    a、析晶位垒愈高,不容易形成玻璃
    b、析晶位垒愈高,容易形成玻璃
    c、析晶位垒愈低,不容易形成玻璃
    d、析晶位垒愈低,容易形成玻璃

7、硅酸盐熔体的o/si减小时,熔体的低聚物数量 ,析晶能力 。
    a、增多,提高
    b、减少,降低
    c、增多,降低
    d、减少、提高

作业五(第六章 熔体和非晶态固体)

1、名词解释。 (1)晶子学说和无规则网络学说; (2)单键强; (3)分化和缩聚; (4)网络形成剂和网络变性剂。

2、

3、

4、

第七章 固体表面与界面

7.2 固体界面---二、润湿随堂测验

1、固体表面粗糙度越大,越有利于润湿。

第七章 固体表面与界面 单元测验

1、若液相不能润湿固相,下述最不利于改善润湿性的措施是 。
    a、
    b、
    c、
    d、增加粗糙度

2、下述措施中,可有效改善液固相润湿性的是 。
    a、
    b、去除表面吸附膜
    c、
    d、增加粗糙度

3、
    a、a
    b、b
    c、c
    d、d

4、固体颗粒愈小,表面曲率 ,固体的蒸汽压 ,溶解度将 。
    a、愈大,越大,增大
    b、愈小,越大,增大
    c、愈大,越大,减小
    d、愈小,越大,减小

5、
    a、a
    b、b
    c、c
    d、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 。
    a、固体表面粗糙度越大,越有利于润湿。
    b、固体表面粗糙度越大,越不利于润湿。
    c、液气界面张力越大,越有利于润湿。
    d、固液界面张力越大,越有利于润湿。
    e、固气界面张力越大,越有利于润湿。

作业六(第七章 固体的表面与界面)

1、

2、影响润湿的因素有哪些?改善润湿的措施?

第八章 浆体的胶体化学原理

8.1 粘土-水系统随堂测验

1、伊利石荷电的主要原因是 。
    a、铝氧八面体内的同晶置换;
    b、硅氧四面体内的同晶置换;
    c、腐殖质离解;
    d、边面破键。

8.1 粘土-水系统随堂测验

1、根据离子价效应及离子水化半径,下列粘土的阳离子交换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8.1 粘土-水系统随堂测验

1、同价离子与粘土结合水量随着离子半径增大而减少。

8.1 粘土-水系统随堂测验

1、

8.2 非粘土的泥浆体随堂测验

1、氧化铝胶粒在酸性介质中带负电,在碱性介质中带正电。

第八章 浆体的胶体化学原理 单元测验

1、下述原因中, 是高岭石荷电的主要原因。
    a、
    b、
    c、
    d、

2、结合水量随粘土的粒度减小而显著增大的粘土是 。
    a、高岭石
    b、伊利石
    c、蒙脱石
    d、蛭石

3、泥浆胶溶条件之一是使介质呈 。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弱酸性

4、
    a、
    b、
    c、
    d、
    e、

5、
    a、
    b、
    c、
    d、

6、
    a、(1)>(2)>(3)>(4)>(5)
    b、(5)>(4)>(3)>(2)>(1)
    c、(3)>(2)>(5)>(4)>(1)
    d、(4)>(5)>(2)>(3)>(1)
    e、(1)>(3)>(2)>(5)>(4)

7、在泥浆中加入等当量的下列电解质,泥浆的流动性与稳定性最好的是 。
    a、
    b、
    c、
    d、
    e、
    f、

8、
    a、
    b、
    c、
    d、

作业七(第八章 浆体的胶体化学原理)

1、试解释粘土结构水、结合水(牢固结合水、松结合水)、自由水的区别,分析后两种水在胶团中的作用范围及其对工艺性能的影响。

2、

第十章 相平衡-1

10.1 相平衡的基本概念随堂测验

1、纯物质在任一温度下,固、气、液三相可以平衡共存。

2、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蒸汽压为定值。

10.2 单元系统随堂测验

1、在单元系统中,在同一温度下,介稳相的蒸汽压高于稳定相的蒸汽压。

2、某晶体有α晶型和β晶型两种晶型,其变化关系为“α晶型→β晶型”的不可逆转变。则在单元系统相图中,α晶型的升华曲线在β晶型的升华曲线下方。

10.3 二元系统随堂测验

1、对于给定组成的系统,平衡冷却时开始析出晶相的温度就是平衡加热过程完全熔融的温度。

10.3 二元系统随堂测验

1、在二元系统中,一致熔化合物的组成线与它的液相线相交,而不一致熔化合物的组成线则不与任何液相线相交。

10.3 二元系统随堂测验

1、二元系统中,多晶转变点也是二元无变量点,因而它也可以是析晶结束点。

10.3 二元系统随堂测验

1、分析二元系统实际相图时,可以根据生成的化合物将系统划分成若干分二元系统。

作业八(第十章 相平衡-1)

1、

2、

第十章 相平衡-2(10.4 三元系统;课堂讨论)

10.4.1 三元相图基本原理随堂测验

1、在三元系统中,由一相分解为二相时,这二相的组成点必分布于原来的相点的二侧,且三点成一线。

10.4.1 三元相图基本原理随堂测验

1、三元相图的初晶区内的等温线越密,则在立体状态图中的初晶面越陡。

10.4.1 三元相图基本原理随堂测验

1、冷却过程中系统点、液相点、固相点始终在一条线上,并以系统点为支点旋转。

10.4.2 其它三元凝聚系统相图基本类型1---生成一个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随堂测验

1、无论是一致熔二元化合物还是一致熔三元化合物,其组成点一定在其初晶区内。

10.4.2 其它三元凝聚系统相图基本类型1---生成一个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随堂测验

1、连线规则用来判断连线的温度走向。

10.4.2 其它三元凝聚系统相图基本类型1---生成一个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随堂测验

1、三元系统中有多少个无变量点,就对应有多少个副三角形。

10.4.2 其它三元凝聚系统相图基本类型2---生成一个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随堂测验

1、三元系统相图中,界线上三相平衡共存,其相平衡关系则由切线规则来确定。

10.4.2 其它三元凝聚系统相图基本类型2---生成一个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随堂测验

1、重心规则可以用来确定三元无变量点的相平衡关系。

10.4.2 其它三元凝聚系统相图基本类型2---生成一个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随堂测验

1、熔体冷却析晶过程中,当固相点与系统点重合时,液相消失,析晶过程结束。

10.4.2 其它三元凝聚系统相图基本类型2---生成一个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随堂测验

1、在转熔界线上的析晶过程一定会发生液相组成点离开界线的穿相现象。

10.4.2 其它三元凝聚系统相图基本类型2---生成一个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随堂测验

1、只有在转熔界线上的析晶过程才会出现穿相现象。

10.4.2 其它三元凝聚系统相图基本类型3---生成一个固相分解的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随堂测验

1、过渡点一定不是析晶结束点。

10.4.3 三元系统相图的应用举例---cao-al2o3-sio2系统随堂测验

1、无论实际相图多么复杂,三元相图上的无变量点一定都处于三个初晶区,三条界线的交点,而不可能出现其它的形式。

第十章 相平衡 单元测验

1、二元凝聚系统的相图中,相界线上的自由度数为 。
    a、3
    b、2
    c、1
    d、0

2、
    a、5
    b、4
    c、3
    d、2

3、二元凝聚系统平衡共存的相数最多为 ,最大的自由度数为 。
    a、4,3
    b、3,2
    c、4,2
    d、5,3

4、a-b-c三元凝聚系统相图中有4个无变量点,其中一个无变量点为过渡点,则该系统的副三角形个数为 。
    a、5
    b、4
    c、3
    d、2

5、下述关于三元系统中,过渡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渡点处于相应的副三角形的共轭位。
    b、过渡点可能是析晶结束点也可能不是。
    c、过渡点一定不是析晶结束点。
    d、过渡点一定是析晶结束点。

6、下述关于三元系统中过渡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渡点处4相平衡共存。
    b、过渡点无相应的副三角形。
    c、过渡点一定不是析晶结束点。
    d、过渡点可能是析晶结束点也可能不是。

作业九(第十章 相平衡-2)

1、图10-24(e)是具有双降点的生成一个不一致熔融三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请分析配料点1、2、3、n的高温熔体的平衡冷却析晶过程(表明液、固相组成点的变化;结晶过程各阶段系统中发生的相变化及自由度数变化)。其中,配料点3在s、r两点连线上,配料点n在cs连线上。

第十二章 相变

第十二章 相变 单元测验

1、以下相变不属于一级相变的为 。
    a、气相→液相
    b、水→冰
    c、铁磁性→顺磁性
    d、β-石英→α-石英

2、以下不属于马氏体相变特征的是 。
    a、无扩散性
    b、存在习性平面
    c、相变速度高
    d、有特定的转变温度

3、液-固相变过程,在发生相变的温度范围内,过冷度越大,临界晶核半径 ,新相粒子数 。
    a、越大,越多
    b、越小,越多
    c、越大,越少
    d、越小,越少

4、析晶相变过程,要形成临界半径大小的新相,则需对物系做功,其值等于新相界面能的 。
    a、2/3
    b、1/3
    c、1/2
    d、1/4

5、液-固相变,晶核形成速率的最大值对应的过冷度、晶体生长速率最大值对应的过冷度两者的关系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不确定

6、以下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的过冷度下,均匀成核的晶核数目不可能多于非均匀成核的晶核数目
    b、在相同的过冷度下,非均匀成核的晶核数目一定多于非均匀成核的晶核数目
    c、在相同的过冷度下,比起非均匀成核,均匀成核的晶核大小的更均匀
    d、要获得大小及数目相当的晶核,非均匀成核可以比均匀成核在更低的温度下就可实现

7、
    a、(1)>(2)>(3)>(4)
    b、(4)>(3)>(2)>(1)
    c、(2)>(3)>(4)>(1)
    d、(3)>(4)>(2)>(1)

8、从热力学的角度讨论玻璃分相,把分相区域推算出来是依据 。
    a、过冷度-成核速率曲线
    b、过冷度-自由焓曲线
    c、温度-时间-转变-曲线
    d、自由焓-组成曲线

作业十一(第十二章 相变)

1、

2、

3、

第十一章 扩散

第十一章 扩散 单元测验

1、
    a、
    b、
    c、
    d、

2、
    a、
    b、
    c、
    d、

3、质点在扩散介质中的扩散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
    b、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扩散。
    c、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
    d、从高化学位向低化学位处扩散。

4、扩散之所以能进行,在本质上是由于体系内存在 。
    a、浓度梯度
    b、温度梯度
    c、压力梯度
    d、化学位梯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在淬火玻璃中的扩散系数高于在充分退火玻璃中的扩散系数。
    b、同一种物质,在淬火玻璃中的扩散系数低于在充分退火玻璃中的扩散系数。
    c、同一种物质,在组成相同的晶体中的扩散系数高于其在同组成的玻璃中的扩散系数。
    d、碳原子在面心立方铁中的扩散系数高于在体心立方铁中的扩散系数。

6、关于空位扩散的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通常情况下,本征扩散系数大于非本征扩散系数。
    b、本征扩散活化能大于非本征扩散活化能。
    c、离子晶体大多数表现为空位扩散。
    d、扩散活化能随化学键增强而增大。
    e、扩散活化能随晶体致密度提高而增大。

作业十(第十一章 扩散)

1、

2、

3、

4、

第十三章 固相反应

第十三章 固相反应 单元测验

1、下列过程, 为放热过程。
    a、纯固相反应
    b、β-石英→α-石英
    c、碳酸钙分解
    d、液体的蒸发
    e、固体的升华

2、在反应温度下,当固相反应的反应物之一发生晶型转变时,反应速度 。
    a、加快
    b、显著加快
    c、减慢
    d、显著减慢
    e、不变

3、
    a、
    b、
    c、
    d、

4、
    a、0.3-0.4
    b、0.57
    c、0.5-0.7
    d、0.8-0.9

5、
    a、
    b、
    c、
    d、

6、
    a、
    b、
    c、
    d、

7、下面是固相反应的金斯特林格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作业十二(第十三章 固相反应)

1、纯固相反应在热力学上有何特点?为何固相反应有气体或液体参加时,范特霍夫规则就不适用了?

2、

3、列出并比较抛物线方程、杨德方程和金斯特林方程的优缺点及其使用条件。

第十四章 烧结

第十四章 烧结 单元测验

1、在烧结过程中,只改变气孔形状而不引起坯体收缩的传质方式是 。
    a、蒸发-凝聚传质
    b、扩散传质
    c、流动传质
    d、溶解-沉淀传质

2、
    a、减慢,减小
    b、提高,增大
    c、减慢,增大
    d、提高,减小

3、下面各种烧结传质过程,致密化速率最高的是 。
    a、蒸发-凝聚传质
    b、扩散传质
    c、流动传质
    d、溶解-沉淀传质

4、扩散传质机理是基于颗粒不同部位受到的应力不同而形成空位所需要的能量不同,因而存在空位浓度差异,空位浓度最大的部位是 ,最小的部位是 。
    a、晶粒内部(无应力区域),颗粒接触处(压应力区域)
    b、颗粒接触处(压应力区域),晶粒内部(无应力区域)
    c、颈部(张应力区域),颗粒接触处(压应力区域)
    d、颗粒接触处(压应力区域),颈部(张应力区域)
    e、晶粒内部(无应力区域),颈部(张应力区域)
    f、颈部(张应力区域),晶粒内部(无应力区域)

5、扩散传质的烧结过程,颗粒中心距逼近速率和时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6、烧结中后期,晶界移动的结果,使得 。
    a、大于六条边的晶粒长大
    b、小于六条边的晶粒长大
    c、所有晶粒平均长大
    d、晶粒相互粘结而长大

7、烧结的推动力是 ,晶粒生长的推动力是 ,二者的关系是 。
    a、表面能,晶界两侧物质的自由焓差,前者大于后者
    b、表面能,晶界两侧物质的自由焓差,前者小于后者
    c、晶界两侧物质的自由焓差,表面能,前者大于后者
    d、晶界两侧物质的自由焓差,表面能,前者大于后者

8、从工艺的角度考虑,下列选项中不是造成二次再结晶的原因的是 。
    a、原始粒度不均匀
    b、烧结温度过低
    c、烧结速率太快
    d、坯体成型压力不均匀

9、
    a、
    b、
    c、
    d、

10、
    a、阳,氧化
    b、阴,还原
    c、阳,还原
    d、阴,氧化

作业十三(第十四章 烧结)

1、试述烧结的推动力和晶粒生长的推动力,并比较两者之大小。

2、晶界遇到夹杂物时会出现几种情况?从实现致密化目的的考虑,晶界应如何移动,怎么控制?

3、

4、二次再结晶过程对材料性能有何影响?工艺上如何防止或延缓二次再结晶的发生?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线上期末考试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线上期末考试

1、下列性质中, 不是晶体的基本性质。
    a、自限性
    b、最小内能性
    c、有限性
    d、各向异性

2、下列性质中, 不是晶体的基本性质。
    a、各向同性
    b、自限性
    c、对称性
    d、最小内能性

3、
    a、低级晶族六方晶系
    b、中级晶族六方晶系
    c、高级晶族六方晶系
    d、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4、
    a、低级晶族正交晶系
    b、中级晶族六方晶系
    c、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d、高级晶族六方晶系

5、
    a、正交晶系
    b、三方晶系
    c、四方晶系
    d、六方晶系

6、
    a、正交晶系
    b、三方晶系
    c、四方晶系
    d、六方晶系

7、晶体在三结晶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6c。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 。
    a、(236)
    b、(326)
    c、(321)
    d、(123)

8、符号<110>表示 类晶向族。
    a、晶轴
    b、面角线
    c、体角线
    d、顶点到对面面心的连线

9、等径球体作六方密堆时,其密排面和堆积方式是 。
    a、平行于(0001)面和abab…
    b、平行于(111)面和abab…
    c、平行于(0001)面和abcabc…
    d、平行于(111)面和abcabc…

10、等径球体作面心立方密堆时,其密排面和堆积方式是 。
    a、平行于(0001)面和abab…
    b、平行于(111)面和abab…
    c、平行于(0001)面和abcabc…
    d、平行于(111)面和abcabc…

11、等径球堆积,六方密堆积的堆积系数 体心立方堆积的堆积系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12、
    a、3
    b、4
    c、6
    d、8

13、
    a、4、8
    b、8、4
    c、1、2
    d、2、4

14、
    a、四面体空隙
    b、八面体空隙
    c、立方体空隙
    d、三方柱空隙

15、
    a、四面体空隙
    b、八面体空隙
    c、立方体空隙
    d、三方柱空隙

16、
    a、1
    b、2/3
    c、1/2
    d、0

17、
    a、岛状
    b、组群状
    c、链状
    d、层状
    e、架状

18、
    a、岛状
    b、组群状
    c、链状
    d、层状
    e、架状

19、
    a、岛状
    b、组群状
    c、链状
    d、层状
    e、架状

20、
    a、二层型三八面体结构
    b、三层型三八面体结构
    c、二层型二八面体结构
    d、三层型二八面体结构

21、
    a、二层型三八面体结构
    b、三层型二八面体结构
    c、二层型二八面体结构
    d、三层型二八面体结构

22、在下列几组中,不能形成连续固溶体的是 。
    a、
    b、
    c、
    d、

23、在下列几类晶体中,形成间隙型固溶体的次序是 。
    a、
    b、
    c、
    d、

24、
    a、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正比
    b、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反比
    c、与氧分压的1/4次方成正比
    d、与氧分压的1/4次方成反比

25、
    a、阳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正比
    b、阴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正比
    c、阳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反比
    d、阴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反比

26、
    a、阳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正比
    b、阴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正比
    c、阳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反比
    d、阴离子空位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反比

27、硅酸盐熔体的粘度随o/si升高而 ,随温度下降而 。
    a、增大,降低
    b、降低,增大
    c、增大,增大
    d、降低,降低

28、当o/si比值低时,碱金属氧化物降低硅酸盐熔体的粘度的能力是 。
    a、
    b、
    c、
    d、

29、酸盐玻璃的结构是以硅氧四面体为结构单元形成的 的聚集体。
    a、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b、近程无序,远程无序
    c、近程无序,远程有序
    d、近程有序,远程有序

30、
    a、网络变性离子,185/65
    b、网络形成离子,185/65
    c、网络形成离子,185/75
    d、网络形成离子,185/85
    e、网络变性离子,185/85

31、
    a、4,网络变性离子
    b、4,网络形成离子
    c、2,网络变性离子
    d、2,网络形成离子

32、三t(time-temperature-transformation)曲线得到的玻璃临界冷却速率愈大,则该系统 。
    a、析晶位垒愈高,不容易形成玻璃
    b、析晶位垒愈高,容易形成玻璃
    c、析晶位垒愈低,不容易形成玻璃
    d、析晶位垒愈低,容易形成玻璃

33、硅酸盐熔体的o/si减小时,熔体的低聚物数量 ,析晶能力 。
    a、增多,提高
    b、减少,降低
    c、增多,降低
    d、减少、提高

34、若液相不能润湿固相,下述最不利于改善润湿性的措施是 。
    a、
    b、
    c、
    d、

35、下述措施中,可有效改善液固相润湿性的是 。
    a、
    b、抛光固相表面
    c、
    d、增加粗糙度

36、下列晶体中表面能最小的是 。
    a、
    b、
    c、
    d、

37、固体颗粒愈小,表面曲率 ,固体的蒸汽压 ,溶解度将 。
    a、愈大,越大,增大
    b、愈小,越大,增大
    c、愈大,越大,减小
    d、愈小,越大,减小

38、下述原因中, 是高岭石荷电的主要原因。
    a、
    b、
    c、
    d、

39、结合水量随粘土的粒度减小而显著增大的粘土是 。
    a、高岭石
    b、伊利石
    c、蒙脱石
    d、蛭石

40、泥浆胶溶条件之一是使介质呈 。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弱酸性

41、
    a、(1)>(2)>(3)>(4)>(5)
    b、(5)>(4)>(3)>(2)>(1)
    c、(3)>(2)>(5)>(4)>(1)
    d、(4)>(5)>(2)>(3)>(1)
    e、(1)>(3)>(2)>(5)>(4)

42、
    a、(1)>(2)>(3)>(4)>(5)
    b、(5)>(4)>(3)>(2)>(1)
    c、(2)>(1)>(4)>(3)>(5)
    d、(5)>(3)>(4)>(2)>(1)

43、
    a、(1)>(2)>(3)>(4)>(5)
    b、(5)>(4)>(3)>(2)>(1)
    c、(3)>(2)>(5)>(4)>(1)
    d、(4)>(5)>(2)>(3)>(1)
    e、(1)>(3)>(2)>(5)>(4)

44、在泥浆中加入等当量的下列电解质,泥浆的流动性与稳定性最好的是 。
    a、
    b、
    c、
    d、
    e、
    f、

45、
    a、
    b、
    c、
    d、

46、二元凝聚系统的相图中,相界线上的自由度数为 。
    a、3
    b、2
    c、1
    d、0

47、
    a、5
    b、4
    c、3
    d、2

48、二元凝聚系统平衡共存的相数最多为 ,最大的自由度数为 。
    a、4,3
    b、3,2
    c、4,2
    d、5,3

49、a-b-c三元凝聚系统相图中有4个无变量点,其中一个无变量点为过渡点,则该系统的副三角形个数为 。
    a、5
    b、4
    c、3
    d、2

50、下述关于三元系统中,过渡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渡点处于相应的副三角形的共轭位
    b、过渡点可能是析晶结束点也可能不是
    c、过渡点一定不是析晶结束点
    d、过渡点一定是析晶结束点

51、下述关于三元系统中过渡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渡点处4相平衡共存
    b、过渡点无相应的副三角形
    c、过渡点一定不是析晶结束点
    d、过渡点可能是析晶结束点也可能不是

52、
    a、
    b、
    c、
    d、

53、
    a、
    b、
    c、
    d、

54、质点在扩散介质中的扩散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
    b、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扩散
    c、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
    d、从高化学位向低化学位处扩散

55、扩散之所以能进行,在本质上是由于体系内存在 。
    a、浓度梯度
    b、温度梯度
    c、压力梯度
    d、化学位梯度

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在淬火玻璃中的扩散系数高于在充分退火玻璃中的扩散系数
    b、同一种物质,在淬火玻璃中的扩散系数低于在充分退火玻璃中的扩散系数
    c、同一种物质,在组成相同的晶体中的扩散系数高于其在同组成的玻璃中的扩散系数
    d、碳原子在面心立方铁中的扩散系数高于在体心立方铁中的扩散系数

57、关于空位扩散的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通常情况下,本征扩散系数大于非本征扩散系数
    b、本征扩散活化能大于非本征扩散活化能
    c、离子晶体大多数表现为空位扩散
    d、扩散活化能随化学键增强而增大
    e、扩散活化能随晶体致密度提高而增大

58、以下相变不属于一级相变的为 。
    a、气相→液相
    b、水→冰
    c、铁磁性→顺磁性
    d、β-石英→α-石英

59、以下不属于马氏体相变特征的是 。
    a、无扩散性
    b、存在习性平面
    c、相变速度高
    d、有特定的转变温度

60、液-固相变过程,在发生相变的温度范围内,过冷度越大,临界晶核半径 ,新相粒子数 。
    a、越大,越多
    b、越小,越多
    c、越大,越少
    d、越小,越少

61、析晶相变过程,要形成临界半径大小的新相,则需对物系做功,其值等于新相界面能的 。
    a、2/3
    b、1/3
    c、1/2
    d、1/4

62、液-固相变,晶核形成速率的最大值对应的过冷度、晶体生长速率最大值对应的过冷度两者的关系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不确定

63、以下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的过冷度下,均匀成核的晶核数目不可能多于非均匀成核的晶核数目
    b、在相同的过冷度下,非均匀成核的晶核数目一定多于非均匀成核的晶核数目
    c、在相同的过冷度下,比起非均匀成核,均匀成核的晶核大小的更均匀
    d、要获得大小及数目相当的晶核,非均匀成核可以比均匀成核在更低的温度下就可实现

64、
    a、(1)>(2)>(3)>(4)
    b、(4)>(3)>(2)>(1)
    c、(2)>(3)>(4)>(1)
    d、(3)>(4)>(2)>(1)

65、从热力学的角度讨论玻璃分相,把分相区域推算出来是依据 。
    a、过冷度-成核速率曲线
    b、过冷度-自由焓曲线
    c、温度-时间-转变-曲线
    d、自由焓-组成曲线

66、下列过程, 为放热过程。
    a、纯固相反应
    b、β-石英→α-石英
    c、碳酸钙分解
    d、液体的蒸发
    e、固体的升华

67、在反应温度下,当固相反应的反应物之一发生晶型转变时,反应速度 。
    a、加快
    b、显著加快
    c、减慢
    d、显著减慢
    e、不变

68、
    a、
    b、
    c、
    d、

69、
    a、0.3-0.4
    b、0.57
    c、0.5-0.7
    d、0.8-0.9

70、
    a、
    b、
    c、
    d、

71、
    a、
    b、
    c、
    d、

72、下面 是正确的固相反应的金斯特林格方程。
    a、
    b、
    c、
    d、

73、在烧结过程中,只改变气孔形状而不引起坯体收缩的传质方式是 。
    a、蒸发-凝聚传质
    b、扩散传质
    c、流动传质
    d、溶解-沉淀传质

74、
    a、减慢,减小
    b、提高,增大
    c、减慢,增大
    d、提高,减小

75、下面各种烧结传质过程,致密化速率最高的是 。
    a、蒸发-凝聚传质
    b、扩散传质
    c、流动传质
    d、溶解-沉淀传质

76、扩散传质机理是基于颗粒不同部位受到的应力不同而形成空位所需要的能量不同,因而存在空位浓度差异,空位浓度最大的部位是 ,最小的部位是 。
    a、晶粒内部(无应力区域),颗粒接触处(压应力区域)
    b、颗粒接触处(压应力区域),晶粒内部(无应力区域)
    c、颈部(张应力区域),颗粒接触处(压应力区域)
    d、颗粒接触处(压应力区域),颈部(张应力区域)
    e、晶粒内部(无应力区域),颈部(张应力区域)
    f、颈部(张应力区域),晶粒内部(无应力区域)

77、扩散传质的烧结过程,颗粒中心距逼近速率和时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78、烧结中后期,晶界移动的结果,使得 。
    a、大于六条边的晶粒长大
    b、小于六条边的晶粒长大
    c、所有晶粒平均长大
    d、晶粒相互粘结而长大

79、烧结的推动力是 ,晶粒生长的推动力是 ,二者的关系是 。
    a、表面能,晶界两侧物质的自由焓差,前者大于后者
    b、表面能,晶界两侧物质的自由焓差,前者小于后者
    c、晶界两侧物质的自由焓差,表面能,前者大于后者
    d、晶界两侧物质的自由焓差,表面能,前者大于后者

80、从工艺的角度考虑,下列选项中不是造成二次再结晶的原因的是 。
    a、原始粉料粒度不均匀
    b、烧结温度过低
    c、烧结速率太快
    d、坯体成型压力不均匀

81、
    a、
    b、
    c、
    d、

82、
    a、阳,氧化
    b、阴,还原
    c、阳,还原
    d、阴,氧化

83、等径球作体心立方堆积时,每个球体同时与周围 个球体直接相邻。
    a、4
    b、6
    c、8
    d、12

84、等径球堆积,六方密堆积的堆积系数 面心立方密堆积的堆积系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85、等径球作体心立方堆积,单位晶胞中有 个球。
    a、1
    b、2
    c、4
    d、6
    e、8
    f、12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2023-01-04 06:09
  • 2023-01-04 06:07
  • 2023-01-04 05:57
  • 2023-01-04 03:52
  • 2023-01-04 03:49

备案号: 买球平台网址的版权所有 买球平台网址 copyright © 2012-2023 青果答案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