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中国大学mooc完整答案-买球的app软件下载

当前位置:正规买球app首页 » » 正文

3962 人参与  2023-01-04 05:59:16    点这评论
第二章 基因工程的原理与方法

单元测试1

1、1953年crick和watson揭示了遗传物质( )结构,极大促进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a、rna
    b、mrna
    c、dna
    d、蛋白质

2、截止2019年,全球四大转基因作物是( )。
    a、玉米、大豆、棉花、油菜
    b、小麦、玉米、棉花、油菜
    c、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
    d、小麦、玉米、水稻、大豆

3、( )中,提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以及基因资源既得利益的平等分享,并将生物安全列为重点内容。
    a、《生物多样性公约》
    b、《21世纪议程》
    c、《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d、《gordon会议》

4、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提出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会议是( )。
    a、冷泉港会议
    b、gordon会议
    c、asilomar会议
    d、麻省理工大学研讨会

5、下面关于转基因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转基因技术是人为将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引起生物体性状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可遗传的。
    b、转基因技术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可打破不同物种间天然杂交的屏障,这是其与传统育种方式比较的优势所在。
    c、转基因农作物对于解决粮食、能源、环境等问题起了积极作用,但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
    d、根据实质等同原则,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农作物与传统非转基因作物的营养成分基本相同,其不需要进行安全评价就可以进入市场。

6、有关基因工程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操作对象是蛋白质。
    b、打破远缘杂交不育的障碍。
    c、对dna进行改造和重组只能在细胞内完成。
    d、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7、菠萝中有一种能把红色的番茄红素转化成黄色的β-胡萝卜素的酶,所以让果肉呈现黄色。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使菠萝中这种酶的含量减少,就能保留更多的番茄红素,减少β-胡萝卜素的产生,从而让果肉呈现粉色。这种菠萝能保护心血管,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这种现代生物学技术属于( )。
    a、转基因技术
    b、组织培养技术
    c、发酵技术
    d、克隆技术

8、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生物对人类都是不利的。
    b、转基因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c、转移的基因必须表现出其所控制的性状,才算是成功的。
    d、只要将一种物种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物种体内,就是获得成功。

9、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风险交流主要包括( )。
    a、风险评估科学信息的交流
    b、风险评估和管理进程信息的交流
    c、风险投入和收益信息的交流
    d、风险管理信息的交流

10、基因组成的基本元件有( )。
    a、启动子
    b、间隔区
    c、编码区
    d、终止子

11、gordon会议提出的建议有( )。
    a、暂时禁止两类实验的进行:一是关于制造新的、能自我复制的有潜在危险的质粒实验;二是将癌基因或其他动物病毒基因与质粒或其他病毒基因进行连接的实验。
    b、对将动物dna和质粒或噬菌体dna相连的实验要慎重考虑。
    c、呼吁美国卫生研究院建立一个顾问委员会,负责重组dna的风险评价,建立准则来指导重组dna研究。
    d、在1975年召开一次国际会议,科学家共同讨论如何对待重组dna分子可能带来的危害。

12、转基因生物安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 )。
    a、转基因生物释放前的风险评估
    b、转基因生物释放后的风险监管
    c、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风险投资
    d、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风险交流

13、转基因生物释放前的风险评估包括( )。
    a、遗传安全性
    b、环境安全性
    c、食用安全性
    d、健康安全性

14、生物安全通常是指防范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产品从研究、开发、生产到实际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的问题。

15、农业与环境社区提出的“生物安全”这一概念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作物和牲畜病虫害、检疫性生物、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活体传播或传染的危害风险。

16、基因编码蛋白质,并决定性状。

17、基因编辑可按照人为设计永久性改变生物体内源基因组dna编码的遗传学技术。

18、常用的植物rnai技术主要有基因枪轰击、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植物法等。

19、基因沉默是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或者是表达减少的现象。

单元作业1

1、论述对生物安全的广义和狭义概念的认识,包括基本范围、特点等。

2、在动物转基因技术中,目的基因导入的方法主要有那些?

第四章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原则与内容

单元测试2

1、上世纪50年代,我国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院士开创水稻矮化育种,将矮杆抗倒伏,成熟期迟、抗病力差的( )高杆不抗倒伏,其他性状较好的( )进行杂交选育,获得了高产稳产的矮秆水稻。
    a、矮仔粘4号,广场13
    b、广场13,矮仔粘4号
    c、矮仔粘5号,广场10
    d、广场10,矮仔粘5号

2、袁隆平院士开创了( )杂交水稻系统,成功取得了水稻的显著增产。
    a、单系法
    b、双系法
    c、三系法
    d、多系法

3、抗虫转基因棉中导入bt杀虫蛋白cry1ab基因,主要用来防治( )害虫。
    a、双翅目
    b、鳞翅目
    c、鞘翅目
    d、半翅目

4、抗虫转基因水稻( )及其衍生品种的大米及米制品得到了美国相关机构的完全认可,有望出口美国。
    a、协优9308
    b、吉粳88
    c、汕优63
    d、华恢1号

5、以下转基因植物还没有在中国被批准种植的是( )。
    a、转基因抗病毒木瓜
    b、转基因抗虫杨树
    c、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
    d、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

6、所谓“实质等同”是指( )。
    a、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成分完全没有发生改变。
    b、转基因农作物中的部分成分没有发生改变。
    c、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
    d、“实质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最终评价。

7、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方法的规定,受体生物和转基因生物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i、ii、iii、iv, 其分别表示( )。
    a、高度危险,中度危险,低度危险,尚不存在危险。
    b、没有危险,尚不存在危险,低度危险,高度危险。
    c、尚不存在危险,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
    d、绝对无危险,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

8、在中国,栽桑养蚕、制作丝绸是一个历史传统,种植的桑树上可能会有转基因作物花粉飘落,因此转基因作物的花粉对家蚕的影响是必须要评价的,而在美国这样的问题不会存在,因此不需评价。请问此处遵循了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原则中的( )?
    a、逐步原则
    b、个案评估原则
    c、实质等同性原则
    d、科学原则

9、在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逐步评估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
    a、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可以进入到下一阶段。
    b、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暂不能进入下一开发阶段,需要进一步在本阶段补充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c、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不能进入到下一开发阶段。
    d、以上结果都有可能出现。

10、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方法包括( ):①鉴定潜在风险类型,②评估危险程度与发生概率,③确定风险水平与安全等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1、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方法的规定,确定安全等级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 ):①确定受体生物的安全等级,②确定基因操作对受体生物安全等级影响的类型,③确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等级,④确定生产、加工活动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影响。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

12、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 )。
    a、农业
    b、医药
    c、环保
    d、能源

13、已商业化的耐除草剂作物目前主要有( )。
    a、大豆
    b、油菜
    c、玉米
    d、水稻
    e、棉花

14、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在开发过程中需要经过( )等环节。
    a、实验室研究
    b、中间试验
    c、环境释放
    d、生产性试验
    e、商业化生产

15、转基因育种实现了跨物种的基因转移,且只转移一个或几个特定基因,更加准确和效率。

16、转基因抗病毒番木瓜主要抗番木瓜花叶病毒。

17、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中的植酸酶可降解饲料中的纤维素。

18、对转基因生物进行安全性评价时,需要从受体生物、基因操作和转基因生物等不同的层面考虑。

19、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遗传安全性、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等方面。

20、实质等同原则是指以转基因植物的受体植物为对照,充分考察转基因植物和受体植物在毒理学、生理生态和营养水平等方面的异同,借此判断两者是否具有实质上的等同性。

第六章 转基因动物安全性

单元测试3

1、( )因遗传结构简单,是最先在实验室里进行转基因操作的生物。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线虫

2、( )年,第一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基因工程细菌菌剂在美国和澳大利亚面世。
    a、1990
    b、1991
    c、1992
    d、1993

3、用于病虫生物防治的微生物即为微生物农药,以下不是微生物农药的是( )。
    a、微生物杀虫剂
    b、微生物杀菌剂
    c、农用抗生素
    d、固氮菌剂

4、1985年,()培育获得世界首例转生长激素的转基因鱼。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澳大利亚

5、()年,我国成功获得转人血清白蛋白的转基因牛。
    a、1999
    b、2000
    c、2001
    d、2002

6、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用途,包括饲料用转基因微生物和( )。
    a、基因工程疫苗和诊断制品
    b、对动物生长有益的重组蛋白
    c、表达抗菌肽的微生物
    d、固氮肥料

7、基因工程疫苗包括( )。
    a、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b、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
    c、基因缺失疫苗
    d、核酸疫苗

8、培育转基因动物的传统方法包括()。
    a、显微注射法
    b、精子载体法
    c、体细胞核移植法
    d、基因编辑

9、转基因猪可以用于()。
    a、生物反应器
    b、抗病育种
    c、建立人类疾病模型
    d、推进异种器官移植

10、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可以表达()等,生产高附加值的目的蛋白或新型蚕丝纤维素材。
    a、植物纤维
    b、红色/绿色荧光蛋白
    c、蜘蛛丝分泌蛋白
    d、人胶原蛋白

11、转基因微生物是指运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微生物的基因组,改变其遗传组成以改善原有性状或赋予新的优良性状的微生物。

12、随着重组dna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微生物及其产品已不断得到研发,并广泛的应用于农业、医药、工业、能源和环保等领域。

13、已发现根瘤菌中存在结瘤基因、固氮基因和共生固氮基因等固氮基因。

14、农用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发酵产生、具有农药功能、用于农业上防治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蛋白质。

15、转基因微生物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包括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险。

16、转基因动物是指将外源基因有目的、有计划地导入受体动物的受精卵或胚胎,再将合格的重组受精卵或 囊胚细胞筛选出来,采用借腹怀孕法寄养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使之发育成具表达目的基因的胚胎动物,并能传给下一代。

17、慢病毒载体转基因技术的特点是慢病毒载体的基因序列能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内并在宿主体内长期稳定表达。

18、1985年荷兰诞生全球首例转基因羊;2000年我国获得表达抗胰蛋白酶基因的转基因羊。

19、小鼠模型在模拟人类疾病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研究人类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实验动物;转基因小鼠疾病模型的建立,为攻克人类疑难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20、2004年,转绿色萤光蛋白基因的斑马鱼作为宠物在美国批准销售。

单元作业2

1、以转基因抗病毒番木瓜为例,简要论述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简述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中,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风险与危险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

单元测试4

1、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当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如bt棉花、玉米和马铃薯等)种植面积达到()万公顷。
    a、120
    b、170
    c、220
    d、270

2、基因漂移的程度用()来衡量。
    a、基因漂移距离
    b、基因漂移时间
    c、基因漂移频率
    d、基因漂移空间

3、以下不是来源于动物源的转基因食品的是()。
    a、转基因三文鱼
    b、转牛凝乳酶基因微生物生产的奶酪
    c、转基因猪
    d、转基因牛乳

4、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毒理学评价不包括()。
    a、经口毒理学评价
    b、免疫毒性检测评价
    c、生殖毒性动物实验
    d、热和加工稳定性试验

5、将动物实验的结果外推到人体,一般都采用()为安全系数。
    a、80
    b、90
    c、100
    d、110

6、标记基因的安全性包括()。
    a、直接毒性
    b、水平转移问题
    c、基因多效性
    d、致敏性

7、我国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评价原则包括()。
    a、理解原则
    b、科学原则
    c、实质等同性原则
    d、预先防范原则

8、转基因植物的遗传稳定性评价包括()。
    a、目的基因整合稳定性检验
    b、目的基因表型稳定性检验
    c、目的基因表达稳定性检验
    d、目标性状稳定性检验

9、基因漂移的影响因素有()。
    a、生物
    b、物理
    c、栽培
    d、土壤

10、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包括转基因植物的()等。
    a、遗传稳定性
    b、生存竞争力
    c、功能效率评价
    d、基因漂移的环境影响

11、转基因植物是指运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的基因组,从而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的植物及其后代。

12、目前全球已经商业化种植的传统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 、棉花和高梁。

13、庇护所和低剂量是预防转基因抗虫作物靶标害虫产生抗性的有效策略。

14、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评价从内容来看,主要分为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两大类。

15、基因漂移是指某一种生物群体的遗传物质通过媒介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群体中的自然过程。

16、按照转基因食品的功能可分为增产型、加工型、高营养型、新品种型、控熟型和保健型六大类。

17、按照转基因食品的成分可分为不含转基因成分、含有转基因成分和带有活性转基因成分三大类。

18、抗营养因子是指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我防御的物质。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致畸、致癌或者过敏危害。

20、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性评价主要从消化生理学、遗传病理学和免疫毒理学等方面进行评估。

第十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法规管理

单元测试5

1、目前,等温扩增技术已发展出众多的衍生技术,如依赖于特异性引物延伸的()。
    a、环介导扩增(lamp)
    b、链置换扩增(sda)
    c、切刻内切酶介导扩增(nema)
    d、指数扩增反应(expar)

2、western印迹杂交灵敏性高,一般在植物细胞总蛋白中最低可检出()ng的特异蛋白质。
    a、10
    b、50
    c、100
    d、150

3、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规管理以()为准绳。
    a、行政监管体系
    b、科学技术支撑体系
    c、法律法规体系
    d、风险交流体系

4、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年采用蓝皮书《重组dna安全性考虑》作为转基因生物总体指南。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5、2003年7月1日,在罗马召开的国际食品法典大会上,通过了()项有关生物技术食品的原则和准则。
    a、1
    b、2
    c、3
    d、4

6、在美国,改变花色的观赏植物受()管理。
    a、农业部
    b、环境保护署
    c、食品药品管理局
    d、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7、以凝胶电泳条带分析的第一代pcr包括()。
    a、锚定pcr
    b、巢式pcr
    c、实时荧光定量pcr
    d、多重pcr

8、根据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我国实行转基因生物强制性标识制度,第一批标识目录有()。
    a、玉米
    b、油菜
    c、大豆
    d、水稻

9、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包括()。
    a、直接法
    b、比较法
    c、间接法
    d、夹心法

10、检测核酸酶是否对dna双链造成修饰,其方法包括()。
    a、核酸酶(surveyor或t7e1)酶切法
    b、临界退火温度pcr法
    c、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法
    d、双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

11、截止2015年4月,全国有42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检验测试机构通过“2 1”认证,涵盖()等类别。
    a、分子特征
    b、产品成分
    c、环境安全
    d、食用安全

12、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检测是转基因标识制度顺利实施的根本基础。

13、通常是所构建转基因载体的部分,包括标记基因、抗性基因和外源基因及其之间的连接序列。

14、pcr技术的基本原理与dna的复制相类似,整个反应有变性、退火和延伸等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15、等温扩增技术是核酸体外扩增新技术,在恒温条件下通过添加不同活性酶蛋白和特异性引物(或可不加)来达到快速核酸扩增反应的目的。

16、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关键是风险评估,核心是风险管理,纽带是风险交流。

17、欧盟等国家采用基于技术的管理模式,遵循风险预防原则;美国等国家采用基于产品的管理模式,遵循实质等同原则。

18、欧盟将生物安全法规分为水平系列法规和产品系列法规两类。

19、农业转基因安全评价管理制度分为注册制和登记制。

20、中间试验报告书的试验设计包括安全评价的主要指标和研究方法等。

单元作业3

1、新型转基因技术如基因编辑等的兴起为转基因检测带来新的挑战,请简述基因编辑的原理并说明个人对基因编辑技术的看法。

2、试述我国关于转基因标识的标注方法。

《生物安全》期末考试

《生物安全》期末试卷a

1、1975年( )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提出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会议,标志着人类开始正式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a、冷泉港会议
    b、gordon会议
    c、麻省理工研讨会
    d、asilomar会议

2、以下不属于植物转基因技术的是( )。
    a、农杆菌介导法
    b、基因枪法
    c、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d、花粉管导入法

3、以下论断属于转基因谣言的有( )。
    a、墨西哥为保护当地玉米种质资源多样性而禁止种植和消费转基因玉米。
    b、阿根廷是全球率先采用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也是全球重要的转基因大豆、棉花和玉米出口国。
    c、美国是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第一大生产国和第一大消费国。
    d、美国夏威夷岛上种植的几乎全都是转基因抗病毒木瓜。

4、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开发过程中所经历的诸如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商业化生产等各个环节都必须通过安全性评价,体现了( )。
    a、个案评估原则
    b、逐步评价原则
    c、合理务实原则
    d、预先防范原则

5、世界上第一例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微生物杀菌剂为( )。
    a、转几丁质酶基因荧光假单胞菌
    b、转基因农杆菌
    c、放射土壤杆菌k1026工程菌
    d、突变假单胞菌株ice minus

6、2015年,( )在美国获批上市,成为首个食用转基因动物。
    a、转基因三文鱼
    b、转基因鸡
    c、转基因牛
    d、转基因猪

7、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漂移程度用( )来衡量,主要通过田间试验开展研究。
    a、基因漂移距离
    b、基因漂移时间
    c、基因漂移概率
    d、基因漂移频率

8、1989年( )成为首个批准用于食品用途的转基因产品。
    a、延迟成熟的转基因番茄
    b、转牛凝乳酶基因酵母生产的奶酪
    c、改性油组成的转基因油菜
    d、抗病毒的转基因番木瓜

9、不属于以转基因dna为基础的核酸检测方法是( )。
    a、芯片杂交
    b、southern杂交
    c、western杂交
    d、northern杂交

10、在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中,欧盟规定转基因标识的阈值为( )。
    a、0.9%
    b、1%
    c、2%
    d、5%

11、2016年中央1号文件对转基因工作的部署内容是( )。
    a、加快推进转基因重大专项
    b、继续实施转基因重大专项
    c、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
    d、加强转基因研发和监管

12、根据2000年达成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生物安全涉及( )等方面。
    a、gmos越境转移的程序
    b、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
    c、国家间生物安全信息资料交换
    d、gmo损害的责任与赔偿

13、在基因沉默现象中属于转录后水平的有( )。
    a、转基因共抑制引起的基因沉默
    b、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
    c、dna甲基化引起的基因沉默
    d、dsrna诱导的基因沉默

14、常规的农业育种技术包括( )。
    a、人工杂交育种技术
    b、辐射诱变育种技术
    c、太空育种技术
    d、化学诱变育种技术

15、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原则包括( )。
    a、科学原则
    b、个案分析原则
    c、熟悉性原则
    d、比较分析原则

16、用于疫病预防和控制的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疫苗有( )。
    a、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b、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
    c、基因缺失疫苗
    d、核酸疫苗

17、转基因动物潜在的安全性问题有( )。
    a、转基因对宿主动物寿命的影响
    b、转基因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c、转基因动物食用安全性问题
    d、转基因动物伦理学问题

18、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 )。
    a、基因漂移的环境影响
    b、新表达产物毒理学评价
    c、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d、靶标生物的抗性风险

19、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 )。
    a、非预期效应评价
    b、营养学评价
    c、新表达产物毒理学评价
    d、致敏性评价

20、根据检测目标不同,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检测包括( )等方法。
    a、核酸检测
    b、蛋白检测
    c、代谢物检测
    d、红外光谱检测

21、在美国,改变含油量的转基因粮食作物受( )的监管。
    a、农业部usda
    b、环境保护署epa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d、疾控中心cdc

22、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方式需采用审批制的有( )。
    a、中间试验
    b、环境释放
    c、生产性试验
    d、生产安全证书

23、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分子特征、遗传稳定性、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等内容。

24、基因编辑技术又称基因打靶技术,可以定点精确切除dna序列,但并不能引入新的基因。

25、袁隆平院士利用三系法培育获得的杂交稻属于营养性状改良的转基因水稻。

26、个案评估原则和实质等同性原则是1993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来的。

27、转基因微生物与自然发生的或常规技术选育的微生物菌株并无差异,通过基因工程所转移的目的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通常是已知的,对转基因微生物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从理论上应能具有更精确的预见性,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比常规选育的菌株更为安全可靠。

28、体细胞核移植法既可用于制作克隆动物,又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29、靶标害虫对抗虫转基因作物的抗性治理或延缓策略主要有低剂量/庇护所策略、复合基因或新基因策略、抗性监测与预警策略和利用天敌生物防控策略等。

30、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和甜菜等5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用于食用和加工原料。

31、在基于pcr技术的转基因检测策略中,事件特异性pcr检测是以功能元件连接部分序列为目标,具有相对较高的检测特异性。

32、2018年7月欧洲法院对由基因编辑技术获得的生物品种进行法律解释,不会也没有计划对其进行监管。

33、《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实施全面的管理。

《生物安全》期末试卷b

1、简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简述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3、简述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 2023-01-04 06:29
  • 2023-01-04 05:53
  • 2023-01-04 05:25
  • 2023-01-04 05:00
  • 2023-01-04 04:19

备案号: 买球平台网址的版权所有 买球平台网址 copyright © 2012-2023 青果答案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