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技术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7363 人参与  2023-01-04 06:26:48    点这评论
第一章 现状概览

第一章 测验题

1、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教材、评价手段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

2、《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指出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具备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

3、杜威曾经说过:“如果今天我们还像过去那样教学,我们就是在掠夺孩子们的明天”。

4、几何画板是一个开源软件,可以在教学和学习中免费使用。

5、网络画板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款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动态数学学科教学工具。

6、cabri 3d是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法国约瑟夫-福希尔大学研制的三维几何模型软件,可以用于立体几何教学与学习。

7、fathom动态数据软件(fathom dynamic data software)与几何画板出自同一家公司——美国核心课程出版社。

8、图形计算器是一种数理化专用教学和学习工具,可以外接探头等设备,进行stem教育。

9、geogebra 是适用于所有教育阶段的动态数学软件,它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免费使用。

10、geogebra最初的开发者马库斯· 霍恩沃特(markus hohenwarter)自2010年2月至今是奥地利林茨大学(the 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 linz)的一名数学教育教授。

11、动态数学软件geogebra具有工具、指令和脚本三个层次。

12、人民教育出版社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开发的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用到了动态数学软件geogebra。

13、江苏教育出版社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开发的高中数学教材中用到了动态数学软件geogebra。

1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开发的高中数学教材中用到了动态数学软件geogebra。

15、几何画板具有工具、指令和脚本三个层次。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二章 测验题

1、1991年,美国的哪所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学习科学专业,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学习科学会议?
    a、哈佛大学
    b、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c、印弟安纳大学
    d、西北大学

2、国际学习科学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成立于哪一年?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3、《学习科学学报》(journal of the leaning sciences)于哪一年创刊?
    a、1990
    b、1991
    c、1992
    d、1993

4、《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expanded edition)】于哪一年出版?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5、《国际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于哪一年创刊?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6、“国际心智、脑与教育学会”于哪一年创办了《心智、脑与教育》(mind,brain and education)杂志,成为教育神经科学领域的第一本专业期刊?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7、自然杂志(nature)于哪一年专门设立了电子期刊《自然合作期刊—学习科学》(npj science of learning),为学习科学搭建起一个标志性的研究平台。
    a、2015
    b、2016
    c、2017
    d、2018

8、《人是如何学习的ii:学习者、境脉及文化》(how people learn ii:learners,contexts,and cultures)于哪一年出版?
    a、2015
    b、2016
    c、2017
    d、2018

9、弗兰克·费希尔(frank fisher)等人主编的《国际学习科学手册》(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于哪一年出版?
    a、2015
    b、2016
    c、2017
    d、2018

10、基思·索耶(keith sawyer)主编出版的《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第二版)》(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second edition))于哪一年出版?
    a、2006
    b、2010
    c、2014
    d、2018

11、被誉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的学者是:
    a、维果茨基
    b、列昂捷夫
    c、恩格斯托姆
    d、皮亚杰

12、迄今为止,一共产生了几代活动理论?
    a、一
    b、二
    c、三
    d、四

13、第一代活动理论的核心是维果茨基提出的什么思想?
    a、活动
    b、中介
    c、内化
    d、最近发展区

14、活动的层次结构是哪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维果茨基
    b、列昂捷夫
    c、恩格斯托姆
    d、皮亚杰

15、第三代活动理论的代表性人物是谁?
    a、维果茨基
    b、列昂捷夫
    c、恩格斯托姆
    d、皮亚杰

16、认知负荷理论的创立者是谁?
    a、约翰·斯威勒(john sweller)
    b、理查德·迈耶(richard mayer)
    c、杰罗恩·范-麦里恩博尔(jeroen j. g. van merriënboer)
    d、弗莱德·帕斯(fred paas)

17、下列哪一个不是管理认知负荷的合理方式?
    a、与学习无关的认知加工最小化
    b、与学习有关的认知加工最优化
    c、总是把认知负荷控制在可获得的认知容量范围内
    d、总是增加认知负荷以促进学习

18、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提出者是谁?
    a、李·舒尔曼(lee shulman)
    b、马修·科勒(matthew koehler)
    c、庞雅·米沙(punya mishra)
    d、玛格丽特·尼斯(margaret niess)

19、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四要素的提出者是谁?
    a、李·舒尔曼(lee shulman)
    b、马修·科勒(matthew koehler)
    c、庞雅·米沙(punya mishra)
    d、玛格丽特·尼斯(margaret niess)

20、提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实践框架(tpack-practical)的学者来自哪个大学?
    a、台湾师范大学
    b、密歇根州立大学
    c、塞浦路斯大学
    d、俄勒冈州立大学

21、stem教育的发源地是哪个国家?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中国

22、《联邦政府stem教育五年战略规划》是美国哪一位总统任期内发布的?
    a、克林顿
    b、小布什
    c、奥巴马
    d、特朗普

23、《制定成功路线:美国stem教育战略》(又称“北极星计划”)是美国哪一位总统任期内发布的?
    a、克林顿
    b、小布什
    c、奥巴马
    d、特朗普

24、全国哪个省(市、自治区)率先制定了省级stem教育纲领性文件?
    a、湖南
    b、北京
    c、江苏
    d、浙江

25、数学教育技术“灵魂三问”是指:
    a、人是如何学习的?
    b、怎样促进有效的数学学习?
    c、怎样用技术促进有效的数学学习?
    d、怎样设计优秀的数学课件?

26、学习科学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实证性
    b、综合性
    c、跨学科
    d、情境性

27、在设计课堂学习环境时,要做到以下哪几个方面?
    a、以学习者为中心
    b、以知识为中心
    c、以评价为中心
    d、以共同体为中心

28、下列哪几种是有关学习的隐喻?
    a、获得
    b、参与
    c、知识创造
    d、理解

29、以下哪些观点由维果茨基提出?
    a、心理发展的活动说
    b、心理发展的中介说
    c、心理发展的内化说
    d、最近发展区理论

30、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包括哪几种水平?
    a、现有发展水平
    b、过去发展水平
    c、将来发展水平
    d、最近发展区

31、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完成哪些任务?
    a、评价现有的学习基础
    b、选择恰当的学习任务
    c、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
    d、评价课堂的学习效果

32、关于拓展性学习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拓展性学习的过程是活动客体转化的过程
    b、拓展性学习的过程是集体跨越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c、拓展性学习的过程是边界跨越的过程
    d、拓展性学习的过程是形成性干预的过程

33、下列哪些是属于活动理论的原则:
    a、一个集体参与的、以人工制品为中介的、目标导向的活动系统作为基本分析单元
    b、活动系统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声音
    c、活动具有历史性
    d、矛盾的核心作用是作为变化和发展的源泉
    e、活动系统中存在拓展性变革的可能性,活动中的拓展性循环是变革的可能形式。

34、认知负荷可以分为哪几类?
    a、内在认知负荷
    b、外在认知负荷
    c、相关认知负荷
    d、无关认知负荷

35、认知负荷理论认为,认知结构符合下列哪些原则?
    a、信息存储原则/借用与重组原则
    b、随机起源原则
    c、变化范围狭窄原则
    d、环境组织与关联原则

36、下列哪些认知负荷效应属于复合效应?
    a、元素交互效应/专长反转效应
    b、指导消退效应/瞬时信息效应
    c、自我管理效应
    d、目标自由效应

37、解答样例可以分为哪几类?
    a、结果导向的样例
    b、过程导向的样例
    c、作出示范的样例
    d、答案不完整的样例

38、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中的“四要素”是指?
    a、学习任务(learning tasks)
    b、支持信息(supportive information)
    c、程序信息(procedural information)
    d、专项操练(part-task practice)

39、首要教学原则(或五星教学原则)包括?
    a、以任务为中心的方法
    b、激活原则/展示原则
    c、应用原则/整合原则
    d、实用原则

40、复杂学习的10个步骤包括?
    a、①设计学习任务②开发评估工具③排序学习任务
    b、④设计支持信息⑤厘清认知策略⑥确定心理模式
    c、⑦设计支持程序⑧明晰认知规则⑨弄清前提知识
    d、⑩安排专项操练

41、多媒体学习理论的三个假设是?
    a、双通道假设
    b、容量有限假设
    c、主动加工假设
    d、认知负荷假设

42、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框架的提出者是谁?
    a、李·舒尔曼(lee shulman)
    b、马修·科勒(matthew koehler)
    c、庞雅·米沙(punya mishra)
    d、玛格丽特·尼斯(margaret niess)

43、整合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ict-tpck)框架的提出者是谁?
    a、卡罗拉·安吉丽(charoula angeli)
    b、尼科斯·瓦拉尼德斯(nicos valanides)
    c、马修·科勒(matthew koehler)
    d、庞雅·米沙(punya mishra)

44、格罗斯曼认为教师知识可以分成哪几类?
    a、教学法知识
    b、学科内容知识
    c、学科教学知识
    d、境脉知识

45、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框架中的三类核心知识是?
    a、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
    b、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
    c、技术知识(technology knowledge)
    d、境脉知识(knowledge of context)

46、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框架中的四类复合知识是?
    a、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b、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c、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d、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47、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核心要素模型包括哪几个核心要素?
    a、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
    b、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程资源和课程组织知识
    c、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表征知识
    d、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学生理解和学生误解知识

48、瓦斯奎兹等人依据学科间关联度的增加,将stem教育的整合水平划分为哪几个层次?
    a、分学科(disciplinary)
    b、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
    c、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
    d、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

49、根据袁智强(2019)的说法,整合性stem教育包括哪几种类型?
    a、跨学科stem教育
    b、超学科stem教育
    c、分学科stem教育
    d、多学科stem教育

50、将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与stem内容结合开展超学科stem教育,可以分为哪几种不同的模式?
    a、中心项目模式
    b、学生主导项目模式
    c、使用学生主导项目作为课程内容的模式
    d、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51、除了stem多学科融合这个特征以外,整合性stem教育还有一些什么特征?
    a、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centered learning)
    b、基于探究的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
    c、基于设计的学习(design-based learning)
    d、基于协作的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52、学习科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认知过程和社会化过程以产生最有效的学习,从而用学习科学的知识来重新设计课堂和其它学习环境,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和有效地学习。

53、学习科学只关注学校课堂里的正式学习,不考虑发生在家里、工作期间以及同伴之间的非正式学习。

54、学习科学与神经科学没有什么关系。

55、学习科学的基本假设是:学习是在生物本能、社会文化和生产工具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56、“文化”和“境脉”在人类学习过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它们是学习者在一生的学习过程中所处的外部环境,二者随着学习者的年龄增长而发生动态、持续的变化,塑造着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认知过程。

57、获得隐喻观认为学习即个体获得。

58、参与隐喻观认为学习即情境参与。

59、知识创造隐喻观认为学习即知识创造。

60、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也称为文化历史活动理论(cultural-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简称chat)是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问题的心理学理论。

61、语言和符号都不属于心理工具。

62、恩格斯托姆提出了拓展性学习理论。

63、根据活动理论,矛盾的核心作用是作为变化和发展的源泉。

64、只有改变需要学习的任务或者改变学习者的专长,才能改变内在认知负荷。

65、我们不需要教人们如何存储或组织长时记忆中的信息。

66、自由目标效应,解答样例效应,问题补全效应、注意分散效应、信息冗余效应、感觉通道效应都是通过减少元素的交互性从而降低外在认知负荷。

67、随着学习者专长的提高,自由目标效应有可能消失。

68、随着学习者专长的提高,解答样例效应有可能消失。

69、补全问题可以看作是解答样例和常规问题之间的一座桥梁。

70、注意分散效应不仅与信息来源的空间组织有关,还与时间组织有关。

71、使用一个图表演示血液在心脏、肺部以及身体的其余部分流动时,还配上描述这种血液流动的文本,这种做法有助于学习。

72、把图形信息和相应的语言信息一起呈现,其学习效果比把图形信息和相应的文本信息一起呈现要好。

73、如果工作记忆资源充足,增加变异性会引起内在认知负荷增加,从而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

74、当认知负荷比较高的时候,较高的变异性对于学习和迁移有消极的影响。

75、当总的认知负荷没有超载时,在提供解答样例的同时提供自我解释的提示比不提供自我解释的提示,其学习效果会更好。

76、对某个领域的新手而言,使用想象教学的方法总是恰当的。

77、先把一系列的单个元素呈现给学习者,然后再把包含元素及其互动的信息呈现给他们,这样做的学习效果比把所有信息呈现给学习者两次要好。

78、学习那些具有高认知负荷的任务能引起更加有效的协作学习,而学习那些具有低认知负荷的任务会导致更加有效的个体学习。

79、如果教学那些涉及人类运动的认知任务时,使用动画的效果比使用静态物的效果要更好一些。

80、通过改变学习者的专长水平或者改变学习材料的元素交互性水平,可以改变元素的交互性。

81、随着学习者专长的增加,互动元素嵌入到知识结构并存储在长时记忆中,那些为新手处理多种互动元素而进行的教学设计将会出现相反的效果。

82、对于新手而言,额外的信息或者特别的活动(例如,学习解答样例)可能是很重要的。随着专长的增加,同样的活动可能变得多余并且会增加不必要的认知负荷。

83、由于瞬时信息效应的存在,使用“动画 声音”演示的学习效果有可能还不如用“图片 声音”演示的学习效果。

84、学会运用认知负荷理论的学生比那些没有学过如何运用认知负荷理论的学生能更好的应对未充分考虑认知负荷的低质量的学习材料。

85、在屏幕或文本中,文字和图片临近呈现而不是远离呈现的时候,学习者学得更好。

86、在多媒体课程中,当话语是以对话的风格而不是以正式的风格呈现时,人们学得更好。

87、学科教学知识(pck)被认为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知识,它是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的分水岭,是衡量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分界线。

88、tpack框架是整合取向的。

89、ict-tpck框架是转化取向的。

90、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使用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

91、技术映射(technology mapping)方法的核心是把工具的可供性映射到学科内容和教学法。

92、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实践(tpack-p)模型包含八个知识维度。

93、2015年,中国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出要“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

94、在实施跨学科stem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用stem相关课程整合模式。

95、在实施超学科stem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用stem广域课程整合模式。

96、steam教育中的a是指艺术(包括: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等)或人文科学(包括人文学、人体学、社会科学等领域)。

97、在数学学科中无法开展stem教育。

第三章 实践应用

第三章 测验题

1、geogebra可以任意使用,任何条件都是免费的。

2、geogebra可以在电脑、平板、手机和网页上运行。

3、geogebra代数区列出的是建立的各种对象。

4、geogebra的指令栏可以输入函数和指令。

5、geogebra最初的开发者是奥地利学者马库斯· 霍恩沃特(markus hohenwarter)。

6、geogebra是适用于所有教育阶段的动态数学软件。

7、geogebra具有功能很多、上手很快、非常好用和省钱省力等特点。

8、geogebra可以有工具、命令和脚本等三个层次的应用。

9、动态数学软件geogebra的官方网站是:www.geogebra.org。

10、2018年7月16日发布的人教智慧教学平台1.7版实现了geogebra在数字教材中的嵌入,创新了人教数字教材与学科工具的结合方式。

11、指令是geogebra强大功能的根基,它具有全面、快捷、精确、复杂等特点。

12、脚本是geogebra强大功能的根基,它具有全面、快捷、精确、复杂等特点。

13、在输入指令时,对象名后面总是可以使用等号连接指令名称。

14、在geogebra中,指令输入有自动补齐功能。因此,在中文界面下输入英文指令的一部分会自动补齐。

15、在geogebra中,ceil(3.3)的结果等于3。

16、在geogebra中,floor(3.7)的结果等于4。

17、在geogebra中,round(3.2)的结果等于3。

18、在geogebra中,real(1 2i)的结果等于1。

19、在geogebra中,指令startanimation(e,false)的功能是启动e点动画。

20、在geogebra中,点可以用直角坐标、极坐标、复数等多种表示方法。

21、在geogebra中,polygon(a,b,4)表示作以线段ab为边的正方形。

22、在geogebra中,使用快捷键alt d可以输入字符δ。

23、在geogebra中,使用快捷键alt p可以输入字符π。

24、在geogebra中,使用快捷键alt b可以输入字符β。

25、在geogebra中,使用快捷键alt t可以输入字符θ。

26、geogebra有两种类型的脚本,一种是java通用脚本,另一种是geogebra专属脚本。

27、geogebra专属脚本实际上就是一些指令的有序集合。

28、在geogebra中,每个对象都可以定义一个脚本,而任何geogebra专属脚本都不能脱离对象而存在。

29、在geogebra中,只能通过单击一个对象执行脚本。

30、滑动条和动点是动态数学软件geogebra两种最基本的“原动力”。

31、指令fractiontext( 2.5 )表示将2.5转化成分数的形式。

32、指令sphere((0,0,0),(1,1,1))得到一个球心在原点,半径为1的球。

33、在geogebra中,图层(layer)的取值范围是0-9。

34、在geogebra中,latex语法的命令以反斜杠“\” 开始,命令名只能由字母组成。

35、可以将包含动态工作单的geogebra活动嵌入到网页中供学生进行探究。

36、在geogebra中,对象的属性不能设置为变量。

37、在geogebra中,逻辑型变量可以用复选框(checkbox)来表示。

38、在geogebra中,数值型变量可以用滑动条来表示。

39、在geogebra中,对象的动态性,来源于两个基本的原动力“动点”及滑动条。

40、在geogebra中,locus轨迹指令可以产生动点的轨迹。

41、在geogebra中,指令setcaption表示给对象设置标题。

42、在geogebra中,指令setcolor表示给对象设置颜色。

43、在geogebra中,指令setvalue表示给对象赋值。

44、在geogebra中,指令setlayer表示给对象设置图层。

45、在geogebra中,latex指令是大小写敏感的,在书写时要注意严格区分大小写。

46、geogebra可以应用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代数、函数、概率统计和微积分等数学领域的教学,但不能应用于物理学科教学。

47、geogebra可以应用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代数、函数、概率统计和微积分等数学领域的教学,但不能应用于3d打印教学。

48、geogebra的概率统计教学功能只能在“概率统计”视图中实现。

第四章 案例赏析

第四章 作业题

1、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视角看,你认为本章中提到的四个案例(《求圆周率》《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正态分布》《探究常温环境下金属冷却的数学模型》)各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请结合有关数学教育技术理论对其中的任意一个案例进行解释。可重点关注(但不一定局限于)活动理论、认知负荷理论、tpack理论,stem教育理论等。

课件制作

课件制作

1、请从中学数学教材中挑选一个适合于展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理念的知识点,使用动态数学软件geogebra制作相应的课件并说明如何使用该课件进行课堂教学。 要求: (1)同时提供geogebra课件和对应的word版“课件说明”。单个文件命名方式:学号_姓名_课件名称.ggb, 学号_姓名_课件名称_课件说明.docx。压缩文件命名方式:学号_姓名_课件名称.rar.(上传压缩文件) (2)geogebra课件要求具有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和艺术性,在课件中标注如下信息: 制作: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18级学生 ××× 时间:20××年×月×日 (3)geogebra“课件说明”要求包括:课件名称、课件作者、课件来源、融合目的、设计步骤、关键指令、使用说明、教学反思、参考文献等内容。具体可以参考课程qq群中提供的“课件说明”模板。 (4)课程结束前一周完成并通过课程平台提交,同学之间互相评分。其中,geogebra课件共50分,课件文字说明中的“课件来源”“融合目的”“设计步骤”“关键指令”共30分,课件文字说明中的“使用说明”“教学反思”共20分。课件制作的总分为100分。

第五章 专业发展

第五章 测验题

1、以下哪种类型的学习属于跨学科学习
    a、stem学习
    b、steam学习
    c、基于现象的学习
    d、探究学习

2、除了多学科融合以外,整合性stem教育还具有哪些特征?
    a、基于问题的学习
    b、基于探究的学习
    c、基于设计的学习
    d、基于协作的学习

3、“教师知识”研究路线起源于李·舒尔曼(lee shulman)及其研究团队关于教师知识的分类。

4、《数学教师教育学报》(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于1998年创刊。

5、《数学教师教育学报》(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于1998年创刊。

6、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简称mkt)是由黛博拉·鲍尔(deborah ball)等人提出的。

7、数学教师教育致力于发展教师的信念和知识并改进实践,从而对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的发展作出贡献。

8、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实现教师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9、格罗斯曼将教师知识分为三类: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

<< 上一篇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2023-01-04 06:25
  • 2023-01-04 06:20
  • 2023-01-04 04:56
  • 2023-01-04 04:01
  • 2023-01-04 03:43

备案号: 买球平台网址的版权所有 买球平台网址 copyright © 2012-2023 青果答案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